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我們養。以後若是妹子找了人家,人家不願意她帶拖油瓶,孩子我們也繼續養,只當我們多個兒子。”
童語剛想自己要被踢皮球了,二舅就做了這承諾。她暗暗給二舅豎個大拇指,心裏替林返小朋友高興。爹媽不靠譜,還有姥姥姥爺和二舅呢。
靠着一家其實更好。閨女那不着調的要靠不上,得給凡凡找個安身處。老爺子轉頭望二兒媳。沒等他開口,老二媳婦點頭表态。
“行,就依孩兒他爹的。”
“你們可想清楚了,你們自己就有仨,再加一個可四個了。”
“知道。國家如今計劃生育,四個已經頂頭了,不會再多。我們能養大。”
老的老,小的小。老的也許哪一天就來個山高水低需要人侍候,小的離長大還得十多年。老二願意帶着,老大老三都樂的清閑。
協商結束,等會計來了後一樣樣的按照約定的開始分。白紙黑字寫的清楚,林返和老人全跟着老二兩口子過。以後若是不能幹了,或者出了其他問題。大隊幹部再幫忙協商。
“別不情願。贍養父母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誰敢不管,到法院告你們去。”
“沒,我們沒說不管。”老大媳婦滿臉都寫着不想管,嘴上依舊不敢說。
拿上分家文書,老漢搖頭苦笑。原以為是仨兒子養老,如今倒落了個一家承擔,其餘兩家以後再說。早知道如此,當初生這麽多幹啥?把所有的都給老二,養一個不就行了。
“世道變了啊!”
一晚上沒說話的老太太接茬。“可不是。以前都是公婆住正房,老了幹不動了也是兒子兒媳來孝順養老。
我侍候公婆,養大孩子,甚至帶大孫子。到頭來,全得靠老二。早知道,只養他一個多好。咱也省心,孩子也寬裕。”
“可不。以前是父為子綱,孩子們都得孝順。如今是子大分家,各管各的。我本來是想咱老兩口就西屋這草房子住,積蓄給老二讓他蓋房。沒成想、沒說把錢給老二呢,老二都說給咱們養老。心疼咱們老了老了各家輪流住太難過。”
Advertisement
“好孩子啊。早知道真的只生他一個了。”
“那不可能。上頭還有老大呢,不生了他,生不出老二來。”
“你個死老頭子,都啥時候了跟我逗這悶子。”
“給你寬寬心,別為這生氣。老大兩口子自己都要當公婆的人了,娶了媳婦住房也緊張。老三帶着倆孩子,房子也将将夠住。都不容易。
這麽多年,人口漲了多少,可房子你見人蓋過嗎?住房緊張一家家都一樣。南頭老徐家為這個都打起來了。一家子棍棒相向,誰都不讓誰。咱家仨算少的,要是跟老徐家一樣七個兒子,今兒我頭發掉光也沒法分。”
“哈哈、”
老爺子通透的話把老婆子逗笑了。以前都說多子多福,老徐家生七個兒子多風光。那時候估計沒想到,也有為了娶妻争房子兄弟們棍棒相向的一天。
分了家,老漢把那不到三百積蓄要給老二。被老二給推了回來。
“爹是一家之主,爹做主就行。”
還是一家之主嗎?老漢聞言有些高興,樂呵呵的将錢收起來。“行,爹張羅給你們蓋房。”
一說這個,老二提了個意見。“爹,我想另外批地基。院裏人口越來越多,妯娌們在一起容易鬧矛盾,不如分開住。”
“行。另外批地基蓋。”
“真好。”老二轉頭瞅瞅媳婦:“咱今年努力上工,争取年底多結算一些。”
“知道。”
看着老二兩口子充滿幹勁兒的模樣,老漢自覺這家分對了。兄弟仨攪和在一起,成天就算計吃虧占便宜。如今分了,多也好少也罷都是自己的。積極性就上來了。
四間西屋,兩頭各一間,南面住着老二兩口子,北面住着他們仨孩子。中間兩間老兩口住。以前是統一在東屋耳房做飯,如今分家了,老二緊着在靠南的一角搭棚子。
童語昨晚跟着外婆睡,今天被安排和二舅家仨孩子一起睡。這仨也知道爸爸說以後表弟(表哥)可能就算自家親兄弟了,一個個感覺挺新奇。
老大吳國萍今年十三,自覺是大姐姐,主動給弟弟妹妹打水洗腳,上炕給他們鋪被窩。
老二吳國兵今年九歲,自覺的讓表弟先洗。童語作為獨生女,但也不是那麽沒眼色的。人家都那麽謙讓,她還能當霸王嗎?她拉過最小的吳國星坐到板凳上。
“過來,我給你洗。”
女孩給他脫鞋襪,老二吳國兵過來:“我給他洗吧。”
“我不能給弟弟洗?”
怕他敏感,老二趕快點頭。“能,能,你洗吧。”
挨個洗腳睡覺,童語被分配和吳國兵一個被窩。女孩瞅瞅自己的身體,做了很多次心理建設才鑽進去。大姐是女孩,帶着四歲的弟弟睡。老二九歲,跟她差兩歲且都是男孩。這樣安排挺正常。
鑽進被窩盡量不與男孩觸碰,伸手默默的摸被子上的倆補丁。這回女孩真切的認識到了這是七十年代末,姥姥口中物質匮乏,棉褲拆了穿單褲的年代。
明天帶什麽過來好呢?二舅對原身真好,她不能什麽都不做。原身的衣褲都是補丁的,這日子得想辦法改善一下。尤其是被子,她一定不能一直跟吳國兵一個被窩睡。
“睡不着,在擔心你媽?”
大姐暗夜裏開口問,童語默了一下答非所問:“上學應該用大名吧?”
“嗯。你叫林返。返、返城。我爸說你爸壓根就沒想過留下跟你媽踏實過日子。”
“林返?”
這個渣男,想返城你跟人姑娘結什麽婚生什麽孩子。都當爹了,居然一心惦記這個,給孩子取名都寓意能返城。
“凡凡,你怎麽了,忘了自己的名字了?”大姐姐呵呵笑笑,伸手拍拍他:“你是想上學了吧?其實不晚,明年上也行。”
女孩說完看表弟不吭聲,想起他特別愛學習,之前就跟着姑父數數做數學題。“你想今年上的話,就讓我爸去學校跟老師說說。這才剛開學沒多久,插隊也行的。”
“姐姐你幾年紀?”
“五年級,明年夏天考初中。爸爸說我考上就去上,不會因為是女孩子就不讓讀書的。”
這年代不重男輕女,支持閨女念書,是好父親。“二舅真好。”
“對啊,我爸媽真的很好的。爺奶也很好的,從小對孫子孫女都一樣。不像旁人家只喜歡孫子。爺爺是一家之主,他要是不讓我上學,我想念小學都不容易。大伯母就是因為這個,所以這幾年一直盤算分家。”
“嗯。大舅媽是挺會算計。以孩子的名義,把外公外婆的堂屋都占了。”
“對啊,真會算計。”
“三舅也是,早早的占上磚瓦房。”
“可不是嘛。當年我爸媽讓給他們,我還覺得虧了。幸好爺奶公平,這回把積蓄全給了我們。”
“嗯,蓋新房。讓他們羨慕去吧。”
“嗯,趕緊睡。明天大隊的谷子開鐮,得去撿谷穗。”
“知道了。”
————
童語回到現代,惦記林返小朋友如今的處境。別的不說,她決不能一直跟吳國兵蓋一床被子。還有蓋房,泥草房眼看不行了,要是遭遇大雨大雪很可能出事,得幫忙趕快蓋新房。
想着賺錢,飯桌上她開口問爸爸:“拿什麽東西到七十年代末去能值錢?”
“八十年代左右正流行三大件,自行車、手表、縫紉機,這三樣東西那是緊俏又值錢。以現在最普通的合金手表來說,在現在這年代百十塊錢,可拿到七九年的話那最少也得一二百。”
男人說完女人補充,對閨女這話題引起極大興趣。“那可是七九年的二百塊兒,頂普通工人半年多的工資。相當于現在上萬。”
“真值錢。”童語贊嘆一聲,裝作無意的結束了這個話題。女孩在心裏喊一聲耶,這下知道帶什麽過去了。
說幹就幹,當天是周六不用上學。她取出自己存錢罐裏的積蓄,拿着錢直奔本市最大的批發中心。
挑那光滑如鏡的不鏽鋼手表買了它五對兒。帶着的錢還有,她又繼續在批發中心轉悠,看還有什麽可以帶過去的。
布料、衣服、鞋襪、飾品、還有各種家電……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應有盡有。想了想她買了幾大盒巧克力,幾大盒糖果。中國的外國的買了很多,想讓小夥伴也能嘗嘗糖果的滋味。
提着兩大包東西回家,幸好父母都出去了,不然她還真不好解釋。偷悄的将東西藏到自己卧室,她跑到廚房拿了個冰激淩。
一切準備就緒,趕快抓緊時間寫作業。晚上十點多上床,這回吸取了教訓,只在雙手握了兩個手表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