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三回
第十三回
那一日醉飲一場,東華和尚青之間的氛圍似有些變了,又似還是如常。
只是也不知是因為無人同游的關系還是心中的那一點悸動神思,尚青難得沒有天南海北地到處跑,而是安安分分地在紫府東華宮一待就是幾百年。
而本該做些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的東華便也每日無所事事地陪他品酒、飲茶,坐而論道,日子過得平靜而閑适。
反倒是人間,出了幾件讓神仙們都忍不住啧啧稱奇、議論紛紛的大事。
先是有位不世殺神,長平一戰坑殺敵軍四十餘萬人,引得幽都鬼泣、忘川興波。若非東岳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及時出面鎮壓,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怕不是都要出現動蕩。
再是有一位凡人,明明不過是一地太守,卻竟妄想改變天地,以人力重分江水,使岷江千年江湧分作南北,自此水旱從人、民無饑馑。關鍵是,他不但敢想,更是敢做,并且還當真成功了。雖然有清源妙道真君化身入凡,助他灌口斬蛟,然都江堰偌大工程、鑿破離堆的壯舉,卻确确實實都是由他領着一幫凡人以人力所成就的。
“說起來,那白起與我倆還有些淵源。”
尚青喝上了東華專門為他釀造的青梅酒。他本來更喜歡那些辛辣濃烈的陳釀,可近些年喝習慣了,竟也覺得青梅酒的酸甜清爽亦是別有一番風味。
“沒想到當初那個普普通通、手無縛雞之力的凡人,後代中竟能出現這樣一位狠人。”
“不過賜死杜郵……君王到底寡恩。”
他瞥了東華一眼,東華卻只是含笑不語。
人間君王寡恩,只為自己年高,再無完全把握鎮住朝臣,唯恐其功高震主。可他非凡人,又怎可與凡人同日而語?當初妖師鲲鵬這般興風作浪,伏羲、女娲如此游離于妖族之外,他又可曾做過些什麽?
還有他的弟弟太一。
他不是不知道一些妖族在背後是如何評價、議論他們兄弟倆的。但于他而言,名利權位不過浮雲。他所願唯二,一願他的弟弟永遠睥睨天下、不可一世,有朝一日能夠證道混元,再不受任何束縛;二願自身道成歸真,見一見那大道的瑰妙绮麗。
尚青摸了摸鼻尖,知道自己純屬沒事找事。若帝俊當真薄情寡恩,又豈會被鴻鈞搶了先機,最後被天道和鴻鈞聯手算計至此?
輕咳一聲,他自然地轉換了話題。
“西方趁此機會插手地獄,倒也不怕與昊天生隙。”
“渡盡衆生,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犧牲一個有望成佛的弟子,換來插手三界根基六道輪回的機會,接引和準提也當真是舍得。
立此大宏願,雖讓任何人都失了阻攔地藏踏入地獄的理由,但對于地藏自己來說,此生修行,怕是再難圓滿。
“六道輪回有雖不是聖人,卻與聖人無異的後土坐鎮,一個永遠成不了佛的地藏,昊天又怎會在意?”
西方那兩位或許有別的想法,但地藏……以此宏願斷絕後路,他入地獄,恐怕并非全然為了二聖的籌謀。
聽東華提及後土,尚青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當年妖族奉帝俊之命屠殺無數人族以祭煉屠巫劍,他們所有人都信了帝俊是當真因為九位金烏太子的死而陷入瘋狂,沒有任何人對此有過懷疑。畢竟洪荒之初,生育艱難,子嗣的珍貴之處誰都明白。
然而巫妖一戰終局,帝俊雖曾依仗屠巫劍之利壓制祖巫,可誰都看得出,屠巫劍的效果遠不及周天星鬥大陣對巫族的鉗制。爾後屠巫劍的斷折,更令人族冤魂呼嘯而出,裹挾着戰場上身死的妖族殘魂,形成沖天血煞,給了後土化身六道輪回的機會。
很多人認為屠巫劍斷折是因為天道不容,但是作為持劍者的帝俊,為什麽沒有煉化本應作為對祖巫必殺之利器的屠巫劍,以充分發揮其威能?
後土天生執掌大地之精,通曉九幽又心性悲憫,在屠巫劍斷折而形成的血煞出現的剎那幾乎就馬上感應到了機緣之所在。她不曾猶豫,也來不及猶豫,當機立斷向天道立誓,雖挽回不了巫族傾頹的大勢,卻能使得本該盡數隕落的族人得以有血脈保留。
而在戰場上身隕的妖族魂魄也有了歸處和新生。
天道降下大功德于後土,究竟是心甘情願還是迫不得已?
巫妖本都是必敗之局,然而如今……縱使一朝輪回現,後土不複巫,但誰又能阻止身化輪回的平心娘娘保留下祖巫的精血并将之投入輪回中呢?
就是不知,這一切,又是否都在昔年妖皇的算計之中?
在洪荒衆生只看到巫妖兩族結下深仇大恨,衆人都只暗自盤算兩族領袖會如何保全自身而不使族人重蹈龍鳳覆轍的時候,帝俊當真能先一步布下暗手,忍下殺子之仇,以保全對手的方式,為妖族也争出一線生機和機遇嗎?
但這并不是一個适合當下拿出來問的問題,尚青只讓思緒在腦海中停留了一瞬,便以飲酒做掩飾,隐去了那一剎那的失神。
“說起來,蜀國就此滅亡也不知讓多少神仙訝異……”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覆滅的一天,然而自蜀山氏與黃帝通婚,及至蠶叢立國,古蜀之名便從未變過。直至而今,秦滅巴蜀,制設郡縣,這個傳承已久的國家終于消亡。而炎黃的故事,也漸漸成了傳說。
“人無恒常,國有興衰。”
東華對此表現得甚是平靜。古蜀國與楊戬淵源匪淺,但秦軍沿石牛道入蜀,開明王朝覆滅,最有資格插手的那個人既然選擇了袖手旁觀,旁人又有什麽理由出面幹預?他們訝異他們的,等時日過去了,也不過是天上地下的又一段談資。
唯有聰明人會意識到,如九天玄女扶立商湯、姜尚助武王伐纣這等事,怕是不會再出現于人間了。
不論楊戬是如何想的,于東華而言,身為川主的清源妙道真君能夠不出手幹預人間政權交替,就是最有利的局面。
而昊天想必也對此樂見其成。畢竟天子、天子……若要人間王權受命于天,這個天自然便只能獨指作為天庭之主的玉皇大帝。昊天需要秩序,需要神仙們不輕涉凡間以動搖他的道統,就要有人以身作則,給那些新上任的天庭衆神們看一看,神與仙究竟有什麽不同。
“他倒是看得開。”
尚青輕晃着酒壺,通透清澄的酒液在同樣剔透的白玉壺中蕩出柔潤的波光。
“他若是看不開,也活不到今日。”
東華冷靜地開口,并不因私交情誼就對楊戬的處境看好半分。
“更何況,若拘泥于一國的虛名,他也就不是清源妙道真君了。”
沒了蜀國,川蜀之民仍在;沒了妖族天庭,天下妖族仍在。
若族民能夠得到善待,由誰來統治又有什麽重要的呢?
如今天庭的赫赫威勢,縱使東華與昊天的立場再如何不同,對于這位能以萬民之信仰立道的淩霄聖人,他仍有幾分敬意。
只可惜,其要對凡人“有求必應”,要凡人對他有所求,就不能讓人間安享太平。
昊天與天道一拍即合,卻苦了天下妖族,不得不成為那些不安定因素中的一種。
尚青明白東華的言下之意,也明白他一定要一争的緣由。縱使毀道重修,東華帝君仍是那個曾經統禦天下妖族的妖皇。無論這個天命妖皇之位中包含了天道和鴻鈞的多少算計,帝俊從來都沒有失過那一顆王者之心,也始終在盡他最大可能地庇護族民。
——所以,哪怕女娲身為聖人又手持招妖幡也不能得到全體妖族的真心追随。在妖族天庭傾覆那麽多年後,妖族們心心念念的,依舊是當年的妖皇帝俊與東皇太一。
“是啊,無論如何,民才是國之本……”
尚青的眼神有些迷醉,聖人本不是那麽容易醉的,只是……截教一夕傾頹,只不知還活着的那些人,可有怪過他們的掌教師尊?
若他早些認命,若他如他的兄長那般提前寫下劇本,似金靈、聞仲、趙公明、三霄等天資非凡之輩,又何至于上了封神榜,自此仙途斷絕,修為不再,只能靠着他們最看不起的神道香火茍延殘喘?
“你難道後悔嗎?”
東華将杯中的茶水一飲而盡,拎起酒壺,給自己也倒了一杯青梅酒,啜飲一口。
尚青擡眼看他,兩人都看清了對方眼底的意味。
-我不後悔。
-我知你絕不會後悔。
-所以陪你飲這一口。
-醉又何妨。
※※※
那日到了最後,連東華也忍不住喝醉了。
神仙本不是那麽輕易會醉的,但當年帝俊能仗着體內的太陽真火豪飲,現在的東華帝君卻是不行。他高估了自己的酒量,也低估了他一手釀出的青梅酒。
“我以為這酒……”
東華搖搖頭,忍不住嘆氣。
自醒後克制那麽多年,卻沒有想到會一朝放縱至此。
“縱使凡間青梅,卻也是天上玉漿。”
尚青倒是歡喜,為他倒了一盞清茶,眉眼間具是朗意。
于是東華的神情也舒展開了,飲了這一盞茶。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笑意盈在對方的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