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臺前
臺前
對于皇後人選,玄烨知道,身為帝王,喜歡與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名女子是否合适。
他心裏對馬佳·思穎始終是有一個位置的,但是馬佳氏一族在如今并不足以能讓她居後位。雖不能作為他的妻子,但自己會給她在後宮生活的保障,讓她能夠安穩渡過,不會如額娘那般錯付感情。
“如今朝堂局勢不穩,蘇克薩哈名聲不佳且未能籠絡人心;鳌中堂擅權自重,不可再增加籌碼。皇後必須出自四位輔政大臣家中,如今只有索尼和遏必隆兩人可選,但這二人都是明哲保身,不參與另外兩人的争奪當中,具體還需要再觀看些時日。”太皇太後一一為玄烨分析着。
她是經歷了三朝的人,這四個人對于太皇太後而言是再清楚不過了,當初順治帝登基時情況比如今還要激烈。
四位輔政大臣是先帝留下的,且都是功勳之後,若皇帝大婚,定然是要對他們有所表示。而最好的賞賜,便是讓家族出一位皇後,如是能生下皇子,那便有機會再搏一搏。
“一切都聽皇祖母的,孫兒只希望皇後是個好的,以後能夠不讓朕操心後宮之事,不給您添麻煩。”玄烨有些不好意思,卻又要穩住面色。
“哀家知道,你心裏記着思穎丫頭,但是玄烨,別像你皇阿瑪那般。後宮與前朝息息相關,二者平衡好了,你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治理國家,完成你的雄偉大業。”
“孫兒明白。”
宮內祖孫二人正在進行秘密交談。
四月下旬,康熙好不容易平息的怒氣又被鳌拜點燃。
費揚古因愛子逝世,對鳌拜痛恨不已,朝堂之上處處對他提反對的意見。蘇克薩哈與費揚古同是滿洲正白旗,又不喜鳌拜,對他倆的争鋒相對自然是站在費揚古那邊的。而費揚古自十四歲起便襲爵,其黨羽也同為功臣之後,使蘇克薩哈的政黨近日有慢慢崛起之勢。
鳌拜自然是對這樣的形勢有所察覺,好不容易才平息幾日,又開始濫用職權。他以費揚古“怨望”的罪名,将倭赫子尼侃、薩哈連一并處死,家産籍沒收,給予都統穆裏瑪。費揚古是有爵位之人,鳌拜不能夠直接動他,但對于他家裏的其他的是毫不心軟。費揚古一門經此一遭,已經是家破人亡。
此舉,也直接加劇了滿洲鑲黃旗和滿洲正白旗的矛盾,鳌拜這般心急打壓蘇克薩哈的舉動,讓康熙對他産生了強烈的不滿,直接導致了鳌拜日後的下臺。
五月,萬壽節到來了,今年宴請的人別去年要多。
馬佳·蓋山和馬佳·圖海皆在受邀名單內。
Advertisement
“今日萬壽節,諸卿同賀!”
宴會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馬佳·思穎依舊是在為太皇太後布菜,只是眼睛卻不停地看着馬佳·蓋山那邊。
待官職較高的大臣獻完壽禮後,也該到了馬佳氏獻出那水稻的時機了。
馬佳·思穎給阿瑪和伯父遞了個眼神,馬佳·圖海為三品官員,且是自己的旁親,由大房嫡子獻禮對馬佳·思穎而言是最好不過了。
只見馬佳·圖海與馬佳·蓋山一同走了出來,二人齊聲說:“啓禀皇上,今日萬壽節,臣有一物想獻于皇上。”
玄烨認得這兩個官員,因為馬佳·思穎的存在,他總是會注意到與她同一姓氏的人,何況一個是她的阿瑪一個是她的伯父,且為官正直,是保皇派。在玄烨心裏已經将他們劃分到自己想要籠絡的名單當中。
想到這裏,他扭頭看向一邊。在衆人眼中康熙似是要與太皇太後說些什麽,但實際上他是看向了太皇太後身邊的馬佳·思穎。
而馬佳·思穎似乎感受到了一股視線,心生怪異緩緩将頭望向玄烨那邊。奇怪了,是我感覺錯了嗎?
玄烨僅僅看了一秒,便将視野轉移到了前方,如今還不能與她有過多的接觸。
“愛卿免禮,只是你們兄弟二人一同獻禮,倒是與其餘人似有所不同,朕這心裏也是十分感興趣,可不要讓朕失望。”
對于他們二人,玄烨的臉色比之前要好許多,前面的壽禮基本都是能夠預見的,沒有一絲新意。
“回皇上,犬子攜壽禮已在殿外等候,可否宣其觐見。”馬佳·圖海恭敬低頭。
康熙給了一旁的梁九功一個眼神。
“宣馬佳·圖海嫡子觐見——”
語畢,只見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端着一盤蓋着紅布的東西走了進來,停在了馬佳氏兄弟的身邊,然跪下行禮,“臣請陛下聖安。”
“免禮,聽你阿瑪說,你有一物要獻于朕?”翩翩少年、溫文爾雅,這是康熙見到馬佳·圖勒慎第一眼的感覺,馬佳族這一代的子嗣身上都有莫名的相似氣息。
若是康熙見了馬佳·羅托,便會知道,這同胞兄妹之間也是有靜有動區分的。
“回皇上的話,臣去年在江南游學,在一農家田裏見一水稻稻穗飽滿,臣想起了書中所說,雖覺自己有些小題大做,但還是與農夫溝通後将其帶回了府裏。前些日子用這顆水稻所種的稻田已經到了收獲之時,臣想着若是有長的好的稻穗,便是臣的福氣,竟然真讓臣将它培育出來。臣本沒帶多大期望,但今日一早在田裏見幾株水稻顆粒飽滿,較之前的都更加優良,臣心中大喜,萬壽節當日有此吉象,實乃我大清大幸。遂今日将成功的稻穗作為壽禮獻給陛下,以表微臣對您、對大清的衷心,恭祝陛下萬壽無疆!”
馬佳·圖勒慎語氣磅礴有力,說完便跪下來。
“恭祝陛下萬壽無疆!”馬佳氏兄弟二人見狀一同跪下。
此時,大殿內鴉雀無聲,自古糧食乃國之要物,若真發現了優良品種,這對大清的民生将有很大的改變。
“快!快呈上來!”康熙現在情緒外露非常的明顯,今日在他的萬壽節出現了此物,大大增加了他的帝王氣,讓前些時日被鳌拜打壓的皇權,又能回溯一些。
梁九功趕忙下去将馬佳·圖勒慎手上的托盤呈了上去。
康熙迫不及待地打開看,果然,這稻米顏色微紅,米粒長,氣味聞着也香,是好品種!
“皇祖母,您瞧!”
太皇太後在一旁心裏早就掀起了波濤海浪,剛剛光聽人說還覺着不真實,現在親眼瞧見,且用手摸着,心裏更加震驚。
她不留痕跡地看了馬佳·思穎一眼,果然如主持所說,此女天生貴命,得可助大清更上一層。
“好!大清有你們這些功臣實屬幸之,皇帝,你可得好好賞賜。”太黃太後心知過了今日,馬佳府必然是要門庭若市,且馬佳·思穎也是時候要出宮等待了,如此再把功臣之女留在宮中,恐遭人話柄。
“回皇上,臣獻此物是臣身為大清子民的本分,不求賞賜。”
馬佳·思穎知道今日這步棋是走對了,往後自己在宮裏的位份也不會太低。只是這才一年不見,大哥哥竟也如此口齒伶俐,與昔日那個少年相差甚大。不過人總是會變的,自己在這宮中也鍛煉的如此這般。
“皇上,您是我大清的明君,因今日您壽辰,犬子才能夠發現這好品種,是上天在為皇上賀壽,只是借助了臣子之手,經不起誇贊。”
“皇上,微臣鬥膽請您為此稻賜名!”馬佳·蓋山看着自家大哥在與皇上繞圈子,自己是文官,自是想的較多一些,遂心生一計,轉移場上的話題。
他們馬佳氏出來獻禮的時間過久,怕是已經被許多人在心裏記了一筆,此刻還是早些入座為妙。
康熙聽到這事兒,便也來了興子。
“禦稻米,如何。”
這吹捧的話雖說的好聽,但在給這種有象征意義的東西附上屬性的時候,還是體現出了封建君權,打上了國家、禦用這些标簽。
馬佳·思穎在心裏嘀咕,這名字與他們馬佳氏可以說是一點兒關系都沒有,合着辛辛苦苦培育出的東西你輕而易舉的就能占為己有。倘若在現代,這妥妥就是一個伸手黨,只是如今,不得不向生活低頭。
雖然這東西你再過幾十年也能夠自己培育出來,但如今在大衆的眼裏,這造福子民的事情他們馬佳氏一族出了不少力氣。
“皇上聖明。”馬佳氏三人一同說道。
“諸卿放心,你們既是一心為國,朕不會虧待忠良之臣,且先起來,今日就當是家宴,給馬佳愛卿嫡子賜坐。”
自此,馬佳氏一族算是走到了朝堂各位大臣的眼前,以後怕是有很多人盯着、看着,莊子裏的東西,還要更加謹慎小心才行,一步步來,才顯得珍貴,才能夠長久不衰。
馬佳·思穎感受到太皇太後時不時的眼神,頓時壓力倍增,這一頓宴席下來,她衣服都快要汗濕了。
雖然馬佳·思穎只是提了一嘴,畢竟自己曾經在書中看到,康熙年間培育出了一種稻米,使糧食産量大大提升,不過貌似是他晚年執政的事情了,如今沒想到家裏真的給培育出來。
如此,自己這個入宮陪伴太後的馬佳氏嫡女身份便很快要被衆人放在心上。
萬壽節結束後,馬佳氏三人正準備乘馬車回府,好商議接下來的事情。
“老夫竟不知馬佳府上還有此等好物,今日可真讓我開眼啊!”
鳌拜如今算是輔政大臣中的一把手,平日這馬佳氏一族從不參與朝堂紛争,如今這一出,很難不讓人懷疑有何居心。鳌拜如今掌握政權,這東西獻給皇帝倒不如給他來得實在,這馬佳氏一族屬實有些拎不清。
“鳌中堂見笑了,咱們都是為大清、為皇上辦事的,臣子為國為君效力,是為官之本,不值一提。”
這話由馬佳·蓋山開口,馬佳·圖海習武之人,不喜這些官場話語;而馬佳·圖勒慎年紀尚小,鳌拜自是不會與他說話。
“哈哈哈,說得好,我等都是效忠皇帝、效忠大清的人,日後幾位若是不嫌棄,可來老夫府中做客,我與兩位賢弟是一見如故啊。”
蘇克薩哈也走了過來,見到鳌拜又在膈應人,定是剛剛的宴會讓他心裏有刺。鳌拜不悅,他蘇克薩哈看着高興,忍不住過來講上幾句,滅滅鳌中堂的火氣。
馬佳氏一族是效忠陛下的,自從國初來歸,便一直是保皇派,從不參與其餘政黨的糾紛。只是眼前這二人在朝堂上權勢滔天,誰知道心裏都裝着些什麽。前幾月董鄂·費揚古家中的事在京中鬧得沸沸揚揚,誰知道下一個矛頭又會指向誰,如今還是少說為妙。
正當馬佳·蓋山要回二位輔政大臣的話時,皇帝走了過來,“幾位愛卿好性子,宴會過去有一會兒了,怎麽沒有回府?”這話自然是對着鳌拜和蘇克薩哈所說。
說完也不管他倆作何反應,便将頭扭過去,頓時帶着笑意,“對了,今日朕看到了禦稻米的出現,這心裏癢癢得慌,總想要去見一見那片稻田,馬佳愛卿可願為朕帶路?”
宴會上的事情馬佳一族算是得罪了鳌拜,在別人眼中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皇帝的人了,對于這樣的忠臣,皇帝自會護着,畢竟如今這皇位上坐的人是他,這些小情他還是有能力的。
“皇上吉祥。”在場的五位不管是願意的還是不願意的,這聲皇上都必須說。
“微臣願意為皇上領路,只是稻田路難走,恐髒了皇上的衣服。”
“無妨,愛卿只管領路就是。”
看着皇上與馬佳氏三人遠走,被留下的鳌拜和蘇克薩哈在這兒大眼瞪小眼。
“嗬,自己過來熱臉貼冷屁股,以為你講的話有多高明,上趕着去巴結人家,老夫不與你這種人多講。”鳌拜受了氣,今日就像被人打臉了一般,一點兒好臉色也不給蘇克薩哈,扭頭就氣沖沖地走了。
偏偏他還不能找機會對馬佳氏幾人下罪名,如今這可是為大清造福之人,他若與之作對,那明日就能被唾沫星子淹死,他鳌拜這仕途也算是走完了。
“哼,老匹夫,擺什麽臉色。”
“以費揚古“怨望”的罪名,将倭赫子尼侃、薩哈連一并處死,家産籍沒收,給予都統穆裏瑪。”網上可查到。
“稻米顏色微紅,米粒長,氣味聞着也香。”這稻穗确實是康熙年間的東西,也可以查到。
【其實也是希望還原一個朝堂與後宮的關系,所以官場上面也寫了一些,也是為了讓劇情和角色都能更加立體,希望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