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智平兵變
智平兵變
旬陽縣的兵營駐紮在不共山山腳,往東五六裏便是東海。
時間已近日暮,兵營外巡防的士兵正完成新一班的交接。新上崗的小兵見一個士人模樣的男子,牽着馬徑直往兵營走來。“來者何人,邊防重地,豈是你能随便亂闖的?”
那男子掏出一份文書:“在下姬明,奉袁經緯袁總督之命前來談判。”小兵狐疑地接過文書,到軍機房通報。不多時,姬明便被請了進去。
輔一進門,便見一中年男子端坐于案桌前,面目黧黑,髭須髯眉。他雙臂大展撐在桌沿上,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眼裏的敵意和警惕一覽無遺。想必他便是旬陽縣參将楊光勇了。
“在下姬明,見過楊參将。”楊光勇摸摸胡子,上下打量了姬明一番,心裏不由得輕蔑地哼出聲。
只見他,一雙桃花眼顧盼生輝,眼含秋波,行止潇灑,唇若含朱丹,鼻似秀峰挺。容光昳麗,真乃傾城之色。
哼,這個袁經緯,到底怎麽想的,竟派了個粉琢玉雕的白面小生來談判?
楊光勇用下巴示意他一下:“請坐。”姬明坐下來,一個小兵過來斟茶。
“我們行軍打仗之人,沒有那麽多講究,只能喝些糙茶。”姬明端起茶喝了一口,發出一聲舒服的喟嘆:“痛快!”楊光勇拿眼角斜睨着他,不屑地撇了撇嘴。
姬明并不理會他的傲慢,緩緩開口道:“姬某這一路過來,風餐露宿,身心俱疲。能得這一口清茶只覺暢快無比。楊參将帶領手下的士兵們,常年征戰在外,為國戍守邊防。這個中的艱辛,想必比我此次旅程還要勝出十之八九。面對楊參将,姬某實在是自慚形穢。”
楊光勇聽他這一番說辭,心裏略有松動,但依然繃着着張臉,只鼻孔出着氣:“姬公子過謙了。我看姬公子也是人中豪傑,居然獨身一人就敢勇闖軍營。”
姬明聽到這番話,不由得仰天大笑:“哈哈哈,楊參将此言差矣。我聽聞楊參将出身行伍,為人行事卻有君子風範。帶出來的兵素以軍紀整肅聞名。可見楊參将從軍,必是有懷有報國的青雲之志,又怎會為難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來之前不少人都勸解過我,那是他們不了解您的為人吶。”姬明這一番話,進退有度,以守為攻,說得楊光勇是面紅耳赤,可這心裏卻頗為受用,也不好真把他怎麽樣了。
楊光勇發現自己确實小瞧了他,語氣也緩和了不少:“姬公子膽識過人。”姬明搖搖頭:“一介莽夫罷了。”“公子此次前來是為了和談,但恐怕要讓您失望了。這件事,沒有任何折中的餘地。”
姬明的茶才送到嘴邊,頓住了:“楊參将言之過早,您都還沒有聽到我提出的條件。”
楊光勇掩不住地苦笑,自己和士兵們已經被逼到這種地步了,還有什麽退路可言?從決定起兵嘩變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現在事情過去了半個月,朝廷那邊遲遲沒有動靜,大家心裏也都開始發慌。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去蒙合駐兵也是死,被鎮壓也是死,不如搏它一搏好了。
他挺起腰板,硬氣道:“什麽條件都不可能,除非朝廷撤回調令,否則我們絕不妥協!”
姬明笑了笑,跟武人打交道就是這點好,什麽都直來直去的。他站起身,朝着楊大勇拱一拱手:“将軍此話當真?”“我楊光勇說去的話就跟那打出去的炮,有一個響一個,從來不會落了空!”“好!”姬明大掌一撫:“那就還請楊參将盡快息兵。”
楊大勇迷糊了:“什麽意思?”
姬明:“朝廷已經下旨,撤回将你們派往蒙合縣的凋令。”
楊光勇倏地坐起,一臉不可置信:“當真?”“千真萬确。”
他轉過身,來回踱步,心裏激動不已,這曠日持久的鬥争,總算要見到曙光了!
“這樣!”他回過神,急匆匆道:“事關重大,姬先生還請容我同屬下們先行商量,再行答複。”“在下靜候楊将軍佳音。”
三日後,楊光勇和姬明達成協議,就地解除兵變,士兵們繼續駐守旬陽縣。
這個結果可謂皆大歡喜。楊光勇心情大好,這半個多月他都食不下咽,夜不能寐,這下可算搬走了心上那塊大石頭。他大喜過望,熱情地招呼姬明,給他安排了一桌好菜,姬明淹留了這幾日,也不敢耽誤,趕緊寫了封信,連夜發給袁總督,随後即刻便動身,趕回熹州。
姬明發出的信件是快傳件,驿遞員快馬加鞭,不過兩天的時間,嘩變平息的消息就先于姬明到達了熹州府。
有關于姬明的各種傳聞,又開始在熹州坊間流傳,越發神乎其神。大家都嘆道,姬明不愧是個經天緯地的大人才。
*
“旬陽縣兵變的事,你聽說了嗎?”
“怎麽,那個姬明活着回來了麽?”
“不僅人全乎個兒地回來了,兵變的事兒也被他一張嘴就給平息了!”
“真是厲害!才一個護衛跟着,就敢往那兵營裏闖。”
“我怎麽聽說,他是一個人去的呢……”
萬福樓的大堂裏,蘇玉言和菘藍叫了一壺茶,卻都心不在焉地,偏頭将鄰桌的話聽了個幹淨。兩個人回過身,只覺得敬佩無比。
“太厲害了!”蘇玉言不住地感嘆。“我就知道,姬明不是一般人。”菘藍冒起了星星眼,滿臉的佩服。蘇玉言卻又默然了。嘩變已平息,那麽他呢?他不是也去往了旬陽縣嗎?現下總該沒事了吧?嗨,聽說心壞的人都命硬,閻王爺都不敢輕易收呢。她強迫自己忘掉心裏的異動,和菘藍聊天喝茶。
*
袁府。
“小姐!”萬鈴高聲叫喊着,一路從府門口疾奔到後院。
“幹什麽呢,吵吵嚷嚷的,還有沒有點規矩了。”袁亭亭歪在美人榻上,懶懶的翻了個身,不奈道。
萬鈴氣喘籲籲地扶着門檻,迫不及待跳到袁亭亭跟前:“成了!小姐,成了!”袁亭亭疑惑地看着她,猛然明白過來:“旬陽縣兵變平息了?”萬鈴紅着張小臉點點頭。
“太好了!”袁亭亭激動得跳起,在房間裏來回踱步。臉上和唇上,都因為過度興奮浮起薄薄的緋紅。
“現在外面整個的都傳開了,街頭巷尾全都在議論姬公子這件壯舉呢。”“都說他什麽了?”“都說姬明公子是諸葛再世,是神機妙算,是百姓的大救星,是……反正什麽樣的好話都有,我都數不過來了。”
袁亭亭興奮得不能自制,她坐在銅鏡前,平複了下心情,看着鏡子裏那張臉,青春明麗,美目顧盼。她只想姬明能快一點,再快一點回來。
那個她日思夜想的少年郎,那個世人皆稱道的今世諸葛,那個,她心目中的蓋世英雄。
*
在旬陽縣兵變消息傳來後的五天,姬明終于到達了熹州。還沒來得及回家,就攜着一身風塵,帶上和談書,趕來袁府。
袁總督看到姬明喜不自勝,書房裏談笑風生,笑語朗朗。
“好好好!先生這次,只身一人,單挑千軍,可謂是居功至偉啊。”“袁總督過獎了。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平息兵變是為蒼生百姓謀福祉,姬某怎敢以功勞自居。”袁總督捋着胡子,微笑着直點頭。“那先生究竟是如何說服楊光勇息兵的呢?”“我只是跟他說,朝廷已經下旨,将調令撤回。”
“什麽!?”袁總督吓得從椅子上彈起,袖子一掃,帶翻了桌上的茶水。他手指着姬明,不住地顫抖:“你……你怎地敢……!”
朝廷壓根兒就沒有下過這種指令!這是假傳聖意啊!
姬明淡定依舊,看着袁總督,不慌不忙道:“大人莫急。”袁總督氣急敗壞:“我怎能不急,朝廷何時下過這種調令?”“不出幾日,便會下達。”袁總督看他如此平靜,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你憑什麽敢如此斷定!萬一事情敗露了,到時候別說是我頭上這頂烏紗帽了,就是你我脖子上的腦袋,都得搬家!”
姬明起身,鄭重地回道:“袁總督放心,還請敬候佳音。”
“哎!”他重重地做回椅子上,事已至此,只能聽天由命了。
看來爹爹是真的生氣了。袁亭亭坐在院子裏,解着面前這盤棋局,心裏頭一直留意着姬明的動靜。
也不知這次,姬明哥哥是否能成功渡過這一關呢?她出神着,舉棋不定。
姬明恰從書房走來,神色如常,袁亭亭立刻放下棋子,起身做個萬福:“姬公子。”姬明停在離她一丈遠的地方,恭敬地行個禮:“袁小姐,好久不好。”
是啊,好久不見。
“姬公子,這次的事……”姬明擡起頭,看到她眼裏的擔憂,知她是聽到了書房裏那番話。“袁小姐還請放心,姬某絕不會做沒有把握之事。”
他懂!原來她的擔憂和挂念,他都懂。她眼裏閃起了一絲光亮。
“姬某絕不會牽連袁大人的。”袁亭亭瞬間洩了氣,不小心脫口而出:“我不只是擔心爹爹……”
姬明只垂着頭,沒有說話。兩個人沉默了會兒,他開口道:“沒有事的話,姬某就先告辭了。”
姬明剛走,萬鈴就趕緊上前,扶住脫了力的袁亭亭:“這個姬明,真是不知好歹。”“萬鈴!”袁亭亭輕聲喝止,萬鈴不悅地癟癟嘴,也不敢說什麽了。
袁亭亭心裏失落不假,可她更擔心,姬明不能順利度過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