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60章賞析
41-60章賞析
41
沈澤川又一次在丁桃衆人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去見了齊太傅。
沈澤川認為蕭馳野生在蕭既明的後面太可惜。齊惠連卻認為恰恰相反:蕭既明不僅帶他出征,還放手叫他帶兵,在離北蕭馳野不懂得收斂,困于阒都卻恰恰讓他學會了克制。
對于紀雷的死法,齊惠連勸誡沈澤川:你不是負罪而生,不要被恨操控,不要變成忘記自己是誰的刀……
三日後,錦衣衛調令下來,韓丞為錦衣衛指揮使,葛青青為所鎮撫,沈澤川從馴象所到了銮輿司。
蕭馳野知道沈澤川調去銮輿司的意圖,加以防範,并宴請沈澤川。
42
沈澤川決定去赴蕭馳野的宴。
禁軍打壓錦衣衛,但有左千秋在,沈澤川覺得蕭馳野不會在宴會上下套子。
赴宴之前,沈澤川和奚鴻軒在藕花樓碰面。
如今的局勢:蕭二在南林獵場破釜沉舟,賭的是與皇帝(楚王)的情誼,可惜竹籃打水一場空,皇帝并沒有放他回家,反倒被六部盯的更緊。他只能确保自己在阒都有實際的兵權,接了八大營的軍務,卻将要職給了親信,八大家誰也落着實權。潘如貴一死,東廠勢微。偌大的阒都,竟沒有一個可以和蕭馳野相抗衡的人物。一向和蕭馳野、奚鴻軒混吃等死的纨绔皇帝,聽了海良宜的話,也打定主意做個賢明主君,和奚鴻軒疏遠了。
可是人活二十多年,早就定了性子,不可能因為幾句話就改了性子。沈澤川讓奚鴻軒聯通八大家,攜手對付蕭二。如今文臣得寵,寒門紛紛入仕,不出幾年,寒門成勢,新貴崛起,八大家也會随之換血,海良宜的親傳學生姚溫玉,好結文人雅士,不入仕途,不會聯盟,那就換一家。
蕭馳野背後雖然是離北,但是強龍壓不過地頭蛇,不足為懼。只要禦前行刺,八大家救駕。成了,八大家救駕有功,必能打壓禁軍,不成,禁軍護駕失職。成與不成,都能離間蕭馳野和李建恒。
奚鴻軒覺得沈澤川對誰都冷情。前幾日和蕭二你侬我侬,現在立馬就可以翻臉不認人。羞|辱他,吹捧他,全都沒有用,甚至威脅不到他。又想着他殺紀雷的手段,着實感到可怕,根本找不到弱點。
薛修卓在隔間聽着二人的談話,決定依計行事,找到沈澤川弱點和目的,就能抓住把柄,拿捏他,利用他。
Advertisement
丁桃一路跟着沈澤川又遇見了之前跟蹤沈澤川讓骨津覺得身手不凡的錦衣衛喬天涯,被攔住了去路。
沈澤川和紀綱赴宴,丁桃人認出了沈澤川身邊的喬天涯。
蕭馳野和沈澤川見面,又是一番陰陽怪氣的口齒交鋒。
懸念:喬天涯為什麽死心塌地的跟着沈澤川?
本章只提到喬天涯受了齊太傅的恩惠,欠他一條命,得靠下半輩子做牛做馬來償還。對于喬天涯的前程往事沒有過多贅述,只知喬天涯是齊太傅安排效命于沈澤川的。
解惑:沈澤川秋獵一事,諸事順利,确實是得了喬天涯的放水相助。
43
紀綱和左千秋分析當年沈衛兵敗一事,認為沈衛中博兵敗,只是成了這場陰謀的替死鬼。沈澤川想要徹查中博兵敗一案,不是為了替父報仇,而是要弄清個中原由,弄清楚他為何要受這樣的罪?
因當年蕭馳野踹沈澤川那一腳,險些要了他的命,左千秋讓蕭馳野向師叔和師弟賠罪。紀綱說他們技不如人,理應沈澤川先敬。
二人争奪,互相切磋,波濤暗湧,兩師父在一邊指導。最終蕭馳野喝了沈澤川的酒。兩師父互相吹捧二人武藝。
二人在姚家買來的宅院書房裏,看風物志裏的鴻雁圖冊,由此引出了鴻雁山的地勢圖以及東北糧馬道的重要性。蕭馳野向沈澤川詳細解說了邊郡和邊沙的局勢,分析當年邊沙長驅直入中博的意圖。
解說:鴻雁山分東西兩脈,西山脈通落霞關,連接泉城,隔着從前大周的邊防線——槐州。東山脈是蕭方旭為大周擴增的版圖。
東北糧馬道:大周的軍糧多從厥西琴州調,往東、北兩境通不了水路,只能開鑿專門的糧馬道。糧食從琴州運輸到關宜港,再到阒都,阒都運到泉城,再通過東北糧馬道,直線到達離北大境。東北糧馬道是離北重要的辎重運輸道,重兵把守,不曾松懈,沒有蕭既明的通行令,誰都過不了。
中博兵敗,蕭既明能迅速調兵南下,也是因為糧馬道正好橫在茨州西北方,給了他馬上出兵的底氣。
中博的茶石河是大周最東邊的防線,越過去就是邊沙大漠。一直以來,邊沙騎兵只敢攻打邊郡,就是因為邊郡上面有天妃闕阻攔,下面有鎖天關橫檔,只有邊郡是大周東南方無法借助地勢設防的要害。所以五年前邊沙騎兵一改往常,猛攻茶石河很不尋常。
現在的邊沙十二部是大漠的統一稱號,他們分強弱,沒有固定的大君。北邊最強的是悍馬部,專門對付離北鐵騎,南邊最快的勾蛇部專門對付邊郡守備軍。
中博一戰,悍馬部和勾蛇部集合,痛擊茶石河防線,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們胸有成竹,确信中博攔不住,離北和邊郡來不及救援。
沈澤川和蕭馳野一致認為,邊沙騎兵長驅直入是一件很冒險的事,要在陌生的環境裏以戰養戰并不容易。并且邊沙騎兵越靠近阒都,意圖就越明顯。攻破阒都并不是好選擇,待久了還會落入離北鐵騎、啓東五郡和八大營的三重包圍,所以邊沙騎兵要攻的是厥西臨海。
厥西臨海有兩大港口和三大糧食儲備州。離北、啓東、阒都三方糧食全部出自這裏,只要進入厥西,不必攻下城鎮,就已經掐住三方的咽喉。
但是要想做到這些,沒有內應,就是異想天開。若沒有東北糧馬道,離北還要晚七天才能到達支援。這七日,八大營若是沒有守住,邊沙騎兵就會到達關宜港了。
所以沈衛有重大通敵嫌疑,将重金賄賂得到的厥西軍事地圖透露給了邊沙。
44
蕭馳野懷疑中博一案是沈衛重金賄賂得到了厥西軍事地圖,私通外敵所致。因為這幾年兵部沒有人員調動,最有嫌疑的就是花家。二人都想查,于是交換信息,決定從兵部開始查沈衛兵敗的真實原因。
蕭馳野秋獵一事後,鋒芒已露,收了八大營,打亂了八大家在軍中的權利歸屬。八大營一直以來都是八大家環繞阒都的立命本錢。丢了八大營,八大家就要受制于人,如今蕭馳野就是八大家的共敵。而八大家之一的姚家愈漸式微,還立于八大家之中,難免讓人不服。姚溫玉承襲海閣老衣缽,卻不入仕,就好比丢掉武器,任人宰割。姚家表面式微,三朝基業,餘威尚在。姚溫玉清風明月,也不是蠢笨之人。但姚家不肯同流合污,就會成為衆矢之的。
禁軍既要管阒都巡防,又要管禦前私案,蕭馳野忙得很,可是沈澤川卻沒有一官半職,也沒有聖上寵幸,左右不了錦衣衛,也沒辦法替蕭馳野分憂解難。
禁軍因着秋獵的事打壓了錦衣衛,因此沈澤川要給蕭馳野找麻煩。
蕭馳野知道沈澤川在六部中有人,但不知道是奚鴻軒。
(二人交換的信息:
蕭馳野:沈衛不是自焚,建興王府的火是錦衣衛放的。
沈澤川:茶石河遇襲,沈衛帶着端州守備軍後退,留下沈舟濟前去茶石河支援。沈舟濟和他爹是一樣的貨色,丢下茶石河軍士,帶着親兵臨陣脫逃,端州失守。
蕭馳野:端州守備軍的指揮使原是澹臺虎的同胞兄弟澹臺龍。沈衛退兵調令下達後,澹臺龍抗命不遵,執意出兵,沈衛假意請酒賠罪,與沈舟濟合力将他勒死。
沈澤川:沈衛參與皇位之争,殺了太子,事後被太後嚴密看慣,沈衛覺察到危險,賄賂了潘如貴,去了中博。
矛盾的是:打仗需要的銀子已經超出了大周的國庫儲存,太後還要做垂簾聽政的太上皇,拿掉沈衛沒必要選擇這樣冒險的方式。所以紀雷說的未必全對,畢竟他也只是太後的一枚棋子。)
45
蕭馳野吩咐晨陽盯緊八大家的動向。
作為沈澤川的及冠賀禮,齊惠連送了他一把新刀。(這一章題目叫新刀,其實意指兩層含義:一是齊惠連送給沈澤川的及冠賀禮仰山雪,二是喬天涯這個人。)
萬官宴在即,齊惠連和沈澤川重新審視朝中局勢。
解惑:齊惠連對喬天涯有什麽恩情?
永宜年間,喬天涯的父親喬康海在兵部當差,先帝厲查貪污,誅殺貪官污吏。喬天涯父兄受人檢舉構陷,被都察院查到名下田宅來路不明,百口莫辨之時是齊惠連重審案件,明察秋毫,出手相救,才保的喬家二十條人命沒有枉死。因此,齊惠連把女兒許給喬家長子。
然而,幾年後東宮蒙冤,齊惠連被貶為庶人,随太子退守在昭罪寺時,喬康海倒戈向了太後。
東宮坍臺後,太後借潘如貴批紅之權,以永宜帝的名義徹查東宮餘黨。喬康海再次入獄,這回沒了齊太傅作保,喬天涯父兄全部人頭落地,剩下的人被流放到鎖天關。齊惠連的女兒半路身死,病死在蒼郡。喬天涯為報齊惠連大恩,誓死效命沈澤川。
局勢:花思謙死後太後受困于宮中,花家子弟全部貶斥流放,她若想再動,只能請求外援。沈澤川質疑有奚固安的前車之鑒,誰又肯與太後共謀?齊惠連說天下合謀為利益所趨,太後還有籌碼,花香漪。
花香漪受先帝盛寵,本應封為大周公主,可是太後不肯,就是因為公主婚嫁是國事,須交由皇上和朝臣商議決定。若不封,婚嫁就是私事,由太後說了算。
只要太後将花香漪嫁給蕭馳野,太後棄車保帥,丢了奚固安,失去掌控阒都兵權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但蕭家與花家水火不容,蕭家沒有在占據上風的時候與花家化幹戈為玉帛的道理,陸家與蕭家是世交,關系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挑撥,因此也不會是陸廣白。最有可能的戚家,戚竹音的父親戚時雨新娶繼室(這裏的轉場很絕)。
46
花香漪看到太後案前戚時雨的畫像,就心下了然。
蕭馳野企圖找出花三是戚時雨血脈遠親的證據,以此來阻攔這樁婚事。
萬官宴上,李建恒要尊海閣老為亞父,被海閣老嚴詞拒絕并指責皇帝行為不妥。
皇上尴尬,蕭馳野替皇上解圍的時候,太後提出将赫廉候費坤的女兒照月郡主嫁給蕭馳野。
太後見蕭馳野不肯,又有意指給陸廣白,為難之際,尚食局的太監刺殺皇上,被沈澤川救下。
懸念:花香漪如何成為戚時雨的血脈遠親?
這一點,前文有很多伏筆。已知肯定和蕭馳野的副将,朝晖的妹妹有關。後面解析。
破太後局的最好辦法就是殺了花香漪。但如今蕭馳野就是別人的眼中刺,八大家巴不得他動手,所以蕭馳野不能這麽做。
解惑:
1、為什麽太後要将花香漪嫁給戚時雨?
秋獵一事,如果按照正常計劃,花家應該是殺了楚王,太後手握魏嫔剩下的襁褓中的嬰兒,垂簾聽政,奚固安掌管八大營的職權,紀雷掌管錦衣衛,潘如貴掌管東廠,整個天下都是太後的,之後再想肅清蕭家陸家易如反掌。
但事實并非如太後所料,花黨經過秋獵一事,楚王沒死,奚固安、潘如貴、紀雷被判了死刑,魏嫔及腹中胎兒也被暗殺,花黨一派人員基本肅清,等于說太後丢了八大營、東廠和錦衣衛的職權,太後暫居不能有所行動。
秋獵一事以太後慘敗為結局。
太後雖然式微,但依然還有東山再起、死灰複燃的辦法。那就是動用花香漪的婚事這個籌碼。
花香漪可以嫁的人有很多,蕭家、陸家、戚家。
太後籠絡了任何一家。都能打破阒都僵局,繼續手握兵權。
但是前面說到,蕭家與花家水火不容,蕭馳野手握禁軍,經秋獵一事後又掌管八大營職權,蕭家沒有在占據上風的時候與花家化幹戈為玉帛的道理。所以太後也知道蕭馳野不是最佳人選。
陸家與蕭家是世交,關系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挑撥,因此也不會是陸廣白。
最有可能的是戚家。
花思謙還在時,管理八大家的奚固安交代不清楚的賬都變做太後的私銀,成為花香漪的嫁妝。戚時雨發妻早亡,又好女色,收了很多蒼郡舞姬,于公于私都會同意這門親事。戚竹音即便不同意,也攔不住。
只可惜戚家男兒多昏庸無能,只有一個戚竹音戰功赫赫,成為現天下四将之一,但凡戚竹音是個男兒身。太後也不會覺得委屈了花香漪。畢竟花香漪年齡小,比戚時雨的女兒戚竹音還要小兩歲。
但以大局為重,犧牲一個花香漪又算什麽,花香漪心裏也清楚,她嫁給戚時雨,啓東五郡守備軍就有錢招兵買馬。太後有了戚家做後援,打破僵局,權柄到手,銀子再生,太後的勢力就穩了。
2、禦前行刺一事的來龍去脈。
沈澤川和奚鴻軒密謀時,此次事件應該是:設計假行刺,再由韓丞救駕。用計的目的就是打壓禁軍,離間李建恒和蕭馳野。韓丞、奚鴻軒、薛修卓等人也能從中獲利。不曾想半路殺出個沈澤川,搶占先機,直接一人獨占了救駕之功。不過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壓蕭馳野,沒有壞了大事,薛修卓等人自然也就沒有追究,也無法追究,畢竟木易成舟。
4、李建恒為什麽不能尊海良宜為‘亞父’?
李建恒的人設就是個單純無害的傻憨憨。首次享受到萬人朝拜,俯首稱臣,為他獨尊的李建恒也想效仿前賢,想尊崖岸高峻、天下文人敬仰的肱骨之臣為亞父,這本只是傻憨憨尊重海良宜,表示一下自己想當一個好皇帝的決心,但是他哪裏知道朝堂之上,雲谲波詭、暗流湧動的複雜,皇帝随便一個小小的舉措肯能都牽一發而動全身,引發一系列不可小觑的變動。
海良宜出身河州山嶺,粗鄙之人不可與永宜帝共使‘父’字,李建恒若開此先河,必有人效仿,互相勾結,擾亂朝廷,就會危害江山社稷,于是海良宜嚴詞拒絕。
5、為什麽太後指婚蕭馳野和照月郡主?
太後深知花香漪許配給蕭馳野不成,那就用兩外一種方法剝奪掉蕭馳野的兵權。蕭馳野一旦娶了照月郡主,太後再把照月擡成公主,蕭馳野就是尚公主。大周驸馬沒有實權,拿掉的就是蕭馳野的阒都兵權。
47
刑部尚書孔湫、都察院左都禦史岑愈、右都禦史傅林葉查禦前行刺案。負責禦前行刺案當晚人員檢查的禁軍都指揮佥事孟瑞被撤了腰牌,供出安排行刺的太監叫貴生,安排貴生試菜的是尚食局女官茯苓。
按照計劃,應該是韓丞出面救駕,沒想到被沈澤川搶占先機。薛修卓覺得沈澤川狠起來連自己人(蕭馳野)都咬,這麽幹脆的拿蕭馳野做墊腳石,同船反到讓人害怕。
賞析:蕭馳野認為這個案子本明顯幕後之人就是有備而來,就像當年小福子的案子一樣,從發生的那一刻起就變了樣。撲朔迷離的假象背後似乎有無數條線互相拉扯,掩藏了更深層次的秘密。
蕭馳野并沒有旁人預料的那麽緊張,因為他知道這次事件拿不到他的兵權,事發時,他站的遠,根本沒辦法搶先救駕,頂多受罰降祿,誰也沒辦法苛責他。
他想起沈澤川救駕之後的那個眼神,沈澤川這個人讓他猜不透,阒都局勢混亂,卻泾渭分明,大家因利而合,因利而鬥,唯獨沈澤川是一個莫測的變數,蕭馳野百般試探,卻沒有探出他想要幹什麽。猜不透目的,就沒法安心合作。
雖然他們睡過,在黑夜裏洩憤的向彼此咆哮,頗有同病相憐之感,但這點感覺不足以妨礙兩個人的抉擇。蕭馳野不會讓出兵權,沈澤川也不會屈居人下。他懷疑這件事又是沈澤川所為,他必須未雨綢缪,他想知道沈澤川的同夥是誰。
48
經過行刺一事,李建恒與蕭馳野心生嫌隙。
茯苓怕供出幕後主使,藥啞了自己,任憑處罰。孔湫與都察院同僚查出茯苓的母親居住在東龍大街的偏角巷,區區宮女,根本買不起這麽好的房子,而是沖着禁軍的面子拖牙行賒給她的。因為她與禁軍斷事司六品斷事袁柳有私通嫌疑。
蕭馳野審問茯苓。茯苓為了自己的母親,化押認罪。蕭馳野拿到供狀,卻決定将計就計。等皇上回過神來,就該起疑。
49
沈澤川受封五品錦衣衛鎮撫,和蕭馳野吃酒。
蕭馳野屢次示好,想與之合作,但他提供的有關禁軍賬目的只言片語對于沈澤川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消息,根本不夠誠意,因此沈澤川不願與之合謀。
蕭馳野通過袁柳給茯苓賒的在東龍牙行的宅子,查出背後與沈澤川共謀的奚鴻軒,猜出沈澤川的目的并不是蕭馳野,而是讓八大家留下嫌隙,互相猜忌。這也只是沈澤川想做的所為大事的開端。
沈澤川分析蕭馳野的處境,二人終于坦誠以對。
賞析:
1、齊太傅的戒尺在文中有很多這樣的小細節伏筆。
第八章“齊太傅從被子裏掏出戒尺,說,‘四将是哪四将?’”
“……齊太傅掂量着戒尺,扒過葫蘆,嘬了幾口酒暖身。”
昭罪寺裏,“沈澤川在雪中身着薄衣,端着紀家拳的起手式,額角卻淌的是汗。”此時太傅是坐在沈澤川對面的,且手裏捏着戒尺。
……
說明太傅對沈澤川的要求很嚴格,不但教他才學,還督促他在其他方面須得用功。戒尺,就是學生表現不好時用來打的。這是一個不明顯的細節伏筆,所以這一章蕭馳野盤腿落座,坐姿随意,反觀沈澤川,仍是端莊跪坐的模樣,說沈澤川舉止比他更像貴門出身,而沈澤川的內心活動是:這都是齊太傅用戒尺打出來的。
2、懸念:蕭馳野口中的‘沈澤川要做的大事’是什麽大事?
3、蕭馳野的處境。
阒都環拱八城,遠比李氏歷史悠久,花思謙獵場謀逆,太後照樣安然無恙,八城的勢力已經盤根錯節屹立了數百年。
一直以來花家與蕭家相互掣肘,南林獵場使得花家呈現頹敗之勢,蕭家占據上風,但是很快就會發現,蕭家面對的不只是花家。
中博一案就可以說明,花家想要的不僅僅是八大營。
中博死傷無數不過是個開端。接踵而來的是繳不上來的稅銀,人口回遷,田地重劃,城鎮修補和守備軍重建,國庫承擔不起。沒有足夠的兵力,中博就會被再次擊破,離北和啓東的援兵也撐不了多久。這些都是他們應該想到的,亦或者是正因為想到了所以才這麽做的。
大周的每一次動蕩都與八大家分不開幹系。他們在帝王更疊之間輪流做着龍頭,從來沒有一家真正的隕落衰敗過。
寒門難出貴子,齊惠連、海良宜即便熬出頭,也不過是史書上潦草帶過的一筆,只有蕭方旭突破那層門跨入頂峰,成為大周的異姓王,與八大家勢不兩立。這不僅僅是權力之争,更是門戶之争。因此,蕭家要面對的不僅僅只是花家。
內閣重用八大家出身的薛修卓,就表明海良宜即使到了可以統籌局面的地位,依然要屈服于世家的權威。這樣的情況下,蕭家獨木難支。
中博兵敗、花戚聯姻不過是遠交近攻之策,打掉中博,離北就失去西南方防禦,茨州緊靠東北糧馬道,是離北的命脈,沒有中博守備軍把守,就成了八大家的地盤。花戚聯姻一成,離北就陷入背靠鴻雁山,東臨邊沙部,南面俱是敵的孤立無援的境地。
50
沈澤川猜測八大家有個能操縱局勢走向的‘人’。這個人雖然‘神’,卻并非固若金湯,不然也不會有一統軍中大權,不受文官轄制的蕭方旭和寒門重臣齊惠連和海良宜。
蕭馳野和沈澤川在這樣一次又一次踏進對方地盤,相互試探底線和極限拉扯中走向了同舟共濟。
賞析:其實這兩個渾球志同道合,秉性相似,都不會為了一己私欲棄大局于不顧。
如果蕭馳野沒有查到奚鴻軒,沒有摸清沈澤川的目的,那麽沈澤川就會毫不留情的将他作為自己的踏板,連交談的機會也沒有。如果沈澤川沒有經過行刺救駕一案獲得與蕭馳野談判的資格和籌碼,蕭馳野也同樣會一直打壓沈澤川。
蕭馳野已經猜出來沈澤川的這一身本事并非紀綱師傅所教,而是另有其人。
二人是休戚與共,志同道合,也是旗鼓相當,不講情面的渾球。
至此,二人正式建立了合作的盟約,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
(但是目前有幾點我不太懂:
1、為什麽禦前行刺一事後姚家會被八大家踢出局,當初沈澤川讓奚鴻軒找姚溫玉做禦前行刺一事,最後奚鴻軒不是說姚溫玉清冷孤高,絕技不會同意,最後找的也是薛修做,所以姚家和禦前行刺這件事還有什麽關系呢?
2、為什麽姚家被踢出局會對蕭馳野很不利?後續找到答案再補。)
解惑:東宮僚屬為什麽推行黃冊記戶?
太子推行黃冊,黃冊制度是一種人口登記制度,類似現在的人口普查。即按所從事職業,主要将全國人口分為民、軍、匠三類,并進行造冊登記。登記時,以戶為單位,每戶詳列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産等,逐一登記在冊。因送給戶部的一冊封面用黃紙,所以稱為“黃冊”。黃冊制度最直接的積極意義,是可以幫助國家了解地區土地情況和人口情況,加強了對戶口的控制,同時也是國家賦稅役的依據。
推行黃冊以後,使得邊陲能夠重征兵馬,為軍士建立世襲戶籍,使其只受州郡軍士将領的管轄,從而将阒都外放的世家子弟隔絕在邊陲兵權之外。所以離北王才能建立離北鐵騎的前身落霞鐵騎,統一軍中大權,不再受地方文官轄制。寒門更易出貴子,大周才會出海良宜、齊惠連這樣的寒門重臣。
51
蕭馳野嗅覺敏銳,像洪水猛獸般讓沈澤川覺得勢不可擋。
沈澤川說阒都藏着一個能操縱八大家的人,但是做成這樣的事太難了,光是太後就不會甘心聽人差遣,蕭馳野覺得不可能。
為了證明這個人是否存在,暫時就不能拿掉奚鴻軒這個明棋。
這場行刺案裏,奚鴻軒沒有露面,茯苓的供詞也只能證明她是受人脅迫,因此嫌疑最大的還是蕭馳野。
蕭馳野是天子近臣,又深得恩寵,此次行刺案若能讓他摘官閑置,奚鴻軒勢必會趁勢謀求八大家的職權,只要引蛇出洞,看清他們要打哪裏,就能找到背後操縱的人。
李建恒看到八大家又起了焰勢,就會發現自己也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必定生出唇亡齒寒之感,到時候必然會對無辜受牽連的蕭馳野心存愧疚。于是蕭馳野決定将計就計,由着他們踩,督察員要追究他管制疏忽之責,他要退,但不能退的太明顯,待他陷入口誅筆伐的重圍中,就看皇上怎麽處置。這比立即反擊更加明智。
蕭馳野受罰,花戚聯姻就再無人阻攔。
賞析:
戚竹音‘風引烈野’的由來。
戚竹音是戚時雨發妻所生,也是他親自教出來的将才。戚時雨沒有兒子時,九江戚竹音當作兒子來養,後來有了兒子,卻沒有一個能比得過戚竹音。
啓東和邊沙交戰,戚時雨身受重傷無法領兵,困于邊沙連營東側,戚家幾個兒子無人敢出來迎戰。戚竹音跨馬橫槍,連夜疾馳,先後游說赤郡、邊郡以及鎖天關三方守備軍随她出戰,然後借風放火,一把火燒掉了邊沙連營。這也是她的成名之戰。
‘風引烈野’正是因為那一站她身先士卒,拔刀□□,背出了戚時雨。
那次之後,戚時雨立刻交出帥印,将五郡兵馬全部交給了戚竹音。
消息傳到阒都,各方大張撻伐,因為戚竹音是女人,兵部質疑她戰功造假,奏請內閣,派都察院和錦衣衛前去啓東調查。永宜帝見群情激憤,将啓東封帥之事擱置不批。後來戰功審查無誤,禮部又奏,她可以受封,但是不能登上領封的玉龍臺,只能在明理堂階前跪叩謝恩。
太後力排衆議,讓她踏上玉龍臺,堂堂正正受封啓東兵馬大帥。
2、戚大帥為何會反對花戚聯姻?
戚時雨好色,府中納了啓東五郡好些美人,其中就有一位是他親侄女。前些年生産誕下一個身有缺陷的孩子,異常病弱,沒多久就埋了。因此,戚竹音格外忌諱,但凡有血緣關系,即便是遠親,也不許入門。
但花香漪是太後親指的人,戚竹音攔不住,也不會讓花香漪生下孩子。花香漪若是生下個男孩,戚竹音就得陷入兵權內鬥,此時,蕭馳野只需要給一個理由壓制花香漪即可,這個理由就是花香漪是戚時雨的血脈遠親。
3、疑問:蕭馳野怎樣讓花香漪變成戚時雨的血脈遠親?
52
沈澤川升任南鎮撫司。
朝堂上,魏懷興和傅林葉攻讦彈劾蕭馳野。皇帝大怒,撤了蕭馳野的腰牌。
攻讦過程:
刑部尚書孔湫:尚食局女官茯苓曾在宮中打碎過光祿寺禦碟,被記錄在案,出宮之日遙遙無期。她想出宮服侍年邁的母親,卻苦于宮規而不得,于是惡從膽邊生,生出了報複之心,教唆貴生行刺皇上。
大理寺少卿魏懷興:茯苓與禁軍斷事司袁柳有過權色交易。袁柳是禁軍小旗,蕭策安親自提拔他做了斷事。年前袁柳宴請總督,席間送了一藍金桃,東龍大街香芸坊裏的姐都能作證。袁柳給茯苓賒宅子時,一并賒出了東龍大街的三間門面房,用的就是蕭馳野的手谕。
督察院右都禦史傅林葉:蕭馳野在沒有禦旨的情況下,擅自進入刑部大獄,事後遲遲不報,并且蕭馳野走後,茯苓的母親便死了。
解惑:1、為什麽沈澤川要服用遮掩身型的藥物?
沈澤川在昭罪寺中韬光養晦,苦練紀家拳,為的就是沈澤川要做的‘大事’。這個大事是什麽暫時尚不明确,文中提到的就是為齊太傅‘殺宿仇’,更詳細的是‘殺宿仇,鋤八族,翻舊案,複中博’。因為紀雷也熟悉紀家拳,如果不服用遮掩身型的藥物,很容易就會被看出破綻。所以紀雷一死,就停藥了。
97的這一設定頗有點‘飲鸩止渴’的意味,個人感覺沒有太大必要,畢竟沈澤川要做的大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種藥的副作用很大,‘長期服用,落下病根,日子久了就會發作,積毒成傷,養不好,人就廢了。’付出這麽大的代價真的值嗎?萬一,大事沒有完成,半路身死,豈不是前功盡棄。
也許目的是為了塑造沈澤川的破碎美,用沈澤川‘萬般難養’,蕭馳野‘也要養’來凸顯蕭馳野對沈澤川的情深意重吧。
2、沈澤川為什麽是錦衣衛南鎮撫,而不是北鎮撫?
李建恒的意思是讓沈澤川成為錦衣衛北鎮撫,內閣因為沈澤川的出身,改為南鎮撫。
南鎮撫司掌管錦衣衛軍匠事務,北鎮撫司掌管錦衣衛诏獄。雖然從職權上看地位是平等的,上頭都有平級的老大,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實權人物是北鎮撫司,誰掌握了北鎮撫,誰就掌管了整個錦衣衛,為此南鎮撫就成了擺設。
沈澤川本就是踩着韓丞上位的,雖然薛修卓等人心裏不快,但此時的沈澤川畢竟深受皇帝的親賴,以後大家還要相互照應,因此表面也不會說什麽,但有必要在緊要處踢他一腳,就是要讓沈澤川明白,即使有這樣的救駕之功,也遠遠不能和內閣相較量。
53
蕭馳野被停職待查,禁足府中,阒都內外巡防由錦衣衛與八大營接管。
沈澤川誘導奚鴻軒乘勝追擊,利用香芸芳繼續打壓蕭馳野:興辦太學,挑兵選将,為薛修卓早先步入內閣作準備,與姚家聯合不成,就将姚家踢出去,免得他與蕭二沆瀣一氣。
鏟除花黨以後,海良宜格外重視軍饷支出,所以都察院因此事要查禁軍賬目。傅林葉是牆頭草,兩邊都不想得罪,查離北王府的事推給了沈澤川,自己則去禁軍辦差的院子。
沈澤川和蕭馳野二人雖然私下已經結盟,但是明面上卻是針鋒相對,吓得随行的禦史餘小再連忙拉架。
賞析:
1、魏懷興彈劾蕭馳野的原因。
魏懷興混跡多年,未進入內閣,是因為脾性不好,花思謙在時,用他卻嫌棄他,如今海閣老忌憚世家包攬內閣,沒讓他升遷。他心裏有怨,就聯合奚鴻軒對付海閣老。
2、魏懷興在彈劾蕭馳野的時候說,禁軍是總督的一言堂,效忠的都是蕭氏,不是皇上。話裏話外含沙射影蕭既明,意圖蕭既明上鈎辯駁,好趁機将髒水從蕭馳野一個人身上波及到整個蕭氏。但是蕭既明聞聲不動、視若無睹、見蕭馳野被衆人摁着打,也沒有半分慌亂,絲毫沒有開口為其辯解的樣子,其實蕭既明、陸廣白、蕭馳野早就看清各種關系,以及各家心懷何種心思。
此事沒有牽連到蕭氏,只有蕭馳野失了聖心,又摘了腰牌。但是他與皇上畢竟是舊友,僅憑這一件事就想拿掉他,那是不可能的。只要蕭馳野仍然是進軍總督,這阒都巡防早晚還是會回到他的手中。
54
蕭沈二人就着搜查調情,差點被餘小再撞破。
香芸坊香芸倒戈,和奚鴻軒口徑一致咬死蕭馳野受賄。
懸念:香芸芳香芸為什麽倒戈?
按照蕭馳野的意思是只有兩個原因:要麽香芸春心萌動,與世家子弟兩情相悅,甘願為對方指證蕭馳野受賄。要麽香芸受人協迫,不得已作僞證。那麽是受誰的協迫呢?
55
傅林葉查蕭馳野禁軍賬簿,一定要查出點東西。(馬上就要用到第12章端午埋下的伏筆了。作者的伏筆埋的是真多真深啊,從頭埋到尾)。
去年開春,那會子沈澤川還在昭罪寺裏沒有出來呢,宮裏敕建寺廟,工部把運輸任務托給了禁軍,結果運輸任務辦完了,寺廟沒有建成,蕭馳野用掉的銀子就不好要。于是薛修卓提議,戶部主事王憲做主,把一批泉城絲折兌成銀子給了禁軍,撥給禁軍的賬簿上記得是下品泉絲,戶部賬本上記得全是上品泉絲。這雖然與行刺案無關,卻是實實在在的功勞,傅林葉不想放過,鼓動沈澤川下水一起查,繼續讓沈澤川做馬前卒、愣頭青,但是沈澤川沒有上鈎。
他只在意薛修卓難道在那時候就開始提防禁軍了嗎?
56
傅林葉将蕭馳野做假賬貪污一事呈報給了皇上。海閣老駁回了受賄案的折子。
慕如在李建恒面前吹枕邊風,離間蕭馳野和李建恒,還讓弟弟風泉回到禦前。
袁柳受盡刑罰,但為了一家老小,咬死沒有給蕭馳野送過金桃。
刑部主事又查到甜食局太監銀朱,萬官宴兩個時辰前在采薇宮見到有人訓斥茯苓。(采薇宮是慕如住的地方,這事又牽扯上慕如,自然不是李建恒想看到的。)
解惑:
1、為什麽海閣老要駁回蕭馳野受賄案的折子?
海良宜把持內閣,雖然重用世家出身的薛修卓等人,卻又興辦太學提拔寒門小臣,就是想循序漸進,慢慢建立與世家對峙的勢力。僅憑這一點,蕭馳野絕對不能倒。因為目前蕭馳野是僅有的能與世家對峙的勢力。
海良宜、孔湫等人對傅林葉、魏懷興等人禦前攻讦之事已有所覺察:他們根本不在意誰是行刺皇上的幕後主使,而是很明顯的要借此機會拿掉蕭馳野。
2、蕭既明為何在蕭馳野被彈劾的時候穩身不動,視若無睹?
蕭既明不慌不忙,坐視不理,就是為了讓這一次的戰場局限在阒都之內,不挨着離北半邊,這樣更好解決。蕭馳野也少些後顧之憂。等到大夥都着急落井下石,皇上就該察覺到是有人要鏟除異己。到時候蕭馳野自然就不證自清了。
賞析:
李建恒和慕如的對話中可以得出三個信息:
1、李建恒對慕如真的是寵愛有加(得知李建恒以後的命運就會非常同情這個角色,他對慕如是真心喜歡)。
2、慕如總是在李建恒面前為太後說好話,很可能就是太後或者薛修卓的人,因為慕如的弟弟風泉自打潘如貴斬首以後就藏在薛修卓府上,李建恒答應慕如将弟弟風泉接到禦前伺候。
3、慕如吹枕邊風,說太後在李建恒還是襁褓中孩子時見他生無所依,就想抱回宮中撫養,可是後來離北王蕭方旭上奏太後有教養東宮儲君的重任,再養一個,恐生肘腋之患,于是太後抱養不成。(這當然是薛修卓有意離間蕭馳野和李建恒的伎倆)這事蕭馳野從未與他提過,于是李建恒更加百感交集,覺得蕭馳野城府太深,根本就沒把他當兄弟,頓時生了‘孤身只影’的感覺。
57
得知指使貴生行刺的茯苓與采薇宮有牽連,傅林葉見孔湫油鹽不進,一定要交供詞教到禦前,連忙從刑部出來,到藕花樓向奚鴻軒禀告此事。
奚鴻軒只透露給沈澤川,慕如是連着他們這邊的人。
至于慕如有大用就沒有讓沈澤川知道了。為保住慕如,奚鴻軒讓傅林葉在禦前咬緊蕭二,絕口不提采薇宮。
韓丞的弟弟韓靳暫代八大營指揮使,八大營壁壘森嚴,踢姚家出局的事沒有辦成。
朝堂之上,海良宜否決了銀朱的證詞,蕭既明和朝晖彈劾了魏懷興職權僭越。傅林葉繼續彈劾蕭馳野行賄一事被李建恒怒罵不分輕重,慌亂的傅林葉胡亂攀咬。他自知已被踢出局,各路都是神仙,他一個也開罪不起,只能由他來收拾爛攤子。
懸念:
1、銀朱的幕後指使是誰?
既然能幫助蕭馳野脫困的,大抵幕後主使就是蕭馳野、沈澤川等人,也有可能是海良宜,因為海良宜已經覺察到八大家并不是在查禦前行刺案,而是想借機攻讦蕭馳野,而蕭馳野是太學興辦之前唯一能與八大家抗衡的勢力,因此,蕭馳野不能倒,所以海良宜的嫌疑也很大。
但是皇帝在問‘是真是假’時,海良宜說的是‘自然是假的’。海良宜為什麽這麽肯定說假的呢?
将禦前行刺案與慕如攀扯上,有兩個原因。
一、主使知道皇帝深愛慕如,只要牽扯上慕如,必然會為了保住慕如,不再深究禦前行刺案。
二、主使知道慕如是奚鴻軒、薛修卓等人安插在皇帝身邊以後有大用的人,只要牽扯上慕如,薛修卓等人必然會為保住慕如,絕了皇帝深查的念頭。
如果是第二個原因,那沈澤川一邊的勢力未免也太聰明了吧,碾壓式權謀啊。
2、‘慕如有大用’,是什麽大用?
解惑:為什麽傅林葉禦前陳詞要絕口不提采薇宮,咬緊蕭馳野?
因為傅林葉先前查到泉城絲賬簿的事,想獨占功勞,一聲不響的将此事報了上去,導致海良宜起疑。之前禦前陳詞,正氣凜然,剛正不阿,為的是江山社稷,如今不能為了一個還為查證的供詞就随便改口,否則皇上反而會質疑傅林葉的忠心。
3、喬天涯的琴是個很重要的伏筆。
4、‘倘若這天下還有人姓李呢?’
這個伏筆是全文唯一一個我覺得埋的不好的,有點牽強和明顯。而且就李建恒的智商應該也想不到還會有人處心積慮再搞一個姓李的出來。見仁見智吧。
傅林葉:本書中我最讨厭的角色之一,因為看到他就想起傅裏葉積分、傅裏葉函數、傅裏葉變換,然後我的澀情和杏愈就大大消退了。
傅林葉,右都禦史,和青天大老爺孔湫一個級別,書裏被蓋了章的“牆頭草”,在查辦袁柳行刺案和泉城絲一案的時候“既不想得罪海良宜,又不想得罪八大家”。
這也沒什麽,關鍵是他又很不會審時度勢,居然就那麽下決心放開手去得罪蕭馳野。(我的天吶就算蕭馳野真的涼涼,那蕭家根基深厚總不可能就這麽涼涼啊,不管最後兩虎相争鹿死誰手,他這個出頭鳥肯定要被打啊。)
沒本事+沒眼力見,這就已經很要命了,關鍵是他還膽子小,朝堂上被唬了一下,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呢,居然立馬就病急亂投醫地想去攀咬和自己同一個陣營的沈澤川和魏懷興,啧啧。
釣魚小能手海閣老讓我們見識到純臣并不是“直來直往”,傅大人則告訴我們,結黨營私的牆頭草也可以傻得很天真。
58
行刺案收尾了,蕭馳野染了風寒,李建恒探望蕭馳野,表達愧疚之情。
因天氣寒冷,中博開始凍死了人,蕭馳野和蕭既明讨論着去中博主持大局的人選。
蕭馳野命骨津去查香芸芳的事,香芸為何平白無故要污蔑他。
外人說辭皆是因愛生恨。
香芸成了舊愛,蕭既明察覺到蕭馳野的感情變化,問誰是新歡。
蕭馳野說是戚大帥給搪塞了過去。
蕭馳野讓晨陽打個耳墜子。
59
袁柳暴斃,奚鴻軒為吏部考功司主事。沈澤川把禁軍腰牌還給蕭馳野的時候,答應他幫他解決香芸芳的事。
都察院左都禦史岑愈上奏有關東龍大街亂占官溝一事,污水阻塞,恐生疫病。沈澤川因自己在東龍大街的宅子被淹注意到官溝被吞并一事,下朝後詢問岑愈得知鹹德年間開始官溝就無人問津(在寒門文臣面前立起自己關心民生的形象)。沈澤川回梅宅,與蕭馳野說起官溝一事。蕭馳野發現沈澤川起疹,留人休息。
沈澤川手裏其實還有齊太傅的宅子,但是太招搖,奚鴻軒盯的緊,暫時不能搬進去,只能住在東龍大街被污水淹沒的宅院裏,一來挨着昭罪寺,方便見在昭罪寺裏當雜役的紀綱和齊太傅,二來奚鴻軒有什麽動靜也好查。
60
奚鴻軒被調到了戶部,馬上要督察了,他又在考功司,會幹涉官員政績的評定。這是薛修卓的主意。
禮部侍郎姜旭是朝晖妹婿,禮部和兵部都有蕭馳野的人,若是因為此次督察被調走了就得不償失了。
中博雪災,海良宜會派官員好好整頓,如果派得是世家的人,茨州糧馬道落入他們手中,對蕭馳野來說就是埋下禍根,此時必須未雨綢缪。
賞析:
欲|望就是蕭馳野的枷鎖,他和沈澤川好似截然相反,又好似完全相同。
截然相反:蕭馳野看似喜好分明,一摸就清,實則仔細琢磨,才知道很難看透。沈澤川看起來沒什麽喜好,什麽都能迎合,順毛撸一把,就能把他的喜好摸個清清楚楚,他不愛喝酽茶,愛吃魚,其實是個假老虎。
完全相同:蕭馳野和沈澤川皆是池魚籠鳥,都有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