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章
第 24 章
這個時候的吳白英很是溫柔,讓韓麗珍提着的心一下子就落到了實處,終是能露出個笑模樣來。
“我去熬藥,我知道怎麽熬,嫂子,你和大姨說話。”二丫從韓麗珍手裏拿過藥房,去吳川烏留下的那些藥裏挑揀需要的藥。
“這就是來照顧你的小姑子,看着是個能幹的。”吳白英看完了吳白青的病,心裏有了數,也有心思去看家裏多出來的這個小丫頭了。
韓麗珍握着吳白英的手說道:“是啊,大姨,這幾天多虧了二丫,要不是有二丫在,我現在說不得也得病倒了。
你可算回來了,你再不回來我就堅持不住了。”
升級做了媽媽之後,韓麗珍覺着自己軟弱了不少,瞻前顧後的,不果斷了。
吳白英拍了拍韓麗珍的肩,起身去看劉川柏。
劉川柏沒什麽大事,不過是平時慣常的作息時間打亂了,又有些着涼,問題不大,藥都不用吃,吳白英給他推按起來,小胖子舒服的哼哼起來。
吳白英幾個人一回來,家裏就注入了一股生命力。
韓麗華和韓麗軍這對雙胞胎,比二丫還要大一些,今年都十七了,倆人是完全相反的性格,哥哥韓麗軍是個溫柔性子,十足暖男一個,韓麗華卻是個志向遠大的,将來之後要當兵,不是文藝兵,是要能上戰場的兵,一直對自己要求都很嚴格,性子也冷冰冰的,一個小酷妹。
韓麗軍在廚房幫着二丫熬藥。
“二丫你可真厲害,每次我姐給我們打電話、寫信,都狠狠地誇你,說你學東西快,能吃苦,還會照顧人,家裏多虧有你。”
韓麗軍看着藥爐子的火,倆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天。
二丫被韓麗軍說的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沒幹什麽,都是吳姨和嫂子教的我,我是真的感激她們,要是沒她們,我現在還不識得字,只知道悶頭幹活。
我可是羨慕你們,嫂子說,你和麗華是高中生,我們隊那麽些人認字的都少,以前沒覺着學習有多難,可學了之後才曉得裏面的難處,有力都不知道往哪裏使,你們的成績還那麽好,得多努力啊。”
韓麗軍和韓麗華的學習成績都不錯,韓麗華的理想是要當兵,韓麗軍則是想要上大學,可現在連高考都沒有了,工農兵大學他又不想去,一下前途就迷茫了起來。
韓麗軍扔了一根柴進爐子裏說道:“成績好有什麽用,現在也不能考大學了,說不定,明年過後,我就得去下鄉了。”
二丫只聽過知青,她離開六隊的時候,還沒有知青到他們那裏去。
“知青不好麽,我聽說,那不是去建設新農村麽,都是很偉大的事情。”
韓麗軍從韓麗珍的信裏知道,二丫對現在很多形勢都不了解,便把知青因着什麽下鄉,到鄉下基本情況說了一下,也算是給她普及了這塊知識。
“知青下鄉怎麽能去種地呢,這事辦的不對。”二丫和齊子怡在一起時間長了,說話也沒什麽顧忌,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韓麗軍對二丫的觀點挺感興趣問道:“怎麽個不對法,誰不對,是知青不對,還是誰不對?”
“都不對,咱們不說這讓知青下鄉對不對,這是政策,必須得去做,知青下鄉去種地這就不對。
就像你,你去種地就是浪費,你學習成績那麽好,怎麽能種地呢,你要是教村裏的孩子們識字,就會少很多像我這樣的文盲,我可是知道城裏找工作是得考試的,不說村裏的孩子們能不能去考試,就這一點,工人得認字,這就說明認字是好事,不是用的。
你們識字還能做很多事,吳爺爺翻了幾本書就找了好幾個堆肥漚肥的方子,那些肥料下了地,殷爺爺都說管用不少,今年能增産,你看就這不比知青下地幹那點活有用的多。”
想想還真是那麽回事,雖然不是人人都能解決農村的實際問題,可總是會有那麽一部分人能力比較突出的,若是真使力,說不得還真的能改變部分農村的現狀。
“還有,那些個接受了知青的村領導也不行,不會用人。”二丫說的興起,還啧啧兩聲。
韓麗軍被二丫的神情逗笑了,示意二丫繼續說下去。
“你們這些城裏人,別看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可幹活,那是真不行,你幹起活來,肯定不如我,那些個村長,還非逼着你們這些個握筆杆子的去握鎬頭,那就是在瞎指揮。
咱們後勤的領導就很好,你看養豬的那幾個兵哥,他們訓練起來,就是沒有其他人好,再怎麽努力都追不上人家,就是練傷了都沒用,可他們養豬就很好,那些個豬有個什麽毛病,瞧上幾眼就能看出來,這就是誰能幹什麽就讓誰幹什麽,不能逼着他去幹他不擅長的,不能瞎指揮。”
二丫說的起勁,韓麗華從吳白青那屋出來也被吸引了過來。
“那你擅長學習麽,你還不是也在學習。”小姑娘好像沒什麽情商,說什麽都是直通通的。
“我學習那是我知道進步,你以為,養豬就不用學習了麽,幹什麽都需要學習,你要去部隊不也得學習麽,我說的擅長是他能幹什麽,而不是他一輩子都得幹一件事,學習進步了就得幹更合适的工作。”
這也是個直筒子,倆人對起來不相上下,韓麗軍怕倆人吵起來還想開口緩和緩和,沒想到倆人就這事讨論上了,你一言我一語的,說的可帶勁,根本不搭理他。
正好藥熬的差不多了,他就不在這當看客了。
吳白英果然是對症下藥,一劑藥下去,吳白青的熱就退了下來,人也清醒過來,不過還是精神不濟,沒有力氣。
就這也讓所有人都安心下來。
安市基本上沒什麽事了,除了執行任務的,得再堅守崗位一段時間,其他的人都恢複了正常生活。
解封第一天,殷老爺子,就火急火燎的來找二丫,他倆可是種地小聯盟,這秋收都耽誤好幾天了,可給殷老爺子急壞了,能出門了,這還不趕緊着點。
倆人種的東西不一樣,說好了是要互通有無的,殷老爺子種的是玉米、大豆、紅薯這類能填肚子的東西,二丫種的是白菜、蘿蔔、芥菜這些過冬必不可少的蔬菜,倆人分工明确,十分合拍。
吳白青病情好轉了很多,川柏也基本上好了,家裏不需要那麽多人守着,吳白英就把四個雙胞胎和鄭曉露的兩個兒子刁俊哲、刁俊言都給派了出來。
人多力量大,本來兩天的活,一幫子人一天就給收完了。
別說,收成還真不錯,都能和二丫老家好地的收成差不多了,這裏可不是東北的黑土地,收成本就沒那麽好。
殷老爺子笑的嘴都合不攏。
豐收誰不歡喜呢。
韓麗軍摸着手上的水泡,還真是像二丫說的那樣,他幹活真的沒有二丫能幹麻利,只會出憨力,就是真要下鄉,種地都不一定能掙出來自己的口糧,對以後要怎麽辦,韓麗軍更迷茫了。
經過清洗安市這一大事件,十一國慶都過去好幾天了,前幾年每到這個時候,都是有很多慶祝活動的,今年雖然時間過了,但兩個軍屬院還是決定要小小的慶祝一下,主要是前幾個月,大家過的太壓抑了。
也沒什麽具體的節目安排就是,軍嫂們在一起樂呵樂呵,有的嫂子嗓子好,唱起山歌來,響亮的嘞,在山坡上都能聽的清。
軍區領導聽說有這麽個慶祝活動,還在文工團調來一小隊人,熱熱鬧鬧的慶祝了一天,晚上機械廠的後勤把放映員給派了過來,一連放了兩部電影,一直放到大半夜才結束。
可能是歡樂的氣氛影響了大家,之前那種沉郁的氛圍,一掃而空,好事也一件一件的來。
為軍屬開的供銷社開門營業了,通往安市的客車也通車了,每天發車兩次,上午下午各一班,可給大家樂壞了,終于能自己出去買東西了,不用拿着個條子上後勤去請人幫忙,就是後勤的都松了口氣,實在是幫着要買的東西太雜亂,還不一定能買到,每次出去壓力都很大。
恢複了正常之後二丫又開始了上午訓練,下午養豬的日子,刁勇是走了,可警衛營裏有人啊,帶着群孩子訓練那還不是輕飄的事,當媽的和當爸的領導們,一致人為這個活動有益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可以搞下去,不顧孩子們的鬼哭狼嚎,堅定的辦了下去。
韓家和刁家剛回來的四個,還不怎麽習慣,兩天之後軍屬院的孩子們基本上就被韓家兩個雙胞胎給收服了。
韓麗軍動腦子,韓麗華是動拳頭,顏正初九月中旬就入伍去了,現在整個小隊的最強武力就是韓麗華,倆兄妹一文一武,碾壓式的實力,鎮壓了一衆孩子,多次反抗無效只得低頭。
二丫每天忙的不行,現在家裏的家務活基本上都不用二丫做了,只負責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