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十三回
第三十三回
且說那如來佛祖自降伏妖猴後,居于靈山大雷音寶剎之間,一日,突覺人間又過了半千年之久,心知二聖所說的時機已然成熟,便召來諸佛、菩薩等,再開盂蘭盆會。只是,這次的盂蘭盆會與上次不同,已再不見那位白衣佛子——他膝下愛徒——同人論法的場景了。
如來在心底暗自嘆息一聲。他在西方看似地位尊崇,說到底,也不過是準提、接引兩位聖人手中的傀儡。他們要他舍了金蟬子去引佛法東渡,他便只能尋了個由頭将之貶下凡去。
不過,縱使在西方境況如此艱難,當日答應太上老君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他也不曾後悔。
如來,或者說多寶道人,與很多截教弟子不同,是通天教主很早之前便已收入門下的。早到,那個時候三清還如同一家人一樣住在一起,并沒有分開各立道場。
因為多寶道人喜好煉器,善做法寶,昔年在昆侖的時候,他也受過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不少指點。
在太上老君前往八景宮,通天教主帶着他離開昆侖去碧游宮的時候,多寶道人其實并不明白為什麽一夕之間師父和他的兩位兄長就突然分開了。師父那時只拍了拍他的腦袋,說他同兩位兄長要各自廣收門徒,教化衆生,再住在一起不太合适。但多寶道人卻隐隐能夠察覺出,剛到碧游宮的那段時間,師父也不是沒有過情緒低落的時候的。
所以,從他第一次從闡教弟子們口中聽到那些對師尊不敬、看不起截教弟子的話語時,他便怒從心起,覺得是不是因為這些弟子挑撥的緣故,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兩位師伯才漸漸與師父疏遠了。
那日廣成子殺了他徒弟火靈聖母,卻還敢上門來拜谒老師,甚至在碧游宮內都敢欺辱截教門徒。他一時之間只覺得新仇舊怨俱湧上心頭,又見老師竟要因廣成子一事怪責門下弟子,一個沒忍住,便将闡教有些弟子在背地裏常說的那些言辭告于了老師聽。
說完之後,他不是沒有後悔的。他們瞞了老師那麽久,無非是不想讓老師傷心。
然而不說,總歸是老師被人這般欺辱卻一無所知。
直到後來誅仙陣中,師父受傷,他仗劍直取師伯,被他捕縛後,方才陡然驚出了一身冷汗。
師父是當真不知道那些言論,還是假作不知?
師父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明白,一旦這些話語被放到明面上來說,玄門三教便要變成今天這番景象?
師父三令五申要他們避守洞府,到底是為了什麽?
回顧孤立無援的師尊,多寶道人突然心生惶恐。若是那日他沒有因為自己心中的那一點怨憎而多說那句話,師尊是不是就不用出碧游宮,不會與兩位師伯刀劍相向?
師尊和他的兩位兄長最後會走到這樣的境地,其實是他們這些徒弟的緣故,對嗎?
被太上老君關在八景宮的那段時間,多寶幾乎日日陷入心魔之中,不可自拔,連師伯親口誦念的清淨道德經都不能讓他心神寧定多久。
直到那日,元始天尊突然來見太上老君,這位幾乎與他師父反目的師伯用一聲厲喝驚醒了他。
“多寶,你身為截教大弟子,可有承擔起過半分通天門下首徒的責任?”
兩位師伯短暫密談後,元始天尊便已離去。
可他的這一句話,卻讓多寶道人從渾渾噩噩中猛然驚醒。
他沒有。
截教大弟子,他空占了這個名號,卻從始至終都沒有履行過身為截教首徒應該承擔起的責任。
然後是與太上老君的一番深談,随後就有了西出函谷,化胡為佛。
佛教渡我三千紅塵客,他身為截教大弟子,自然要去截教弟子們所在的地方。
若有朝一日,西方成了截教的西方,師尊是不是就不會受他們這些弟子拖累,能夠去做任何他想要做的事?
他多寶道人能夠成為上清聖人、通天教主的首徒,可不是僅僅靠着一身毛絨絨啊。
接引和準提雖為聖人,但若無鴻蒙紫氣在手,難道就一定能說會比他有更高的成就嗎?
以道入釋難不住他,他們要他傳大乘佛教入東土,也無妨。
反正《法》、《論》、《經》三藏皆他一手所着,談天、說地、度鬼,上乘佛法,瑜迦正宗,底子裏藏得卻是三教合一的契機。
佛、道兩立,但大師伯化身入凡,傳道于凡人。為天道所鐘的凡人确實沒有辜負師伯們的期望,以儒家之學後來居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接引、準提或許熟知玄門,卻不會低頭去關注流傳于凡人之間的儒學。
終有一日,西方教會脫離一手創立它的兩位聖人,有教化衆生的道派該有的模樣。
只是不知,到了那時,師父還願不願意重新将他收歸門下,又還願不願意聽他再喚一聲“師父”?
收斂心神,如來将那三乘妙典、五蘊楞嚴講得燦若蓮花,半點都看不出身在佛營心在道的模樣,而後開口,要凡人來靈山求取真經。
慈航真人果然不愧是哪裏需要就可以往哪裏搬的最佳一塊磚,此時頂着觀世音的身份,也表現得極為積極踴躍,當即站出來,說要替他去東土尋個取經人來。
甚好,甚好。
如來聽着觀世音口稱“弟子”,只覺得這是西方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快樂。于是也就耐下心來,将這一場戲演到最後。
只不過……他的目光似是無意地掃過東方天庭的方向。此番由西方牽頭挑起的佛道之争,插手者衆多,他也不知道接引和準提到底是用什麽理由說服了昊天。但是那日安天大會,昊天的意思他卻明白。合作的雙方都各有心思,想來接引和準提想要事事如意,也是不易。
就不知,最後的結果是否能如他們所願的那般“道消佛長”……
安排完取經人一事,随意從寶庫中挑出幾件法寶交于觀音,如來愉快地決定今日的打工時光到此結束。
至于佛法東渡還需要的其他布置,想來從接引和準提那裏交易到了足夠多的好處的昊天會接手的。
畢竟,若要讓佛法東渡,只是一個取經人是遠遠不夠的。但他們西方若是敢插手太多,誰知道那位新生的聖人會不會直接出手,将他們趕出人間。
論名正言順,西方佛教永遠不及天庭。如何讓凡間皇帝禦口親允佛法東渡,就要看昊天的布置了。
只有這樣,才不會引來有聖人撐腰的中原皇朝氣運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