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十四回
第十四回
“看來這猴不只有猴兒天性。”
“你很喜歡他?”東華看着笑眯眯地望着那左顧右盼的美猴王的尚青,若有所思。
“嗯?”尚青自鼻腔中發出一聲疑惑,旋即反應過來。“不是很有意思嗎?”
自那日放縱了一場,東華大概是想通了什麽,再不似之前那般将自己拘在東華宮中。
他邀尚青一道出行,尚青自然也不會拒絕,從善如流地跟着他出了門,然後不知怎的,兩人就開啓了觀猴日常。
也是他們出門的時候巧,正遇上了這在花果山稱王多年的美猴王忽生無常遠慮,聽了通背猿猴的建言後決意渡海求仙。
而東華和尚青登岸不多時,便與一州府中見到了這只沐人衣冠的猴子。兩人本就是漫無目的地游覽,一時興起,于是就跟在他後面,看着這位美猴王是如何于市井中學人禮、學人話,參訪仙道的。
直至見他登上了這座靈臺方寸山,才駐足不前,只遠遠地觀望着。
“所以我本以為你會想收他為徒。”
東華看着那小猴依着樵夫的指點找到了斜月三星洞,卻不敢敲門,最後跳上洞口的那株松樹蹲在樹上吃起了松子。
尚青一怔,緩緩搖了搖頭。
“我從未起過這樣的念頭。”
若他還是通天教主,遇到只喜歡的猴兒,收了做徒弟倒也無妨。可他現在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散仙,與其将這只猴兒牽扯進來,倒不如讓他自去尋訪他的機緣。
更何況……
“他其實并不需要像‘上清通天’那樣的師父。”
天産仙猴道行隆,只需入得了門檻,脫卻凡胎便也不難。難的是,這樣天地生成的石猴,遇到一位真心實意待他的師父,如師如父,方才能使得石猴生心、明心見性。
上清通天有門人弟子無數,給不了一只猴兒全心全意。
而菩提祖師……
“靈臺”是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亦是一個心字。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或許這是這只猴兒,生來就該擁有的一處安心之所。
※※※
猴子有了名字,有了師父,東華和尚青的觀猴日常也就要到此為止了。
兩人亦不欲在西方的地界多待,只就近游覽了一番,便調頭回了中土。
尚青想起自己指點過的那條小蛇,而東華亦想起自古蜀覆滅至今,自己都不曾去蜀地看過。兩人一拍即合,遂将下一個目的地定在了灌江口。
二郎廟仍是昔年香火旺盛的模樣,即使川蜀換了統治者,也沒能改變蜀民的信仰。或者說,因為都江堰的建成,二郎廟的香火反倒是愈發興盛了。
只是……東華和尚青站在廟宇內,看着殿中新立的一尊神像,挑了挑眉。
二郎廟的主人感應到熟人到訪,為他們打開了府邸的大門。穿過凡人看不見的屏障,東華和尚青旋即被一陣雞飛狗跳——噢不,應該說是鷹飛狗跳——糊了一臉。
而在那一鷹一狗之間,還有一個女娃娃,磕磕絆絆地試圖拉拉這個,扯扯那個,仿佛在勸架。
“好了,撲天、嘯天。”
就坐在不遠處的楊戬似是頗為頭疼,手中的折扇一合,在掌心輕敲了敲。
若是他語氣中沒有那麽多縱容和寵溺,或許撲天鷹和哮天犬就不會每每鬧成這般模樣。不過,好在兩寵都頗為忠心,知道再怎麽胡鬧也不能鬧到外人面前,這一回倒是老老實實地收手了。
尚青雖是第一次來楊府,卻也半點都不見外。拎起那個因為一鷹一犬突然收了手而驀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的女娃娃,瞅了瞅。
“這就是酉生家的那條小蛇?”
“我叫珍娘,你是誰?”
那女娃也不怕生,睜着一雙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尚青,被人拎着衣領提起來也不掙紮,還放松地在空中晃蕩了起來。
然後她就被這個新奇的游戲吸引了注意力,也不關心尚青的回答,咯咯笑着把自己像個陀螺一樣轉了起來。
楊戬咽下了差點脫口而出的“師叔祖”,揉了揉額角,從一臉“這娃怎麽這麽傻”的嫌棄表情的尚青手中接過了女娃。雖然是少年模樣,抱起孩子來倒是像模像樣也頗為熟練。
不過因着有東華和尚青在的緣故,楊戬輕哄了珍娘幾句,便叫人将她帶了下去。
“帝君。”楊戬沖東華拱手一禮,然後看向通天教主,不知該怎麽稱呼這位本該在紫霄宮關禁閉的師叔祖。
“楊小二,不認識你家師叔祖了?”
通天教主知道楊戬的顧慮,渾不在意地擺擺手。在外人面前用尚青的身份,是為了多少給他家老師留點面子。但是在玄門弟子面前……嗐,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有什麽必要自欺欺人,更別說他也不是真的偷跑出來的。
便當真是被外人知曉了……三界之中,誰還有膽子非要多嘴管一個聖人的行蹤?
“師叔祖。”
楊戬習慣無視了“楊小二”這個稱呼,長身玉立,風度翩翩,讓通天也不由得點頭。不愧是自(玄)家(門)門下的崽,還是要看好了,千萬不能再被天庭或是西方挖了牆角。
“酉生呢?他怎麽直接将那條小蛇丢在你這兒了?”
看楊府中人的模樣,顯然是照顧這條小蛇照顧慣了的。雖然他是提醒了酉生找楊小二幫忙帶孩子,但看之前酉生待這條小蛇如珠似寶的模樣,應該不至于就這麽把孩子丢在這兒不管了吧?
“師叔前不久有所感悟,閉關去了,就把小師妹托付給我代為照顧一段時間。”
“等等——”通天橫了楊戬一眼,“誰說他是你師叔了?”
“師叔得蒙師叔祖教導,自是楊戬的師叔。”楊戬平靜微笑,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玄門托兒所并不想再開一次班。
“酉生出身、天資皆不錯,給你當徒弟正合适。”
反正已經有了金翎、金翺兩兄弟,再買一贈一多兩條小蛇怎麽了?雖說蛇、雕是天敵,但酉生不是還有鲲鵬的血脈嗎?正好跟有着大鵬金翅鳥血脈的金翎、金翺兩人做師兄弟。
見楊戬似還要說些什麽,通天板起了臉。
“如今玄門三代弟子中有資格、有能力在外收徒的也就只有你一個。清源,你理當肩負起為玄門開枝散葉的重任。”
“而且啊,有事弟子服其勞。如今金翎、金翺兩兄弟在玉虛昆侖尚不能出山,你身邊也該多個徒弟照顧。”通天語重心長地拍了拍楊戬的肩膀。
——我只怕師祖知道了我闡教四代弟子中目前僅有的三個都是妖族後會忍不住出山追殺你這位師叔祖啊。
楊戬想到當初封神戰場上懼留孫師伯拿了土行孫後,又撞見了自己新收的兩個徒弟時那副一言難盡的神情,強行克制住了自己內心想要吐槽的欲望。
若非封神一戰最後結局慘烈至此,自己又要離開昆侖不知何時才能複歸師門,恐怕師祖也不會在沉吟許久後,允了金翎、金翺兩兄弟留在玉泉山。
師父一向不近人情,在收自己為徒之前,玉泉山一直杳無人跡。後來有了自己,玉泉山上也漸漸有了人氣。而對于金翎、金翺,因着他們同自己的師徒名分,師父也願意關照、指點他們一二。
可以說,師祖允金翎、金翺入玉虛門下,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對師父的關心和補償。
而現在若是再多一個酉生……楊戬嘆了口氣,他不歧視妖族,但卻不知師祖會不會放下心中的芥蒂。
不過,楊戬看了一襲青衣的通天教主一眼。師叔祖會變,師祖,也不一定會始終固執己見吧。
“我明白了。”
多個徒弟就多個徒弟吧,反正以酉生的性子,自己不照拂一二也放不下心來。
“謹遵師叔祖教導。”
通天一副“你這樣才懂事嘛”的模樣,又重重地拍了拍楊戬的肩膀,這才兩手背在身後,晃晃悠悠地參觀起了楊府。
而楊府中人不需要楊戬吩咐,早就機靈地跟了上去,周道地招待起了這位聖人。
“我本以為那只是名義上的稱呼,但……真心的?”
東華回頭看了一眼廟宇的方向,原本只祭祀二郎神的廟宇中,多了一尊李冰的神像。
那本是一個凡人,亦沒有死後修成金身的機緣。輪回一場,來世已與今生皆不相同。凡人可以因為感念他的功德,而為他塑像立身。但一個有主的廟宇,若沒有主人的同意,并不是什麽人都能将外人的神像放入其中的。
“義父很好。”
楊戬也望着前殿的方向,眼底有着淡淡的懷念。
仙凡有別。
從他化身入凡,最終拜李冰為義父起他就已經做好了有朝一日分別的準備,所以他并不後悔那日為了擒住興風作浪的惡蛟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義父不願凡事告天求神,明明之前已經隐隐猜出了自己的身份卻從未在自己面前提及過絲毫有關岷江改道進展不順的事。
那日入江斬蛟,自己的身份暴露無遺,旁的人或多或少都改變了态度,他也不是不曾聽到過有關“仙神一念可改天換地”的議論。唯有義父待他如常,甚至怕自己當真心下不忍,出手相助,夤夜與他深談。
那一夜……楊戬想起岷江之畔,負手而立的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