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分別
分別
端午的北境并不炎熱,甚至有些暮春的暖意,祝融雪早早着人運來了粽葉和糯米,招呼大家一起包粽子。
宋硯和楊青茗并不會包粽子,一個是金尊玉貴的太子,甚至以前吃粽子都是下人剝了葉子切成小塊供他食用;一個是官宦人家的少爺,自然也是有下人把熟透的粽子擺上桌的。
楊青墨去年在江南永新縣和王家一起過端午的時候和王耕的母親學了包粽子,而祝融雪常年走南闖北,自是練就了一手好廚藝,這會正着手制作閩南獨有的燒肉粽。
“這閩南燒肉粽重在一個燒字,一會大家一定要趁熱吃才香喔!”祝融雪将拌好鹵湯與蔥頭油的糯米放一部分在粽葉裏打底,再把準備好的紅燒肉、板栗、幹貝、蝦幹、香菇等依次放到粽子裏,最後再加上一層糯米,用粽葉裏三層外三層姥姥包裹住,最後再用棉線拴緊打結,一套操作下來行雲流水,而鹵湯與蔥頭油以及紅燒肉的香味更是讓人垂涎欲滴。
當然,這裏不包括楊青茗。作為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士,他不像宋硯那樣游歷過許多地方,也不像妹妹那樣在江南一呆就是将近一年,更不像祝融雪縱橫四海,當然,和在北境苦寒之地什麽都吃的宋時也沒有可比性。他只吃,也只吃過甜粽。
衆人把粽子都下鍋後,祝融雪又着人端來了一盆粽葉水,對大家說到:“各位都來這兒用粽葉水洗洗手吧,這是我們福州習俗,本來是應該用粽葉水擦身子或者泡澡的,可此處條件不允,只洗洗手也算是好的。”
“這裏面有什麽講究嗎?”楊青墨問。
“福州夏季炎熱,小的時候每逢端午,母親便會在午前煮好這粽葉水讓我泡澡,不僅有洗穢驅邪的意思,還能讓人在夏日不生痱子。”
“原來如此,我還是頭一回兒聽說這樣的習俗。我去年在江南,家家戶戶都要插艾草的,也是有辟邪之意思,還能驅蟲呢。”
“我朝疆域廣闊,各地習俗不同也是情理之中,我還聽說有些地方端午需要戴着青面獠牙的面具跳祭祀之舞,若有機會還真想去見識見識呢!”
兩個女孩子開心地聊着天,不一會熱騰騰的燒肉粽就出鍋了。
粽葉的清香伴着燒肉的濃郁,讓一向拒絕肉粽的楊青茗都忍不住拿了一個,小心翼翼地品嘗起來。
楊青墨吃完一個不過瘾,正想再拿一個卻被哥哥搶了先。
“楊青茗,你不是不吃肉粽嗎?”楊青墨不滿地問。
“梁姑娘還在營中吃白米粽呢,怎麽說我也耽誤了她不少功夫,端午節她一個人在外面又沒有親人在身邊”楊青茗停了一下,看了宋硯一眼又飛快收回視線,繼續說道:“本該親如兄長的太子殿下也事務繁忙無法給梁姑娘多些照看,怎麽說也是個姑娘家,我得給她送點好吃的嘗嘗。”
Advertisement
說完對着在座的幾位告了個別,帶着燒肉粽一溜煙跑個沒影了。
“他還埋汰起孤來了!”宋硯盯着楊青茗消失的方向啞然失笑,而祝融雪則饒有興致地看着楊青墨,開口調侃:“楊姑娘怕是很快就要有大嫂啦!恭喜恭喜呀!”
楊青墨聽完,扶額嘆了一口氣。
北境軍的夥夫們在每年端午節都會做些白米粽,每個士兵都可以分到一個,以緩解端午思鄉之情。楊青茗見到梁月的時候,後者嘴裏正包着半個粽子,腮幫子鼓鼓囊囊像一只囤松子被人發現的小松鼠,可愛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梁月當然不知道楊青茗心裏的想法,還以為他在嘲笑自己,當即板着臉,含糊不清地罵道:“笑什麽笑,沒見過你姑奶奶吃粽子啊!”
“見過見過,啊不是,沒見過沒見過。”一向能言善辯的楊青茗也難得有無語輪次的時候,他想好好解釋自己并沒有嘲笑的意思,可一開口卻說了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麽的胡言亂語,若不是當着人面,只恨不得狠狠拍自己嘴巴兩下子。
“行了,找姑奶奶幹嘛?”梁月咽下嘴裏的粽子,順了順氣問向來人。
“殿下那邊祝姑娘包了些閩南燒肉粽,想着梁姑娘還在營中,特地拿了點過來給你嘗嘗,和京城的蜜棗粽比起來是不一樣的風味。”
“祝姑娘?什麽祝姑娘?你拿別的姑娘包的粽子給我嗎?”梁月是知道祝融雪其人的,也知道她為太子殿下做生意,算得上是和哥哥差不多的左膀右臂,但看着楊青茗一本正經的模樣,便忍不住起了逗弄他的心思。
“不是的不是的,是方才殿下和我妹妹還有祝姑娘他們一起包粽子,我瞧着這燒肉粽新奇又好吃,特地拿來給你嘗嘗,還是祝姑娘特地着人運來的新鮮棕葉,可香啦!”
“祝姑娘确實心靈手巧,又會賺錢又會做飯的,模樣也是小家碧玉貌美如花,你說是不是啊?”
“啊,是挺好看的,殿下身邊那位陳大人着實好福氣。”楊青茗沒有聽出梁月話裏的意思,便對她的話表示認同。
“那楊大人想必也要娶一個像祝姑娘那樣的女子了,我這種粗野悍婦怕是入不了眼咯。”
“梁姑娘英雄氣概,且武藝高強心懷天下,自是女中豪傑,我仰視你還來不及呢,怎會不入眼”楊青茗卻以為梁月真的有妄自菲薄之意,當下嚴肅地說教起來,讓梁月本來還帶着戲谑笑意的表情逐漸轉變成不耐煩的樣子,正當她準備發作的時候,對方卻用認真的語氣對她說:“況且,我覺得梁姑娘很好看。”
梁月聽過很多贊美,無論是她強悍霸道的武力還是剛毅勇猛的行事風格,在北境軍這個靠實力說話的地方贏得過很多尊重,甚是連那些老兵油子也不敢開她一句玩笑,唯獨沒有人認真地誇過她好看。
她自認自己的射藝已經可以做到箭無虛發,但此刻她好像成了那校場上的草把子,被楊青茗的一箭正中紅心。
沉默的氛圍讓楊青茗後知後覺害羞了起來,他也是第一次面對面直白的說出誇女孩子容貌的話,屬實有些孟浪。
“那,梁姑娘快些嘗嘗這燒肉粽吧,肉涼了就不好吃了,我......我先走了。”說完便想要離開。
“等一下”梁月出聲制止,又往前走了兩步,離楊青茗只有一尺近,問他:“那楊大人去我家提親這話還做不作數?”
“自然是作數的,不日我就要随太子殿下一道回京,屆時我會與父母商讨去你家提親的事情,君子一言驷馬難追,斷不能做出食言之事。”楊青茗就差對天發誓了。
“好,那我姑且再信你一回,不要再讓我失望了哦!”梁月的臉上綻放了燦爛的笑容,晃得楊青茗睜不開眼,等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眼前的女子已經走遠了。
端午後七日,宋硯帶着京畿衛人馬與楊青茗一道回京,雖然宋硯對此多有不舍,可他知道楊青墨的抱負,思索再三沒有提及想要帶她一同回京的想法。
陳允與祝融雪站在一起,為宋硯一行人送行,他眉宇之間洋溢着幸災樂禍的情緒。
“孤要回京,陳卿似乎很是開心?”
“臣開心京城那幫老狐貍要得到殿下的制裁了,心下激動不已。”陳允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暗爽,這下子殿下也要嘗到與心愛之人分別之苦了,想自己多月沒見到心上人,那種抓心撓肺的難受誰體會誰知道。
“京城風雲詭谲,處理起來确實費些功夫,若沒有陳卿想來是難辦的。孤昨日已經命人将你的東西收拾好了,一起上路吧。”
“啊?殿下......這不合适吧!我才剛到北境沒幾天啊!”陳允哀嚎。
“走吧,前幾日東宮來信聽說胡明魏還活着,具體消息打探還得你親自來,別人孤不放心。”
聽到這裏,陳允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和祝融雪耳語幾句,便轉身躍上了宋硯準備好的馬匹。
楊青墨走到宋硯面前,與他做着最後的道別:“殿下放心回去,在京城等着我與祝姑娘的好消息吧。”
“北境不比江南富庶,生活上會多許多辛苦,孤讓祝融雪多幫襯你一些,如果你覺得不舒服就直接說,祝融雪也會安排好商隊人手送你回京的。”
“殿下不用擔心我,我還要和祝姑娘一起打通北境商路,保一方平安,保天下太平。”
“那孤在京城,等你回來。孤會快一點處理好一切,希望你不要讓孤等太久。”
“殿下怎麽這麽着急?”楊青墨笑着問。
“急,非常急,恨不得明日就讓太極宮算好良辰吉日,去你家下聘。”
宋硯說這話的時候并沒有避諱其他人,楊青茗自然也是聽到的,他覺得自己一向敬重的太子殿下此刻多少有些面目可憎,三兩句話就要把妹妹拐跑,忍不住開口對着楊青墨喊道:“妹妹不用擔心,我會回家跟爹娘報你平安的!外面風大,你快回去吧!”
宋硯惡狠狠的剜了一眼楊青茗,後者立馬縮起了脖子往別處望去,躲開了宋硯的目光。
“你哥哥說得對,外面風大快回去吧,別忘了,孤在京城等你。”
山水迢迢,不僅是宋硯回京的路,也是楊青墨接下來要走艱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