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楚戈望着熟悉的畫風,心底升起一絲期盼:“你去過?”
姜敏兒拿筆的動作一頓,思忖片刻,吞吞吐吐地:“嗯……我猜的,河堤這麽長,總會有一兩塊大石頭,”自問自答,“奇怪嗎?不奇怪。”
有石頭很正常,清楚具體位置地下有塊大石頭讓人頗為費解,楚戈盯着姜敏兒,總感覺她跟姜家有某些說不上來的聯系,陡然想起姜敏兒探親去了,又問:“你怎知六角磚用于河堤?”
“小滿說的,她一回來就告訴我這幾天發生的事了。”姜敏兒擡頭看向在搗泥漿的小滿,餘光瞄一眼沉思的楚戈,催促道:“你快點研墨,我還有很多沒畫呢。”
楚戈心思重重地應了一聲“嗯”,半晌後自我安慰,許是想多了,認真研起墨來。
總算糊弄過去了,姜敏兒神色微微放松,輕輕呼出一口氣。
畫了一個多時辰,楚戈喚來老趙,讓他送去水庫。
“這麽明目張膽送去,不怕有人被說你偏袒姜家嗎?”姜敏兒還以為圖紙是楚戈自用的,不自覺畫上了六角磚。
圖畫是竣工後的風景圖,類似現代的效果圖,他只是在堤壩上做了一些修改。楚戈淡定自若,“無妨,只是提了一點小建議,李大人他們自會斟酌。”
田螺湖。
李嚴就着旁邊小坑的一灘水洗手,往身上的衣服擦幾下,回到岸邊,接過老趙帶來的圖紙和信封。
過了一會,廖興明端着兩碗滿滿的水過來,咕嚕嚕灌入肚子後,順便探頭瞧一眼:“畫得很細致,跟山水風景畫似的。”
李嚴直言:“楚家三公子送來的,”接過廖興明手裏另一碗水,把畫給廖興明,“你看看,跟之前有什麽不同?”
廖興明放下碗接過圖紙,畫中已然是竣工後的水庫風景圖,其中一處特別吸引他的注意。原來圖紙的實心攔水壩上方多了一長排豎形的空心磚,洶湧的流水穿過空心磚排出,看上去十分宏偉壯觀,而在豎行空心磚邊上有刻度數字。
“這是?”
Advertisement
李嚴:“水庫儲水溢到一定水位線,先從空心部位流出,起到一個緩沖水流的作用,水位線也能監測日常蓄水情況。”
原計劃是用大石頭作為底部基礎,若用一般磚塊,恐怕承受不來雨季急流的沖擊。
“這磚得足夠大且堅硬,”廖興明沉思半晌後又道,“不過若是用四四方方的磚,确實是比用凹凸不平的大石塊要好,省去很多人力物力。”
廖興明突然湊近瞧了瞧,發現畫上水庫底部淡淡的方形印記,從水中映出微微彎曲形狀,不仔細看,他以為是海草呢,遞給李嚴面前,“師兄你看看,水庫底部是不是也鋪上了一層磚?”
李嚴方才已留意到,簡單應了一聲,庫底鋪磚隔離底層淤泥,後期也更易清理堆積在磚上的淤泥,又撕開信封,拿出來的是一份變動部分後的成本預算表。
廖興明在旁邊看着,如果他沒記錯,楚戈只在書院看過一次全貌設計圖,想不到竟全記住了,而且重新做出一份更合理的出來。
若從修建時間和後續維護來看,這份成本預算比之前預計要節省更多,能力絕對不在他們師兄弟之下,下一刻,聽到他師兄說“只窯磚可惜了”。
“誰可惜了?”李熾剛好回來,順口問一句。
廖興明把圖紙給他,悄聲道:“殿下,楚戈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熾一臉不信的誇張表情,接過圖紙看了幾眼,神情微微變得交錯複雜,不可置信變為詫異,詫異中夾着懷疑,最後假裝不屑,咳了幾聲,淡淡道:“畫工了得,這花花草草畫挺好看的。”
這是重點嗎?廖興明一臉無語,恐怕自己要有負皇上讓他輔助皇子的重托了。
李嚴走過去對老趙說,“回去告訴你家三少爺,明日我去窯場一趟。”
李熾急道:“我也去,”對廖興明呵呵笑道:“我去看看如何燒磚。”
李嚴從接到欽差大人那一刻起,已心生疑慮,後來想起在皇宮見過李熾,便猜出對方的身份,對方有意隐瞞,他也沒必要揭穿。
次日,窯場賬房。
楚戈與李嚴針對圖紙的修改作一些商讨,楚戈表明用黏土窯燒的青磚可作攔水壩用磚,再用糯米石灰漿粘結加固磚塊,只需将青磚模型做大即可,而磚坯模型大小根據堤壩的高度以及最大流水排放量預估。
所用磚塊整體體積大,結合長期接觸湖水的要求,楚戈跟系統了解過,只要稍微加長窯燒時間,硬度耐腐性的特性不會變化,楚戈打算早點燒磚備用,帶湖泊淤泥挖至一半便可開始築底部磚,争取明年雨季來臨前先完成底部建設。
李嚴已驗證青磚的實用性,家裏那塊青磚至今仍未變樣,笑道:“看來你已設想妥當,是等我來确認的。”
楚戈拱手行一禮:“嚴兄莫怪。”
李嚴擺擺手示意楚戈別在意,能縮短工期,他自然不會反對這個提議,“走,去看看你新建的窯爐,算算大概能窯燒多少大青磚。”說着邊起身往外走。
看到一旁的泥磚,李嚴想起來的路上,注意到趙家村好些村民新建的泥磚房,好奇問道:“泥磚何價?”
楚戈:“一文錢。”
李嚴笑問:“不虧嗎?”一文錢幾乎是成本價,實用性來說,泥磚房肯定比茅草房更能遮風擋雨與保暖些。
系統燒磚虧不到哪裏去,楚戈考慮的卻是長遠,坦誠道:“若是百姓都能用上,哪有虧損之說。”
李嚴贊賞地點頭,“三公子有遠見。”
窯爐前,姜敏兒正将從山上挖來的地榆種植在之前用磚搭建的花壇裏,李熾在旁邊幫忙。
李熾嘴裏一直念叨:“我一看那圖紙上的六角磚就知道你肯定在這兒,”拿着小木鏟子挖坑,目光瞟向正向他們走來的楚戈,靠近姜敏兒,“你家的磚,我可以跟廖大人說,不用找他。”
姜敏兒忽然擡頭盯着李熾:“你到底是誰?來這幹嘛的?”
“當然是來勸你的,甭管我是誰,”李熾理所當然的認真模樣,以過來人的口氣勸解,“我跟你說,花心的男人要不得,趁現在還沒成親,趕緊遠離他,不然以後他三妻四妾有你受的。”手上的動作越來快,不一會兒,挖出一個深坑,導致已經種植的地榆出現傾斜。
姜敏兒奪過李熾的鏟子,往坑裏填泥土,扶正地榆,“你別在這兒搗亂。”放下鏟子撿起地上的小木錐在花壇泥磚上雕刻動物圖案。
楚戈路過花壇邊,十分客氣道:“李公子,請別打擾我們工人幹活。”
“沒打擾啊!”李熾雙手一攤,臉色寫着無辜,哦了一聲,仿佛想起什麽:“廖大人說上次來拿磚時有人舉報過你們,我是幫他來監督你們的青磚是不是真的過關。”
從李熾到窯場,一刻都沒離開過姜敏兒,窯場都沒看過一眼。楚戈立刻擋在二人之間, “那好啊,李公子跟我們去看看磚燒得如何。”
姜敏兒壓根沒理他們,注意力集中于磚塊上的雕刻,李嚴上前觀察一陣,第一次見在磚表層刻圖,甚是好奇,“姑娘刻的是何物?”
“回大人,這是代表十二地支的動物,”姜敏兒以前除了畫畫,也喜歡在磚塊上刻東西,後來跟娘親學習雕刻稍微複雜些的圖案。
望着惟妙惟肖的小蛇,李嚴靈光閃出一副景象,問道:“三公子,是否能在青磚上刻蛟龍?”青磚上有蛟龍,外表壯觀,亦可作守護地方百姓之意,寓意皇恩浩蕩。
突然又犯難,搖頭道:“工程量過大,還是罷了。”
“這個簡單,兩位跟我來,”楚戈趁機做出請的手勢,示意李熾跟着他們。
李熾瞅了楚戈一眼,不情願地邁出步伐,忽然回頭道:“敏兒姐,你也一起來。”不忘炫耀地看着楚戈。
楚戈一怔,都稱呼姐了,他們什麽時候這麽熱絡了?
“走吧!”姜敏兒放下手裏的木錐,叫上呆愣的楚戈。
兩名工人在做磚窦,楚戈拿起其中一個模型,指着木板的表面,“只要在這裏刻上圖案,做出的磚坯便有圖案,待燒窯出來後再加工。”
李熾雙手抱臂,“削減厚度,不會影響磚塊的使用?”
“不會,”姜敏兒撿起一塊小木條,放在磚窦上,“稍微加長便不會影響磚的厚度。”
楚戈補充:“我們先做出幾個試驗品,若大人滿意再批量窯燒。”
“一唱一和,還真默契,”李熾撇撇嘴,小聲嘟囔。
李嚴很滿意,表示已經迫不及待想看成品了,跟着楚戈巡查一遍窯場後,便告辭回水庫。
送走李嚴,楚戈回到窯場,瞅見非要留下的李熾,像只蜜蜂一樣,殷勤地圍繞着姜敏兒,嚴重懷疑他不是來監工的,想上前,可好像也沒什麽理由能阻止別人,只能悶悶不樂地鋸木板。
一木板鋸鋸了快一炷香了,見自家少爺心不在焉,老趙來到楚戈面前,主動問:“三少爺,要不我來吧?”
“不用,”楚戈坐在泥磚上,茲啦茲啦地來回拉扯,見老趙還杵着,擡頭說:“你擋到我了。”
老趙瞅瞅兩人的距離,不明所以,“擋了嗎?”
楚戈嘆了口氣,動作停止,“找我有事兒?”
老趙本來也有事彙報,“少爺,窯場的泥土可能不夠窯燒馬員外的青磚。”過些天就要出一批貨,“我昨日去看了,附近能挖的泥地已經沒多少泥土。”
淤泥适用于窯燒泥磚,但堤壩的青磚長期泡于水中,最好是用粘性強的黏土,才能保障品質,而平江城最大的粘土地集中在西南區,位于楚姜兩家窯場的中間地帶。
楚戈問:“那你們有誰知道哪兒還有大的粘土地?”
老趙茫然地搖頭,雖在窯場十多年,但這裏之前窯磚甚少,根本不用外出找土,大部分是用大少爺送來的次品磚坯重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