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突如其來的分班
突如其來的分班
通常這個時間點送貨,供應商都會看到肖亦。
今天卻不見人影。
“他打球還沒回來呢。”
肖母笑着回答。
“你兒子打球那叫一個好,前段時間周末,我兒子跟他打了場友誼賽,被他虐得體無完膚,不過我兒子心服口服,不愧是校隊主力!”
一提到肖亦,供應商話多了起來。
“你家阿亦真是沒話說,球打得好,人長得帥,性格也好,每次見到我都很有禮貌,我看他在店裏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幫你們夫妻倆幹活,不像我兒子,還是太嬌氣了,也沒什麽特長,以後大概率是跟我一樣,只能跑跑腿了……”
見他有點扯遠,肖母換了個話題,“等下商量一下新合約的事情吧,以後可能需要你送更多的貨。”
這讓供應商高興了,“看來店裏生意是越來越好了,也對,有個那麽帥的活招牌在店裏幫忙,能吸引不少小姑娘過來呢。”
他這話又扯到肖亦身上了。
半開玩笑半認真。
肖母反駁,“那也是因為我家阿亦心細,店裏很多布置都是他弄的。”
肖記包括展示區裏的燈具,都是肖亦親自挑選的,橘黃色的暖色光源,能讓顧客增加食欲和購買欲。
店裏幾大收入,除了依靠街坊老主顧、外來游客之外,确實也有一部分,是由兒子“帶”來的,想看他的人,想接近他的人不少——女生居多,男生也有。
這現象,讓肖父肖母有些哭笑不得。
Advertisement
他們總歸是開店的,打開門做生意,總不能趕別人走吧?
與供應商敲定了新合同細節,送走他之後,夫妻倆也沒閑着,開始準備明天早上面包糕點材料的加工、發酵工作,這幾乎是他們每天的常态了。
這一家人都挺忙的。
從天微微亮開始,肖父肖母開店營業,肖亦早起訓練,白天上課,穿插着訓練,晚上也會訓練。
等回到了店裏,他不像大部分高中生一樣一頭紮進自己房間,而是會幫父母幹活,當然了,他話不多,熱烈與父母交流某些話題的畫面就不會有了。
“這筆賬我來算吧,阿亦應該快回來了,肯定肚子餓。”
“行,那我去給他煮宵夜。”
*
故安高中有百年歷史。
是故安市建校時間最長的一座重點學校。
坐落在校區北面位置的圖書館,很有種民國時期風格。
棗紅色磚牆,深棕木質欄杆裝飾走廊。
當肖亦路過這棟建築時,忍不住想起昨天發生的插曲,當他想到那個男生時,明明已經回憶起臉長什麽樣了,卻總是印象模糊——
是因為太普通了?
亦或者,他對別人從來沒有過特別關注。
反正,穿着校服……看上去都差不多一個樣。
算是某種程度的臉盲吧。
校服是學校一大特色,不管你的身材好還是不好,通通都會被寬大的面料遮住,不過,故安高中的校服設計還是比較有品位的,主色調為黑藍跟白色,黑藍占大面積,白色呈線條狀修飾版型,有質感,又不會顯得太成熟,是學生該有的樣子。
肖亦踩着點走進教室。
裏面一點也不安靜。
“昨天布置的作業你寫了?我沒寫,借來抄一下。”
“你老是抄作業,到考試的時候就沒得抄了,還不是會不及格?”
“我這不是應急一下嘛,以後會自己做的啦。”
類似的對話,班級裏幾乎每天上演,他們這個班的平均成績,在年級算是最差的了,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學習的勁頭。
有的是因為懶,有的是因為貪玩,有的是因為頭腦确實不太好用,反正得過且過,打打鬧鬧,開開小差,也挺開心。
今天有點反常,早讀鈴響後很久老師也沒有過來。
這給了同學們一個“自由交談”的時間。
男生讨論NBA,讨論足球,女生讨論明星,讨論護膚品之類,話題不同,感興趣的內容也不同,雙方陣營很少能交集到一塊去,各自也不影響就是了。
坐在肖亦前面的男生在看少年熱血漫畫,轉過身問他要不要看,他搖了搖頭。
說起來,肖亦在班上是個異類,不愛學習,也不愛打游戲,不看漫畫,沒其它嗜好。
他只是喜歡打籃球,喜歡運動。
純體育生一個。
故安高中的校風還是很好的,成績差的學生,也就只有成績差一點而已了,不會染上其它亂七八糟的惡習,比如整天逃課在網吧打游戲,或者認識周圍街頭的小混混,進入不.良組.織等等。
很多家裏面有那些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孩子的家長們,不想讓孩子學壞,會想辦法千方百計送他們到故安高中。
以肖亦的文化成績。
他是進不了這裏的。
是因為體育強,這才以特長生的身份被招了進來。
*
終于,早讀課過去了将近一大半的時候,班主任急匆匆來到了教室,他是個三十多歲,戴着眼鏡,長相頗為儒雅的男人,此刻面上神情有點反常,像是剛讨論完什麽很難安排的事一樣。
班上學生雖然愛鬧,基本紀律還是有,一見老師進來,紛紛安靜了下來。
班主任清了清嗓子,剛想張口說話,猶豫了一下,似乎在想怎麽說開場白比較好。
最後,開門見山,“同學們,經過學校決定,高一全年級會進行一次班級重組,我們這個班要解散了,決定下午會正式公布,先讓你們知道,有個心理準備。”
聽到這消息,大家炸了鍋。
“不會吧,這麽突然?!”
“學校怎麽想起一出是一出,這讓我們多折騰……”
“現在的分班制度,沒毛病啊,該在什麽位置就在什麽位置……我知道了!當時剛入學是按照中考成績來分班的,現在一段時間過去,每個人成績有了起伏變化,學校要重新‘洗牌’了,害,果然在哪裏都是有階.級的……”
故安高中原有的分班制。
依照成績階梯作為參考。
好的跟好的在一起,中等跟中等在一起,差的跟差的在一起,基本斷層,也難怪會有同學猜測,這次重新分班,可能是因為大家水平有變化,有的學生成績上去了,有的下去了,學校想要再劃分一次。
“那以後見面真的少很多了啊。”
“都不能再抄你們作業了……”
再怎麽說,畢竟同班有段時間了,很多人都建立了感情,真要突然分班,肯定是舍不得的,別說還在同學校,同層樓,甚至隔壁班——
那感覺跟同在一個班級,就是不一樣。
班主任安撫大家,“我知道你們有些抗拒,可這也是為了你們好,分班之後,對你們以後的學習環境、前途,都會好一些……”
其實他心裏也舍不得,沒在學生們面前表現出來,是怕更影響到大家的情緒。
“好了,接下來的課正常上,希望你們不要因此分心,等晚自習具體分班名單出來,到時我再過來宣布。”
說是這麽說,學生們心情哪能不受到影響?
接下來一天,白天都沒什麽心思上課,任教的老師們多少也知道他們為什麽心不在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照顧他們的失落。
晚上,班主任果然帶着分班名單走進教室。
新的班級,命名全部以A開頭,後面再接序號,年級八百多人,從A1到A20,總共分了二十個班,平均下來每個班有四十來位同學。
分班的原則,與大家最初設想的也不太一樣,并不完全是以學習成績作為參考,階梯式劃分的,任何一個班,既有排在年級前五十的學生,也有吊車尾名單上的常客。
有那麽股“扶貧”的味道。
但有一點,序號越靠前的班級,成績處于年級上游的“好同學”占比就越高,A1班聚集了全校學習最拔尖的那一批學生。
所以,當肖亦得知自己竟然被分到了A1時——
相當驚訝。
*
學校有座室內籃球場館。
平時除了開放給安排到體育課的班級之外,就是給校籃球隊專門訓練用的。
原本設施并不是很好,半年前,重新裝修了一番,煥然一新,條件在全市能排前三。
肖亦只要有來學校一天。
就一定會去場館訓練。
今天訓練之前,他跟教練說起分班的事,教練也跟他講了,他才知道,原來能被分到A1,是教練跟學校其他老師交涉,替他争取了一番。
“阿亦,我挺看好你的,籃球打得好,品性也正,我希望你能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到了新班級,繼續努力。”
校隊教練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男人,北方爺們,特別豪爽,也很照顧隊裏這些隊員們,肖亦這個隊長就更不用說了,某些時候,簡直把他當成自己孩子一樣關心。
肖亦不是個很會說話的人。
不知道該怎麽表達這份謝意。
教練知道他是這個樣子,用手拍了拍他肩膀,“行了,什麽話都不用說,這也是因為學校想要做實驗,看看體育生通過班級整體氛圍影響,能不能在文化課上也有突破,你好好訓練,文化課盡量跟上,就是對我,對學校最好的報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