第83章
第83章
主墓北回廊的蓋板都被起開之後, 整個探查都方便了許多。
在後面的幾周裏,南側和東側的回廊也接連被打開,現在是三個方位齊頭并進, 分成了不同的組別進行發掘工作。
而楚孑還是被留在了北回廊這片區域,他們在清理淤泥之後發現了一個青銅器的形狀, 但第一時間還不知道這是什麽, 而淤泥比幹土難清理的多, 所以在這也花費了不少時間。
楚孑雖然經驗不多, 但耐心很足, 再加上身體好, 經常是工作一天頭也不擡,很快便被同事們冠以“機器人”的稱號,楚孑也只能苦笑。
經過幾周的共同工作,還有秦铎這個社交天王在側,北回廊組的成員很快就混熟了。
他們六個人的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六歲, 是整片工地年齡最小的組,也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紀, 所以雖然每天挖土已經很累了, 但晚上仍是不想在考古基地休息。
雖然如此, 這村子周圍也沒什麽可逛的,幸虧這個年代快遞已經相當發達,他們就買了點啤酒,還有酒精爐之類的東西,一周一兩次在工地附近涮涮火鍋開開葷。
他們經常秘密聚會的地點,就是一號主墓旁邊的高層平臺上。
在這裏夜風習習, 也是個制高點,他們能将整個墎墩山, 乃至半個紫金城遺址都看在眼中。
而地處偏遠的好處就是星空格外耀眼,他們就總在夜空之下,享受着蟲鳥的鳴叫,就是靜靜地喝着酒,看向遠處,無端地發散着思維。
楚孑也很享受這種和有同一目标的戰友一起休閑的日子。
擡頭一看,閃耀的星星和千百年前的模樣相同,向下一看,歷史正在漸漸浮出水面。
“真好啊,”楊華說道,“我之前去的工地和這裏真是比不了。”
楊華是他們團隊裏年齡最大的人,今年已經三十五歲了,之前當過幾年兵,所以言談舉止之間還帶着點部隊裏簡單幹練的氣質。
因為身體好、力氣大,所以他參與發掘的經歷也很多,可以說是組內的老手了。
Advertisement
楚孑來了興趣,問道:“之前別的考古工地都是什麽樣的?”
楊華指了指M1周圍的鋼架:“之前我從沒見過用鋼架把整個考古現場全部圍住的做法。”
“是了,這是我們西江省創新的方式!”旁邊一個小姑娘說道,“這叫鋼網兜護法,密密麻麻的鋼網全都是在固定泥土,不僅可以保護墓葬本體,也能防止塌方事件。”
“真好,”楊華點頭,“我經常聽說考古工地塌方的事故,每年都會有那麽幾位考古人員因為這些事去世,希望早日能把這種鋼網兜護法推廣至全國吧。”
考古工作不僅要保護好古時候的文物,也要保護好所有參與考古發掘的工作人員,這也是現代化考古作業的進步之一。
“一定會的,而且,還不止這些呢,”來自西江省的小姑娘介紹到自家的進步時,滿臉都是興奮,“你們看那個板房,裏面其實全部都是高科技的儀器,為了這次的考古工作,科技考古團隊的人不只用了地球物理探測,還動用了我們的北鬥定位系統呢!”
楚孑一心只顧着挖土,也是頭一次聽說這件事。
但一想到之前在集體培訓的時候那一堆堆的文件,和精确到厘米的位置,他也了然了。
考古工作不僅有他們這些沖在一線的人,更多的,是在實驗室、科技室甚至是遠在外地的技術部門的支援。
可能需要幾萬人的通力合作,最終才能完成一次漂亮的考古工作。
小姑娘又指了指M1鋼架上方:“聽我做科技考古的師哥說,這些都是最先進的攝像機,每五分鐘就自動拍攝一次,24小時不間斷。”
她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我們每次下工地不也要帶上小攝像頭嗎,跟執法記錄儀似的,其實都是為了記錄整個考古的過程。”
“是啊,這就省事了,”楊華贊嘆道,“這樣我們發現什麽東西,在基地的那些監測人員就随時知道并且幫我們記錄了,不然像以前我們還要自己記,真的麻煩死了。”
“這樣還有個好處,”小姑娘又道,“那就是監督所有一線的發掘人員,杜絕了一切偷盜文物的可能性……啊。”
小姑娘最後的一聲驚呼是因為楊華默默捅了她一下,她方才反應過來。
二人一齊看向楚孑。
不敢說所有人,但至少經常在秦漢考古界混的人,都知道屠銮教授的傳聞。
不過楚孑聽完這話,也只是笑笑,沒說什麽。
楊華遞給楚孑一罐啤酒,非常自然地轉移了話題:“別聊了,快吃吧,火鍋都快幹了。”
楚孑和二人碰杯,一時間場面都安靜了下來。
一衆人靜靜吃了半晌,都是酒足飯飽,秦铎看着火鍋裏沸騰的氣泡,不自覺地感嘆了一句:“這樣真好啊。”
“是啊,”楊華捏了兩顆花生,将手裏的酒一飲而盡,“不知道漢朝人晚上都幹些什麽,會不會也像我們這樣,吃火鍋喝酒聊天……”
“怎麽可能呢?”秦铎笑,“根據《魏書》記載,三國時期才開始有火鍋這種東西啊…….”
……
經過一段時間對主墓外回廊的發掘,大家已經基本将這些放有不同物品的藏室分出了功能。
比如之前盜墓賊光顧的,其實是位于主墓外回廊東南側的衣笥庫,這裏存放的主要是绫羅綢緞,不過經過長時間的浸泡,這些衣物已經全部腐朽了,沒有太多的考古價值。
楚孑也不免為他們感到惋惜,但考古就是類似開盲盒的事情,他們負責的地方偏偏沒有什麽好玩的東西,也沒有任何辦法。
雖然如此,但負責東南側的人還是發現了一個小小的“驚喜”,是一個看上去頗為精致的金屬燈盞,根據埋藏點的土質推測,至少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東南側的小組興奮不已,立即将這件“文物”放進了盒子裏,然後灌滿了無氧水,八百裏加急送去了實驗室。
東南小組所有成員都将期待值拉滿了,希望這是一件能改變歷史的東西(畢竟也是他們發掘出的唯一看上去有些價值的東西)。
然而。
關于那個燈盞的考古報告很快就出了。
鑒定結果:“根據碳十四氣體正比計數,該燈盞距今年份1200年左右,與主墓其他陪葬品年份不符,據初步推測,可能是南宋時期的盜墓者所遺落……”
盜墓者所遺落……
東南小組人都傻了。
這玩意,竟然是盜墓賊的?!
還是盜墓賊不小心落下的???
虧他們還當成了個寶貝!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這件事很快在工地傳開了,所有人都知道東南角小組經過三個月的辛苦發掘,終于找到了一盞盜墓賊家的油燈。
這玩意雖然不能說是毫無價值,但也只能說是微乎其微。
類似就是考古價值+1,離譜程度+10086的感覺。
一線工作者都比較年輕,嘴也損,現在看到東南組的負責人都會沖他們招招手:“哥,麻煩幫我看看,這是不是盜墓賊留下了的呗?”
對此,東南小組的負責人梁廣發嘴上起了兩個大泡,現在見人就罵:“我誓死與盜墓賊不共戴天!哪個朝代的都是!”
這種湊熱鬧的事當然少不了秦铎,這天,他在自己北側的工作面工作的時候,發現了一貫五铢錢,正好梁廣發從旁邊經過,他就直接把人攔住了:“梁哥,盜墓賊會不會把錢落在墓坑裏啊……”
梁廣發當場賞了秦铎一記白眼,可正想離開,卻忽然挪不開眼睛了。
因為在秦铎旁邊,是楚孑的工作面。
楚孑正好掀開了一片泥土,露出了那個文物的本來面目……
梁廣發眯着眼睛看了片刻,瞬間一驚:“這他媽是個編鐘???”
梁廣發氣的臉都比青銅還綠了。
楚孑擡起頭,推了推眼鏡:“是啊……”
他半個月前就知道自己挖到的工作面之下是一套編鐘了。
其實之前已經出土了其中的幾個了,現在手下這個從形狀來看,應該是個“紐鐘”,即編鐘套組裏能一鐘雙響的部分。
這玩意不說多珍貴吧,也就勉強能當上個國家文物而已。
梁廣發看着楚孑一臉如常的樣子:“……”
好恨。
秦铎不忘補刀:“盜墓賊應該不會把自家的編鐘落在墓地裏吧。”
梁廣發的表情更扭曲了幾分。
別問,問就是生氣。
楚孑這邊剛把紐鐘送到無氧水的盒子裏,轉過頭,又輕輕挖了一鏟子,又是“咔噠”一聲。
然後,一個黑硬的鐵塊重見天日了。
梁廣發瞬間無語住了。
自家的坑挖了三個月全是泥,別人的坑随手一鏟就是國家級文物。
這合理嗎?
秦铎湊過來仔細端詳了半晌,不确信道:“這玩意好像也是個樂器,但是什麽呢?”
梁廣發阖眼,拒絕相信這一切。
但三天後,一個更讓梁廣發心中不平衡的傳聞在工地上蔓延開來。
那個叫楚孑的小子又挖出了一個“鐵質編磬”!
還是整箱提取的!
以往的編磬都是石頭制的,而鐵質的在我國還是頭一次出土,頗具文物價值!
這次這箱子編磬也體會了一把八百裏加急的待遇,而這加急送往的終點不再是考古基地的實驗室,而是直接送到了燕京的文物修複中心了!
梁廣發後槽牙都咬碎了。
這個叫楚孑的小子,不僅第一個挖出了鎏金車軎,還挖出了鐵質編磬,咋手就這麽壯呢!
一陣感慨命運不公的思緒湧上心頭。
于是。
梁廣發當即找到了楊領隊,正式提出申請,能不能讓楚孑去他們組挖一鏟子。
打不過不如加入。
他們組挖完衣笥庫之後,現在負責的是主椁室南側的一片區域。
楊領隊覺得這種事似乎也無傷大雅,就讓楚孑去了。
楚孑被梁廣發帶到一片嶄新的區域的時候人都是懵的。
梁廣發雙手遞過手鏟,虔誠道:“楚同學,給我們開個光吧。”
楚孑:“呃……”
開光是不是過分了!
梁廣發對楚孑做了個“請”的手勢:“多說無益,請挖。”
“好吧……”楚孑也只能默默接受了自己是個吉祥物的設定。
然後他随便挑了個地方,輕輕掘了一鏟子。
一邊挖土,楚孑一邊認真道:“可我們信奉唯物主義的考古學家,不能相信玄學……吧?”
剩下的話根本無法開口。
因為他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手感。
梁廣發聽到了那輕微的“咔噠”一聲,雙眼都瞬間瞪大了。
他三下五除二的将浮土掃過,只見一個青銅器的外貌露出了地表。
而那外貌,是大家都沒見過的古怪。
二人又挖了半天,楚孑認出了這器物的形狀和他們小組天天用的某廚具一模一樣。
他不确信道:“這該不會……是個火鍋吧?”
上面肚大口小,下面還有個碳盤。
梁廣發雖然運氣差了點,但學識水平還是在線的,點了點頭。
“這特麽的确是個火鍋。”
緊接着,二人意識到了什麽。
梁廣發看向楚孑,楚孑也看向梁廣發。
氣氛瞬間有一種詭異的寧靜。
“不是,這特麽是西漢時期啊,”梁廣發看着楚孑,眼神中滿是悲憤與不甘,“我們發現了西漢時期的火鍋???”
“這特麽不是又改寫歷史了嗎?”
“楚孑!!!你小子到底什麽來頭,上輩子該不會是摸金校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