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第一夢,為寄往。
一個熱鬧非凡的節日,一年一度的元宵,家家戶戶挂上了紅燈籠,萬家燈火通明,此時一聲嬰兒的啼哭劃破長空,淩晨三點,一個女嬰呱呱墜地。
“生了,生了,真好,是個很漂亮的女娃子,眼睛大大的,小臉蛋肉嘟嘟的,長得好漂亮。”穩婆高興地給小女嬰穿衣服,等穿好衣服後這才抱給産婦。
産婦十分虛弱,靠着床半躺着,床邊放着一個火盆,火盆上正生着炭火,在那火盆旁邊還放着一個瓷杯,杯中盛着火,
“小英,你看看,這孩子長得跟你一模一樣,很是漂亮。眉毛彎彎的,睫毛長長的,小嘴巴粉粉的,長大後肯定是個小美女。”穩婆把小女嬰放在産婦的身邊。
“漂不漂亮其實沒關系,但一定要溫和善良。”産婦對着那個小女嬰甜甜的笑了,“以後長大了,要做個善良的人,做個社會有用的人,就不枉費我将你帶到這個世界。”
“孩子才剛出生,哪裏知道什麽是對社會有用呀,你這要求也太高了,我呀,只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将來能找到一個對她好的丈夫,幸福快樂過一生。”孩子的父親從廚房端來一碗熱湯,他把熱湯遞給産婦,然後生疏地抱起小女嬰,“來,讓父親抱抱,你母親剛生下來,現在身子虛,讓她先喝碗肉湯補補身子。”
“輕點,你輕點,你別弄疼她了,小孩子不是這樣抱的,應該要這樣抱才對。”
“好好好,你說得都對,快喝湯吧,等下涼了。”女嬰的父親咯咯笑着,說得好聽是抱,難聽點就是端着,他一動不敢動,生怕弄壞了這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一會兒産婦喝碗了湯,便要抱回小娃娃,這時來了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家,她着一身藏青色的妖裙,漆黑的長發绾成一個髻,眼睛烏黑而有神,面帶着微笑,笑的時候有兩個淺淺的梨渦,煞是好看。
“您現在身子虛弱,這可是你第一次生孩子,女人做月子是很重要的,這一個月不要下床,不能碰涼水,至于孩子嘛,讓我來帶,月子我也會伺候好你,小英就好好休息!”
“謝謝母親,您都這麽大年紀了,還要來伺候我,實在是不該呀!”小英有點愧疚,可能是半躺着有些累,于是她翻了個身。
“都是一家人不能這麽見外,再說了,你一個人從那麽遠的地方嫁到我們楊家來,是盛光的福氣,安心養身子,在我心裏呀,你就跟我的親閨女一樣。”
“盛光,你給孩子取個名字吧。”趙小英疼惜地看着自己的小女兒笑了笑。
“名字麽,你取吧,我取的名字又土又難聽。”那個叫盛光的男人嘿嘿幹笑兩聲。
Advertisement
趙小英擡眸細想之際,正好一縷陽光溫和的拂在自己女兒身上,“就叫一沐吧,一縷陽光沐浴在身,好寫好記又不土。小名就叫沐沐?”
“可以,這名字好聽,沐沐,我的小沐沐,你是最棒的!”
置身于夢,我卻因着這句“沐沐,你是最棒的”而淚流滿面,多少次我也希望父母能這麽誇我,哪怕就一次,只是從來都沒有。
小沐沐長得飛快,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也很乖巧,母親去哪兒都将她帶在身邊,這日天氣很好,陽光當空,給人間送來溫度。
此時的小沐沐已經一歲多了,正蹒跚學步,咿呀學語。
母親将她抱在懷裏給她講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從前啊,在一座大山裏,有一戶人家,生活條件很差很差,她的父親就讓把她給嫁了,她最開始很不想嫁人,只想在家玩,可是家裏實在是太窮了,最後沒辦法,她只得嫁人,卻沒想到嫁的是一大戶人家,這一家人啊對她非常地好,尤其是她那婆婆,更是人美心善,從不兇她說她,總是默默的保護着她,照顧着她,這不,你看呀,她今年還給家裏産下一個小女娃,這個女娃娃就是你啊,我的小寶貝,原本以為在這麽大一個家族中,會非常重男輕女,會因着母親生了個女兒而看輕母親,沒想到是母親多慮了,這一家人十分善待你,也很是善待我,這一世有這麽多的人愛我,我已經很知足了,你啊,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長大,只是等你長大後母親就老了,然後看着你考上理想的大學,看着你相夫教子,這該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兒!”
母親頓了頓,将小女嬰抱在懷裏久久不肯松開,臉上流露出的真情,讓人為之動容,這是我從未見過的光景。
母親一直在家照顧着小沐沐,直到沐沐開始上學,這期間可謂是寸步不離,小沐沐喜歡跟在楊坤身後,甚至還鬧着楊坤教她讀書寫字,她很是聰慧過人,古詩楊坤就教一遍,她便能記住,漸漸地四歲的小沐沐認識三四百個漢字,能背二十多首古詩,甚至還學會了所有的拼音,“小神童”這個稱號一瞬間就在村子裏傳開了。
“母親,母親,您快看看,這是我寫的您的名字。”小沐沐高高興興地朝正在掃地的母親跑來,手中拿着一個小本子跟一支小鉛筆,笑的一臉燦爛。
母親趕忙放下掃帚,手在圍裙上擦了擦,拿起小沐沐遞過來的小本子,認認真真地看了許久許久,眼眶裏泛着點點淚花,然後很是自豪的笑道,“我的小沐沐,你真的太棒了,母親太高興了,沒想到你能寫這麽好的字兒,母親實在是太高興了,母親愛你,你是母親的小驕傲!我們去菜地裏摘點你喜歡吃的絲瓜豆角,中午我們加個餐好不好?”
“好嘞,可以吃到絲瓜啦,謝謝母親!”小沐沐在幸福地在原地轉圈圈,粉色的碎花裙子随之飛舞着。
如今小沐沐雖然四歲了,可她們依舊住在會漏水的竹樓,也時常要跟着阿婆以及母親半夜起來用瓶瓶罐罐來裝從破洞裂縫滴下來的雨水,而父親則在山西煤礦挖煤,日子很是清寒貧苦,但很是開心快樂。
小沐沐喜歡吃絲瓜豆角,所以家裏就種了很多,每到收割的夏日,都是小沐沐最高興的時候,她也會跟着阿婆母親一起去菜地裏澆水施肥除草,有次手被茅草劃了一道口,當下鮮血直流,她沒吭聲,反倒是讓母親與阿婆心疼不已,後面都不讓小沐沐去菜地,只讓她在一旁看着,自己坐在邊上玩兒。
有點無聊的小沐沐,實在沒什麽可玩的,就從泥土裏抓小蚯蚓,或者是看着一群螞蟻往自己的洞穴搬糧食。
那天中午小沐沐吃了兩碗絲瓜,自從咱們偉大的袁隆平爺爺研究出雜交水稻後,村子裏都是自己種田,早些年村子裏可是連米飯都沒得吃,阿婆說在生産隊因着沒糧食,導致她有幾個小孩被活活餓死,為此她心疼不已,所以也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父親雖然常年不在家,但母親與阿婆在家也十分肯吃苦,別人家有的,小沐沐家也有,只是因着女人體力不如男人,所以每次收割時候,別人能挑一擔稻谷,母親與阿婆就每人挑半擔,将稻谷放在曬場曬幹後,再去打米(“打米”就是把稻谷蛻殼),那會兒自家這個村子沒有打米機,只能去鎮上,只是那會兒鎮上沒通車,都是走路去的。
母親挑半擔稻谷走在前面,而阿婆肩上挑着的的一邊是稻谷一邊是小沐沐,她們不放心把沐沐一人都在家裏,就将沐沐帶了去,只是路途遙遠,便将小沐沐放在另一個籮筐裏一起帶去鎮上。
到鎮上的路艱難又漫長,可這三代人卻其樂融融一路上歡聲笑語,老人家在講述着老一輩的事兒,小女娃在哼着歌兒,這一幕溫馨而美好,我跟在後頭,看着這一幕,濕了眼眶。
從鎮上回來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一天兩人只能跑兩次,将打好的米裝入風車,用木制的風車将殼分離,把米曬兩個日頭就能裝袋煮飯了,小沐沐握緊手柄開始扇稻谷,不一會兒就扇了滿滿一風車,裝了一袋子米,跟着阿婆将米搬到曬谷場。
當年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一架風車。我站在一旁看着這個記憶中的風車,感慨萬千。
小沐沐扇了一會兒有點累,就跑過去搬了根小凳子,可她太小了,坐在凳子上就只到風車的三分之一,完全握不到手柄,這時阿婆走了過來,将小沐沐抱在懷裏,“小沐沐要快快長大,等你長大了就能幫阿婆做事了!”
“好呀,等那沐沐要快快長大,要長到這麽高,不對,要長這麽高才行!”小沐沐伸出手比劃着身高,笑得露出兩顆小虎牙很是可愛。
“只是沐沐等你長大後,阿婆就老了,阿婆都要老到牙齒掉光了,頭發全白了,也走不了路,可能就要沐沐來照顧阿婆喽!”
“以後沐沐會照顧好阿婆的,阿婆別怕,您要是老得牙齒掉光了,沐沐就将飯飯嚼碎了喂你,你要是頭發全白了,沐沐就用墨水給你塗黑,你要是老得走不了路,沐沐就背你,反正沐沐會照顧阿婆的!”
“好,好,好,我的小沐沐是最棒的!”
咯咯咯咯......
笑聲由遠及近,由小到大,我站在一旁感受着這場夢,始終都不肯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