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動搖
動搖
這些天下來,餘瑤一想到顧遠骁要迎娶她總會忍不住想笑,是那種發自內心的、情不自禁的笑。
宮中的生活枯燥又乏味,一天很慢很慢才結束。
餘瑤突然想去宮外看看靜太妃,便和顧遠骁說了說,顧遠骁沒猶豫便答應。
宮外相比宮內可是熱鬧多了,馬車行駛在石板鋪成的長街上,一路平穩。兩道旁的吆喝聲,娟兒掀開簾子,好奇的探頭看出去。
“公主,那是什麽?”娟兒指着用谷草包紮在長棍上,叉着一串串紅色的冰糖葫蘆。
餘瑤看了出去,“冰糖葫蘆,你要嗎?”
東洲那邊沒有這玩意。
娟兒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想嘗嘗。
“停車。”餘瑤開口。
馬車穩穩當當的停在路邊,娟兒先下馬車,扶着餘瑤下去,朝賣糖葫蘆的走去,買了兩串。
娟兒拿着冰糖葫蘆滿心歡喜的笑着,“公主,奴婢覺得這北燕比東洲好太多了。”
餘瑤淡淡笑着,“我們去買點燒餅帶上。”
“嗯,好。”
餘瑤轉頭那一瞬間似乎看到有什麽人跟在自己身後,她一把拉過娟兒,小聲說着:“你有沒有看到周圍有什麽可疑的人?”
娟兒蹙眉,“沒有啊!”
Advertisement
娟兒正打算回頭張望,餘瑤拽緊她,“別亂看,買好上馬車。”
于是兩人速戰速決,很快回到馬車上。
娟兒還未反應過來,拍了拍胸脯問:“公主,怎麽了?”
餘瑤沉吟了片刻,輕嘆着氣,“剛才我看到了外祖父身邊的人。”
“國舅爺?”
餘瑤點點頭,但他們怎麽可能來北燕。
一路上餘瑤心緒不寧,若真是外祖父身邊的人,鐵定是東洲有事情。
馬車沿着山路一路向上,搖搖晃晃,抵達太|安寺。
她聽靜太妃說過喜歡吃燒餅,一下馬車便讓娟兒給送去,她則在寺廟裏轉悠。沿着寺廟最外層轉了兩圈,停在一處靠角落的地方,背對寺廟,面朝山林而站。
忽然,她感覺身後有細微的腳步聲,放得很輕、很慢。
餘瑤鎮定自若,等候了片刻猛的轉頭,看到走來的人,震驚又驚喜,明亮的眸子中瞬間有濕潤蕩漾開。
餘瑤嘴角微微上揚,溫熱的淚水忍不住的從眼角處滑落下來。
“瑤兒。”
餘瑤點着頭。
随即找了石凳坐下,餘瑤看着面前兩鬓白發蒼蒼的文元忠,“外祖父怎麽會來這裏?”
文元忠已年過七十,他會親自來這裏找她,事情肯定很嚴重。
“你父王有難。”
餘瑤震愕,“怎麽回事?”
“你還記得你父王的兄弟遼王嗎?”
餘瑤點點頭。
遼王是父王衆多兄弟中唯一留下來的,但一直在封地。
“他和他三個兒子起兵造反,已經連續占領了好幾個地方。”
“那現在如何?”
文元忠搖頭,“瑤兒,此次外祖父來就是希望你回去,幫幫你父王,朝中不少人已經向遼王父子倒戈。”
餘瑤從外祖父的口氣中聽得出來事情的處境,不然他不會貿然來這裏找自己。
餘瑤回想起父王的決絕,并不想參與進去。
“就算我回去,要變的始終改變不了。”
“不。”文元忠握住餘瑤的手,“我來還有一個目的,若是你能說動北燕皇帝幫助我們,必定能平息內亂。”
“不行。”餘瑤猛的站起來,立即拒絕,她低頭看向文元忠,語氣弱下來,“就算我回去,我也不能讓他參與進去。”
文元忠表情凝重,輕輕緊抿起,暗嘆一口氣,松開餘瑤的手,“若是不願意,外祖父也不勉強你。”
餘瑤站在原地,腦海一片混亂,各種聲音交織。
文元忠已經轉身走了幾步,她還杵在原地沒有反應,過了好一會兒,文元忠的背影都快消失,她大喊了一聲,“等等。”
餘瑤走過去,就像是踩在懸崖峭壁上一般,漂浮不定,停在文元忠跟前,她緩緩擡頭,“我跟您回去。”
餘瑤不想不告而別,當即回了宮,顧遠骁突然看到她回來,有些震驚,立即放下手中的奏折,走到她跟前,本來嘴角噙着的笑,在看到她的面色時,緩緩落下,“怎麽了?”
“我要回東洲。”
顧遠骁眉頭蹙成‘川’字,“怎麽回事?”
“東洲需要我。”
聞言,顧遠骁冷哼一聲,甚至心頭覺得餘瑤是瘋了。他嘴角的冷笑忽而陰森,一雙犀利的眸子盯着她,“如果我說,我也需要你,你會留下嗎?”
“顧遠骁。”餘瑤眉頭緊鎖喊他的同時準備去拉他的手,卻被顧遠骁避開,落了空。
餘瑤抿抿唇,“不是你的想的那樣,現在我非回去不可。”
“行,你願意當棋子,朕不阻攔。”說罷,顧遠骁往另外一邊去。
餘瑤看着他的背影,她以為顧遠骁會理解自己,沒想到——她深吸一口氣,望着他的背影道:“等事情處理完,我會回來。”
而顧遠骁頭也沒回。
踏出勤華殿,餘瑤擡頭望着藍天白雲,白雲如同海綿般軟軟的挂在天際間。
餘瑤心頭很亂,心頭不舍,但她又無法說服自己不去理會東洲現在發生的事情。
在那麽一瞬間,她都覺得自己是不值得可憐與同情的,明明只是一枚棋子,偏偏還以為別人非自己不可。
紅火的晚霞染透半邊天,顧遠骁颀長的身軀矗立城樓之上。
董承恩從遠處走來,停在顧遠骁身後,“思安公主已經出了京城,一同離開的還有東洲國舅爺。”
顧遠骁負在身後的手緊緊握住,從他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