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煮羊、山海兜
第14章 山煮羊、山海兜
===============================
“……四夷鹹賓,方物畢獻。幸遇大典,共贊盛事。惟恭皇帝陛下身逢太平之事,乘時以為樂,恰逢端午,暫停萬機……”
太和大殿之內,君臣共度佳節,大臣們派出個代表念着端午宴致語。語畢,皇帝按例向群臣賞賜文物绫羅等物。
聞昭穗安靜垂頭坐着,面前方桌鋪着黃色綢緞,上面簡單放着幾碟開胃小菜。她既不敢擡頭看上首的帝後,也不敢輕易動筷。心中嘀咕:
終于讀完了,所以……到底何時開宴?
為了這次夜宴她一回宮就沐浴焚香,但願禦廚不要讓她失望。
“齊王,你這兒子不錯,下午馬球的賞朕給忘了,如今就一并賜下罷。”皇帝随口道。
今日龍舟傾覆,不是什麽好兆頭。他心下煩悶便去了東苑觀看騎射和擊球,正巧看到池宥帶的那一隊拔得頭籌。皇族其餘年輕子弟也都是英姿飒爽、意氣軒昂,他總算感到幾分欣慰。
“臣叩謝陛下聖恩。”池宥起身作禮,笑着謝恩。他今日一身寶藍團花窄袖騎衫,頭發束起以鑲碧鎏金冠固定,神采飛揚。
齊王坐着拱手道:“犬子頑劣,登不得大雅之堂,多虧了陛下擡愛。”
“皇弟謙虛,朕也是許久未看過如此精彩的馬球了。”皇帝說罷,便直接吩咐內侍總管開宴了。
宮女端着玉盤珍馐魚貫而入,不一會兒聞昭穗的桌上就變得琳琅滿目了。宮廷宴飲精致,都拿着花口小碟裝菜肴,所以每份菜量都不大,上得快換得也快。
皇帝動筷後大家才陸陸續續夾菜喝湯。絲竹雅樂響起,司樂坊的宮人在中央表演新排的舞蹈,衣袂翻飛,婉若游龍。
聞昭穗先喝了小半碗真君粥,酸甜杏肉被炖得軟爛,十分開胃。而且杏子入粥可作食療,能緩解氣喘咳嗽。
因着皇帝設宴規矩不多,此時中間還有表演助興,熟識的世家子弟們偶爾還會低聲交流。慶陽懶得搭理池令妍,吃的無聊,目光掃了一圈便看到了專心用膳的聞昭穗。
“皇妹最近與郡主倒是很投緣。”二皇子順着她的目光看去。
“确實。”池令傾點點頭,宮裏宮外讓自己看着順眼的人不多,聞昭穗自然算其中一個,“皇兄不是也吃過長寧做的東西嗎?覺得如何?”
池奕白憶起上回鮮香豐富的糯米蛋,笑意真誠,“郡主心靈手巧,做出的東西也不一般。”
池令傾頗為贊同地點頭,曾經滄海難為水,自從嘗了聞昭穗送來的酪漿,她已經不想喝膳房釀的了。這不,桌案上的酪漿還一口未動。
怎麽連二皇兄都開始說聞昭穗的好話了?被冷落在一旁的池令妍十分納悶。做個飯而已,能上什麽臺面?
聞昭穗并未察覺到別人的目光,自顧自往碗裏夾了塊羊肉。鹌子水晶脍、荔枝白腰子這些高級東西她都吃不太慣,所以夾的大多還是尋常葷菜。
尚食局做的山煮羊滋味清淡,僅放了些小蔥、花椒去除腥膻,突出了羊肉本味。肉塊入口軟爛多汁,應是在小火瓦罐中炖了許久。再者估計是添了杏仁一起炖的緣故,羊肉已經變得酥爛脫骨。湯底鮮度很高,羊肉香摻雜着杏仁香。若不是在宴席,聞昭穗真想往裏再下點湯餅。
宮女又端上幾碟新菜,半透明的綠豆粉皮裹着粒粒餡料被折成三角形,鼓鼓囊囊。聞昭穗專門問了她才知這道菜名為“山海兜”。
好奇特的名字。
聞昭穗咬下一口,綠豆粉皮爽滑彈牙,裏面的餡料是以切碎的魚蝦為主,輔以筍和蕨菜。魚蝦細嫩爽滑,時令菜新鮮入味,吃着有如沐春風的清新之感。聞昭穗總算知道為何叫這個名字了,小兜內同時包含山蔬與水産,巧妙融合在一起,可不就是“山海兜”嘛?
她之前也做過卷涼皮,不過裏面放的都是素菜。現在看來,加點魚蝦果然會更鮮美。聞昭穗邊吃邊推測着用料做法,一個人也樂在其中。
“修遠,我怎麽感覺姑母一直在看聞昭穗啊?”大皇子偏頭對崔修遠低聲說。
“母親許久未見她,多看兩眼也尋常。”崔修遠不以為然,用茶蓋撇去浮沫。
“姑母現在總消氣了吧?”大皇子好奇道,當初崔修遠執意退婚時臨川長公主恨不得拿棍子打他。
“你怎麽還惦記着這事?”崔修遠無奈。無論母親再反對也木已成舟了,還能氣什麽?
況且……他并不覺得自己錯在何處。
“關心而已,你直說沒事不就成了。”大皇子大咧咧道,又喝了一大口雄黃酒,随後豪放地端起酒碗,“來,咱們幹一杯。”
大庭廣衆,崔修遠自然表示拒絕。
待宮人将粽子盛上,皇帝又專門賞賜了一些人尚食局花了大工夫才蒸好的面果。面果雖輕,但代表的是聖心。粉嫩的桃子、橙黃的柿子、碧綠的脆梨……一個個惟妙惟肖,逼真的不得了。聞昭穗看得心癢癢,宮庭深深,她覺得尚食局才是自己的歸宿。随即暗下決心,早晚有一日……她要光明正大拜師學藝。
與臣同樂後,皇帝還要攜皇後一同登上南熏門露個臉與民同樂,這才稱得上圓滿。
衆人恭送帝後先行離場,殿內氛圍輕松了些。
聞昭穗吃飽了,擡頭簡單環顧了下四周。周盼離得遠,自己旁邊也沒什麽熟人好說話的,留在這兒也沒什麽意思,只是不知現在能否離席。
“幫我去問問三殿下現在能不能走。”她扭頭對素馨小聲說道。
“好,奴婢這就去。”素馨從大殿邊緣快步繞到了慶陽桌案背後,和銀霜耳語了幾句。
慶陽聽銀霜說罷,整了整堇紫披帛,直接起身朝聞昭穗走來,開口道:
“你跟本宮想到一塊兒去了,既然吃好了那就走吧。”
有池令傾帶着,聞昭穗自然是毫無心理壓力地走出了太和殿門。
夜色已深,涼風習習,雖然殿外被照的亮堂,素馨還是挑起了一盞紗罩荷花宮燈。
“我一會兒就讓人給你送甜粽過去,都是這兩日現包的。哦對,還有酪漿餡的,殿下應該會喜歡。”聞昭穗笑眯眯道。
“酪漿還能包在粽子裏?不會流出來麽?”池令傾不由驚訝。
“嘗嘗就知道了。”聞昭穗并未直說,而是留了個懸念。
兩人宮殿方向不同,沒走幾步就分別了。
聞昭穗才下了一節漢白石階,便被身後一道陌生的聲音叫住:
“郡主留步——”
聞昭穗轉頭,見出聲叫她的是一個陌生侍女,衣衫也不似宮中打扮,目露疑惑,“你是……”
“奴婢是臨川長公主手下的,長公主有話想跟您單獨說,煩請郡主移步。”侍女解釋道。
臨川長公主……那不是崔修遠他娘親嗎?她突然找自己幹什麽?
“好,長公主在哪兒呢?”聞昭穗只得先應下。
這……真的不會尴尬嗎?早知道剛剛就走快點了,她心裏後悔。
“就在抱廈,您跟我來。”侍女說着便轉過身帶路,聞昭穗小步跟上。
抱廈內。
羅漢床坐着位穿戴華貴的婦人,點翠頭面,蜀錦繡鞋,眉眼還帶着些許英氣。
“昭穗過來坐。”她一見聞昭穗進門便招手喚她。
“見過長公主。”聞昭穗站在原地,還是硬着頭皮行了個萬福。
“有些時候沒見,當真是與本宮生分了。”臨川長公主無奈笑道,示意她坐下來。
“公主雖平易近人,禮節還是不能少的。”聞昭穗于是在對面的玫瑰椅坐下,一時搞不清臨川長公主是不是真心。至少,有禮貌總沒錯。
“上回見你感覺還小,如今出落得越發周正了。你娘親身子可還好?”臨川眼中關切,不似作假。
“勞公主挂心,阿娘還是老樣子,一直喝着藥。不過大部分時候都無甚影響,還能與我一同出去走動。”聞昭穗回道。
“那就好,你娘心思從小就細的很,解約這事兒一出本宮就怕她多想。說起來都是我們之過,我兒不懂事,還平白拖累了你。”臨川語氣自然而熟絡,并沒有什麽芥蒂。
京中除了自己竟還有人惦記着阿娘,聞昭穗覺得和長公主的距離一瞬間拉近了。
“我無事的,您不用擔心。姻緣這樣的事本就不能強求,順其自然便是。”聞昭穗說得灑脫。
“你這孩子看的倒是通透,在西涼這些時日還住的慣嗎?本宮少時也去過那裏,雖然邊境城池和洛邑天差地別,可在草原騎馬實在快活。”臨川見聞昭穗确實不在意,心底的愧疚消減了些。自己方才在宴上就忍不住一直打量她,誰知這孩子埋頭吃得專心致志,一點兒也沒發覺。
之前聞昭穗在京中時還老問她修遠的喜好,現在看來差不多也放下了。邊疆廣闊無垠,人的心境也随之開闊了罷。能想開是好事,自己也不需要再過多感到愧對她娘親了。
“您也去過西涼?”聞昭穗脫口就問了出來,她還以為長公主一直在洛邑呢,看來有空還要好好打聽下臨川長公主的事情。糟了,她剛剛不會露餡了吧?
“是啊,當時……”臨川似是知道她會驚訝,便講起了自己當年去西涼的事。
半個時辰後,聞昭穗最初的緊張早已煙消雲散,反而和長公主聊的盡興。臨川不似尋常養在深宮裏的公主,年輕時還跟着先帝打馬狩獵過,見識也廣,頗得先帝喜愛。
她抱着長公主賞的東西走出偏殿時,遇見了等在外面的崔修遠,他如今雖無爵位功名,但因着出身極好見她也從不行禮,反正聞昭穗也習慣了。崔修遠看見是聞昭穗出來,詫異地開口:
“你找我母親有何事?”
崔修遠相貌與長公主有幾分相似,聞昭穗這時看他也覺順眼了些,故而耐心解釋了兩句:
“長公主找我敘話,所以才多留了一會兒。”
說完,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
開頭致語節選明朝吳寬《端午節皇上宴致語》(問就是咱寫不來)
山海兜、山煮羊、真君粥相關內容都出自《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