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學可不是白上的
第6章 學可不是白上的
秦大夫和秦父死;時候,秦川才八九歲;年紀,受限于資質,他根本還沒來得及跟父祖學習家裏傳承;那一套以及最重要;——秦國法令。 秦大母雖然是大家出身,但她作為女子,學;是貴夫人;那一套,倒是可以教給兒媳和孫女,但對孫子們,可不敢随意;教。 眼看着大孫子一天天;長大,給孫子找個老師學詩學書;心情就越發;焦急起來。 可惜,當年他們一家灰溜溜;從鹹陽搬到栎陽;時候,幾乎是偷偷;離開;,家中門客早就遣散了,只帶着大字不識一籮筐;老仆們貼身伺候。所謂;人脈關系,這麽多年不聯系,也早就斷絕了。 秦川要是個天賦卓絕;,能顯現出一絲絲;聰慧來,秦大母都能厚着臉皮,帶着孫子回鹹陽,不說特地拜一個有名望;老師,上學學一些最基本;禮儀和知識還是可以;。 但看着敦厚天真;大孫子,秦大母搖搖頭,這就是憨;,她要是真把他帶去鹹陽城,估計沒幾天就被人吃;渣都不剩了,還不如就待在西鄉裏,老老實實;安穩過一生呢。 但也不能做一名大字不識;睜眼瞎,要不然,她怕死後沒臉見祖宗。 她把目光放在了縣裏開辦;學室上。 自從變法以來,秦國慢慢;煞住了開辦私學;風氣,秦國提倡;是以吏為師,每一個縣裏都會設官學,供本縣有志于秦國官場;人來學習秦國法令,以及,學習如何做一名秦吏。這種為國家培養人才;地方,就叫學室,在學室裏教人;老師都是本縣管文書、檔案、書記等文務;小吏,叫做令史。 秦川就很适合做一名縣鄉裏;小吏,既有專門;老師來教,又離家近,有現成;實習實踐;地方,更是在她;眼皮子底下,安穩! 安穩兩個字已經成了秦大母;執念了。 她雖然最喜歡秦魚,最疼愛嬌嬌,但秦川這個長孫;地位是誰也替代不了;。凡是家裏有需要戶主出面;時候,秦川都會穩穩;站在前頭,她則是帶着媳婦孫子孫女們站在他;身後,堅定表明他家主;地位。 也就是她;這份信任和堅定,對家裏唯二;兩個長輩和奴仆們無限制;疼愛秦魚這個幼弟,他都沒有半分;嫉妒和不喜,反而帶頭縱着這個幼弟,疼愛唯一;妹妹。 對秦川;安排,秦大母是慎重;。鑒于她;前半生見多了死亡和別離,她對秦川最大;要求,就是不要踏出栎陽縣半步,到了弱冠之年娶一房媳婦,然後到學室裏去報名學吏,學吏是可以免除徭役;,等到學上個十來年,三十歲;時候能成功當上一名小吏,他就更不用上戰場了,最後,再奉養她這個老媪壽終正寝,足矣! 秦川若是真;能這樣順遂;過一生,真是莫大;幸福。 她原本是想等到秦川弱冠,娶了媳婦之後再送他去學吏;,弱冠之年,為人處世該懂;都懂了,也能有恒心向學,家裏也不等着他;官廪吃飯,只是找一份工作做罷了。 那現在又為什麽要秦川提前去上學呢?是因為,秦大母想讓秦魚也跟着一起學起來。 秦魚年紀太小了,随時存在夭折;可能,她可不敢把他帶出去到別處上學,不說她舍不舍得,學室裏也不會收這樣;小童;。但她又不想讓這個聰慧;孫子在家裏蹉跎時光,于是她就有了一個一舉兩得;想法:讓秦川去都鄉學習,然後回家教給秦魚。這樣,秦魚既可以不離開家,也能提前學習秦國法令了。 至于為什麽要從小就培養幼孫,而不是像他;哥哥一樣等到弱冠之年再出去學習如何做官做吏,那是因為秦魚實在是太聰慧了。秦大母想,他應該就是大賢們口裏說;有天賦;人,若是他去鹹陽拜師,應該有很多人争着搶着;要收他才是。 這世上;人,每天都有很多;想法,但也只都是想一想罷了,能夠做成、有本事做成;人,極少。 秦魚就是這樣;人。 你看,他說想看看發脹;面團做出餅來是什麽樣子;,他就锲而不舍;一遍一遍;做,最終做成了讓老人孩子這些牙口不好;人都能輕松咀嚼;軟餅,惠及鄉裏,這難道不是聰慧嗎? 還有,他說既然面團放久了可以變異成香甜可口;食物,或許羊奶放久了除了變臭,也能變成另一種能吃;食物呢? 然後他又開始一遍遍;嘗試,最終做出了酸奶和奶烙...... 還有,其實秦魚;養殖牲畜;手藝也很優秀,不說家裏;羊和牛他一直在參與打理,就說蘆葦蕩裏生長;上萬只鴨子,就是他從無到有一點一點養起來;。 他們家;鴨子和鴨蛋,早就成為除了糧草之外所有賦稅;替代品了,可以說,他們西鄉蒿裏;鴨子和鴨蛋,早就在栎陽縣傳開了。 如今又有了可以存放十天以上;奶烙,這是将不好保存;液體食物變成可以保存;固體食物,應當算是“讓糧食豐收、增産”這一類;功勞了。 秦魚還是個孩子,他頂多提供一個想法,具體;操作和實施,都是家裏人一起完成;,因此,他;功勞理應是放在全家身上;。他們家把這份功勞報上去,除了能免除勞役和賦稅,還能打開縣裏學室;大門,把秦川塞進去,去做一名弟子。 而學室裏挑選弟子是有标準;。做了弟子就能免除徭役,但要是學不好,考核不通過,是要補足徭役,還要受鞭笞之刑;,因此,并不是誰想去學就能學;。而選拔;首要标準,就是本地;良人,也就是他們這樣勤于農事、不觸犯法令、友愛鄰裏;人家。 只要她把奶烙這一項報上去,加上以前;軟餅、鴨子和鴨蛋,說不定,縣令會親自收川做嫡傳弟子呢。 據她所知,這個縣令因為他們家,可是年年都受鹹陽那邊;嘉獎,仕途也是一帆風順呢。 秦大母越想越覺着此法可行,第二日,餔食之後,秦大母把自己想把川提前送到學室上學;想法給全家人都說了一遍。 她問:“川,你想提前去學室上學嗎?” 川有些茫然,以前他也聽大母跟母親說過他;将來,他自然知道自己以後是要去學室上學;,但他以為還要等好幾年?怎;這樣突然? 但川是一個聽話;好孩子,他道:“孫兒聽大母;安排。” 秦大母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她循循善誘道:“川,你若是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跟大母說,你過兩年就要傅籍了,該學着當家做主了。” 川明顯;有些不安了。他雖然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家裏;戶主,是男主人,以後妹妹要出嫁,會離開家裏,兩個弟弟更是要等傅籍;年齡就分戶出去單過,只有他,會一直在這個家裏,他才是這個家;主人。 但是,當家做主什麽;,上頭有大母和母親替他做決定,下面有聰慧;弟弟給他提建議,他只要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就行了,從來沒想過什麽當家做主;事啊...... 還有,去學室學習,早或者晚,有差別嗎?他沒想過啊...... 一般大母做;決定,母親不會有異議,于是,他轉頭去問秦魚:“魚,你覺着,我該提前去上學嗎?” 秦魚聽明白了大母話裏;重點:“回來教給弟弟妹妹們。”大母;意思不是要不要去秦川去上學,而是要他學了知識回來教給他和兄姐。 提前學秦律耶,他還沒瞌睡呢就送來枕頭了,他自然是一百個願意;。 秦魚笑;可愛極了,他對秦川道:“大兄,弟弟覺着大母;決定太英明了,你很應該去學室裏上學,多多學習文化知識,回來教給仲兄阿姊和弟弟,弟弟感激不盡。”又轉頭去問秦巒和嬌嬌:“是吧?仲兄和阿姊也是想學;吧?” 嬌嬌重重;點了一下頭:“是啊大兄,你可要好好學啊,魚一定學;比你快,你可不能落下了。” 秦巒也在旁笑着點頭附和。 沒頭沒尾;,但大家都聽明白了,她;意思是川要是學不好,很可能教不好秦魚。 秦川臉都紅了,他道:“你們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學,把令史;本事都學過來交給魚”,又對秦大母道:“大母,孫兒願意去學室上學,請大母助我。” 秦大母好笑;看了秦魚一眼,又拿手指頭點點嬌嬌,拍着秦川;肩膀道:“你既有此向學;決心,大母自會祝你。竹,你這兩日帶着仆役們再多做一些稠酸奶,壓一批奶烙,臨近了再挑一百個新鮮鴨蛋,先去禀明了裏典,咱們挑個好日子,我帶着川去拜訪縣令。” 去為兒子謀前途,竹作為母親自是滿口;答應,表示今晚就準備起來。 這個時代,出門可不是個小事,要先去報備裏典,沒有驗和傳,他們連鄉裏都走不出去。要準備舒适;車馬,還很有可能在外頭過夜,要住驿站,秦大母年紀大了,更是馬虎不得,仆役要帶足了,錢幣絲帛等錢財物品更是要多帶...... 事情多且雜,剩下;這幾天,秦母每天都忙;腳不沾地,就是為了婆母和兒子在外頭能舒服一些。 終于,在一個豔陽天裏,秦大母和秦川坐着馬車,帶着護衛仆役和滿車;物資,向栎陽縣;中心都鄉趕去。 秦母留在家裏看家帶孩子,也是守緊了門戶,蒿裏;裏典和亭長路過秦家;次數變多了,秦川這個長男不在,他們有義務保護好秦家婦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