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人才頻道:第一波人才盤點
人才頻道:第一波人才盤點
【在這場楚漢争霸賽中,張良助漢高祖良多。
最開始,軍隊抵達宛城,但宛城固守難攻,想與西楚霸王一較高下率先抵達鹹陽滅秦的漢高祖那個叫心急,這打城池可是能打十幾二十天,甚至一個多月都有。漢高祖都想直接跨過這宛城跑前面去。那,問題來了,請問這個決策如何
張良認為不妥,并勸道:秦兵尚衆,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呈前後夾擊之勢,危也。
漢高祖大悟,立即抄小路悄然返回,更旗幟,把宛城重重圍住。又采取謀士攻心之術,招撫南陽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輕取了宛城,使自己無西進的後顧之憂。
随後他們抵達易守難攻,通往秦都鹹陽的咽喉要塞,有重兵把守的峣關。當漢高祖想要親率所部兩萬餘衆,強行攻取時。那問題來了,請問這個決策如何】
剛剛的問題,衆人并不知曉雙方兵力對比,現在仙幕清晰的說出那漢高祖竟然想要率領兩萬士兵就強攻峣關時,鹹陽宮最了解峣關的将領們立刻不樂意了,憤道: “這漢高祖瞧不起我大秦子弟兵是不是竟然兩萬兵就想強攻我峣關,怕不是老壽星上吊想早死吧”
不僅僅他一人在氣憤,解過這峣關的将領都搖頭否定這個決策。實在是峣關真就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要不然怎麽可能被稱之為鹹陽咽喉要塞,龍有逆鱗,必加倍護之。
始皇則是覺得有點不對勁,想到這個問題,再一想到這謀聖擅人心,并且喜歡以‘利’誘人的特點。他眉頭蹙起,那種即将被背刺的感覺又來了。
他說道“若想強攻峣關怕是不成,但以利誘之,卻是一件不難的事情。”比如那些人城門大開迎接那漢高祖進來也說不定。
順着始皇帝的話,衆将領代入進去這個場景。
秦二世是菜雞,國都眼看就保不住這時候來了個人招賢或是以利誘之。
衆将領沉默,不敢講話了,不會真的又來以利誘之吧
【面對漢高祖的這一決策,張良勸道:我的老大哥!這秦軍守關可不和你打馬虎眼,不可輕舉妄動!
但漢高祖他急啊,楚漢之約就看誰先入關中誰為王,眼看着項羽就要入關中了他簡直心急如焚,向張良問計。
對此張良自然有計。
Advertisement
是的沒看錯,依舊是我們熟悉的‘利’誘之:峣關将領為屠戶子, ‘賈豎易動以利’然後在峣關周邊假設大軍已到虛張聲勢,不怕不降。
漢高祖又又大悟,聽從此法讓謀士帶重寶招降。沒想到守将真的獻關投降,并表示願與漢高祖一起打老東家鹹陽。漢高祖大喜,決定認下這名秦将做兄弟,手挽手一起打天下。】
老東家秦始皇: “……”朕果然再次被背刺!他還沒死就看到未來有秦将投向反軍始皇壓下心中悶氣,未來之事,秦末特殊,不能計較太多。
老東家鹹陽宮百官: “……”雖然不得不說那謀聖能把握人,把那屠戶之子心思把握死死的,先虛張聲勢再以利誘之。但被還活着的老東家提前知道還是很心塞的。
始皇冷靜的看向蒙恬: “不僅屠戶之子愛利,大秦将領于愛秦一事上不容有失,他們堅守的不僅為一關,身後是百萬鹹陽民衆之性命。汝對将領再行教育一番,将若降,必殺之!”
蒙恬領命,回去位置上時決定回去就好好對軍中将領再行一遍愛國教育。戰國時,戰敗則屠城是常有之事,身為将領庇護的是一國之安危,誰知道放進來是的人是鬼。
【但事情并沒有如那秦将所設想的那般,因為我們的謀聖開始動起來了!漢高祖卻聽之,張良覺得:老哥,停住!】
“果然以利誘之也不能背棄東家啊。”蒙毅在他哥耳邊嘆道,當然如果他的嘴角能不要悄悄彎起來就更好了,放進來的漢高祖對這個将領而言不就是鬼。
蒙恬一把子手拍在弟弟背上小聲附和道: “還是會要了他狗命的鬼啊。”蒙恬看向仙幕,不過那謀士确實善人心, “看來只有大秦強大才能讓底下将領心安,不敢背刺于秦。”
【張良說不對,那漢高祖就懵了,畢竟一開始說以利誘之的可是張良自己,怎麽現如今又不行了
張良言此獨将欲叛,士卒恐不從。不如……不如趁他病要他狗命!于是我們的漢高祖又又又大悟,并且覺得他的阿良說的對!
俗話說兵不厭詐,峣關又是拱衛鹹陽的最後一道關隘,不用再此處用在何處
我們也不知道漢高祖當時有沒有懷疑過,但據歷史記載,趁他病要他狗命的張良計真沒錯。因為漢高祖大悟後率兵突攻峣關,秦軍大敗,棄關退北至藍田,再戰,秦兵又敗。】
【公元前207年十月漢高祖聽從張良計,一路以利攻心,歷時僅一年領先于西楚霸王抵達霸上,入駐鹹陽宮,并且看到那‘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
鹹陽宮外的人可能并沒有感覺,但此時在鹹陽宮的百官聽到‘入駐鹹陽宮’只覺得身邊好似有很多人走來走去,那些人從未見過殿中的宮室帷帳,四處摸來摸去,口中還發出感嘆聲。
鹹陽宮百官壓下心中的異樣,但還是覺得別扭至極。
百官們還能壓下心中的異樣,但秦始皇就不行。因為他能夠真切的知道,在他不知道的時候,有一個人坐他現在做的皇位,睡他睡過的床,蓋他的被子……
秦始皇覺得自己不行了,他沉聲道: “宣少府令,鹹陽宮大洗!”換需要錢財費民力,那他洗總行了吧!
不僅始皇覺得不對勁,看到‘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每個住在鹹陽宮的人都覺得不行了,他們視之以家的地方竟然曾被人……,鹹陽宮內每個人都覺得不好了。
【但實際上面對漢高祖欲留之的決定,漢氏集團的人也有聰明人知道這并不是正确的選擇,樊哙谏,沛公不聽。這時候怎麽辦】
倉明君摸着下巴: “難道是……放子房”
字子房的張良黑臉。
【這時候當然是我們的謀聖君出場,謀聖君說的話就是能夠發人深省。
他說:天下苦秦,哥你才能入駐鹹陽。
他說:哥,入駐鹹陽應以‘缟素為資’為宜。若即安其樂,助桀為虐下一個被打倒的就是你喲。
他說: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聽
謀聖說話語氣平和,他也不勸,就是告訴你事情利弊。揭示古今成敗的‘無道秦’與‘助桀為虐’的苛刻字眼,直直紮進漢高祖想要沉醉在富貴窩做富貴翁的小心髒,讓漢高祖嗷嗷的疼。
這種軟中有硬,緊打慢唱的手法也非常奏效。漢高祖又又又又大悟,立刻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駐軍霸上。
甚至召見諸縣父老豪桀約法三章,這也是我們中間提到過的,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百姓‘争持牛羊酒食獻飨軍士’。
在張良的提示下,漢高祖為漢朝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群衆基礎。百姓的就是那麽容易滿足,如此容易滿足的百姓不讓他們過得幸福,那當權者當然只能和高位說拜拜了。】
天下士族與當權者從一開始的:他們也想要這種大悟!想要到他們都說膩了!
然後到看到仙幕最後話的,他們發現現在腦子已經被仙幕洗腦到都是百姓,也深刻意識到百姓就是黃河長江水,擁有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能力了。
這其中當然是始皇尤甚,畢竟這仙幕可是為了他治下的百姓而來的。始皇現在就是等着了解完仙幕口中的猛才,然後把他們聚集,一起九九六建設大秦!
【漢王已經抵達關中那項羽自然不遠,前206年二月項羽被告知漢高祖攻下鹹陽并欲稱王,攻破函谷關,進駐鴻門要與劉邦決一死戰。
張良曾經救過的項伯來告密想讓張良逃跑,但張良可不是如此忘恩負義會大難臨頭自己飛的人,他告知漢高祖并提出釜底抽薪之計謀,漢高祖又……大悟,依計而行。
先哭着攻陷項伯心房,再用謙恭委屈的樣子讓項羽心尖一顫,項羽‘婦人之心’一動,言‘沛公部下左司馬曹無傷告密,不然,籍何以至此’。
這位剛出場就即謝幕的曹無傷,讓歷史記住了千百年,并且有人覺得沒他就沒這場鴻門宴。
在此我們也不知道那位告密的曹無傷在不在現場,并且有沒有覺得社死并且後悔。但是相信在坐的各位一定會為這位告密的仁兄點上一炷香,希望下次眼睛放亮點,告密也要選擇良主啊!】
而此時的曹無傷則是眼睛瞪大,想要吐血,他指着仙幕上動畫人的項羽心顫顫,半天說不出話來,實在是想說的太多,并且想吐血。
要是仙幕能翻譯定會替他翻譯出:你清高!你不起!就你是無辜小白蓮!這等罵人的話語的。
而在天下人面前被揭露這番話的項羽: “……”
感受到族人看向他的目光,項羽耳朵通紅,羞的!
揭發告密者乃對方部下,未來怎會有人信任于他!項羽袖子一甩,直接狂奔離開這片空地。
為了轉移注意力,項伯說道: “仙幕言張良曾經救過我方勢力一人,也是那人告密才讓謀聖有所準備,那人化名與羽兒同一姓氏,怕也是我項家人,不知那人是何方神聖。”項梁視線看向廳堂內的衆人,企圖發現異樣,卻發現這些人也是一頭霧水。
于是他們就此進行了一番讨論,卻發現還真讨論不出來,因為現在他們和張良還真沒有交際。
而坐在角落的項伯卻心中一顫,他他他怎麽成告密者了。他小心地平複想急促起來的呼吸,還好還好仙幕的名字是假的。
【至于接下去的鴻門宴結果不必多說,自然是我們的漢高祖贏了全局。但是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有個和張良一樣的職業,但卻極為倒黴的謀士了。】
說到這個天下人就更為感興趣了,倒黴的人
範家,範家小兒也頗感興趣: “不知是哪個倒黴謀士。”
範增蹙眉,身為謀士,應當以人為鑒。他也很想知道是什麽謀士竟然能被稱之為倒黴。
【那人追随項梁,項羽兩人,參與巨鹿之戰,攻破關中等戰場,屢獻奇謀,被項羽尊為‘亞父’。
那人被漢高祖稱之為:項羽有他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那人被歷史稱之為:項羽若聽他之策,則平步取天下也。
又為:昔項羽背他之謀,以喪其王業。
那人在鴻門宴中舉玉玦三次,示意項羽速殺漢高祖,然後看着項羽同漢家那群人聊得歡快。那人見計不成,讓人進來舞劍以殺人,卻被張良救下的項伯以身擋劍屢屢救下。
然後眼睜睜的看着張良出去請了個人高馬大,頭發上指,符合項羽審美标準的大漢樊哙,讓其持劍擁盾闖入帳下,再厲聲陳述漢高祖勞苦功高和忠義,指斥項羽疑心太重,就震懾住了項羽讓他們趁機溜走。
氣得他說出: ‘豎子不足與謀’這種話來。
七十衰翁兩鬓霜,西來一笑火鹹陽,平生奇計無他事,只勸鴻門殺漢王,範增心力為誰盡,一事無成空背疽。
若說項羽倒了八輩子黴遇到了張良和坑自家人的項伯。
那範增就是倒了九輩子黴才在兩鬓霜的七十多歲遇見了項羽,主君決定謀士的上下限。吃了七十年飯的範增還是經歷少了,沒見到謀士的下限竟然能如此低。】
倒了八輩子黴的範增: “……”他突然覺得自己胸口的氣不順了。他覺得自己确實倒了十輩子黴才在年老時遇見那項羽。
面對小孫子擔憂地看着他的眼神,範增揚起一抹虛弱的笑容: “孫,以後切記不要遇到那西楚霸王這種主家,看到他不對勁就抓緊明哲保身撤退另尋主家。”
小孫孫雖然不知爺爺為何如此說,但還是乖巧的點頭替爺爺順氣: “孫兒聽爺爺的,以後選擇一個好主家為其出謀劃策。”
聽到這個,範增氣才順,随後他聽到孫孫說道: “爺爺,你覺得為始皇陛下如何仙幕說始皇陛下可是善于納谏用人不疑的好君主呢。”
還處于老思想未轉變過來範增,孫孫竟然想為暴秦服務!一口氣沒上來暈了過去。
直攪得範府人仰馬翻,不得安寧。
【還未等漢高祖他們歇息一口氣,這天下,它再次大變了!】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甚至玩起了‘計功割地’分封十八路諸侯,還記得一開始楚懷王的‘水先入關中誰為王’的約定嗎項羽可不認,直接把漢高祖扔到了犄角旮旯巴蜀稱為漢王,而關中則一分為三給三個秦降,讓他們對劉漢王呈包圍狀遏制其北上。
要不是有蕭何張良勸阻,此時的漢王都想直接領兵滅掉項羽了。當然以此時漢高祖和項羽的實力對比,誰滅誰都說不定。
天下分封已定,張良打算離開劉邦回韓國再事韓王成。漢王賜張良金百镒,珠二鬥。不得不說平生多做好事一定會有好報,比如張良就把這些錢悉數轉贈給項伯,為漢王多加了漢中,自此,劉邦據了巴,蜀,漢中三郡之地。】
【但同時,我們張良也要與漢高祖迎來第二次愛別離。面對這次愛別離。張良不舍的把漢王送到了群山環抱,懸崖峭壁遍布,只有棧道淩空高架的褒中。在這裏張良向漢高祖提出了一個着名的計謀。
良曰: ‘王啊,要不你把手頭上的棧道都燒了,假裝你以後就在漢中遛彎逗鳥了,別總讓項羽惦記。表明并無東顧之意,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如何。
聽到這話劉邦其實很想悄悄說:良啊,我還想打回來嘞!
但張良的話漢王會不聽嗎當然不會!
劉邦又因為張良計……不知道第幾次大悟。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此計為明燒棧道。】
“明燒棧道不知與大将軍的明修棧道可有關聯”
看到這明燒棧道,百姓們就想起大将軍第一次戰場上發光發熱的戰役,可不就是明燒棧道嗎
【送走劉邦,張良正準備帶着正主韓王成回去繼續搞自己的韓國,沒想到項羽竟然說他事漢而韓王成無功,直接把被帶回楚國彭城。
張良能如何只能随着主上韓王成一起回彭城,畢竟現在也沒有一個漢高祖冒出來又來一次十幾城為‘聘’帶走張良。
當項羽以為天下就這麽安定下來的時候。
天下:天真的小玩意兒,你小瞧我了!
這天下它竟然再次大變!
這頭漢高祖自入漢中,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并用大将韓信之謀略悄咪咪地開始暗度陳倉。既然項羽不關注他了,漢高祖不搞事怎對得起自己直接從側面出其不意一舉平定三秦,奪取關中倚據富饒形勝的關中地區,擁有與項羽逐鹿天下的資本。
那頭項羽聞知劉邦搞三秦,怒不可遏,決定率兵反擊。
漢高祖打關中,張良為王侍閨中。自然不能看着知己受到阻礙,趕緊過來救場,開始向項羽進言:王啊,你要相信我們阿邦是最愛你的,你說你封他為漢王卻讓他名不符實,無關中。再說這關中本就是你與他的前老大哥楚懷王一起制定懷王之約說給他的,邦邦那麽老實一定會‘如約既止,不敢再東進’。做人言而無信晚上是會尿床的哦。
項羽:……
項羽當然不想言而無信,但是也不放心狡猾的漢王。這時候我們的張良再下一劑早就準備好的猛藥。他拿出一封書信,拿書信幹嘛自然就是為了轉移矛盾,而這矛盾就是我們預定的其他封國,比如——齊國。
王!這齊國田榮竟然聯絡趙意欲反楚,他才是真正的反骨仔兼萬惡之源!大敵當前,滅頂之災,不可不防!你得平叛!砍他!
謀聖的話術就是厲害。直接把項羽忽悠瘸了,不聽範增話的項羽開始學起了漢高祖。項羽大霧!無意西顧,轉而北擊三齊諸地這等毫無生氣的腐朽力量。
當然項羽沒想到他的大霧和別人的大悟還是有區別的,也沒想到他好不容易聽取一次謀士建議竟還是馊主意,範增看了怕不是得哭暈在廁所。】
剛從床上清醒的範增聽到這話,腦袋又開始暈了,他連聲氣道: “豎子!豎子!吾悔與你謀!豎子!”
範家人從老太爺的激動中也察覺出老大爺正是仙幕中那倒黴的謀士,還不待他們冷靜的安慰老太爺。
激動過頭的範增,又又暈了!
而無辜的齊國田榮兄弟: “……”此時也在一同觀看仙幕的田榮只覺得對那項羽很無語,不想說話: “這項羽怎麽覺得腦袋不大好使的樣子”
他身邊的幾個田家子弟齊齊點頭: “感覺缺了點什麽”
若是仙幕能回答,那一定就是缺了點腦子的二傻子美。
而重點關注人才的始皇也有點苦惱: “這西楚霸王确實骁勇善戰,但看他這腦子,怕是比那大将軍更不足,只能為将才。”
解帝王心情,并且也是想等仙幕結束招攬賢才的王相也很苦惱,不過聽到陛下的話就想通了,有些人可能注定為将,缺腦子也是有點東西在身上的,比如能打
當然,不知道了解了項羽全部所作所為的他們待會兒會不會也如此想。
【張良的信從側面加強了‘明燒棧道’的效果,項羽東擊,讓漢王再次得以休養生息,開始猥瑣發育。
故而韓信為何能明修棧道因為是張良讓人燒的。有了張良的明燒棧道,才有了韓信暗度陳倉。張,韓攜手,珠聯璧合,傳為佳話。
也不知道項羽腦袋咋長的,都以張良事漢把他留在彭城了竟然還能相信張良的話不過他可能也是沒想到漢高祖那邊能出千年bug韓信搞暗度陳倉這一計和有能力定六國,更不用說知曉‘約定三章’對民心的影響了,直接打下漢建立的根基。】
雖然跑出來,但還是在犄角看仙幕的項羽眼眶氣得發紅,石頭一個接一個的扔向仙幕: “你這個破玩意兒!整天就知道激我!”
雖然項羽知道仙幕只是在陳述客觀事實,但就是因為陳述真的是事實他才難受,因為他知道這真的是他能做出來的,而現在跳出當局者的角度來看全局,才真發現過去的自己簡直傻子。
【這時候張良依舊是心在韓國,并且安靜的與韓王待字彭城閨中。
令衆人沒想到的是,項羽竟然從原先的大霧中醒悟過來了!】
聽到這裏,項羽激動地站起身,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仙幕: “未來的我終于不再犯傻了嗎!”
而項家人心中也掩不住的期待,項侄兒是一把子殺掉誰了
他們項家終于覺醒了嗎
天下人也忍不住的好奇,這個常常同小傻子的一般的西楚霸王終于清醒了嗎!
雖然覺得項羽為人很不行,但不妨礙他們期待反轉。
【因為項羽開始騷操作了,在歷史上,項羽還有一個名字,也就是建漢第一大功臣,人才輸送大隊。被坑了的項羽直接殺了韓王成。韓王的死讓張良回歸現實,直接解決理想與天下大勢之間的矛盾。張良可能已經知道分封制已成過往,但還是主動進行分封,現在韓王死了,他的心也跟着死了,理想直接沒了。
他跑去追随漢高祖。要說劉邦不開心是誰都不信,不知道劉邦睡覺的時候會不會躲在被窩裏笑出了聲。
話說這項羽可以說是建漢第一大功臣,把險要的地方封給其他人,自己地方卻易攻難守。分封兒戲且得罪人,直把自己的人得罪光,然後人才全往漢王那邊送。一舉送了張良,韓信這等漢初三傑之二,還有離間計大師陳平。果真是是為大漢鞠躬盡瘁的人才輸送隊長。
接下去就是着名的彭城戰敗,張良下邑畫策提議找獵頭把對項羽封王不給他封的萬能游擊專家彭越拉過來,對英布以利相許。再加之本部的韓信。劉邦再次大悟。依計。
三個大腿确實一個比一個粗,內外合計扭住局勢。劉邦項羽正面對峙,彭越在項羽後方撓楚斷糧搗亂打游擊。英布從南方擊楚,韓信平定北方。雖然劉邦敗多勝少,但全局而言項羽已經被包圍四面楚歌,悄咪咪對項羽封圍,讓他四面受敵精疲力盡,也奠定了接下去的格局。
就連最後要了項羽命的垓下之圍也與張良有很大關系。劉邦本欲放項羽東歸,是張良勸阻不給項羽喘息時間,趁他病要他命幹他,才有垓下之圍。
自此,大漢建立。
但此時的張良也不是最開始對未來還充滿期待的張良了,一年後的分封大典上漢高祖誇贊張良三人為漢初三傑,甚至給予自擇最富有的齊地三萬戶的待遇,這些張良都不要,一心只向黃老之學,辟谷仙游。
我們無法得知張良是預感到外部鬥争結束,正是內部鬥争的開始,還是真的想退隐,或者是怕躲避帝王的疑心的急流勇退。
我們最後只能知道他與漢高祖說他只想留在他們最開始相遇的留地。接下去就很少出沒在政治舞臺,即使是滅殺異姓王他也很少參與。面對國家的內部鬥争皇位立儲,張良更是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明哲保身。】
“少年為韓,博浪椎秦。圯上學計,還軍霸上,謝羽鴻門。運籌決勝,布衣封留,功成身退。辟谷仙游,乃平生心事之,實在聰慧。”
始皇看着畫面上那中年人,不由得有些眼饞,南征百越之行還未開始,而朝堂中也缺少這種深谙各階級人心的官員,若是未來南征時或者朝堂上有這種謀士相随該有多好,兵不刃血攻以心計。
【張良深谙人心,不僅在軍事上可以指導帝王,在人事上也不逞多讓。
比如楚漢戰争時有謀士勸其說分封,漢高祖信了,小gg和封王的徽章都打好了,誰勸也不聽。
但張良直接來了個一鍵三連紮心說:大人時代變了。一是六國就是牆頭草,那邊有錢哪邊倒;二是你家将士才是寶,好好珍惜別當草;三是氣之下全跑了,看你怎麽搞。學習下大秦的有功才有位吧。你立功我封賞。可
随後就是眼熟的漢高祖大悟,并改正。
漢高祖在見諸将圍坐講話坐問張良他們所為何事張良說他們在謀反。等漢高祖怕了才說出他們是怕自己有功無獎,無法獲利。最後提議封皇帝最厭惡的雍齒以示群臣才安穩人心,使得人人自堅。
眼熟不這不就是最早秦孝公在求賢令說的內容,甚至就是秦朝的事功制,以功論賞。秦朝很多制度在當時都可以算上是先進制度,秦末的勝利者就是用秦法秦制秦律秦人打敗秦國。
張良指導漢高祖施行秦的事功制,謹記天下熙熙,皆為利往。能看透百姓需要的‘利’,将領需要的‘利’,甚至天下需要的‘利’,對其以利誘之。身為世家卻能用跨越階層的眼光來做事,這種智才可不正是君王最需要的謀士嗎
韓信為漢高祖帶來秦的申兵法,當六國士族還在消耗本國丁壯時,韓信能夠在多次主力被漢高祖調走的情況,去哪裏就收羅哪裏的士兵,然後用大秦倉促開發出來的申兵法訓練出一支虎狼之師,如臂指揮。古之名将,韓白衛霍;漢以六合為家,是賴淮陰之策。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受到歷史的承認,這種将才不正是帝王最需要的嗎
蕭何,一代名相,被稱之為三傑之首。其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糧,向前線源源不斷的輸送士兵,糧饷,讓劉邦能多次東山再起。冷靜沉着,就如兵至鹹陽,無論是漢高祖還是諸将皆沉浸在金,帛,財物時,唯有他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藏之。
漢高祖平三秦後也是蕭何撫百姓,布新法,開放園林予百姓耕種,賜百姓爵,選三老佐縣令教化百姓,招賢納士, ‘柔性’治國。使百姓愛漢,不樂為楚。
而漢朝開國後他采摭秦朝六法制定《九章律》。甚至出現‘蕭規曹随’也就是繼任者曹參不更改蕭何的法令吃喝玩樂也能政績斐然,國泰民安。由此可
見蕭何的治理國家的行政才能是多麽卓越!如此賢才你不心動】
如此賢才秦始皇當然心動,他想到自己手頭的靈魂值,還有九十,他得想個方法同仙幕交易交易,看看能不能知道這些賢才的名字招納這種賢才,或者等視頻結束了就去廣納天下賢才于鹹陽。
至于賢才蕭何有點無奈,他怎麽覺得仙幕像是在向……向人推舉自己,不過無奈歸無奈,想到仙幕介紹的秦始皇,蕭何覺得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知現在鹹陽是什麽光景而已。
只是他看向仍舊一無所覺的劉季,不知這人何時才能知曉自己就是仙幕上的漢高祖。
至于為何聽到‘沛公’二字劉季沒有懷疑這是自己,當然是因為秦地名多,以沛字為地名的實在是數不勝數。
【有歷史點評漢高帝之所以能取天下,非一人之力,蕭何,韓信,張良蓋傑然于其間。更有人言,漢初三傑擁立誰,誰就可以成漢室之主。更有人言歷史明确記載蕭何本可為另一個‘漢高祖’但因是文吏,自愛,恐事不成讓家族受累,盡讓漢高祖。
但歷史不容許假設。如漢高祖也有其優點才能聚集漢初三傑。寬仁之厚,豁達大度,知人善任,虛心納谏,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就是他最大的優點,比如對于張良計,他常處于‘大悟’的狀态。
這些優點使得他能在一衆豪傑當中任蕭,曹之文,用良,平之謀,騁韓,樊之戰,文武相配,大略舉焉。
但也在天下既定後不免于疑。于是蕭何以謹畏自保,雖然也免不了三次猜忌與晚年的一次牢獄之災;韓信以蓋世之功,進退無以自明;而張良在歷史猜測中以神仙自托,辟谷仙游,也算是活的最有尊嚴的。】
不提其他人看到上面是什麽感覺,就蕭何而言,他竟然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看到仙幕竟然稱贊自己為三傑之首時他就覺得不妙。
三傑中,功高震主的韓信死了,張良借辟谷遠游走了,就他這個三傑留在朝中,樹大招風,漢高祖不忌憚他才怪。
【第一波猛才介紹就到這裏,但其實秦朝所潛藏的人才還有非常多,比如一直出現在們面前的項羽其實也是一個很勇猛的武将,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就是形容他的武力出衆。】
聽到仙幕好似要提到那西楚霸王,對西楚霸王彭城之戰能三萬人打五十萬人還歷歷在目的少男少女們皆是期待萬分。
就連武将們也有點好奇,想知道那項羽視角的平生。
【但其實博主之所以沒有介紹項羽為猛才也是有原因的。
秦失其鹿,豪傑競逐,項羽能既得卻後失之,除了範增之謀不用,其咎還有一點就是烹韓生。把一個活生生的人在鍋中烹煮直至死亡。僅僅如此嗎
襄城屠城,坑殺全城平民‘所過無不殘滅’;城陽大屠殺,殺光輔秦軍抵抗的全城平民;新安大屠殺,秦軍放下武器的降卒20萬皆被其坑殺;鹹陽大屠殺,殺人不計,火燒鹹陽,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破齊大屠殺,燒夷室屋,坑降卒,虜老弱婦女,直接讓齊人相聚而叛之;最後是差點進行的外黃大屠殺。】
仙幕不僅只是講述,甚至在上面放映出屠殺的場面。高大的年輕将軍站在高處的城牆上,右邊是手握大刀的士兵,左邊是已經歸順的鹹陽百姓,百姓們溫順又惶恐,不知這個進入鹹陽的大将軍要做什麽。只見這個大将軍高舉手中大刀,高聲一句‘屠城!’
那些穿着楚軍服裝的士兵們拿着砍刀如瘋狗一般沖進鹹陽,見男則殺,見女則搶,沒有價值的孩童與老人自然是直接砍掉。見房就進,進完則燒。大火焚燒着屋舍,迫使裏面的人都得跑到街道上。
燒紅的屋子裏還有人繼續跑出來,有些人身上帶着灼熱的火光在地上翻滾發出痛苦的哀嚎,聲音慢慢變小直至消失不再動彈。
殺人以城,血肉斷肢橫飛,鮮血彙聚成流,流到外面已經虛有其名的護城河中,染紅整條護城河。
此時天下間最繁華的鹹陽,變成了一座人間煉獄。
【屠城,坑殺。簡單四個字,但背後确實多少家破人亡。
說他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是真,但殘暴也是真。若他能登上王座,那真是當下的百姓倒了八輩子血黴。】
看到仙幕展示出來的場景,本來因項羽的英勇懷抱期待的少男少女瞬間不期待了,并且覺得自己方才的期待喂了狗,怕狗也覺得惡心。
特別是鹹陽的人,直接拿起手邊的東西扔向仙幕上項羽的畫像: “你這王八蛋!怎能屠城!”東西還沒砸到仙幕,眼淚就先掉落下來。
怎敢……怎有人敢屠城……
“火燒鹹陽,殺人不計,收其貨寶婦女而東。”有人想到自己的年邁的父母親,年輕的姊妹,他們那時候一定還活着……他們活着能從那片人間煉獄中走出來嗎……
就連鹹陽宮的官員也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王相顫抖: “陛下曾徙天下豪富十二萬戶于鹹陽,鹹陽百萬人口,竟然一句……一句……”他甚至不敢說出口。
始皇更是直接捏爆手中的玉珏,他沒想到比那漢王進鹹陽宮享樂慘絕人寰的是——屠城。
而武将們更是直接拿刀想回到未來砍了仙幕上的西楚霸王,但發現一切都是須有徒勞後他們才無力捂臉。在他們不知道的未來,他們的家人竟然已經死過一次了嗎……
蒙恬恍然也覺得眼前好似一片朦胧,他啞聲喊道: “吾等堅守的不僅為一關,身後是百萬鹹陽民衆之性命。将若降,必殺之!”
此時武将們也不在乎這裏是不是宮殿中直接齊聲喊道: “将若降,必殺之!” “将若降,必殺之!”
守好家中大門,守好關卡,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放進來是的人是鬼。
是不是會屠城的鬼!
【西楚霸王,口口聲聲說誅殺暴秦,但秦滅六國從未有一次屠城的經歷,真不知到底誰才是那個‘暴秦’。】
【屠城是一種發洩,是一種威懾。但請不要忘記,一座城不僅只有當權者,更多的是無力抵抗的老弱婦孺,我們真無從知曉在屠城士兵的大刀下,百姓是多麽的絕望……】
項羽聽到那聲聲泣血的指控目眦欲裂,他抱住耳朵,仙幕也不看了直接沖進房間,狂叫道: “這些皆不是我做的!不是!”極盡瘋癫之态。
聲音之大,直讓隔壁外面正在看仙幕的人目瞪口呆,雖然他們剛剛已經震驚過一次了,他們是真的沒想到項羽未來竟然如此殘忍……
【所以你們懂的為何博主沒有把項羽列入猛才之一了嗎】
【但實際上在《高祖本紀》中也有記載——項梁使漢高祖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也就是剛剛講到的城陽大屠殺。不過因‘屠’字有所争議,沒有非常名确記載漢高祖有無屠殺平民的記錄,此處不論。】
【在坐的各位也不用慌,華夏族的精英不知凡幾,那項羽也是因為在亂世才敢如此放肆,若身在太平年間,怎會有暴徒敢如此嚣張,怕還沒出地界就已經被百姓的刀給刀了。】
聽到此處,秦地的武将無論官位大小們紛紛亮起手中的大刀,惡狠狠地咬牙道: “對!誰若敢屠城,我等定會站出來砍掉對方的腦袋!”仙幕說的可都是他大秦的地盤,竟然有人敢在大秦的地盤放肆!
就連少年少女們也想要去尋找周邊能揍人的東西,這還只是普通黔首。被點名的襄城,城陽,新安,鹹陽,外黃,齊人更是紅了眼,恨不得那項羽就在面前可以砍他一頓,最好也讓他常常火燒的滋味!
【今日的猛才第一波——漢初三傑即将到了尾聲。
如果始皇能夠擁有如漢初三傑一般的人才該有多好。始皇想要一統百越,漢初三傑張良可以先出謀劃策看是否可以兵不刃血以利誘之,不行就韓信替始皇領兵出奇制勝,再加上蕭何替他們穩定後方。】
聽到這裏心境已經平穩下來的始皇蹙眉,仙幕不是極為反對一統百越,為何竟然說想漢初三傑平百越是最好的。
就連黔首們也忍不住皺眉,平百越好不容易可以休息為何要平,為了那戰功嗎
當然也不乏支持者,畢竟砍一人腦袋就能有爵位,軍功事爵,誰人不想要。
至于被點到名字的韓信,蕭何,張良三人也覺得極其不解,仙幕為何就說到平定百越了
【始皇于前214年平定百越的大業,整個嶺南由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百越,指南方沿海一帶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區,就在我們現在的蘇,浙,皖,贛,閩,粵等省。
而這些地方相信在做的各位都很熟悉,單單蘇,浙或者稱楊越,吳越,瓯越,千越那塊地方在宋朝就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也就是其州府一帶的豐收,足可供養天下。後面則演變成‘湖廣熟,天下足’也就是靠近皖,贛,閩,粵或者稱西瓯,俚越,閩越,等地區的豐收,可供養天下。
由此可見百越地區,或者長江以南地區的種植條件有多麽優越,若在輔之選育良種,農具改造等法,相信秦朝百姓吃飽穿暖不是夢。
下一期,就讓博主為大家帶來新視頻: 《亞熱帶季風氣候,稻谷畝産四百斤,吃飽穿暖不是夢!》】
聽到仙幕下一期要播放的視頻,整個秦地都沸騰了,上至始皇百官,中至士族,下至黔首: “竟然有地方能夠做到畝産四百斤”要知道他們的稻谷畝産才不到八十斤!
他們齊聲吶喊: “為何要下期!今天播不行嗎!”
畝産四百斤直接讓被點名的張良,蕭何,韓信三人也坐不住了:!!!畝産四百斤!真讓他們去平百越也不是不可以!
就當他們以為仙幕得消失的時候。
一條黑色字幕劃過仙幕中間: 【生産隊的驢都休息了,博主也要去查資料,三天後咱們再續!】
————————
本章又名:用上漢初三傑百越可平否!無辜小白蓮項羽的社死現場始皇:他也想大悟!
百姓們要準備吃飽飯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