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章
熟嗎?
姜敏兒也不确定兩人算不算得上熟,只道:“爹,他還不知道我是姜家大小姐。”
姜鵬不理解,“你打算一直瞞着他?”
“暫時先這樣,也沒必要一定讓他知道。”
姜鵬沉默片刻後,表情變得極其認真:“女兒,若你真不想嫁給他,跟爹說,爹不會勉強你,只是爹不想你将來一個人。”
姜敏兒有些吃驚,“不是你給安排的親事?”
“女兒最重要,”姜鵬握着姜敏兒的手,感慨道:“你小時候爹生意忙,陪伴你成長的時光太少,長大了你不需要爹照顧,爹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你能幸福,有個好歸宿。”
“爹,你怎麽了?”姜敏兒直覺這不像他,一向樂觀的爹這會兒怎麽如此傷感。
“爹沒事,只是暴風雨找不到你,擔心了,”姜鵬額頭紋緊皺着,嚴肅道:“下次別整失蹤,爹心髒受不了,知道沒?”
姜敏兒懷疑地看了姜鵬一眼,讷讷地應聲“嗯”。
林氏走出休息室,回頭瞅了瞅,拉着楚戈到沒人的磚堆後面,悄聲問:“小戈,那女孩兒是誰?”
楚戈也只知道敏兒這個名字,具體她家在哪還有哪些親人,都不了解,簡單跟林氏說了兩人的相識過程。
林氏回想剛才看到的場景,思及楚戈有婚約在身,委婉地說:“小戈,你剛剛跟她……”
楚戈明白他們誤會什麽,忙解釋:“娘,您誤會了,我剛才給她檢查臉上的傷,我手臂也有點傷,她幫我包紮而已。”
林氏臉色微變,“嚴重嗎?讓娘看看,”拿起楚戈的手臂細細查看。
Advertisement
“不礙事,不小心刮了一下。”楚戈收回手,轉而問林氏:“娘,你怎麽會來窯場?”
林氏神色黯然,楚戈能猜出個大概,楚家除了爹跟大娘、姨娘,一般就算下人針對她,她也不會放在心上,輕握林氏的手撫慰,讓她別往心裏去。
對楚家,林氏已看淡,她擔心的只有兒子,望着楚戈欲言又止。
楚戈捕捉到林氏奇怪的目光,“娘,有什麽話您說。”
林氏思慮一會兒後問:“你喜歡她嗎?”
楚戈倏而一頓。
林氏緊緊盯着楚戈的眼睛,重複問一遍:“你是不是喜歡她?”
楚戈既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
林氏輕嘆,鄭重道:“娘希望你能從一而終,別做出什麽事傷害了人家。”
“娘,我真沒有,”楚戈極力否認他們剛才所見真不是想的那樣。
“娘知道,你是有分寸的人,娘只是提醒你,”林氏輕拍楚戈的手,“好了,帶娘去烤烤火。”
楚戈站在窯口,背對着窯爐,望着直直落下的雨線,天空漸漸有明朗趨勢,目光游移至磚坯小棚下,老趙跟着兒子趙文念書,川嫂在一旁滿臉笑意地看着二人。而大棚裏有幾名村民圍着村長,不知在商量什麽。孩童們跑來跑去,小幼童則在地上爬行。
人群中,視線最後定格在女孩身上,女孩在仰望天空,清晰流暢的下颌線襯出她骨相極佳,垂落的長發烏黑柔亮,反襯得她的臉似紙一樣白。
姜敏兒收回視線,似乎感受到對面的注視,偏頭望過去。
靜靜相視,仿佛周遭一切跟着安靜。
良久。
村長與幾名村民來到楚戈面前,對他的收留表示感謝,村長神情頗有為難之色,請求道:“楚三公子,你也知道,有些村民的房屋在暴雨中被風刮倒了,他們有的無家無歸也沒親戚投奔,能不能讓他們暫時住着?等建好房子再搬回去。”
本來給工人休息用的房間現在主要讓老人,婦人和小孩用,而男人們幾乎都睡在大棚下。
望着他們渴望又淳樸的眼神,楚戈點頭答應。
村民們喜笑顏開,對他是千恩萬謝。
楚戈不太習慣招架太多人的熱情,尴尬的應對着。
好在有人幫他解圍了。
“村長,住是沒問題了,”姜敏兒散落的黑發已編成一條麻花辮,自然落于右肩,“但這兒沒糧食,大家會餓肚子。”
确實,這裏鍋碗瓢盆都沒有,昨晚他們走得急,能拿的東西十分有限。現在也不知道家裏具體什麽情況,村民們交頭接耳讨論。
老趙:“少爺,我家有菜幹,就是不知道有沒有被雨水泡了。”
一名工人舉手:“我家有點存糧,放缸裏應該沒被水沖走。”
“我家也有紅薯。”
“我家也有。”
……
姜敏兒聽着大夥述說後,“村長,不如這樣,等雨再小點,家裏有糧的人帶幾個人回去找找,能吃的都帶過來。夥房不夠大,會搭爐子的人用磚塊在外邊多搭兩個爐子。”
衆人紛紛點頭認可,說幹就幹,開始着手搬磚,找合适的地方搭建爐子。
“謝謝!”楚戈輕聲道。
姜敏兒卻說,“是我們該謝你,只是這樣,不會耽誤你做生意嗎?”
楚戈淡然,“生意哪天都可以做,不差這幾天,”目光卻停留在某處,似乎在思考。
“怎麽了?”姜敏兒順着他的視線望過去,“窯爐有問題?”
楚戈搖頭,“我本打算拆了它擴建,現在不拆了。”
窯爐的火苗忽然蹿起,【宿主,那我的新房子呢?】
“重新在旁邊再建一個新的,”楚戈認為拆了再建費時間,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暫時無法拆窯爐。
姜敏兒問:“你準備窯磚?”
楚戈卻有些犯愁,如此一來就會面臨新的難題,之前賺的銀子預算剛好夠擴建,如今要新建,加之暴雨影響,各方面的費用肯定比之前要高,計劃得延後了。
“誰要燒磚?”姜鵬突然出現在二人之間。
楚戈轉瞬眼前一亮,應聲“是”後問:“姜世叔之前不是想讓我加入姜家窯場,不知道現在還作不作數?”
姜鵬睨着他,“你不是不要嗎?”
“我不需要姜家窯場,我需要的是姜世叔能注資到我的窯場。”姜鵬一臉疑惑瞅着他,楚戈耐心解答,“假設姜世叔給我一千兩,你什麽都不用做,每年年底能直接獲得窯場的兩成分紅,等你哪天想撤資了,一千兩銀子我會如數歸還。”
天下會有這等好事,躺着賺錢?姜鵬狐疑地盯着楚戈,“萬一你不給我分紅或不還我銀子呢?”
“立字為證,姜世叔可邀請任何人做見證,”楚戈信誓旦旦保證。
姜鵬面色有慮:“一千兩不是小數目……”
咳咳——姜敏兒咳兩聲。
“一千兩不是小數目,但我還是能拿得出,”姜鵬臉上的皺紋舒展開,搓搓手親切詢問楚戈:“賢侄,你想什麽時候要呢?”
楚戈被姜鵬瞬變的态度整得有點不知所措,少頃答道:“當然是越快越好。”
姜鵬馬上喚來家丁,讓他回去跟管家說準備銀子,送去楚家給三公子。
這速度,楚戈驚訝,“姜世叔,還沒拟約定書。”
“拟好你讓人送我府裏,”姜鵬左右瞅兩眼,指着姜敏兒,“就讓她送過去。”
楚戈剛想解釋什麽,被姜敏兒打斷,“行,多謝姜老爺。”
聽到女兒的感謝,姜鵬心裏樂開花,臉上笑容明朗,卻不好在兩人面前露餡,借口觀看窯場走開,臨走前不忘誇道:“你這兒的工人不錯,有禮貌。”
看着姜鵬輕快的步伐,楚戈越來越搞不懂這位準岳父。
姜敏兒:“你打算怎麽用這筆銀子?”
楚戈:“先窯磚再建窯爐。”
“你的泥呢?”姜敏兒環視一圈,只有磚坯棚旁邊一小堆泥土,加上大棚裏的磚塊,遠遠不夠建一個窯場。
“姑娘提醒的是,我再想想辦法,”楚戈沉思。
薄暮時分,雨漸小,淅淅瀝瀝下着。
姜鵬帶着家丁回府,一些村民回村,房屋被毀的村民跟老趙一起回去找糧食。
楚戈擔心林氏身體吃不消,一起回楚家,讓丫鬟去請大夫,給林氏把脈後開了幾副預防風寒藥,想起之前姜敏兒的叮咛,讓大夫重新給他上藥包紮。
次日清晨,天空已放晴
東大街靠近運河,昨日被洪水浸泡過的街道,留下一層厚厚的泥漿。
楚戈走進修善司,卻被告知李嚴在疏通河堤,又趕去河堤。
半個時辰後,官府榜欄貼了一張大告示,鼓勵百姓參與救災,清理道路、河堤的泥土,黏土送到松子山窯場,一木桶泥漿兩文錢。
消息炸開了鍋,百姓雖然不明白窯場要這些泥漿幹什麽,但想到有工錢,大夥都來了興致。挑兩桶過去就能買一個大饅頭,不就能解決眼下口糧問題了,紛紛奔走相告,連路邊的乞丐聽說了都跑過來詢問。
晌午過後,窯場。
不斷有人送來泥漿、泥土,一工人在清點,趙老給工錢。
部分工人将收集回來的雜草、稻草,放入泥漿池踩踏混攪均勻,待泥土與草混合至粘稠,再裝入長方形镂空木架框裏。
工人用手、腳密實擠壓拍平,再提起木框,就成了一塊泥磚坯,其中兩個工人小心地擡起磚坯放入窯爐。
玩鬧的孩童跟着工人搗泥巴,大人時不時讓小孩別亂跑,去邊上玩兒,卻也不會妨礙他們有條不紊地做磚。
姜敏兒第一次見泥草混合的磚,走到窯爐前問楚戈:“你窯燒這些泥磚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