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虛僞
虛僞
馬佳·思穎随太皇太後回了慈寧宮,皇上卻是來了興趣,讓馬佳氏三人帶路去了族裏的稻田裏,不親自視察一番,心裏總是不踏實。
慈寧宮正殿。
“思穎丫頭,你坐下,哀家和你說會兒話。”
“是,太皇太後。”果然,雖然她人在宮裏,但太皇太後心裏還是會有些顧慮。
“今兒個萬壽節上,馬佳府獻上這麽一個大禮,往日與家中的書信裏可有聊到些。”
馬佳·思穎帶着一副有些欣喜卻又不敢表現出來的樣子,擡頭回答說:“回太皇太後,自去年思穎生辰,您允了家人進宮探望,解了臣女的思念之情。這一年來思穎自身要務繁重,且宮裏有規矩,思穎就算再想念家中親人,總是要學會壓抑着自己的情緒。所以一共只有兩三書信,大多都是在說臣女的幺弟,如今家中的視線可全都在他一人身上,連思穎都有些吃醋了呢。”
馬佳·思穎與家裏的書信來往太皇太後那邊也是有數的,只是這稻穗怕是已經存在于馬佳府很久了,只不過是借個由頭拿出來罷了。
馬佳氏一族也是國初來歸,這些年安分守己、兢兢業業,使些小聰明将東西送上來,為家族謀利,太皇太後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只要是為大清着想,一切都可寬待。
只是這馬佳·思穎如今已經十三歲了,如今也已來了葵水,平常人家皆開始相看着夫家人選,自己老将人女兒養在宮中也不是長久之際。且再過幾年皇上選妃,從自家府中接旨總歸是正統一些。
馬佳·思穎還不知道自己竟然還有機會可以回府,見見家人與從未相見的幼弟。她心裏還在擔心自己被太皇太後看出了破綻,她畢竟是經歷了三朝的人,能做皇太後的女人都不簡單。
“哀家只是也有些想念你祖母罷了,去年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你祖母進宮,這才替哀家了卻了一樁心事。記着與她一同閑聊時,總能回憶起在科爾沁的生活。”太皇太後像是對那天交談的畫面十分留念,表露出來的樣子讓馬佳·思穎有些恍惚,但是不敢真正相信了去。
只見太皇太後話鋒一轉,看似将馬佳·思穎當成家中小輩,與她唠家常一樣,“如今你進宮也有一年多了,也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
馬佳·思穎面顯羞澀,心裏面卻有不能接受。她如今才十三歲,就要開始準備嫁人了,身體都沒有發育好。若不是她學了中醫能夠自己調理身體,就馬佳·思穎原先的那具身體,這日後怕是活不久了。
只是自己就算在不情願,如今身在大清,若是自己久不嫁人,對家族裏的其他女子也會帶去不好的影響。她唯一能做的只有在這段時間裏,讓自己的身體能夠更加的健康。便是在那一天到來時,能夠經得住生育這個鬼門關。
“思穎願陪伴太皇太後身邊,不願與您分開,就算思穎不嫁人都心甘情願。”
Advertisement
馬佳·思穎其實還真有些羨慕蘇麻喇姑,她是太皇太後的陪嫁侍女,自小就在太皇太後身邊服侍着。如今這宮裏人人都尊敬她,連皇上都對她禮讓三分。
雖是宮人,但是也有人伺候着。平常只需要陪太皇太後說說話、聊聊天,這一天也就過去了,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生活。
過去幫太皇太後處理了許多瑣事、難題,現如今最得太皇太後信任,晚年只需要享福便好。
太皇太後看着馬佳·思穎不假的眼神,腹诽道:這丫頭不會真的動了這個心思吧,她這樣的命格、樣貌和性子,就注定了她未來一定會在宮中,如今受了身份的好處,也該懂得這終是要回報了。
“傻孩子,你胡說些說什麽呢。你是馬佳氏嫡女,若将你留在身邊,你祖母怕是要進宮來将你接回去。她原來在姑姑身邊時的淩厲勁兒,到現在哀家都記得。”
果然,人老了就喜歡回憶起年輕時候的生活。太皇太後說到這裏,也不願再往下說。
“你放心,哀家會為你安排好的,你身上既然留有我們博爾濟吉特氏的血,便不會讓你吃了虧的。”
馬佳·思穎知道太皇太後所謂的安排,便是入宮時能有個好位份,只是終究是妃,是妾,她心裏對于這個問題有道坎兒。幼時可當作年紀還小,不願去往那邊多想。現在,卻是逃也逃不掉了。
只是這樣的結果,何嘗不是自己當初在龍泉寺與主持交談時所想好的。既然事情已經朝着好的方向在發展,又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但如今卻要當現代時最不喜的那一類人,馬佳·思穎心裏的惆悵無人知曉。
慈寧宮兩個聰明人在互相博弈着,而康熙與馬佳氏三人那邊卻是異常的和諧。
因着是馬佳·圖勒慎在管理這片稻田,所以由他在前面帶路。馬佳氏兄弟二人倒是對此樂見其成,孩子們都大了,是時候放手讓他們獨當一面了。今日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若是能得到康熙的器重,馬佳·圖勒慎這仕途也就穩了。
“很好,愛卿教子有方啊,朕瞧着令郎學識豐富,在農業方面有過人之處。”馬佳·圖海聽着康熙的話,便知道了他接下來的意思。農業,國之根本;戶部,尚好。
“想我大清泱泱農業大國,你可願入朝為官,為大清效力。”康熙這話說的不假,如今就着禦稻米的熱度,将自己的看中的人鑲嵌進朝堂六部當中,往後待自己親政了,也不會面臨無人可用、處處被牽制的困境。
“臣定當效犬馬之力!”
馬佳·圖海雖是武官,但其子馬佳·圖勒慎偏偏是個喜歡讀書的,與馬佳·蓋山一般,想做一個文官,如今也算是能得償所願了。
“好!希望朕沒有看錯,朕期待着愛卿在農業方面還有更大的發現。”
過了幾日,康熙便下旨,将馬佳氏三人都升了官,一時間馬佳氏一族成了京城最有名的,連同族人也受到了許多好處。
其中馬佳·圖海升為正二品直隸駐防副都統,遇事可直接向皇帝專折奏事,且其防務直轄于兵部,可見康熙對他的倚重。
馬佳·思穎的阿瑪馬佳·蓋山則只升了半品,為正四品大理寺少卿。雖只動了一點,但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與刑部有所關聯。經歷了費揚古一脈慘烈的事情,康熙認為非常有必要在與刑部有關的官職上安插上自己的人,也為将來的計劃做了打算。
而馬佳·圖勒慎,康熙看重了他在農業方面的天賦,大清是重農業,對于民生問題非常關注。遂将他提為正五品戶部郎中,望他能夠将禦稻米的種植培育方法傳播出去,并繼續研究,使大清子民生活能夠越來越好。
自此,康熙在兵部、刑部、戶部都放上了自己人,且官職說大不大,但說小不小,最關鍵的是不容易被人注意到。
近幾日,朝堂上的眼睛可就盯着馬佳府的這三人。如今塵埃落定,都在說這皇上莫不是有些吝啬,為民生問題做出此等貢獻者,就得了這麽點兒好處,怕是馬佳氏一族不得康熙喜歡,因此不被重用。
而對于鳌拜而言,看着最終賜下的那些舉足輕重的小官位置,提上的心便也能安心放下。只要沒動到他的人,就還能與小皇帝和平相處着,維持着詭異的平衡。
轉眼六月,到了馬佳·思穎生日的那天。
太皇太後将她叫到正殿來,說是為她擺了膳,還有事情與她說。
“給太皇太後請安。”
“思穎來了,快坐。今日你生辰,過後就十三了,哀家也不好将你再留在身邊。如今馬佳氏一族各個兒頂尖,有能力護着你,哀家也就放心讓你回府了。”
明明馬佳·思穎是太皇太後下旨召進宮的,今兒個這話一轉,成了太皇太後為了馬佳·思穎着想,一切都是為了她。
如今進宮是因為馬佳氏一族,出宮則也是因為馬佳氏一族。而太皇太後将自己放到了恩賜者上面,仿佛一切都不是在她。
這一個月裏,太皇太後與仁憲皇太後就馬佳·思穎留在宮中直接選進皇上後宮,還是回府等待旨意為好,做了幾番商讨。
一方面結合朝中局勢,為了不讓視線集中在馬佳·思穎進宮的原因上,最終選擇讓她回府,也算全了這一年多的感情,讓她能夠多謝與家人相處的機會。
而另一方面,博爾濟吉特·塔娜進宮一年多,卻沒有多少機會與皇上相處。這對于她們科爾沁來說,是一個大弊端。若是馬佳·思穎出宮回府,那宮裏便只有博爾濟吉特·塔娜一個同齡人,想必皇上與她的感情也能有所改變,太皇太後也能夠給科爾沁一個交代。
“謝太皇太後!”馬佳·思穎這句感謝是發自肺腑的,她終于能夠回府了,也能好好孝敬父母親人。當然書信來往終是不如面對面說話表達得清楚,如此也方便為以後多做些打算。
“給皇上請安。”寝殿外傳來宮人的聲音。
玄烨今日不知怎麽,竟也來了慈寧宮,“皇祖母,今日有何喜事,朕進慈寧宮就發現這宮人們忙碌的很。”他與馬佳·思穎的生辰只差一月,這話當然是明知故問,但卻只能裝作偶然。
太皇太後還能不清楚自己孫子心裏想的什麽?只是這還沒納進後宮就如此上心,以後怕是......但又看了看馬佳·思穎,心裏還是更偏向于自己沒有看錯人——這不是一個惹事兒的人。且如今玄烨只是和她一個女子說過話,熟悉了些。以後後宮人多了,定是百花齊放。
“今兒個思穎丫頭生辰,再過幾日就要回馬佳府了,哀家舍不得,便為她擺膳。”
玄烨裝作驚訝,“原來如此,那朕便祝思穎格格——生辰吉樂。”
“給皇上請安,皇上的祝福便是臣女今日收到最好的生辰禮了。”馬佳·思穎看着玄烨今日的樣子,心裏有些安慰。
“不知今日,朕可有機會與皇祖母您一同用膳。”這話說的巧,今日是為馬佳·思穎擺的膳,可玄烨卻說是陪太皇太後用膳。如此,今日之日傳了出去也不會将皇上與馬佳·思穎想在一起,也不會落下話柄。
“你啊,盡然如此,桃兒,去東側殿将塔娜格格請過來,還有去慈仁宮将仁憲也給哀家請來。今日就當家宴,咱們也許久沒在一起用膳了,借着思穎丫頭的生辰,這慈寧宮也熱鬧熱鬧。”
太皇太後前些日子又收到了科爾沁的來信,想到這一年裏博爾濟吉特·塔娜還算安分,便動了恻隐之心。怎麽說還是自己的侄女,人老了,能幫便幫一下吧。
玄烨自然是知道平日博爾濟吉特·塔娜對馬佳·思穎的冷言冷語,且上次在佛堂那一出戲,和馬佳·思穎的訴苦,他都記在心裏。今日馬佳·思穎的生辰,若是博爾濟吉特氏說了什麽不該說的話,那就等着被處罰吧。
見玄烨與馬佳·思穎都不回話,太皇太後便知道寧壽宮佛堂的事情在兩人心裏還未過去。
“皇帝,這博爾濟吉特氏也已經安分了一年了。如今哀家瞧着心性比之前穩重些了,看在哀家的面子上,今日就允了她一同用膳吧。”
看着太皇太後将自己搬了出來,玄烨就算再不喜博爾濟吉特氏,總歸她是科爾沁的格格,與太皇太後也有姑侄關系,大清與蒙古的關系也需要維持,“那朕就再給她一次機會。”
“思穎丫頭,哀家做主請了幾人,你可願意?”太皇太後可沒有忘記今日的主角兒是誰,如此象征性地問一下馬佳·思穎的意見,也算是心裏有她。
“思穎怎會不願,人多思穎這心裏也高興不是嗎?過不了多久,思穎就要回府了,今日家宴,也算彌補了心裏的遺憾,謝太皇太後為思穎着想。”
馬佳氏老夫人雖也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但終究是與太皇太後隔了一層。雖嘴上将自己說的重要,但涉及到關鍵性的問題時,在太皇太後心裏還是對蒙古更加上心,哪怕只是遠房表親,但那也是蒙古格格。
這就是家族榮辱嗎?馬佳·思穎心裏有些酸楚,她自問入宮着一年多都在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可還是沒能讓太皇太後有一絲站在她的立場,為她考慮的想法。
馬佳·思穎麻木地接着太皇太後和皇帝抛來的話語,此刻她只想趕快回到馬佳府裏,宮裏的人讓她第一次切實的感受到虛僞。
文中官職的聯系是在網上查閱了的,也好為後面劇情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