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童語跟着原身外公外婆回了外祖家,老太太知道他拉肚子,在院裏摘了柿子給他吃。
“快吃,柿子能止痢疾,吃了就好了。”
“哦。”
童語乖乖吃了柿子,然後被安排到床上睡覺。翌日一睜眼,林返小朋友已經沒了腹中抽搐的感覺。看自己在外婆家,利索的起床出門。
“外婆、”
“這兒呢,過來。”
老人在廚房招手,孩子高興的跑來。“外婆,我昨晚怎麽來這裏睡了?我媽呢,她不生氣了吧?”
“這傻孩子,一覺睡醒把昨天的事兒忘光了是吧。”老人嗔一句,說起了昨晚的事兒。然後再次摸摸他胳膊的淤青。“你媽喝貓尿你不會跑外婆這兒啊,就在家裏等她打?看給你打的,外婆看着心疼。”
他昨晚拉肚子,被外公外婆帶回來的?他一到黃昏就沒了意識,那、替他挨打,腹瀉被帶回來的是誰?
心裏有些擔心,想起父親曾講過的鬼故事。難道是哪個孤魂野鬼占據了他的身體?
“唉,爸爸不要,媽媽不喜。一副挨打的身體有啥好占的?你喜歡就盡管來吧。”
“你說什麽?”
外婆奇怪外孫子的自言自語,開口問。林返搖搖頭:“沒什麽。外婆,我媽……她不生氣了吧,不說去找我爸了吧?”
“唉、你別管她,你以後就在外婆這兒,她要發瘋讓她自己發去。”
老兩口原以為閨女就是說說而已,不會真的傻到跑去找林浩東。結果,當天下午就被人告知,他們那個任性的閨女開了介紹信找男人去了。
Advertisement
“唉,這個憨憨啊。人家都跟你離婚了,你再找有啥用?”
老漢拍拍老婆子給她寬心。“讓她碰碰壁也好,吃夠了虧她才知道回頭。”
這回終于不管了放任她自己去,她那麽大的人了,難道還能丢了不成。讨吃要飯她也能回來的。
他們這廂猶自擔心閨女,不想晚飯時大兒媳居然提出了分家。三兒媳也贊同。
“樹大分叉,兒大分家。本來就是這麽回事。趁父母現在還明白,把這家給我們分清楚。”
“大嫂,你別淨說那好聽話。不就是嫌爹媽把凡凡接來了嘛,他一個七歲的孩子,能吃得了多少,你就這麽急吼吼的要分家。”
“老三你也別賣乖,有本事你帶着父母和凡凡過。別她娘的都想占便宜。想讓婆婆給你們帶孩子,所以家裏多張嘴也能忍是吧?反正吃的是大家的,不是你自己的。”
“你、分就分,誰怕了你。不就是帶孩子嘛,我們自己能帶。”
“沒說的,那就分吧。”老大媳婦說完,轉頭看一家之主的公公“爹,您老說句話。”
“分。”
兄弟們為這個成天鬧也不是個事兒,原本該是同心合力過好的,如今倒鬧得不愉快,不如分了好。老大家孩子大了,總覺得老二老三孩子小占了他們便宜,從未想當年他的孩子也是一家子上工養活的。
“咋分,你們都說說吧。”
“房子各住各的,之前咋樣以後還咋樣。糧食共同吃到月底,以後各家領各家的。隊裏工分給分開,別再攪和一起。家裏積蓄平分,三兄弟一人一份兒。”
“大嫂你這不行。”老三不幹了。“房子、你說你兒子馬上要結婚了,你們已經占了最大的堂屋。積蓄、你家這些年養着四個孩子,你們能積蓄下啥。別他娘的把旁人當傻子,你自己啥都占。”
“我搶啥了。這些年我們最大,幹的活兒最多。孩子我們自己養,又沒用你養。”
好嘛,這兩家又搶房子又搶積蓄,卻把老兩口忘了個幹淨。忘了這房子本是他們的,積蓄也有老漢上工的一份兒。
“老三你有啥臉說這話。你娶媳婦花錢、房子住着東屋也不賴。這些年養了倆,難道都是不花錢的?”
“反正你住着堂屋,就不能再分積蓄。這錢應該我跟二哥分。”
“憑啥,積蓄是大家的有我家一份兒,我們該得的。”
“該個屁,你住了堂屋就不能再得積蓄。”
老三媳婦也張口了,眼看這兩家要吵起來。老漢用煙袋敲敲椅子。“都閉嘴,一家子兄弟,分個家吵成一鍋粥像什麽話。”
一家之主威嚴猶在,頓時這倆不吵了。都看着他,看他這當老子的咋分。
“堂屋帶耳房給老大,他是長子。東廂房帶耳房給老三,結婚時跟媳婦家說好的。”
說着老頭瞅瞅二兒子,自覺虧待他。老三娶媳婦,女方家要求東廂房。按他們的意思這媳婦不娶了,沒得弟弟占了哥哥的房子。
托媒人給說和了好幾回,答應以後給他們蓋新房。可老三媳婦不松口,老三在家哭天喊地的鬧,不給娶這媳婦他就要死要活,鬧得老二兩口子讓給了他。
“沒事。爹,我們先湊合住,以後再蓋也一樣。”老二寬厚,也不怕以後一分家兄弟們不管他。其實這倆看這情形還真是想忘了這事。
今年老大說要給兒子娶媳婦,作為父母的又把堂屋給了他。這幾年老二住着泥草房,今年他們老兩口也住進了西屋。如今要分家了,得給老二該得的。
你們想忘了,我當爹的不能忘。自己土埋半截了,住哪裏都行。可不能好處都讓你們占了,我二兒子就只分得一份兒積蓄。
“西屋是後來蓋的泥草房,跟解放前人家蓋的堂屋東屋都沒法比,這你們都知道。如今就是我和老二住着,分了依舊我們住。”說着話,老漢瞅瞅老二兩口子:“跟我們住還是分開,你們兩口子給個話。要是也分……”
“我們跟爹媽在一起。”
被問到了,老二趕快表态,他媳婦也跟着點頭。公婆挺好的老人,她願意跟他們一起住。
“既然這樣,那積蓄就全給你們。”說完,轉頭看另外倆家“不能你們占了好房子,再把積蓄也分走。這泥草房子眼看不行了,讓老二到原地基上重新翻蓋,或者批塊兒地基蓋。到時你們都得出人幹活,不許偷懶不管。”
“爹,那……”
“爹,積蓄不能一分不給吧。”
“房子不夠三份兒,積蓄只能彌補一份兒。這樣,你們自己挑,要房子還是要積蓄?誰要積蓄就把房子騰出來給老二。”
老爹這麽一說,老大老三頓時蔫兒了。啥都不舍得,所以開口問:“爹,咱有多少積蓄?”
“不足四百。”
四百,好像不夠蓋五間青磚大瓦房的,還得摻些土坯才行。當年老三不願意要新的,就是因為大家吃都吃不飽,勉強搭個房子,也是孩子過家家玩一樣的泥草房。哪有以前這青磚大瓦房好。這麽一算,這倆頓時不說什麽了。
“積蓄給了老二,爹媽如今能幹也跟着二哥幫忙。那以後爹媽不能動了,也是老二他們管,跟我們沒關系。”
老大媳婦居然說出這話,老兩口頓時心裏一寒。把兒養大,娶妻生子。幫着你們照看孩子,他們可啥都做了啊。到頭來就換來一句跟你們沒關系?
“你怎麽說的,你再給我說一遍?”
老漢火了,老大媳婦往後躲躲,但那眼底依舊寫着不服。本來就是,現在能動幫着老二,本來就該他養。
“爹,您別生氣。”
老二趕快過來給父親拍後背。老大也不好意思的拍自己媳婦一下。“爹你別生氣,這娘們嘴沒把門的,她不是那意思。”
“那是啥意思?你們家四個孩子都大了,哪一個不是你娘幫着照顧的。咋,如今跟你二弟住一起,你們就覺得吃虧了?就想把我們推出去不管了?”
“沒、沒,我要那麽做,大隊人還不罵死我啊。”
“你作為長子,今兒你來說,等哪天我們幹不動了該咋辦?”
“一家一月,輪流侍候。”
公平。養大幾個孩子,老了輪流住。沒啥不對的。可怎麽想想那麽心酸呢,年輕時努力奮鬥給孩子們一個安樂窩。老了老了自己卻連個安定的窩都沒了。
老大不吭聲讓媳婦打頭陣,關鍵時刻一絲虧不吃。老三一晚上在針對老大,實際是想借着他住了堂屋好占了他那份兒積蓄。畢竟老二本就住着泥草房,再想占他那份兒也沒理。一提到養老侍候,頓時不吭聲了。
“爹、就住我們家。你們現在跟我們一起,以後不管發生啥,都我們侍候父母。”
老二表态,看不得父母臉上的落寞。爹媽能養十子,十子難養爹媽。不,這話他不能讓它成真。不能讓他爹媽老了連個安穩的待處都沒有。
“對,爹媽以後我侍候。”
老二媳婦一向不吭聲的今兒也表了态。之前把東屋讓給了老三娶媳婦,老人家一直惦記給他們蓋新屋呢。分家将所有積蓄給了他們。即使錢不夠,他們可以一起奮鬥。
如今這時期基本不考慮大病,有病頂多買幾顆藥片子吃。老了得大病根本沒法治。要考慮的除了食物,就是老人不能動了端屎端尿照顧。所以這一條就沒提。
“行、這話可是你們自己說的。別忘了。”
“忘不了。去叫會計來吧。”
老大家孩子去叫會計了,屋裏人因為分家鬧的連表面的和樂也不維持。忽然,老大媳婦看到坐在凳子上的林返。蹭一下站起來指着他嚷嚷。
“這小子咋辦?”
剛過來替班的童語尚沉浸在大包居然帶不過來的懊惱中,想着明天該帶啥來好。冷不丁被大舅媽來這麽一出,吓的差點從板凳上掉下去。
“也跟着我們。”
“她媽要是不回來了呢?”
“你們仨舅舅平攤養。你們作為舅舅舅媽,還能一點兒不管自己外甥嗎?”
老大媳婦表現的唯恐跟這個“麻煩”沾上邊,老爺子則考慮萬一。他老了,閨女不靠譜,也不能全賴老二兩口子。三兄弟分擔一些,養大個孩子是沒問題的。
“不管。又不是我兒子,我可不管啊。一個月就那麽點兒糧,那麽些工分。養活自己孩子都難了,還要養個白吃飽,這事兒說啥我都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