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謝府,書房裏一堆叫得上號的大人們聚在一起看向上首的崔家主,崔家主老神神在的搖頭晃腦回憶着昨日看的戲曲。
“這,崔大人您就別在哪兒不說話了,您到時說說這懷王到底是個什麽意思?”一旁的幾個下官急急忙忙地說着。
“是啊,是啊!”
“咳咳,咳。”謝家主是主人看着這些稱得上是老油條的大人們不表态他就只能先穩定下來,他一咳嗽衆人的視線轉向他。
‘都是狐貍!’謝家主心裏暗罵一聲,“崔尚書您對這事兒有個什麽章程也好說出來讓大夥兒都安安心。”
崔家主這才掀開半阖着的眼皮,“嗯,你們啊就是太沉不住氣了。一個個都是這樣讓人說什麽好?”
底下的人聽到這話也沒說什麽,反正這老頭就是喜歡裝樣子,說說也掉不了一層皮。
“那就請崔尚書不吝賜教了。”趙尚書一向看不慣這老頭,這次要不是秦朝的大部分世家都來了他才不願意來,紅燒肉那麽好吃的回去可吃不到了。
“嗯,這沒什麽好想的。”崔尚書還是那麽折磨人的語氣不緊不慢,“聖上的年紀也不小了,諸位皇子自明年起也要大婚了啊。真是歲月不饒人啊!”說着他感嘆一句。
他說得輕巧可衆人也回過味來了,這意思不就是說聖上有選太子的嫌疑嗎?
面面相觑,仔細一想也是這麽個意思哈,皇子大婚就是成年辦事的标志,更不要說皇上還讓懷王不再離京這不就是想要選擇的結果嗎?
皇子入六部想必也是看諸皇子的辦事能力了。
“這皇家的事兒老夫醜話說在前頭,自古以來從龍之功可不是那麽好掙得。”崔尚書突然嚴肅起來說完這句話就離開了,步履穩健一點兒都看不出來這老頭都六十多了。
“哼,老夫也先告辭了。”趙尚書對着崔家主的方向冷哼一聲從相反方向離開了。
剩下的人習以為常的無話可說,紛紛對謝家主告辭離去,都趕着回家商量。
Advertisement
書房裏謝家主身後走出一個人,“父親。”男人對着坐在上首的謝家主行禮。
“嗯,你都聽到了吧?”謝家主這時不再像衆人面前表現的那樣平庸反而雙眼明亮,精神矍铄。
“是,兒都聽到了。”男子恭敬地回答。
“你有什麽想法?”
“兒愚笨還請父親教導。”
“罷了,你這樣子讓我怎麽放心将家主之位留給你?”謝家主長嘆一聲,自己和夫人也不笨啊怎麽生出來的兒子這麽不開竅?
“三丫頭似乎還在和趙家的小子糾纏?”
“是。”
“要是趙家來提親你就同意了吧。四丫頭雖然是個庶女可模樣也不錯,讓你媳婦兒也帶着她多出去走走。”謝家主一點點的安排着。
“是,兒知道了。”男子木讷地回話。
“你呀,你可真是個孽障啊。你去賬房裏拿些銀子,你們夫妻都愛那些個奇淫巧技,聽說永興坊新開了一家店你們去看看吧。”見着兒子明顯亮起來的雙眼謝家主覺得自己頭又疼了起來,唉,夫人走得太早了也沒人聽自己說話了。
“兒多謝父親。”男子動作利落起來,“孩兒就不打擾父親了,穎兒還等着呢,兒這就去辦。”說是去做事還不是想着去逛街。
“去吧去吧!”謝尚書無奈地看着傻兒子歡快地離開,獨自一人坐在書房裏想着夫人在世時兩人相處的場景。
崔尚書的幾句話就讓京都乃至秦朝大半個官場都動了起來。
“娘,你說舅舅說的是不是真的?”瑞王斜靠在椅子上,擡頭看着自己穿戴整齊的母親。
“十有八九是!”趙皇後這下也有些慌了,她一直以為自己兒子才是這天下的下一任主人,可現在哥哥傳來這個消息就不好了。
“那我們該怎麽辦?”瑞王聽見這話坐直了身子。“舅舅說最近父皇有意讓老三去南方巡視。”
“你放心,這位子一定是你的。”趙皇後面帶狠色,“老三那個畜生不一定能活多久呢。”
“這,母親?”瑞王想到了什麽眼底劃過一絲慌張。
“放心,保證萬無一失。只等他大婚之日就是他命喪黃泉之時了,到時候給你難堪的那個賤人就是兇手。”趙皇後這一刻猶如惡鬼。
“嗯,啊,嗯兒知道了。”瑞王被母親吓到了。
“你怕什麽?一點兒都沒有你父皇的膽子。”趙皇後看着膽小的兒子就來氣,她最恨的就是兒子的性子既不像自己也不像皇上。
“呵呵,呵呵。”瑞王尴尬得笑出聲來。
京郊,“這魚看着長得還不錯啊!”江語問着一旁的管事。
“主子這魚啊,真是長得又大又游得活潑。”管事喜滋滋地說,這魚長得好,肯定利潤就高了。
江語點點頭,“嗯,不錯,你們照顧得好。”她知道這魚放得有些遲了,要是四月放肯定長得更好些。
不過這幾天她也看到了這些人幹活都很賣力,“吩咐下去,讓火房去隔壁要十只鴨子,十只雞,今天都吃頓好的補補。”員工福利是不能少的。
隔壁是剛來的寶花、金花和李二丫負責的養殖場,已經初具規模了。寶花和林石成婚後在縣裏幫江全的忙,只是江語想着自己這養殖場只靠着李二丫是不行的,李二丫沒有金花她們知道的深。
江三和親家聯系了一下,就讓三個孩子和來京都送銀子的江全一行人一起來了。
“是。謝主子。”管事本能的想要跪下,不過想起這些天這位主子不喜歡人動不動行大禮就深深地鞠躬行禮。
江語贊賞地看了一眼這人,記憶還不錯。
她帶着芄蘭往另一邊走去,左主事和蕭維懷站在一旁拿着圖紙對着莊子規劃着。
“我認為這桑基魚塘雖好可不适合京都的氣候,這稻田養魚其實也不适合只是我們伺候的精細些才看着喜人,可我對着江小娘子的書仔細算了算這沒有達到最大的預期,還有可增長的空間的。”左主事說起這些來頭頭是道,一點都看不出平日裏木讷地樣子。
蕭維懷站在一邊沒有想開口的欲望,他這人對政事不熱衷,整個人只想和阿語談情說愛,左主事無語地瞪了他一眼,這麽久了他也知道這三皇子是個什麽樣的人了。
京都以前都說三皇子陰晴不定,白長了一副潘安貌卻是個陰險的性子。自從聖上賜婚到現在都說懷王愛妻、寵其甚深倒也沒說錯。可這人怎麽一點兒大丈夫立業的想法都沒?一天天的淨想着見他的未婚妻。
見就罷了還大庭廣衆之下笑得讓人嫌棄,真是得又來了,他斜眼看着懷王笑眯眯地走向江娘子還不知羞恥地拽着人家的袖子,漬,煩躁。他也想娘子了。
“阿語,累嗎?”蕭維懷一笑江語就覺得自己見到了百花盛開的場景。
“不累,你累嗎?”她關心地看着他,這人幾天前在田裏摔了一跤,胳膊都紫了,現在還沒消下去。
“我也不累,只是左主事有些話我聽不明白你能給我講講嗎?”亮晶晶地雙眼盯着,江語面上一熱。
“好啊。”她帶着蕭維懷走到左主事面前不好意思地看着面帶無語地左主事。
“給,老夫年紀大了不懂怎麽和你們溝通了,你給他說吧,我還有一大片的地今日還沒巡視先走了。”左主事急急忙忙地帶着仆人離開了。
“我給你說,明年這裏我們想要養青蝦,這一片呢養……”江語不是不知道蕭維懷想和自己多待一會兒。
畢竟這些天兩人雖然待在莊子裏可都有事要忙,見了面也說不了幾句話,現在好不容易忙裏偷閑能說說話,以解相思也是好的。
今年的秦朝是多事之年,先是檀州被淹,後是河南道,再是京都地震、沿海多地地動不斷。朝堂上光是赈災就花光了國庫三分之二的銀子再加上後面以工代赈的法子才緩和下來。
要說好事也是有的,南方以工代赈不僅水泥被應用于築堤,還解決了大部分兵卒的過冬問題。流民們在朝廷的調度下建造制煤坊,羽絨服、方便面也傳到南方讓災民過了一個暖和的冬天。
江語在京都過了一個不同于下河村的春節,李二丫她們過年倒是回去了,江語忙着莊子裏的事和江明留了下來。
京都的年很是熱鬧,煙花綻放在天上、孔明燈冉冉升起、街上叫賣聲帶着獨特的韻味聽着就是一番享受,京都彙聚了秦朝最好的藝人接連不斷地表演着在現代失傳的絕技。
茶樓裏、戲院裏、樂坊裏到處都是紅色的海洋,熱鬧的氛圍感染着每一個人,穿上新買的羽絨服,提着或簡樸、或大氣、精致的燈籠帶着喜悅地笑容感受過年的美好。
年過完就臨近婚期了,按照秦朝的婚俗江語不能再往外跑了,因此她過年期間就将所有事情交代給了秋黎。
秋黎為人穩重做事仔細,現在莊子上的一切都走上正軌,就不要江語一點點的看着了,等她婚後能剛好趕上忙碌的時候,江語也想看看秋黎能不能成為二把手。
她這個人說起來看着能幹其實不喜歡太累,自己有人手了就想着甩鍋,就像江府裏的事務魏娘子已經教導了李二丫上手,江語就放手不管了。
後來李二丫忙着養殖場府裏的事江語就讓魏娘子帶着江寧,王管事帶着江安兩人在江明、江海的手下做事。
越是臨近婚禮江語就越是緊張,她的婚禮在二月,春闱的前面,一開年禮部就忙着準備聖上算得上第一位皇子的大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