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禮備好了,衆人從長寧縣一路往下河村而去。此時的下和村可真是熱鬧無比,韓明遠的家門口都是前來拜訪的人。
這個說拜師,那個說仰慕,一會兒又來一個說是合作,借口層出不窮。哪怕是那脾氣再不好的老爺們見到韓家的下人們一個個不茍言笑、舉止動靜皆宜,一時也不敢強闖韓家,誰也不敢保證這韓家子是什麽來頭。
“這萬人追捧的場面讓人依稀想起昔日冠絕京都的韓家子。”周文德坐在椅上含笑看着韓明遠。
“舉世皆濁我獨清。①”韓明遠輕輕瞥了他一眼。
“哈哈哈哈,當日宮門醉酒的韓家子竟還是如此,哦,不,是更加狂放了,可對?”周文德笑意滿滿但言語間皆不贊同。
“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前來有何事?”韓明遠并不想和他廢話。
“今日前來是為将軍之事。”
“你不是都知道劉老住在哪裏,你可自行前去。”
“周劉兩家有些嫌隙,我這樣前去恐将軍不悅,想請你做個中人。”周文德語氣嚴肅,面容莊重。
韓明遠無奈地看着他,“就你這樣還沒被別人打死都算得上人家涵養不錯了。”
“我不是給你說他願意見你了嗎?”
“兩者不同,今日我攜幼子見将軍是為解吾心中仰慕之情,之前托你遞拜帖是家中、宮中所囑,是為公務。”
“死腦筋。”韓明遠笑罵。
“行,今兒我心情好,就同你走這一趟,不過我缺塊好墨。”他就差明示。
周文德秒懂,“明日我新得的畫眉墨就給你送來。”
Advertisement
韓明遠滿意的點頭。“現在就走吧,将軍此時應是在練武。”他随意地說。
“将軍老當益壯啊!”周文德感慨,劉将軍已退下這麽多年了還是勤練武藝。
韓明遠笑笑沒說話。
韓家外面圍了一圈的人都在等着給韓家遞拜帖,或者進門拜訪,“諸位,都請回吧,我家主子今日有事已出門去了。”門童開門解釋道。
諸人面面相觑,“這如何是好?”
有那脾氣爆的早已甩袖離去,剩下的只能遞上拜帖離開。
乘上馬車,透過窗戶看到下河村一派熱鬧的景象,“這韓生也不知是真是假,你回去安排幾個盯着這個村子。”他囑咐自己的兒子。
“是,兒回去就辦。”
下河村的生意一做就做到了年前,過年了江語也把手藝交給了村裏選出來信得過的媳婦,江家也要進縣置辦年貨了。
“妮兒,到了縣裏別亂跑跟緊寶花她們,這時候就是亂的時候。”李二丫拉着閨女的袖子叮囑道。
“您就放心吧。我一定寸步不離我哥他們。”她知道古代治安可不好。
縣裏正是熱鬧的時候,街上的小販一下子冒了出來,眼花缭亂的。饴糖、果子、蜜餞、糖人、馄饨、湯面、炊餅、饅頭、爆竹、桃符、年畫、香囊等等等等,叫賣聲、叫好聲、演戲聲混着熱鬧的人聲一下子沖進人的心裏,一年中好的壞的都在這人間煙火中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對來年的美好期盼。
“姐,妮兒,那有個脂粉攤,咱去看看吧。”江寶花興奮地抓着妹妹和姐姐的袖子。
“好。”江語在這時候可不會掃興。金花是最不會拒絕的。而幾個男孩兒寶花根本就不會問他們的意見,反正不管他們去不去都是要跟着她們的。
果然江明兄弟幾人苦笑對視一眼沉默地跟着姐妹三。
脂粉攤人滿為患,江語恍惚看到了一群大爺大媽排隊賣雞蛋的樣子,這人也太多了。
“胭脂今日買兩件降價三文啦!簪子價錢實惠喽!”好家夥這不是老套路嗎?原來在古代就有這種套路了?
好不容易擠進去,攤子上琳琅滿目的胭脂水粉看得女人們熱血沸騰。
“喲,這位小娘子,你看看這款粉,保證你擦上以後啊這滿街的郎君見了你兩眼直發愣。”賣水粉的是一個能說會道的娘子,她一見人就發揮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推銷自己的産品。
“這支木釵怎麽賣?”江語沒有買水粉的想法,古代的粉都是鉛做的,她可不想中毒。
倒是有一只木釵做得精致,上面的牡丹花雕的栩栩如生。
“您真是好眼光,這只釵可是我家那口子做的最好的一只了,不二價十五文。”女人見江語不買水粉也不介意,她伸出手擺出十五文。
“行,給你錢。”江語實在是被擠得難受,沒了讨價還價的心情。
女人接過銅錢就把釵給了她。
買完滿意的東西她給還在奮戰的金花和寶花說了一聲就出了人潮和等在外面的江明幾人一起等着兩人。
在等待的過程中江語無事考教了幾人的功課,這一考教直教江明幾人在心裏無比期待姐妹兩人趕緊出來解救他們,過了好一會兒金花她們才意猶未盡地從攤位前離開擠了出來。
“你們這是啥表情?大過年的擺個晦氣臉?”寶花一出來就看到幾人苦着個臉幽幽地看着江語。
幾人被說了也不在意,這下終于不用被妹妹訓了。
“行了,咱接着逛吧。”江語也知道見好就收。
街上到處都是賣小吃的人,她一路買過來手上都拿不下了,幾人分着吃也要吃飽了。
一直逛到天隐隐泛黑一行人才意猶未盡的回家。“要是天天過年就好了,這樣咱天天都能出來玩兒。”寶花也知道自己說了傻話。
但也沒人嘲笑她,過年嘛誰不想過得時間長些?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②
下河村今年賺了不少的錢,家家戶戶都挂上了新買的桃符、貼上年畫、放着爆竹、吃着有魚有酒的年夜飯,一家人熱熱鬧鬧的說着喜事,接受着小輩的拜年。今年下河村的小輩收到的可是他們有生以來最多的壓崇錢。
尤其是江語收到的都能有一兩半的銅錢了,這些錢都被串在一起放在了箱子中。
大年初一,江語拿着自己在家裏發的兩盆豆芽往韓家走去。
“請問先生在嗎?”她輕叩門問着。
“是您啊,江姑娘請進,先生一早就吩咐了,要是您來直接進,夫人都等着您呢。”門童高聲說道。
“謝謝。”江語進門拿出懷中的糖,“新年好。”
“這不能收,不能收。”門童連忙擺手。
看他實在為難江語略帶遺憾的收起糖,“那就祝您新年甜如蜜。”她揚起笑臉。
“嗳,借您吉言。”門童就喜歡江姑娘來,她見誰都是笑臉迎人,态度溫和。
江語熟門熟路的走向書房,“先生,江姑娘來了。”
韓明遠正在書房和劉定武說話,一聽江語來了,劉定武立馬抛下他向門外看去。
“這?”他對着夫人好笑的搖搖頭,“您也太過心急了。這讓人看到可不好。”
“老子見自己的孫媳婦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再說了老夫是那種不知所謂的蠢貨嗎?”劉定武眉毛一豎氣勢就起來了。
“唉,也不知道維懷這孩子一個人在京都怎麽樣了?”劉定武今年沒有和外孫一起去京都,他就很是擔心孩子在京都受委屈。
“您老還不放心?這維懷也大了,該讓他一個面對這些了。”韓明遠可不覺得蕭維懷會受什麽委屈。
“哼,老夫不和你說。”他就知道這小子對孩子有偏見。
江語進來就感到氣氛不大對,“見過劉老爺,韓先生,韓夫人,幾位新年好。”她對三人一一行禮。
“丫頭,你可來了,這韓小子可見不得我孫子好。”劉定武一開口就給韓明遠扣了一頂帽子。
偏韓明遠還無法反駁,畢竟老爺子只是說說,這要動起手來他可不是對手。
江語也知道兩人的眉眼官司,她很是配和地問起蕭維懷的近況。
劉定武這才滿意,滔滔不絕的說起自家外孫的情況,盡管這些江語都知道甚至兩人還在通信但她還是耐心地聽着。
韓明遠夫婦就沒有那麽好的耐心了,他們坐在一起竊竊私語。
終于老爺子無話可說才放過了江語。
韓明遠見結束了話題,他趕緊開口,“你這丫頭可把我害慘了,這幾日門口都是遞拜帖的,讓人煩不勝煩。”
“這幾日是打擾先生了,語在此謝過先生。”她起身對着韓明遠作揖感謝。
“罷了,這本就是我們說好的。我這人一貫一諾千金。”
“得先生一諾讓語感激不盡。”江語适時地拍着馬屁。
三人聽了這話紛紛笑了起來。
這年一過就眼看着臨近江語的生辰,以往的生辰江家都是給她煮一個雞蛋,但今年李二丫本想鋪張一回,被江語攔下了。這麽聲勢浩大可不好。
生辰這天,江語早早就醒來了,她穿上過年做的新衣,梳着俏皮的發髻,提着竹籃往山上走去。
果然,山上蕭維懷的手下手捧一個盒子在那裏等着。“這是主子交代給姑娘的。”
“多謝,這位姐姐。”江語最近寫的信,蕭維懷的消息都是這位傳達的,只是江語還不知道她的姓。
“不敢。”女子恭敬地低頭退到一邊。
江語知道她就是這個性子,她打開手上的盒子。
裏面放着一根蓮花木簪,蓮花雕的并不是很好只是能大概看出是什麽,這一看就知道是蕭維懷自己做的,江語忍不住嘴角的笑意,眼中也滿含喜悅。
拿出木簪仔細觀看,木頭顏色有些發紫,表面光滑瑩潤,隐約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江語想了想以蕭維懷一貫的手筆,想必這木料應是被稱為“木中之王”的紫檀了。
她順手就插到了發髻裏,“姐姐,好看嗎?”
眼前的少女笑顏如花,亭亭玉立,雖不是自己見過容貌最盛的,但舉止大方,眉眼見自有一股獨特風骨,一舉一動皆可入畫。
女子下意識點點頭,“好看。”
江語笑得越發開心,“勞煩您等等,我也有東西想給他。”她從籃子裏拿出一盆豆芽。
“這是我新發的一盆,勞煩你們了,按照我紙上寫的照顧就行了很簡單的。”江語算過了,等到送到蕭維懷的手中豆芽也可以吃了。
接着她又拿出一根刻有龜背文錦的銀簪,“請您幫我給他。”
女子沉默地接過東西,見江語沒有吩咐的就轉身從另一個方向下山了。
冬天過去了,周圍幾個村子又開始了合作,忙忙碌碌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