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76
宋時鳶覺得自己像條即将被端上桌的魚,會被餓了兩年的岑九容吃幹抹淨,渣都不剩。
如此處境下,她以為成親前這最後一個月自己會恐婚,但其實并沒有。
光是嫁妝的事情就忙得她團團轉,鐘氏置辦啥都要問過她的意思,生怕不合她的意,讓她想躲清閑都躲不了。
她不止一次告訴鐘氏,自己不挑剔,讓她随便采買就成,偏鐘氏不聽,下回照舊。
更何況女學跟鋪子那邊還一攤子事情需要她料理,偶爾還要過問下莊子上的情況。
哪有空矯情?
幾乎是一眨眼的工夫,時間就來到了十月初六。
後日大婚,明兒初七單頭日,所以今兒是往将軍府送嫁妝的日子,也是親朋好友給宋時鳶添妝的日子。
大舅母李氏近水樓臺,是第一個添妝的,給了對價值不菲的金絞絲嵌多寶镯子。
這顯然大大超出鐘家這等小戶人家添妝的規格,算是下血本了。
鐘氏看在眼裏,但卻并未開口拒絕。
橫豎鐘文靜還未出嫁,兄嫂給多少添妝都不打緊,回頭給侄女添妝時還回去便是了。
第二個來的卻是張宛如。
宋時鳶打趣她道:“你可悠着點,別添太貴重的,否則二十天後我還不起席。”
張宛如與鄭書年的婚期定在十月二十八,只比宋時鳶晚二十日,添妝也多半會安排在二十六這個雙頭日。
張宛如從大丫鬟冬雪手裏接過大紅色的錦匣,将其放到宋時鳶面前的梳妝臺上。
嘴裏笑道:“還不起席?你這是埋汰我呢,還是埋汰岑大人呢?岑夫人。”
宋時鳶立刻回怼:“當然是埋汰你了,錦鄉侯世子夫人!”
饒是張宛如再穩重大方,也只是個未出閣的姑娘家,比不得宋時鳶這個老黃瓜刷嫩漆的,頓時臉色緋紅,別開頭去。
躲了好一會兒羞後,張宛如這才咬牙,恨恨道:“你就貧吧,我看你後日還嚣不嚣張得起來!”
宋時鳶當然是——
嚣張不起來了。
九月初八一大早,宋時鳶就被辛夷跟青黛火急火燎地從被窩裏挖出來,洗漱更衣。
才剛用完早膳,梳妝娘子方娘子就來了。
先給她開臉,也就是用細線絞幹淨臉上雜亂的絨毛,接着又開始給她梳繁複的新娘頭。
梳妝娘子邊給宋時鳶梳頭邊誇贊道:“姑娘的頭發又黑又密,旁的新娘子發髻得用五六個發包才像樣,姑娘最多只要三個就足夠了。”
鐘氏在旁笑道:“這孩子旁的都一般,只這頭頭發還能拿得出手。”
但凡能做梳妝娘子的,除了手藝好,還得嘴甜,方娘子聞言立時“噗嗤”一下笑出聲來:“我的太太喂,你可真會說俏皮話,就宋姑娘這天仙一般的模樣,還只能算一般,那全天下就沒有不一般的人兒了。”
鐘氏樂得唇邊開出一朵花,甩了下手裏的帕子,笑着打趣道:“難怪都說方娘子梳頭手藝最好,只怕是滿京城裏沒幾個能比你更會誇人的梳頭娘子。”
方娘子先是一怔,回過味來後繃不住,仰頭哈哈大笑起來:“宋太太您可真風趣。”
宋時鳶擡眼偷瞧了滿面春風的鐘氏一眼,心下五味雜陳。
許是因為嫁在京城的原因,加上宋時鹄夫妻倆也在京裏,即便宋廪外任,兄妹倆也能互相照應,鐘氏面上倒沒有太多不舍。
而前世宋時鳶是從青雲縣嫁去昌安縣,兩縣隔得有些距離,母女相見也不容易,出嫁那日鐘氏幾乎哭暈在花轎前。
“母親,妹妹,縣主她們來了。”趙文姝的聲音突然傳進來。
随即就聽到于敏晴的大嗓門:“喂,你別通報,咱們偷偷摸進去,沒準能趕巧撞上她換衣裳,嘿嘿嘿……”
宋時鳶嘴角抽了抽,堂堂縣主,竟然如此猥瑣。
這家夥自打放棄不争氣的呂表哥,接受家裏安排的親事後,就越來越放飛自我了。
衆人嘻嘻哈哈走進來,插科打诨地陪着宋時鳶梳完頭又上完妝,一上午就這麽過去了。
用完午膳後,眼瞅着離接親的時辰越來越近,宋時鳶不自覺地緊張起來。
怎麽回事,說好的不慌亂不緊張呢?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收肯定是收不過來了,為了自己的臉面,她只能佯裝淡定地同小姐妹們閑聊。
慢慢地,竟也放松下來。
但當外頭想起噼裏啪啦的喜鞭聲音時,她頓時又緊張起來。
簡直是太沒出息了,又不是沒成過婚,緊張個什麽勁兒?!
方娘子生怕自己的聲音被鞭炮聲蓋過去,大聲喊道:“快,新郎官來了,快給新娘子蓋上紅蓋頭。”
辛夷跟青黛連忙一人兩角擡起紅蓋頭,罩到宋時鳶頭上。
于敏晴跟張怡安動作麻溜地跑出去,指揮自己帶來的幾個強壯婆子将院門栓上。
張宛如跟鄭書怡也跟出去幫忙。
趙文姝作為長嫂,并未跟出去看熱鬧,她伸手握住宋時鳶的手,發覺她手指在小幅度地發抖……
心想:“別看小姑子素日四平八穩的,遇到出嫁這種人生大事也是會緊張的呀。”
她拍了拍宋時鳶的手背,安撫道:“妹妹別緊張,有嘉晴縣主她們堵門,新郎官跟傧相們只怕沒那麽容易進來。”
頓了頓,又笑道:“就是進來了又如何,還不得等大爺背你去正院拜別父母後才能上花轎?”
宋時鳶輕吸了口氣,點頭“嗯”了一聲。
然後豎起耳朵聽外頭的動靜。
但外頭聲音太嘈雜了,她實在是聽不清。
不過好在有愛湊熱鬧的青黛在,她将玻璃窗戶推開一條縫,透過縫隙朝外看。
嘴裏興致勃勃地解說道:“嘉晴縣主讓姑爺對詩,把張三姑娘拉過去出題,結果沒等張三姑娘開口,姑爺一句話就把人給勸退了。”
張三姑娘說得是張宛如,她在柳樹張家姊妹裏排行第三。
宋時鳶被勾起了好奇心,問道:“一句什麽話?”
青黛回道:“姑爺說‘還記得十年前那個上元節是誰将你從拍花子的手裏救回來的嗎?’。”
宋時鳶:“……”
感情岑九容還是張宛如的救命恩人?
難怪張宛如老是替他說好話,還打從一碰面就對自己特別關照,自己這是被愛屋及烏了呀。
“真是不中用。”于敏晴松開張宛如的手,又去拉鄭書怡:“那嘉怡你來,你可是狀元郎夫人。”
鄭書怡飽讀詩書,出題連詩小意思,她也沒有推辭。
這邊宋時鳶正等着青黛轉播鄭書怡出的考題呢,結果青黛嘎嘎直樂:“姑爺太陰險了,竟然将鄭世子跟蕭狀元推出來,讓他們跟縣主自相殘殺,還讓縣主不要手下留情,一定要出個難題難倒他們。”
宋時鳶嘴角抽了抽,确實夠陰險。
若鄭書怡出的題被答出來,岑九容作為勝利方可以順利進門,而鄭書怡丢了面子,回去後肯定要跟兄長以及未婚夫鬧。
若鄭書怡出的題沒被答出來,一個是錦鄉侯府世子,一個是狀元郎,卻連個女子都比不過,簡直顏面無光。
無論是輸還是贏,總歸岑九容不虧。
鄭書怡咬了咬後槽牙,直接放棄出題,恨恨地退回到張宛如身邊。
張宛如輕笑出聲:“岑大人這是在向我們展示甚叫‘不戰而屈人之兵’呢。”
這麽一來,前頭只剩下于敏晴跟張怡安兩人。
張怡安雖然在家裏跟着女先生念了大半年書,又在燕京女學上了一年學,但文學水平遠還沒達到能出題連詩的水平。
于敏晴只能咬牙自己上:“我可沒被你救過,反倒是我還幫襯過幼時的你,你休想威脅我,今兒這題我出定了!”
岑九容笑道:“縣主的恩情岑某銘記在心,也已找機會還回去了,縣主若想知道的話可以回去問大長公主殿下。”
他略一停頓後,他又意味深長地補了一句:“不過就算縣主問,大長公主殿下恐怕也不會告訴你。”
不等于敏晴接話,他又自顧地将話茬拉回來:“至于考題,縣主既然想考教未婚夫的學識,岑某又豈能阻攔?溫乘舟,你來。”
于敏晴又氣又羞,臉“蹭”地一下紅了,咬牙切齒道:“岑九容,你好……”
好卑鄙無恥!
不過大喜的日子,于敏晴就是再如何不懂事,也幹不出來當面辱罵新郎官這樣的蠢事。
溫乘舟,就是榮昌大長公主給于敏晴尋的未婚夫,是寧安侯的嫡幼子。
別看他名字文雅,但其實是個武官,乃禦前一等侍衛。
讓一武官站出來答詩詞歌賦考題,這不明擺着給人難堪嗎?
這考題于敏晴顯然是不能出了。
于是岑九容就這樣大搖大擺地領着人跨過門檻,走進了院子裏。
聽完轉播的宋時鳶簡直無力吐槽。
岑九容并非不通文墨,相反文采還極好,功夫也是一等一的高,無論文試還是武試他都能不靠傧相幫忙過關。
結果這丫偏不走尋常路,連給人出題的機會都不給,直接從根上将人KO,簡直是嚣張得過份。
宋時鳶正在心裏吐槽呢,屋子裏突然鴉雀無聲,接着就聽見岑九容帶着笑意的聲音響起:“阿鳶,我來接你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