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楚戈正跟工人一起放磚坯進窯爐。
他早上去找了李嚴商量,提議用收購泥漿、泥土的方式鼓勵百姓參與救災,既能解決李嚴人手短缺的問題,又能解決受災百姓面臨吃飯難題。自然得到官府的支持,一張告示榜張貼出去,百姓紛紛主動挖泥送來。
聽到身後的聲音,楚戈放下磚坯,從窯爐裏出來,抹去額角的汗水,望着一排排整齊的磚坯說:“這些磚暫時我自己用,建窯爐,建房子,我打算在趙家村找塊地建個房子。”有時候忙太晚,有個臨時居住地也較為方便。
原本就對直接燒磚坯的燒爐好奇,姜敏兒請求,“之前聽老趙說,你缺燒爐工,我想試試。”
楚戈略微驚訝,就算在他穿越前,燒爐工一般男性居多,倒不是說活兒有多辛苦,主要是高溫讓很多人不适應。
見楚戈在猶豫,姜敏兒眨巴着眼睛打起感情牌:“老趙家房子沒了,我也得掙錢養自己,不然得回去乞讨了。”
若不是系統窯磚,加之泥磚窯燒時間只有半天,不然楚戈還真不會讓她幹,叮囑:【系統,千萬別燙傷她。】
迷你小窯爐從大窯爐裏出來,飄在姜敏兒正前方,【宿主放心,我只燒磚,不燒人的,何況是漂亮的美人兒。】
楚戈大概跟姜敏兒講解工作內容,添柴看火看時辰,別讓其他非相關人員靠近,特別是小孩,需多加留意。
姜敏兒沒想到楚戈真答應了,以前娘親就不會讓她靠近窯爐,說太危險。
兩日後,河堤、路邊因大雨堆積的淤泥都被百姓掏完了,甚至有些人去坍塌的山腳挖泥運過來。
窯場原本寬敞的空地堆滿泥土,實在沒地兒放了,楚戈幹脆讓他們直接倒在前面的斜坡,擴寬窯場地面空間。
這天,李嚴來到窯場找楚戈。
李嚴近日忙于災後重建,河堤修補,看上去整個人相當疲憊,坐下來後直奔主題:“我此次前來,主要有件事想了解三公子的想法。”
楚戈讓他但說無妨。
Advertisement
平江城地處沿海,屬于臺風頻發地,同時臨近運河,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連接南北的重要樞紐之一。
正因如此,每逢雨季到來,上游城鎮若同時出現暴雨,雨水均彙入平江城水庫,現有的水庫根本無法承載幾座城的排水量,所以平江城幾乎每年都出現河水泛濫的情況,百姓也或多或少受災害影響。
李嚴上任此地修善司官職後,曾提出在原有水庫下方以一湖泊為基點再建一水庫,雨季得以緩解上游水庫超出的容水量。
暴雨前,李嚴再次向朝廷提交折子,昨日明确得到回複,不日,欽差大臣将聯合工部同僚前往平江城協助修建水庫。而修建水庫,除了必要的岩石,也少不了磚塊,他今日主要是為磚而來。
聽完,楚戈臉色卻微微異樣,“不瞞大人,以我現在窯爐的出磚量,遠遠不能達到水庫用磚量,水庫工程也不能因磚而延遲,我想大人應該多找兩家磚場方可。”
李嚴哈哈大笑,“果然是三公子,李某真沒識錯人,”随即又問:“三公子不是正在擴建窯場嗎?”
“是,只是修建窯場也要從安全方面考量,除了專業的工匠,我現有的人手也不夠,”楚戈說出目前自己遇到的困境,由于之前暴雨影響,原來的工匠接了別的急活,暫時沒能過來施工。
李嚴指着自己:“三公子,我來給你找人,你看行不行?”
楚戈笑道:“大人說笑了,大人接觸工匠比我多,又豈會不行,”試探性地詢問:“不知他們……”
“是我的一個舊同僚,他嫌俸祿低,自己組建一支工匠隊,請他幫忙也算是報答你之前幫忙收購泥漿疏通河堤的忙。”
有人幫忙,楚戈卻之不恭,不來虛假客氣那一套,欣然接受,立即拿出圖紙跟李嚴讨論。
李嚴看着設計圖,贊道:“看來是我低估了三公子的實力。”窯場給他的印象,一般髒亂為多,然而工程圖一筆一劃像是經過嚴謹規劃過,窯爐看起來有一定的美觀度,形狀像個拱橋,兩邊有散熱小窗,煙囪比一般窯場要高大。
李嚴留意到兩個窯場內部之間的拱形,看上去頗為不搭:“三公子,這裏是?”
楚戈看向他指的地方:“一條通道,連接兩個窯場內部,便于磚塊移動。”
“行,我明天休沐順便帶人過來,”李嚴收起圖紙,又說道:“對了,順便跟你說一聲,大公子出獄了,管事改了口,聲稱自己聽錯了,衙門判管事入獄兩個月。”
楚戈最近很晚才回家,聽娘親提過,只是楚軒不妨礙他,他也沒心思理會。
送走李嚴,楚戈給每個人工人編了工號,若按李嚴所說的水庫,他大概估算了,就算後期窯場建成,他現有的工人也不夠,将工人工號分發下去後,吩咐老趙把招人的事提前。
姜敏兒坐在一塊泥磚上,雙手放膝蓋上,撐着下巴,眼錯不眨地盯着窯爐的火,燒得很旺,卻沒感覺到很熱,甚至也不怎麽需要她添柴,一爐的柴火能燒很久,實在是神奇。
小窯爐被美人盯着,大火亂蹿,【哎呀呀,你別老盯着人家看啊,怪害羞的。】
姜敏兒卻聽不到它說話,看着好像火燒得更旺了,反而更加專注地盯着窯爐的大火。
【宿主,救命啊,她老是看我……】小窯爐看到姜敏兒身後的楚戈,發出求助信號。
楚戈無奈一笑:“她應該是好奇你為何一直能燃燒。”
小窯爐懇求:【拜托你讓她離開一會。】
楚戈:“敏姑娘,川嫂帶回來一些山梨,你也去吃點解解渴。”
喜歡種蔬果的川嫂每天窯場趙家村兩地跑,是他們夥食的負責人之一。楚戈讓老趙去添置了一些廚具,跟着大家一起吃大鍋飯。
姜敏兒回過神,拍拍身上的泥土,喃喃道:“你這爐子是個好爐,會省柴。”
楚戈哭笑不得,他也不能直接說這是個系統。
姜敏兒啃着山梨,含糊不清問:“姜老爺的協定書你拟好了嗎?”明日是爹的生辰,她得回去一趟。
楚戈拿出已簽好的協議書,姜敏兒直接收入布袋裏,跟楚戈請一天假。
姜府。
荷花綻放,夏風中吹來陣陣清香,花池邊小築雅致清幽,案前坐着紅絲帶與青絲纏綁成蝴蝶結的白衣女子,她輕撩開耳側遮擋視線的紅絲帶,專心研墨。
坐在對面的姜鵬研讀協議書:“女兒,你真的确定楚戈的小窯場能賺錢?”
“爹,李嚴大人是不是找你了?”姜敏兒放下墨碇,“他昨日找了楚戈。”
姜鵬頗為震驚,“啊”了一聲,李嚴前兩天确實找過他,“你的意思是水庫用磚不光我們姜家?”
“對,還有楚家,”姜敏兒補充,“另外加楚戈,也就是三方一起,”指着下方簽名的地方,示意姜鵬在這兒簽字。
姜鵬不甚在意,“就他那個小窯場,燒不了多少磚,肯定是我們跟楚昌占大頭,”拿起毛筆準備簽字,“這銀子就當爹将來另外給你的嫁妝。”
姜敏兒收起一份協議書,驀然想起什麽:“爹,你生辰宴有沒有邀請楚戈?”
……
姜鵬想了想,“他是我準女婿,楚昌應該會讓他過來。”
翌日。
姜府一片喜慶,紅色壽字裝飾整個前廳與大院,每桌一大盤壽桃包,姜鵬攜帶妾室陳氏在門口迎賓。
姜鵬的生辰宴請各界商賈名家,除了慶祝生辰,也算是一場生意、官場人士的交流。
往常楚昌只帶楚軒出席,今年跟姜家定了姻親,叫上楚戈一起來。
楚軒跟商賈家族公子們侃侃而談,不知是誰,提了一嘴楚軒入獄之事,笑道:“楚軒兄真是創了咱們的先例,竟把自己整進牢獄。”
“話說回來,那不是你的窯場嗎?怎麽砍個樹還偷偷摸摸的。”
“聽說早就不是楚軒兄的了,小小窯場之前還在工部廖大人那兒揚眉吐氣一把。”
“楚軒兄,估計用不了多久,庶子都爬到你這個嫡子前頭了。”
……
你一句我一言,楚軒憋屈,頓感丢了面子,望着楚戈的背影氣得牙癢癢,“他就一個倒插門的,能跟我比?楚家可沒他的份。”
“楚軒兄說的有道理,不過話說回來,怎麽沒見姜家兩位小姐?”一青年男子東張西望,他的目标在二小姐,“聽說姜府也在物色二小姐夫婿。”
“二小姐嬌美如花,上門提親的都快踏破門檻了。”
“來了,來了,二小姐出來了。”
一妙齡女子身着紫色織錦長裙,發髻一根镂空金簪綴着點點紫玉,面施粉黛,一颦一笑端莊優雅,正向院子走來。
姜雲兒走到姜鵬、陳氏身旁,柔聲喚了:“爹,娘。”
姜鵬應聲後又忙着去接待賓客,留下母女倆。
陳氏貼着姜雲兒耳側,悄聲道:“雲兒,你看看,這平江城的商賈、世家公子哥兒,你爹都給你請來了,看看有沒有入眼的?”
姜雲兒稍微打量了幾個向她招手的男子,興趣淡然,餘光忽然瞟見一抹身影,那人在盯着她們家的花壇。
陳氏被姜鵬派來的家丁叫走,姜雲兒觀察男子一會兒,似乎他不是來參加生辰宴的。
“公子,請問在看什麽呢?”姜雲兒走到男子旁邊,“賞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