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宋叔,你們這吃的是什麽,真香哩”二牛扔下餅子,湊上來,巴巴地望着宋父手裏的韭菜盒子。
“去去去,一邊去,這可是俺閨女給烙的韭菜盒子,吃你們餅子去。”宋父護食,将盒子餅揣起來,笑罵着哄趕圍上來的人。
“爹,我做得多,給二牛哥他們分幾個吧。”宋昭從飯盒裏夾起一個,掰成兩半,遞給二牛和他身邊一人。
倆人聞着那盒子餅的香味早已經饞的受不了,此刻接過來,匆匆道了聲謝就開始啃,吃完還嘬嘬手指。
“咱宋昭妹子真是手巧,這韭菜盒子吃起來口感飽滿,鮮香可口,叫人回味悠長。”二牛抹抹嘴,不好意思再要,想着趕明兒讓自家婆娘也照着葫蘆畫瓢,給做上幾個嘗嘗。
“瞧瞧,吃個飯還咬文嚼字的。”宋笙忍不住打趣道,他咽下最後一口餅子,端起些許溫涼的蛋花湯,一飲而盡,站起身來拍拍肚皮,只覺得這頓中飯吃的格外舒暢。
宋昭帶過來的韭菜盒子被吃了個精光,連帶着那湯也喝的幹淨,一滴不剩,她收拾起食盒,跟宋父和宋笙大哥道了個別,沿着村裏的小路往回走。
這晌午頭,太陽更毒了,曬得地面滾燙,一旁的花草都被曬得蔫蔫的打着卷,空氣中彌漫的熱浪,讓人喘不過氣來,宋昭加快腳步,等回了院子裏,一身衣服又被汗浸了個透。
她鎖好屋門,打了盆水,浸濕帕子,細細的擦了遍身上,才覺得涼快些許。
“昭兒,昭兒,你在家嗎?”院門外傳來一聲清亮的招呼聲。
宋昭将用過的水端出屋,準備晚些澆澆院裏的菜,打眼一看,是原主的好朋友,成钰。
“昭兒,你還好吧,我這剛回來,就聽說彭傑那個人渣娶親了,還聽說....”成钰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宋昭好幾圈,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快別提了,左不過他倆都成親了,提那幹啥。”宋昭擺擺手,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
“你呀,性子也太拗了,怎麽想的吶,早勸你跟那個人渣掰了,他們一家哪有個好東西,尤其是他那個娘,就不是什麽善茬,你若是嫁過去不定怎麽拿捏你呢。”
成钰又氣又恨,不過是去鄰村姥姥家呆了幾日,回來就晴天一霹靂。她若是在,哪裏叫宋昭能受這委屈,她不掀了那對“狗男女”的喜宴!
Advertisement
“沒事了,正好讓我識清了他的真面目,要不然,我還被蒙在鼓裏呢。”宋昭見這姑娘也是個實心眼的孩子,頓時好感劇增。
“說的也是,那彭傑真是瞎了狗眼了,放着你這麽好的姑娘不要,偏偏要娶那楚湘,她爹是個秀才又怎麽了,勢利眼的玩意兒。真以為別人稀罕他那童生的身份。”成钰氣鼓鼓的,朝着彭家方向狠狠地呸了一聲,替自家朋友抱不平。
“消消氣消消氣,你別跟着上火了,我早不在意了,對了,你來找我,可是有事?”宋昭不欲再提那渣男,不動聲色的将話題岔開。
“哦...對對對,瞧我,光知道罵人了,把正事兒給忘了,你看....”成钰從懷裏掏出兩個布包,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的掀開,一包紅豆,一包饴糖,“這是姥姥給我的,我記挂着你愛吃甜食,這不給你裝了一些過來。”
宋昭看到紅豆和饴糖,眼前一亮,心生一計,天氣這麽熱,剛好可以用紅豆做冰粥解暑。
“大钰,你多留會兒,我做冰粥給你吃。”
成钰不知這家夥忽的哪來的興致,本欲要回去,聽宋昭說要做冰粥,停了腳步,想看看她能整出什麽稀奇玩意兒。
宋昭淘了米,倒入鍋裏,小火煨熟,盛出來裝進水桶,吊在院兒的水井裏,這年頭,沒有什麽冰塊,更別說冰沙了,宋昭只得煮了米,在水井裏放置冰冰涼,再拿出來當冰沙用。
接着,她倒出一半紅豆,淘洗幹淨,放入鍋中,蓋上鍋蓋大火煮,因着着急用,沒有時間泡,宋昭便多煮了會兒,煮到顆顆紅豆軟硬适中,方停了火。
将放涼的米粥從井裏撈上來,置入碗裏,舀了勺紅豆鋪在上面,宋昭随手撿了兩塊饴糖,熬成糖漿,細細密密的澆在紅豆上,她盛了兩小碗出來,推給成钰一碗,将剩下的紅豆冰粥,重新放回井裏保持溫度。
成钰舀起一勺放入口中,軟糯冰涼的米粥配上澆了糖漿的紅豆,入口綿柔,唇齒留香,回味甘甜。
“不錯呀,昭兒。這冰粥,你哪來學來的,快教教我,這大夏天的吃上這一碗冰粥,清涼解暑的,頂好頂好。”
宋昭又将過程詳細的說與成钰,成钰聽得認真,就差拿筆記下來了。
倆人悶頭湊在一起聊了會天,眼瞅着日頭落了。
“哎呀,都這個時候了,光顧着跟你在這玩,我都忘了,我娘還讓我回家收拾屋子呢。”成钰一拍腦袋,懊惱道,作勢起身要走。
宋昭從井裏撈上原先做好的紅豆冰粥,找個大碗,盛了一半兒出來,遞給成钰。
“你這是作甚,叫我吃着又拿着。”成钰推脫。
“別跟我客氣了,快拿着吧,這紅豆和饴糖本就是你帶來的,若不是這些東西,這冰粥也做不成,你帶回去,也讓你娘他們一道嘗嘗,他們下地回來,定熱得很。”宋昭又遞了上去,叫成钰拿穩,別歪了。
成钰道了聲謝,小心翼翼的雙手捧着碗打道回府。
這邊緊趕慢趕的,宋母也從鎮上回來了,正好與下地歸來的宋父和宋笙一道兒進了門。
宋昭忙盛了三碗冰粥。
這大熱天的,從外面火急火燎的趕回來,一碗冰粥下肚,只覺得清涼爽口,滿身這駭人的暑氣都逼了出去。
“方才成钰來過了,帶了些紅豆和饴糖,我瞧着那紅豆成色極好,留了一半兒,明日可以做點豆沙包。”
宋昭實在不想吃幹硬幹硬的地瓜面餅子,攬了做晚飯的活計。
宋母從鎮子上買了幾吊豬肉,宋昭饞肉饞的緊,提了兩吊,準備晚上做紅燒肉解解饞。
她先将肥瘦相間的豬肉都切成小塊,涼水下鍋,水燒開後,又煮了會,撈起來控水備用,然後,生火起鍋,剜了少許豬油,等豬油融化,她将八角大料,香葉等配料煸香,再扔進幾塊冰糖,等糖受熱,徹底融化開,煸炒出微黃色糖色。
接着,宋昭将控幹水的豬肉塊倒入炒鍋中,炒至顏色透亮,表面微黃幹硬,烹入黃酒,又挖了些豆豉和着蔥,姜,蒜一并扔入鍋中,煸炒兩下,倒入燒開的水,直至沒過肉塊,蓋上鍋蓋。
炖肉的間歇,她又勤快的和了面,切出一半來,蓋上籠布,放在一旁任其發酵,留作豆沙包,剩下的一半兒,她切成幾個方正的劑子,擀成薄薄的圓餅狀,抹上油,将蔥葉切碎,均勻的撒在面皮上,随後,将面皮卷起來,搓成長條狀,再将長條盤成一個圓,将收口處壓好,貼在另一個炒鍋面上,煎至兩面金黃。
忙活完蔥油餅子,紅燒肉炖的也差不多了,宋昭起鍋加大火,收淨湯汁,将紅燒肉盛至碟中,又切了幾道小蔥,撒在上面作為點綴。
宋父三人原是一碗冰粥解了暑氣,涼快下來之後,早已餓的前胸貼後背,此刻聞着紅燒肉和蔥油餅子的香氣,口水止不住的流。
這紅燒肉濃油赤醬,色澤金黃,肥而不膩,口感微甜,入口香軟即化,配上那熱騰騰酥脆的的蔥油餅子,吃的幾人直呼美味。一陣風卷雲殘,餐盤上晶亮剔透,連着紅燒肉的湯汁,都叫宋笙拿餅子沾着一并消滅的幹幹淨淨。
吃過晚飯,宋父和宋母在屋裏歇息,宋笙約了三兩好友去喝酒,宋昭無事,索性搬了板凳,坐在院子裏乘涼。
悶熱的夏日,到夜裏,才有了些涼意,一輪明月高高的懸挂在天上,淡淡的光輕柔飄渺,漫天的星星點綴着幽藍的夜空,宋昭感嘆,上輩子在城市裏,能看到的也只有色彩斑斓的霓虹燈光,哪裏有現在這般良辰美景。
她輕搖蒲扇,微眯着眼睛,享受着從田壟吹來的栩栩微風。
“請問,宋笙大哥在家嗎?”宋昭惬意的快要睡着了,忽聞有人輕扣柴扉,猛地睜開眼睛,只見月光下,一身形修長的男子立于院門前。
“你可是來找我大哥?”宋昭站起身來,踮腳眺望,月色朦胧,她看不清那人長相,想着在古代,未婚男女還是避諱的,應了一聲後便回屋喚宋父。
“小安?你可是從前蘇家那小安?”宋父披着外衣出來,一眼認出門口男子,拉開門闩。
“宋伯伯,正是晚輩”蘇安躬身作揖,瞄了一眼躲在宋父身後,眼睛瞪得滴溜兒圓,悄悄打量着自己的宋家小妹,沖她笑了笑。
宋昭一個激靈,見這人笑起來一副溫溫和和的樣子,趕忙從原主的記憶力巴拉這號人物。
“快進來快進來,自打你們家搬走,真是好些年不見了,宋笙找朋友下棋去了,估計晚些才回來,你先進來坐會兒吧。”宋父套好外衣,招呼蘇安進門。
“宋伯伯,既是宋笙大哥不在,我這...不便叨擾了,改明兒我再來拜訪。”蘇安未進門,只在門口打了聲招呼便離開了。
“老頭子,是誰在外面?”宋母在屋裏招呼。
宋昭也不乘涼了,跟着宋父一道進了屋。
“從前在村東的那蘇家,你還記得不?是他家小兒子,突然回來了,過來找阿笙。”宋父應了一句。
“蘇家?是蘇安那小子?好端端的,怎麽回來了”宋母一臉狐疑,見宋昭跟在身後進了門,把人拉過來,坐到炕上。
“可不就是他,昭昭,你還記得你蘇安大哥嗎?小時候,他還經常帶你玩呢。”宋父想到這事,還挺高興。
宋昭搖搖頭,她滿心惦記着她的豆沙包,哪裏還有心思琢磨這號人物,管他蘇家還是李家的,于她又有何幹,還是豆沙包更得她心意。
忙活了一天,宋昭也累了,跟宋父和宋母道了聲別,回屋歇息,養精蓄銳,準備明早上起來做豆沙包。
“這傻孩子,光惦記着吃食,連小時候的玩伴兒都忘了。”宋母見自己姑娘這不争氣模樣,哭笑不得。
“放她去吧,只要她不惦記着.....”宋父頓了下,放低聲音。“只要她不惦記着彭家那小子,怎麽着都行。再說了,咱家還能缺她這口吃的?”
“說起來,蘇家小子,小時候還總說要娶我們昭昭做小媳婦呢。”宋母想起幾個孩子幼時模樣,不自覺笑笑,繼而又嘆氣“沒想到,這一轉眼,孩子們都大了,都到了要娶親嫁人的時候了。”
宋父忙又寬慰宋母,這兒女自有兒女的福氣,如今都是要婚娶的年紀,小時候的玩笑斷斷不能再開了。
這邊蘇安從宋家離開後,馬不停蹄回了自家院兒,這院子久沒有人住,早已經破敗不堪,四處都結了蜘蛛網,他們當年搬走,不曾想有再回來的一天,便沒有好好安置,如今他獨身一人回來,見此景,總覺得恍如隔世。
今日已經太晚了,入夜後光線不好,蘇安草草的收拾了下,勉強有個能睡覺的地方。
他裹着外衣躺下,入睡前,想起宋家小妹妹,記憶中屁颠屁颠跟在自己身後叫着“蘇安哥哥”小丫頭,如今已經抽條拔個,長成大姑娘了,卻還是一副嬌俏靈動的模樣,叫人看了心生歡喜,他打定主意,待明日備上薄利,正式的去拜訪下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