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03章
入宿客舍時,郭嘉來到蔡琰的房間串門。
此時天還沒黑,丫環小蓮也在房中,再加上這是在東漢末年,男女大防沒有明清那麽嚴重,和蔡琰見面不會傳出不好聽的閑話。
蔡文姬是有名的才女,不知道是否關心朝政。
郭嘉帶着這個想法前來試探,若能得蔡文姬相助,一起把蔡邕給騙來是再好不過。
蔡琰沒想到郭嘉會過來,但也并不反感。
郭嘉出身名門望族,與她年齡相仿,長得也是一表人材,瞧着面善,不像是登徒子。
兩人對桌而坐,丫環小蓮站在一旁伺候。
郭嘉先是說了幾句客套話,然後以沿途匪患做為切入點,十分自然的談起了亂世。
蔡琰深有感觸。
若不是天下大亂,匪患猖獗,她現在也不會坐在這裏。
說起亂世,就要提到董卓了。
在郭嘉的誘導下,蔡琰有感而發:“董卓獨攬大權,倒行逆施。”
惡人掌權,民不聊生。
郭嘉順勢道:“各路諸侯起兵伐董,袁紹正是讨董聯盟的盟主。董卓一倒,令尊怕是會被牽連。”
蔡琰慌了,解釋道:“家父是被董卓強行征辟的。”
郭嘉和風細雨地道:“雖是強行征辟,但是并未薄待。令尊的性子,想必你比我更清楚,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早點離開董卓。
蔡琰聞言陷入了沉思,愁眉不展地道:“家父本就是被董卓強行征辟,冒然離去怕是會惹來殺身之禍。”
郭嘉問道:“令尊待你如何?”
蔡琰微怔,回答道:“家父沒有男嗣,對我姐妹二人十分看重,勝過他自己的性命。”
父親本不願意入朝。
董卓以她姐妹二人的性命要挾,父親答應入朝便是為了保全她們。
這一去,便是火坑。
郭嘉提議道:“你可以假裝生了重病,下不了床,由我代筆寫信請令尊前來看你。人倫乃綱常,離去的理由合情合理。”
先把人騙來再說。
蔡琰沉思了片刻,想通了其中的關竅,愠怒道:“家父名聲顯着,得之可為一大助力。你此去投奔袁紹,莫不是為袁紹做說客來的?”
越想越是這麽個理。
郭嘉也不惱,反問道:“你忘了袁紹帳下還有令尊的至交好友曹操麽?”
真是說客,也是為曹操做說客。
蔡琰不以為意,說道:“他在袁紹手下聽用,尚無立錐之地。”
郭嘉:“……”
蔡琰追問道:“被我說中了,無話可說了?以我對家父的了解,他是不願意投奔袁紹的,怕是要讓你失望了。”
郭嘉着急道:“不是你想的這樣……”
“多謝先生願意護送姎去見曹操,只是此事莫要再提。”蔡琰不願自己被人利用,吩咐丫環,“小蓮,送客。”
差點就被愚弄了。
她已經連累了父親一次,不能再連累父親第二次。
小蓮正要趕人,被郭嘉的話打斷。
“一年,”郭嘉注視着蔡琰,說的擲地有聲,“某為之籌謀,一年之內曹操必将擁有一州之地。”
氣不活了,直接投奔曹操好了。
蔡琰:“……”她好像幫曹操挖了袁紹的牆角。
若能成事,曹操可得好好謝謝她。
小蓮十分機靈,見情況有變,從趕人改為了添置茶水。
郭嘉喝了一口茶壓壓火氣。
他錯了,就不該說是去投奔袁紹的,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誤會。
主要也是他排斥袁紹。
蔡琰和顏悅色地道:“剛才是我誤會了,先生勿怪。只是曹操現今無權無勢,家父來了也無法久待,依然會被董卓請回去。”
投靠袁紹靠袁紹庇護?
郭嘉:“……”這擺明了還是不相信他,也不相信曹操能在短時間內發跡。
怎麽會被請回去呢?
即便不投奔袁紹,那也是在袁紹的地盤,有袁紹鎮着,董卓不會拿蔡邕怎麽樣。
待曹操立足東郡,蔡邕再跟過去。
蔡琰直言道:“先生說的只是一句空話,我想先看到成果。”
郭嘉:“……好說。”
董卓明年才挂,就是等上一年,也不耽誤救下蔡邕。
看來他和荀彧将來要在曹營見了。
只是曹操現在還在幫袁紹打下手,沒有出來單幹,現在前去投奔不是時機,搞不好會被當成是袁紹派來試探的。
試探曹操是否有叛離袁紹之心。
和蔡文姬怄氣,從而轉投曹操,這個理由似乎站得住腳?
數日後,郭嘉到達了目的地。
郭圖聽說朋友來了,出城門口相迎,十分的熱情。
今後共事袁公,相互扶持。
郭嘉将家人和蔡琰安頓下來後,與郭圖在茶館相會。
茶是好茶,清香可口。
推杯換盞之後,郭圖問出了早就想問的問題:“蔡中郎之女怎麽會與你同行?”
觀蔡琰姿色,兄弟豔福不淺啊。
“北上途中偶遇……”郭嘉将事情的經過挑挑揀揀同郭圖說了,最主要的是決定改投曹操的原因。
說好一起共事,結果他改投曹操。
“哈哈哈……”郭圖沒想到會這麽好笑,拍桌狂笑,笑的好大聲,“出山第一計就敗北,栽在一婦人手上。奉孝,你是想笑死我。”
郭嘉:“……”朋友,你禮貌嗎?
從郭圖的反應來看,和蔡文姬怄氣,從而轉投曹操,這個理由确實站得住腳。
不但站得住腳,還能把人笑死。
郭圖笑夠了,問道:“你老實告訴我,是不是看上蔡琰了?不然怎麽會為她父親的事情如此盡心,連前途都不顧了。”
英雄難過美人關啊。
郭嘉忙道:“可別亂說,我和蔡文姬之間沒什麽的。”
他是看上蔡邕了。
呸,他是想救下蔡邕,和蔡邕一起研究東漢的歷史。
真不是那種好色之人。
都叫上文姬了,郭圖秒懂,“我聽聞貞潔烈女一生只侍一夫,寧死也不願改嫁。她如果是這類人,想娶她可就難喽。”
郭嘉:“……”這天沒法聊了。
古人有名有字還有號,借用某位讀者的評論,古人的稱呼連字帶號能寫上整整三行。
出名的可能就只有其中一個。
就比如張仲景家喻戶曉,張機沒幾個人知道,蔡琰也是一樣,蔡文姬比較出名。
郭嘉稱蔡琰為文姬真沒別的意思。
翌日一早,郭嘉備了拜帖,主動上門,毛遂自薦。
當真前來投奔曹操。
“颍川郭氏……”曹操聽聞有世家子弟千裏迢迢的趕來投奔他,懷疑是自己聽錯了。
他現在好像沒什麽名氣?
郭嘉在門口沒等多久就被請了進去,在仆從的帶領下見到了曹操。
此時的曹操正值壯年,氣質凜然。
郭嘉估算了一下,曹操的身高和他差不多,少說也有一米七,但這身高和諸葛亮的身高八尺相比較,也就是一“矮”字。
兩人對桌而坐,進入面試環節。
曹操這個時候還在袁紹手下聽用,沒有自己的地盤,身邊沒有半個忠于他的謀士,絞盡腦汁都想不明白怎麽會有文士前來投奔。
真不是走錯了門?
郭嘉也怕貿然上門會被曹操當成是釣魚執法,于是将自己和蔡文姬的約定和盤托出。
原本是要投奔袁紹的,改主意了。
“哈哈哈……”曹操聽完之後的表現比郭圖好點,大笑的時候沒有拍桌。
蔡琰不愧是伯喈的女兒。
就是這拐來的年輕人靠譜嗎?好像不太聰明的樣子。
投奔他的理由太富有戲劇性了。
郭嘉:“……”他這是承包了曹操一年的笑點吧?
別笑了,等着說正事呢。
曹操看到郭嘉的表情,意識到人家是來投奔自己的,好像不該笑,致歉道:“對不住,我沒忍住。”
郭嘉:“……無妨。”
曹操進入正題:“關東聯軍近日取得一大勝利,攻占了洛陽,再向西進發,或能直搗長安。對此,你有何見解?”
聯軍被董卓打怕了,這場勝利足夠激勵人心。
雖然有了這場大勝仗,但是他對聯軍攻破長安鏟除董卓沒有多少信心,或者說是完全不抱希望。
有此一問,是為考驗。
郭嘉兜頭一盆冷水,“聯軍人心不齊,雖人數衆多,但并沒有什麽用。依我看,最終會因為內部原因土崩瓦解,到不了長安。”
直白點,就是一群烏合之衆。
曹操在聯軍裏待了這麽久,應該早就看出來了才是。
擱這做什麽美夢呢?
“先生高見。”曹操沒想到郭嘉年紀輕輕還真有兩把刷子,重視了不少。
人心不齊是關東聯軍最大的問題。
各路諸侯名為讨董,實為發展自己勢力,或許就只有他和孫堅懷着報國之心,是真想和禍國的董卓對着幹,匡扶社稷。
未能拯救大漢傾頹,和這些人脫不了幹系。
曹操屏退左右,說道:“黃巾賊寇攪動亂世,漢室式微,諸侯并起。吾欲撥亂反正,為國盡瘁,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
說一說如何在一年之內擁有一州之地?
郭嘉結合後世經驗,簡要說道:“黃巾軍是農民軍,兵力不如正規軍,不足為慮。
袁紹勢大,暫不與之争鋒。
徐州是四戰之地,荊州是用武之地,非名主難以把守。
乃是天賜之地。
董卓作惡多端,致使群情激憤天下共讨之,終不能成事。
天子年幼,勢單力薄。
公可靠鎮壓黃巾軍起家,奪徐州,謀荊州。奉天子以令不臣,延續國祚,占據大義。
師出有名,則可平定天下。”
曹操聽到這話眼前一亮,萬分慶幸袁紹錯失此等良才。
蔡琰幫他撿到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