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二十五回
第二十五回
“丞相。”
李斯擡眸,對上了趙高謙恭而溫順的臉。
中車府令兼管符玺事,皇帝命他下旨召諸公子及蒙恬回朝,他自然要讓趙高來見他。
但是……
李斯并不喜歡趙高。
或許是同類相斥,同樣從底層爬起,同樣貪婪而狡詐,同樣精通律法,擅長書法及文字……每每看到趙高,李斯心底都會不由自主地升起厭惡與警惕。因為和自己不一樣,即使有着呂不韋的前車之鑒,為相多年,他仍做不到保持很多年以前卑下時的那種姿态。可趙高比他更能隐忍,也更擅于僞裝。那副謙卑的模樣……
“丞相可知,陛下此意為何?”
作為中車府令,皇帝的腹心側近,趙高在有些時候有着比李斯更大的優勢。即使嬴政比任何人都要擅于忍耐疼痛,甚至不惜趕走了最可能發現他身體異常的扶蘇,但趙高還是察覺出了端倪。
而徐福的死則證明了他的猜測。
若是當年那顆所謂的仙藥真的有什麽蹊跷,若是陛下的身體當真沒有衆臣所以為的那麽康健……趙高低垂下眉眼,想起那日在獄中聽候行刑時的冰冷。公子胡亥天真純稚,孝悌忠信,胡不可為秦王?
“汝何敢妄自揣度上意?”
李斯怒極,但他自己心裏有數,這憤怒到底有幾分是裝出來的。
皇帝除谥法,不許朝外議政,更不喜旁人窺探他的行蹤和想法。他為左丞相,有些事情該做怎樣的反應,早已成了習慣,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對于趙高的這句話就沒有什麽別的想法了。
陛下何意?
縱使陛下至今沒有立太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陛下是屬意公子扶蘇的。
就連随口的一道旨意都表現得明明白白,唯有長公子在陛下心中有名字,甚至能排到蒙恬之前。而其他幾位公子,同樣是陛下的兒子,卻只能得到“諸公子”這樣籠統的稱呼。有時候李斯甚至都要懷疑,陛下到底記不記得自己其他兒子的名字。
興許也就是長公子自己心中還有些忐忑。但作為秦朝上下為數不多的、敢于當面同皇帝陛下争辯之人,長公子潛意識裏怕是也知道陛下對他的看重。
幾年前宮中傳出消息,道長公子觸怒陛下,而陛下果然也使公子扶蘇北監蒙恬于上郡,使其遠離了作為權力中心的鹹陽。
此事一出,不明所以者都天真地以為長公子或失上寵,卻不想一想,蒙恬是什麽人。
蒙氏兄弟可以說是皇帝陛下最為信重的臣子,在陛下心中的可信程度,是他李斯也好,趙高也好,都拍馬所不能及的存在。
允許有繼承權的公子同蒙恬接觸,還給了他監軍這樣名正言順的身份。與其說是放逐,倒不如說是放權。更何況,蒙恬手中,還有大秦最精良的三十萬兵馬。
而此時,北方未定,陛下卻突然召長公子、蒙恬還有其他諸位公子回朝,那麽唯一有可能要做的事,便是冊立太子。
是什麽讓陛下突然動了這樣的心思?
若說是因錢塘君奉璧入廷,這完全沒有必要。此事傳出去,只會更有利于陛下的統治。
但如果……李斯深深看了趙高一眼。趙高奉命教導公子胡亥,與長公子并不如何親近,若他日長公子繼位,自然于他不利。畢竟身為內宦,即使有中車府令的官職,但他的一身權力地位依然只能依仗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
但是,長公子即位,于他的利益難道就相符了嗎?
李斯不會忘記長公子師從儒學大家淳于越,日後必不可能同陛下一般重用法家。而若要繼續沿用前朝舊臣,也有蒙恬、蒙毅兩兄弟一文一武。蒙家這般受陛下信重,卻至今無一人位列三公,這未必不是皇帝留給長公子的施恩機會。
至于到時候請誰讓位……
想想商君,想想呂相……哪怕長公子為人寬仁,李斯也不覺得自己就能夠相信秦王的節操。
畢竟連秦昭襄王嬴稷在未繼位前都被趙武靈王認定為無害,非要逼秦國迎立本在燕國為質的公子稷為秦王,結果最後有了長平之戰。
也不知道趙武靈王若是死後有靈,會不會後悔?
不過,現在考慮這些都是空想。只要陛下不曾出事,等到長公子和蒙恬歸朝,誰又能夠違背陛下的意願呢?
趙高也不在意李斯的無動于衷,畢竟他現在同樣也沒有什麽籌碼。想要說服李斯這樣的人,不讓他看到真實可得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但是……僅停留在口頭的警告就意味着李斯并不是不能争取的幫手。而心髒怦怦地跳動,仿佛在提醒着他一件大事即将發生。
這是他萬萬不能錯過,一定要把握住的機遇!
以神仙之能,跨越紫府與鹹陽的距離本該只是瞬息。然而此時東華和尚青卻被困在了一片迷障之中,就有如三十三天到紫霄宮前的那一條路,地水風火紊亂,四處布滿了空間裂縫。
東華在第一時間祭出了東皇鐘。
此時已經到了沒有辦法再隐藏身份的時候,若是沒有東皇鐘護體,以他現在的修為,根本不夠資格在天道刻意制造的迷障中停留。
然而,僅有東皇鐘卻也不足以讓他們快速穿過這片迷障。
因為再怎樣頂尖的靈寶,都需要其主人催動。
且不說東華根本沒有祭煉東皇鐘,此時不過是依仗他與太一的關系強行催動。就算他當真是東皇鐘的主人……太乙金仙如果憑借法寶都能穿過這片迷障,當初紫霄宮的聽道人也就不會只有十數了。
“顧不了這麽多了。”尚青看了東華一眼。“老師那裏應該還能再遮掩片刻,我們必須馬上趕到鹹陽。”
大劫不起,聖人不出,這并不是一句空話。依靠天道賜予的鴻蒙紫氣登臨聖位的聖人,受到的轄制遠比旁人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然而此時唯有身為聖人的上清通天出手才能讓他們及時趕到鹹陽,哪怕代價是天道發現通天這段時間的小動作,鴻鈞徹底與天道撕破臉。
誰也不知道到時候違背天道意志的通天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但最好的結果,怕不是也要把紫霄宮的假禁閉變成真的。
只是,事已至此,已不能罷手。
東華沒有反對,而尚青也在說出這句話的第一時間就祭出了青萍劍,絲毫沒有給東華反對的機會。
何必考驗人心呢?如他之前所言,行事但憑本心,他想做,便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