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回憶
回憶
蘇合的到來讓謝扶桑一路上有趣不少。
而在謝扶桑心中,她對誤會江宴而引發的尴尬也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因為她發現了一件令她十分高興的事情。
她之前便瞧着江宴便覺得十分眼熟,卻一直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他。
可就在前幾日大家趕路休息途中,江宴在河邊接水時,謝扶桑瞧見了他後頸深處的紅色胎記,雖只瞧見了胎記的上部一角,但那胎記不論是顏色還是形狀都太過特殊了。
淩霄此時走了過來,在河邊與江宴耳語幾句,片刻後便離開了。
謝扶桑瞧着眼前兩人熟悉的臉,突然想起了四年前的盛夏。
那天,她和師傅在昆侖山下的醫藥小築中擺弄剛炮制好的藥草,聽到有人敲門。
她打開竹門,便瞧見一人正背着另一個因高燒昏迷的少年,前來求藥,那便是四年前的淩霄和江宴。
那時正值西北盛夏季節,天氣炎熱,江宴當時深中刀傷,又未能得到及時醫治,導致傷口潰爛高燒不退。
淩霄帶着江宴看了很多大夫,都說炎症太過嚴重,無能為力。
後來淩霄不知從哪裏得知,昆侖山下的醫藥小築有一種專克炎症的妙藥,便前來求藥。
淩霄口中的妙藥便是謝扶桑憑借現代知識提取出的抗生素。
只是雖然西北邊境有很多自中原來的能工巧匠,可以制作她需要的一些儀器,但是畢竟條件有限,她缺乏許多精密的儀器,提取抗生素時需要用到的無菌高溫高壓等環境條件也不能完全滿足。
所以她在提取的抗生素時采用的是最原始固體培養法,不僅純度低,效果也沒有現代的好,進而也沒有流通在市面上,只有很少的人知道。
Advertisement
但好在古代人還未用過抗生素,體內還沒有産生強的耐藥性,謝扶桑提取的抗生素便有了用武之地。
高燒重病的少年意志力很強,在謝扶桑盡心的醫治下,他終于被救了回來。
在他康複的那段時日,謝扶桑曾問過他的名字。
少年當時對她說:“江河,大江大河的江河”。
她當時還在想,怎的這少年一副富家公子的風流模樣,名字卻是這般土。
想來他當時便是騙她的。
後來江宴臨走前同她講:“我和屬下這一去定是九死一生,為了簡便行裝,加快行軍速度,我們只能帶三天的口糧。”
“若是幸運,這一路上會碰到烏雎舊部,我們會一路斬殺奪取他們的物資,率軍直搗烏雎舊部的老巢,不滅烏雎定不還,若我命大能夠凱旋的話,定會率軍路過此處,報答姑娘的救命之恩。”
謝扶桑聞言,将自己和師傅做的壓縮幹糧全部送給了他。
謝扶桑和師傅有時需要在山上找罕見的草藥,有時常常會在山上呆許多天。
她們兩個女子又要拿藥簍和采藥的鐵器,又要拿幾日的幹糧,實在太過沉重,謝扶桑便借着現代壓縮餅幹的靈感,和師傅一同研發了體積小,便于攜帶,熱量又高的壓縮幹糧。
沒想到當年為圖方便和師傅弄得壓縮幹糧的法子,如今陰差陽錯倒還幫了大涼的将軍。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要率領三百鐵騎深入大漠直搗烏雎舊部,謝扶桑是有些不信的。
可少年在高頭大馬上意氣風發的對她說:“等我凱旋”,倒真像話本中描繪的鮮衣怒馬少年郎的形象。
謝扶桑想起少年離別前堅定的眼神,直覺使然,她信了他的話。
後來她在昆侖山下同師傅研究到了三個月期限,她本該按時回家中的。
可她想起少年臨別前的話,固執地又在昆侖山下多呆了一個月。
家中見她一直不肯回府,便來信詢問她是否遇到了什麽麻煩,謝扶桑看信中的意思,母親頗為擔憂她,竟想同謝衍來昆侖看她。
謝扶桑不想謝衍和崔婉因她來回奔波,又見少年毫無音訊,心中隐約覺得可能天妒英才吧,便啓程回了駐州城。
再後來謝扶桑忙着研究醫術和藥物炮制便淡忘了這件事。
謝扶桑終于認出了江宴,江宴卻不大高興。
他總覺得謝扶桑是因為看到了淩霄才想起了四年前的事,心裏總隐隐覺得在謝扶桑心裏自己還沒淩霄重要而生悶氣。
他又想起了四年前的情形。
那時他在黃沙中浴血奮戰,得勝歸來特意率軍繞遠路經過醫藥小築。
可他卻發現那裏大門緊閉,早已無人。
他詢問了周圍的百姓,醫藥小築鄰裏的百姓都說他來的不巧,那兩位女神醫前些日子就走了。
他又繼續詢問,是否有人知道那年齡最小的女子去了哪裏。
可周圍人卻說:“那兩位神醫未曾交代過去了哪裏,不過她們每年經常在夏季來這裏三個月,說是要研究醫術。公子若是想找兩位神醫,不妨日後在夏季過來,興許能碰上。”
江宴因着繞遠路在路上耽誤了很長時間,朝廷來信催他率軍趕快返京,以犒勞軍中将士。
皇命不可違,他只好加快了行軍速度率軍回京。
凱旋後未見到她,他心中很是失落,多番尋求她蹤跡無果後,他心中開始有些氣惱。
離開醫藥小築前,他曾讓她等他凱旋,可待他真的凱旋回來後,她卻不守信用的走了,甚至一個口信都沒留下。
想來定是他一廂情願了,畢竟細想當時她也未曾答應過要等他。
後來江宴一直沒能有機會再來西北邊境,直至今年,皇上又要派人前往西北去接謝家回京。
此前皇上便多次派人想請謝衍一家回京,只是謝衍态度堅決,皇上又因着往日的情分不忍因此降罪于他,去逼迫他回京。
于是這倒成了燙手的差事,吃力不讨好不說,從上京到西北駐州坐馬車一來一回就要花費近一年時間,不僅路途奔波疲憊,接不回謝衍一家這一年便是白白浪費了,不得功勞不說,還白白惹得皇上嫌棄,至此便無人肯去做這個說客。
今年皇上又提出了派人請謝衍回京的任務,他便接了這個差事,想着順道再去昆侖山下碰碰運氣,卻沒想到竟在客棧因為一場誤會找到了她,還知曉了她就是謝衍的女兒。
為了能讓謝衍回京,他只好對謝衍誇大了朝中形勢。
因着打聽到謝衍最寶貝自己的女兒,便謊稱這次若他依舊不肯不回京,陛下将會一紙婚書将謝扶桑嫁到京城。
果真,謝衍同意了。
至于方法嘛,回京後他會主動向皇上坦白,稱事急從權只能先斬後奏,想必皇上也不會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