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吳家居然買了電視機,這一消息在村裏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從姊妹幾個擡着大箱子回家,身後已經跟了一群看熱鬧的群衆。
同村的紛紛來看這稀罕物件,晚飯後,外村的也來了許多。十裏八鄉第一個,這西洋景大家實在好奇。
吳家老院子,老大老三家聽說老二買了電視,驚的飯都沒做就往村西頭跑。老二不該哭着後悔承包桑地嘛,不該賣房準備還債嗎,不該上門跟他們讨飯嗎?咋還買回這高級物件了呢?
“老二,這電視真是你買的?”
“二哥,你哪兒來這麽多錢買這玩意的?”
老大作為大哥,望着弟弟一臉複雜。老三兩口子把羨慕嫉妒恨寫在了臉上,實在不敢相信一家子分出去的二哥已經走在前頭,把他們落下一大截。
老二憨厚又自豪的笑笑:“賣蠶繭掙了點兒錢,孩子們想要看電視,所以就買了。”
平淡無奇的話把倆兄弟眼紅個半死。聽聽,孩子們想看所以就買了。五百多啊,說買就買。
老大為給兒子娶媳婦欠的債犯愁,老三買了臺收音機都驕傲的不得了。如今好,老二一個舉動把他們打落了嫉妒的深淵。
一起分的家,他那錢根本不值他們所得的房子。可,這才幾年過去,老二咋就一騎絕塵,遙遙領先的讓他們跟不上了呢?
“二哥這麽雇人幹活,算是資本家了吧?”
老三媳婦嫉妒到這種話都說了出來。滿眼都恨不能他們被批,被打倒。把這電視機充了公才好。
“現在不說這個了。”老二依舊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再者,都是親戚幫忙,算不上雇傭。”
“快看,快看,出來人了。”
電視正在收訊,猛不丁出來個雪花圖像,立馬有人開始驚叫。大家的目光又被吸引到這邊,老三媳婦轉頭看到心裏更加酸澀難言。
Advertisement
電視放在公婆居住的屋子。大大的兩間屋此時擠滿了人,林返那個寄人籬下的在外和老二家幾個孩子豎天線,白淨的小臉上笑的陽光燦爛。
女人嫉妒到心裏擰酸水,連自以為傲的兒子都不能安慰她受傷的心靈。臭小子此時擠在前頭搶着看電視,一副這是我二伯家我驕傲的表情讓她恨的咬牙。
為什麽,為什麽是老二家成了領頭羊,接受十裏八村的人羨慕的目光。這倆蔫兒不出溜的貨色,咋就能過的比他們好?
嫉妒讓人心裏扭曲,老大老三夫妻氣的電視節目也不看了,拉着自家孩子回家。
“看什麽看、有什麽好看的。”
對着最小的吳肅華發火,老三媳婦氣的擡手将他夾在自己胳肢窩底下。孩子哭喊踢打着要看電視,無奈小胳膊拗不過大腿,哭喊着被女人給帶走。
回了自家,晚飯都沒心思吃。老大家吳保華無意間一句話,讓老大兩口子生了別的心思。
“自從凡凡跟着二叔過,二叔家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先是蓋了那麽好的房子,孩子們全部念書,穿的也都不賴。如今更是承包了桑樹地,連電視都買了。這小日子,過的趕上城裏人了。”
老大兩口子對視一眼,均在對方眼中看到倆字——凡凡。
晚上拉熄燈,老大媳婦孤疑的開口:“當家的,你說老二他們真的是因為凡凡嗎?”
“誰知道呢。”老大嘆口氣,小聲道“按說凡凡一個小孩子,不該有這麽大影響啊。”
“那可說不準。你不是說老二承包桑樹地,是凡凡提議的嘛。這孩子運氣爆棚,老二家的狗屎運就是因為他吧。”
“你這麽說還真有可能。”
話至此處,屋內陷入良久的沉默。暗夜裏以為睡着的時候,老大媳婦開口了。
“他爹,咱把凡凡要過來養吧。”
“又說胡話。凡凡跟着老二好好的,你想要就能要過來嗎?他如今上初中,早不是當初那個小娃娃了。能由着大人擺弄。”
“把爹媽都接來,那樣凡凡不就跟着來了嘛。”
“你這之前都試過的,根本不可行。”
“我不管,我要再試試。明兒咱去老二家,你記得配合我。”
“現在不行。這事兒得看準時機,不然一開口只會被我爹怼你。”
“那得等到啥時候?”
“瞅時機,現在說不好。”
“好吧,聽你的。你爹那麽厲害,分家後一點兒情面都不講,我也算是怕了。”
老大兩口子暗暗打主意,東屋老三兩口子也在打主意。這倆沒老大兩口子沉得住氣,沒隔幾天就跑去老二家裏邀請父母來住。
“爹娘年紀大了,我們也該盡盡孝。”
舊話重提再次成了香饽饽,老兩口一聽他們說就明白關鍵點是什麽。老太太拿出餅幹給孫子孫女,老漢開口語重心長。
“養一張蠶三十塊,一年兩季。你們看要不要也跟着幹?雖說你二哥春蠶都是外家在幫忙,可你們要是願意,我跟他說說讓他給你們勻一張。或者你們自己養,把蠶繭賣給你二哥讓他統一抽絲找銷路。”
說你們去我家住呢,說什麽養蠶啊?老三媳婦皺皺眉頭:“我可不敢弄那玩意。以前看旁人養我就怕,大白毛毛蟲一樣,多吓人。”
“老三你呢?你要願意養,讓你媳婦打下手。一年兩季掙六十塊,夠一家人穿衣裳的。”
老三扯扯嘴角“這活兒我可幹不了。那蠶小的時候都得精心養,一次次坐床(睡覺)都得好好侍候。這麽精細的活兒我個大老爺們哪行。”
你這開口就不行,那我也沒辦法了。老漢無奈嘆口氣,隔了一陣想起童語曾說過的話再次給他們出主意。
“承包幾畝地種糧,然後養豬。冬天可以磨豆腐,剩下的豆渣也都是好飼料。”
“種地養豬?冬天還挑水磨豆腐。爹,你這出的是什麽主意啊,想累死我倆啊?”
“你這媳婦、”老漢臉色忽變。“咱老農民,想要發家致富可不就得勤奮嘛。啥都不幹,就只種那幾畝地,那就是管個溫飽。”
“爹,你這主意不行。糧食喂豬,那就是零錢換個整錢,最後都是白費工夫。至于磨豆腐,得增添家夥什不說,這活兒太瑣碎累人。沒聽古話說嘛,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連着出主意,連着被駁回。老漢擺擺手:“行,行,你們都大了,我也不管這麽多。想幹啥幹啥去,不用跟我這土埋脖子的老漢說。”
“那爹你去我家住一段吧,也讓我們盡盡孝心。”
“老漢謝謝你們了,心裏還惦記我們老兩口呢。住就不用了,想孝敬的話有好吃的送一口,過年給做件衣裳,我們都收着。”
被老子拒絕了,吳老三轉頭望向他娘。老太太一輩子不咋管事,實際上說出去的話老漢還是挺在意的。她要是想去,老爹跟着就去了。
接收到小兒子的信號,老太太搖頭:“你爹說的是。我們如今在你二哥這兒住的挺好,就不來回跑了。至于孝敬不孝敬的,等我們不能動了再說。你二哥如今日子過的寬裕,吃飯穿衣都有他。你們有錢就攢起來,過日子需要錢的地方多着呢。”
“娘,別這麽說啊。肅華可想奶奶了,您到我們家去,也跟孩子們親近親近。”
“對,孩子都想爺爺奶奶了。”
好麽,倆人這回換了策略,居然拿孩子來打牌。吳愛花将目光從那臺嶄新的電視機上移過來,望着奶奶笑着不說話。倒是吳肅華一點兒大,接收到媽媽信號後将教好的話說了出來。
“奶,你就去我家住吧。肅華可想您了。”
孩子出馬,老人頓時為難不已。不忍心拂了孩子,可也知道他們如今老了,這些年在老二家過得挺舒心,實在不該來回跑。
“行,既然非請咱,那咱就去老三那兒住段日子。”
老漢忽然松了口,老三兩口子喜不自勝。當即幫老人收拾行李。老太太對老漢的做法懵逼無比,不知道他肚子裏打的什麽算盤。
“娘,把電視帶上,過去了你們也有的看,不寂寞。”
老太太回頭望着兒媳滿臉詫異,這話你是咋冠冕堂皇說出口的。她瞪着眼沒說話,老漢開口駁回。
“電視是你二哥他們的。”
“二哥也該孝敬老人,帶上讓你們看着方便嘛。”
“你是來接我們的,還是來接電視的?”
老漢這話直接了當,不再跟他們耍啥彎彎繞。從一開始我就懷疑你們的動機,果然狐貍尾巴露出來了。
“爹,你咋這麽說啊。我們不也為了讓你們過的舒心嘛。”
“那就自己買一臺給我們看。”
“買、我們哪有錢買啊。”
“沒錢就別看。”老漢伸手将衣服重新放回櫃子,打斷了這場鬧劇。“該幹啥幹啥去,別在這兒說這些沒用的。有這工夫,不如幹點兒啥掙兩個錢是正經。”
老漢說完背着手走了。老三夫妻被他毫不留情的點破心思,站在原地又羞又惱。
“娘你看我爹,說話一點兒情面都不留。”
“你爹一輩子就這樣,你還不知道他嘛。其實你爹說的對,你們兩口子商量商量幫你二哥養蠶吧,或者種地養豬。咱老農民也不會別的,出力氣掙幾個,總比啥都不幹強。”
“養什麽養,蠶死了豬瘟了,到時竹籃打水一場空。”
老三媳婦不願意,老太太頓時閉口不再多言。已經土改,自負盈虧。難不成你還想大家掙的錢集體分嗎?不可能了,旁人的勞動成果是不會分給你的。你要一直這麽着想不勞而獲,這日子想過好難。
老三兩口子的如意算盤落了空,聽到誰議論老二家電視心裏就堵得慌。老二家如今成全村中心點了,晚飯一吃完大家全往他家跑。電視放院子,誰看見不奉承一句老二厲害。
“咚”老三媳婦将手中的鋤頭紮進土裏,望着遠方的目光滿是不服氣。“冬天咱們磨豆腐,養豬。我就不信了,我能過的不如老二兩口子。”
“發啥神經,磨豆腐那麽辛苦,你能受得了啊?”
“為了電視,老娘拼了。”
“行吧,那就磨吧。早起四點起,磨好了我挑着四處賣。”
“還有,給你姐寫信,讓她來讨要這值錢的兒子。哼,老二,我們得不到,你也別想要。”
“對,寫信讓我姐回來。放着這麽個金疙瘩不要,她也是個傻子。”
兩口子被電視激紅了眼睛,下定決心要磨豆腐賺錢,同時寫信給他們添堵。
老二無心關注他們,他再次南下買蠶種,這回帶上了自家産的蠶絲,讓人家親眼看看品質。
二舅一心想搞大自己的生意,如果找到可靠的銷售渠道,他就可以鼓勵鄉親在地邊種植桑樹,帶領大家一起養蠶致富。
秋收,一家家都在忙着割谷子,老二從江南帶回了蠶種,一起帶來的還有銷售承諾。童語晚上聽二舅說完,心裏也跟着松弛下來。
這樣雖說沒有她時空貿易賺的多了,可開拓本地市場勢在必行。她不用給二舅銷售生絲,那接下來開始收購古董吧。支書媳婦不知是眼光差還是運氣差,幾次弄來的東西都根本沒價值。跟林返的鼻煙壺相比差遠了。
“外公,我十一放假可以不可以跟同學出去玩?”
“去哪兒啊?你小孩子家家的,一個人出門多讓人不放心。”
“哎呀沒多遠,就是縣城以東。他家在深山裏,聽說那裏風景可好了。有大河有大山,純正自然景觀。”
“哦,老山裏頭啊!老山裏頭有啥好玩的?”
“當然有啊,我們可以去玩水,還可以采山珍。山裏木耳蘑菇都很多,曬幹了炖肉可好吃了。”
外公外婆都不吭聲,看樣子在考慮。二舅和舅媽只管他穿衣吃飯和上學,這種外出的權利他們是不插手的。童語吃着飯暗中觀察外公,想着他要是不同意自己該怎麽說服。
“行吧,自己注意安全。”
“耶,謝謝外公。”
十一放假,正是農忙的時候。吳國萍幾個對表弟投去羨慕的目光,一個個開口要求他回來一定帶蘑菇。
“蘑菇雞湯,那味道……”
“這丫頭、饞成這樣可咋整,以後誰家會要啊?”
老太太指着孫女笑呵呵的調侃,老二望着閨女接話。“沒事,沒人要爹養着。”
“哈哈……你就慣着吧,養成了老姑娘讓人笑話。”
“誰愛笑誰笑去,我自己過的開心就好。”
“說的對,自己開心最重要。誰愛笑誰笑去。我們萍萍以後是大學生,才不着急結婚生孩子呢。”
老太太說笑歸說笑,對于孫女以後的未來還是相當開通的。培養孩子的能力,至于以後的生活,由她自己選擇。
“奶,你真的好開明。”
被孫女誇了,老太太洋洋得意。“那當然,我是沒趕上好時候。我要是生在現在,保管也考大學去,當知識分子。”
“嗯,念書是好事,你們都生在好時候了,所以得珍惜當下讀書的機會。”
爺爺奶奶都支持他們讀書,吳國兵頓感壓力山大。他今年跟表弟同年級,這家夥月考已經超過他成了班裏第一,看來得努力啊。落後表弟太多的話可丢大人了。
童語得到了允許,開心的計劃着十一放假去哪裏。晚上給林返留言,将事情說清楚,順便問了一下他的意思。畢竟,這活兒百分之八九十都得他幹。
你覺得去哪兒合适?不用太考慮收古董,你想去哪兒玩順便幹這個就行。
林返翌日一大早醒來先看留言,今天是周末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上午幫外婆去采桑葉,下午二舅讓他們留着家複習功課和寫作業。
傍晚,他在留言本上寫到:去太行古鎮吧,那裏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肯定有好東西。
好,聽你的。那這幾天你做好準備,過些天我們出發。
倆人通過留言交流,林返在縣城供銷社買了個大背包,準備十一放假使用。童語帶來了水杯、壓縮餅幹、雨衣等旅行所需。
一切準備就緒,九月三十號放假後姊妹幾個在縣城集合。吳國兵帶姐姐回家,林返說坐車直接走。
“不行,奶奶說給你準備了東西,你得回家拿。”
“對啊凡凡,你要是不回家一趟,爺爺奶奶會擔心的。”
表哥表姐都這麽說,林返只好先返回。姊妹仨擠一輛自行車,如今這二八大杠質量真是杠杠的。一進家門聞到一股雞蛋餅的香味,廚房裏外婆正在給他準備幹糧。
“我說啥來着,奶奶肯定在給你準備幹糧。你要是不回來直接走,奶奶多擔心。”
吳國萍放下書包洗了手準備做晚飯,老太聞言點頭附和:“哪能不回來拿幹糧呢。你到旁人家去,也得給人帶些禮物,不能空手啊!”
還要帶禮物?剛過來的童語嘴角抽抽,想着該把這禮物怎麽處理了。等晚上看到外婆準備的新鮮雞蛋時,她伸手提提,這回不止嘴角抽了,眉頭都開始抽。
八斤啊,外婆是真舍得。這是生怕外孫到旁人家白吃飯受人白眼啊,雞蛋餅烙了一大摞,生雞蛋也給人準備這麽多。
老人一番拳拳愛意,她晚上都不知該怎麽跟林返說。坐在桌前瞅着那一籃子雞蛋,手中的筆遲遲未落。
雞蛋該怎麽處理?
得,想了半天還是把這問題丢給了林返。翌日男孩起床一看,呵呵笑着在想象他犯愁的模樣。
這有什麽難處理的,提到縣城賣了就是。男孩幹脆利索的處理了童語為難的難題,縣城汽車站順利搭上去往古鎮方向的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