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進軍昌都(一)
進軍昌都(一)
攻破陳象關後,姬蓉清點了守關士兵并紛紛勸降,命令衛杉跟楚宏負責大軍休整。
“過了漠谷之後,大軍需全速前進,五日之內抵達昌都,跟衡親王回合。”
北柴收起白玉折扇,在漠谷的位置重重一敲:
“漠谷之戰,勢在必得。并且,需速戰速決,不可拖到援軍來救援,否則,大軍北上必定受阻,還會給衡親王那邊造成麻煩。”
姬蓉點頭,認為有理:“漠谷守将是誰?”
北柴道:“軒轅鵬。父親軒轅泰是戶部侍郎,忠臣之後。”
這個名字姬蓉聽過:“去年武狀元大賽,他好像進了一甲。”
北柴颔首:“不錯。但因為身形瘦小,少些力道,最後被探花郎擊敗。聽說斷了右臂,養了百日才好。”
姬蓉盯着地圖盤算:“若是強攻,我們有幾成勝算?”
北柴思忖片刻:“漠谷易守難攻,加上是行軍要塞,有重兵把守。若要強攻,倒是有把握拿下,但起碼耗時兩旬。屆時,必會打草驚蛇,引來援軍。”
姬蓉擰眉:“如此說來,只能智取。”
北柴點頭:“軒轅鵬跟宋承恩不一樣,此人善用兵将,熟讀兵法,尤其擅長排兵布陣。去年武狀元考試,他是文試第一。若非武試棋差一招,定能金榜題名。“
二人琢磨片刻,輕騎踏出陳象關,暗中造訪軒轅府。
這次,她們多帶了一人——冠絕天下的美人,柳姬。
柳姬是姬蓉麾下唯一一個不會武功的人,但她極善察言觀色,尤其讀心。從前在都城華泱,便以伶人身份幫姬蓉探尋各路消息。扳倒太子的那一次,也是柳姬在中斡旋,引誘太子謀反。
Advertisement
漠谷守軍五千,雖常年無亂,但軒轅鵬不曾懈怠半分。
每日操兵演練,排練陣法,親自指派巡邏部隊,未有一日松懈。
柳姬将自己餓了兩日,換上一身褴褛衣裳,自姬蓉馬車下來後,直奔将軍府,翩翩然暈倒在正門口。
“是個姑娘。”守門的士兵上前去看,“還是個容貌極好的姑娘。”
“看來是糟了禍亂,興許是南方逃難來的。”
“如此姿色,不如獻給将軍?”
“甚好!”
這事若放在三百年前,一個來歷不明的女子斷斷是進不去将軍府的。
然則,今時今日,女子從政權跌落數百年,在常人眼中,女子便是刺繡燒飯唱曲的寵物,斷不會想到,背後藏着一個撼動政權的秘密,更不會設防。
柳姬成功進入後,姬蓉、北柴、衛杉,三人打暈了後門接送食材的廚娘和婢女,喬裝打扮,混了進去。
入夜時分,柳姬在廂房中“蘇醒”。
難得,那日軒轅鵬未去巡夜,而是守在屏風之外,等着她醒。
仆人給她換過幹淨的衣裳,是件輕薄的煙綠長裙。
她盈盈在軒轅鵬身前跪下:“多謝恩公。”
軒轅鵬卻與預想的不一樣,未有詢問身世,也未憐香惜玉,只戒備地問出一句:
“姑娘找我,有何貴幹?”
他知道,柳姬出現在将軍府,不是偶然,也非意外。
而是刻意謀劃。
柳姬徐徐直起上半身,美豔的眸子一眯,看向那雙冷靜的丹鳳眼。
“奴家是個說書人。”
“哦?”軒轅鵬的唇動了動,“說何書?”
柳姬軟盈盈地跪坐在地上,煙綠色的袍子成色清冷,卻掩蓋不住她身上的蠱惑。
她緩緩開口,講出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頭暴戾狠毒的龍。他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成為龍王。但是他陰晴不定,疑心又重,先是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又殺死了幫他登上王座的功臣。最後,還要殺自己的孩子。有一頭小龍逃過一劫,她召集了所有冤魂的部下,想舉四方之力,一同屠殺龍王......将軍認為,我們要幫她麽?”
龍,自古至今只有一個象征——天子。
而軒轅鵬縱然遠在邊城,卻也聽聞,姬蓉為何被封為大将軍之後,反而堪比流放。
但,他是忠臣之後。
柳姬方才說的這些,等同謀反。
“大膽!”
他憤然掐住柳姬的脖子,“你竟對皇上有不臣之心!說!你的背後主使是誰?是不是姬蓉!若真是她,本将軍上書啓奏,治她一個聚衆謀反之罪!若不是她,你便是污蔑忠臣,當淩遲處死!”
脖子上的手并未用力,柳姬淺淺一笑,輕聲诘問:
“将軍衷心,日月可鑒。可你的皇帝陛下,是如何對待忠臣的呢?”
軒轅鵬遲疑,近年來,皇帝誅殺忠臣的事跡頻發。雖每次皆有理由,但細細推想,皆能知曉原因。然則,身為臣子,他的職責是忠誠。身為軍人,他的本分是聽令。
“妖言惑衆之婦,死不足惜!”
手下一個用力,下一刻,婢女破門而入:
“将軍!不好了!府上走水了!”
走水,失火。
軒轅鵬騰的起身——無故起火,極可能是敵人所為。
扔下柳姬,快步出門,卻在臨門一腳時,堪堪停下,仿佛運轉的水車被石頭卡住。
他轉頭,看向跪在地上的婢女,精明的丹鳳眼一虛:
“你不是府上的人。”
下一刻,屋內燭火熄滅,赫然一暗。
黑暗中,軒轅鵬感受到迎面飛來的氣流,閃身避開。
嘭!
門扇被踢成兩半。
月色慘淡,四處黑得可怕,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軒轅鵬破口大喊:
“來——”
“人”字沒出口,面門掃來一記掌風,他不得不擡手格擋,倉促接下幾招後堪堪站穩。
卻不想,被人從後方偷襲,一下子敲暈。
“啊?”
衛杉大失所望,收下正要出擊的招式,上前埋怨:
“公主,我正要起興,你怎的一下子給他敲暈了?”
姬蓉給了她一腳:“都說了不要打草驚蛇!快,救上柳姬走。”
于是,衛杉背起不會武功的柳姬,趁着月色躍上牆頭。
姬蓉也抱起放火回來的北柴,緊随其後。
她們未能說服軒轅鵬造反,歸根結底,還是低估了軒轅家的忠臣之心。
好在北柴謀劃周全,有全身而退之策,否則,這一趟委實危險。
“如此忠臣良将,不能為我所用,實在可惜。”
回到陳象關,姬蓉對月長嘆。
“叛将千百不可納,忠臣一将千金求。”
北柴披着披風,與她一并坐在屋頂。
“軒轅家時代文臣,這一代出了個武将,已實屬難得。何況,軒轅鵬擅長排兵布陣,往後在大型戰役中,必能龍潛深海,大展身手。”
姬蓉嘆息:“正是如此,才更加可惜。”
北柴垂眸:“以他的能力,我們一時半會攻不下漠谷,時間久了,反而引來援軍。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姬蓉猜測:“援軍應該沒那麽快。如今南方瘟疫橫行,又逢澇災,朝廷的重心不在這邊。否則,我們攻下陳象關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
瘟疫,澇災。
北柴的眼中驀然閃過靈光,問道:“軒轅鵬的父親,似乎是戶部侍郎?”
-------------------------------------
且說湯愛民獻計,坑殺無數災民,乃至南方發生□□,天怒人怨。
最近又逢澇災,洪水洶湧,沖垮了皇帝重金修建的行宮,災民數以萬計。
“死一千人,一萬人,都是個數字。”
皇帝姬盛坐在龍椅之上。
“哪朝哪代的百姓不是苦過來的?苦一苦,也就過去了。”
朝野之上,卻百官緘默。
一來,怕一個不慎,成為下一個斬首示衆的湯愛民。
二來,伴君如伴虎,皇帝最看重的行宮被大水沖垮,正在氣頭上。無人敢言。
唯有一人——戶部侍郎,軒轅泰。
一言災情嚴重,需派遣欽差大臣治水。
二言國庫空虛,不可修建行宮,而應薄款赈災。
武官死于戰火,文官死于谏言。
軒轅家世代忠良養成了軒轅鵬的衷心,自然,也養成了軒轅泰的為民之心。
在緘默不語的朝堂之上,軒轅泰是突兀的。
而在只重行宮而不重百姓的皇帝面前,他的話是刺耳的。
這番拼死的谏言,臨了只迎來一個刑罰——炮烙。
漠谷,軒轅鵬得知消息,将信書狠拍在桌上,桌面裂開一道猙獰的口子。
“姬盛!我與你勢不兩立!”
木桌掀翻,士兵急匆匆跑來:
“禀将軍,朝中來人宣旨!是持節公公。”
持節,持的是天子之命,帶的是帝王之诏。
“軒轅鵬聽旨——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戶部侍郎軒轅泰目無尊上,枉顧尊卑,犯大不敬之大罪,本應連坐三族。然,朕感念軒轅族人鞠躬盡瘁,免軒轅鵬死罪。着,将為百夫長,上交虎符,遷至陳象關。欽此。”
嗖——篤!
話音剛落,一支利箭從天而降,刺破攤開的聖旨,飛射入地,留一片金黃的布料在地表。
“刺客......”持節公公大驚失色,“有刺客!”
說話間,四周湧來上百勇士,個個精壯高大。而為首的,則是扛着長刀的匪寇模樣的趙英。
“刺客倒是沒有,山匪罷了。”
“好大的膽子!”
持節公公挺直腰杆,質問:“我乃皇上欽派的持節使,敢劫到我頭上來,不要命了!”
趙英充耳不聞,嗤一聲将刀插進地面,拔出土裏的箭,抓起殘破的聖旨抖了幾下,一臉痞相。
“我不要命了,你讓你的皇帝陛下來殺我啊。”
她上前,面容宛如刀斧,無聲中帶着壓迫。
“你,你......大膽!軒轅将軍,此人口出狂言,還不将她拿下!”
然則,軒轅鵬卻一動未動。
持節使勃然大怒:“本公公還使喚不動你了麽!軒轅鵬,你現在就算是百夫長,那也是皇上的兵!”
“哈哈哈——”趙英仰天大笑。
持節使愣住:“你笑什麽?”
“我笑,軒轅鵬可不是什麽百夫長。他是漠谷的守城将軍,手握一萬兵馬的虎符。”
持節使指着趙英手裏的破碎的聖旨:“聖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命令軒轅鵬即刻前往陳象關,左遷為百夫長!”
嚓——
趙英一個用力,插入地面的長刀抽出,平攤在持節使的肩上,刀刃朝向脖頸,懶懶地說:
“假如,如果,公公在斷腸峽就遭遇了山匪,身首異處。那麽,這道聖旨,是不是就傳不到漠谷。而軒轅鵬,還是他的守城大将?”
嚓......
刀刃貼着披風,慢慢往脖子挪,到一寸的地方停下,刺入耳膜的,是趙英宛如毒蛇的聲音:
“就看,是公公回京,自己禀報皇上。還是,我幫公公一把?”
-------------------------------------
嗡......
漠谷城門大開,迎接姬蓉大軍入城。
進城那日,軒轅鵬長跪迎接。見到姬蓉那一刻,他摘下頭盔,長發如瀑散下。
“末将軒轅葵,拜見主公!”
姬蓉震愕,跳下馬将她扶起:“将軍請起,您這是......”
軒轅葵起身,雙目緋紅:“回主公,末将的哥哥軒轅鵬,在十二歲便病逝了。這麽多年,為保家族基業,我一直女扮男裝。如今,得遇明主,卸下僞裝。請主公莫怪!”
“怎會生怪?”姬蓉又驚又喜,兩手扶着她的臂膀,“将軍有勇有謀,隐忍堅毅。得此良将,何愁大業不成?”
重新跨上駿馬。姬蓉身側,俨然大将雲集。
軍師北柴,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先鋒将楚宏,十年軍旅,叱咤風雨。
先鋒副将衛杉,英勇無雙,無人能擋。
先鋒副将姜蘭,百步穿楊,百發百中。
中尉趙英,善使長刀,力大無窮。
中尉軒轅葵,洞若觀火,尤善布陣。
長槍斜指烈日,姬蓉高聲下令:
“大軍啓程。目的地——昌都!”
半空波雲詭谲,烈風如刀,飛沙如箭,撕開容國土地的新一頁篇章。
天下動亂,四處硝煙。人們猜想這蹉跎的亂世裏定有一位蓋世英雄,翻開史冊的新天地,卻不想,就是在昌都,長公主姬蓉,連同北地衡親王,揭竿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