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做臘腸
做臘腸
分割好的豬肉整齊碼在墊高的竹篾席上,烏桃搬出去年腌臘腸臘肉的大木盆,選了兩大塊後腿肉、幾條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用來做臘肉,排骨也選了兩扇做臘排,做臘腸的肉就是混着來,後腿、前腿、裏脊、前肩都可以,肥瘦比例搭配好就行。
她和李水琴都不喜歡吃肥肉太多的臘腸,所以做的時候瘦肉就會多一些,吃起來很有嚼勁。
還沒有入冬,現在就做臘肉是有點早,不過天氣涼爽,也不怕做壞了。
做臘肉的肉洗幹淨切長條放調料腌制一個晚上,第二天再用削好的竹條穿起來挂在杆子上晾曬,曬好的臘肉顏色會變深,切成薄片時肥肉是透明的,瘦肉則是紅褐色,搭上配菜煸炒或者蒸着吃都可以,看上去油汪汪的,吃起來一點都不油,還越嚼越香。
臘排骨也是同樣的做法,去年的年夜飯烏桃做了一道臘排骨炖粉藕,特別受歡迎,粉藕還是烏梨從武漢帶回來的,湖北洪湖蓮藕很出名,炖煮或煲湯都粉。
臘腸當天就可以灌,李水琴已經提前把腸衣洗出來了,烏桃将腌好的肉搬到天井,套上腸衣開始灌腸。
家裏有一套老式的灌腸器,是爺爺用木頭做的,表層不知道塗了什麽,用這麽多年也沒有壞,反而越用越油光發亮。
豬腸衣比較大,灌出來的肉腸也比普通的廣式臘腸大許多,灌好就一圈圈盤在盆地,拿撕出來的玉米衣泡水浸濕,分段将肉腸紮起來,同樣挂到杆子上去。
殺豬必定會做一些豬肉丸,本地人愛吃的豬肉丸只有拇指頭大小,不添加澱粉,就是肉糜做出來,口感非常緊實彈牙,用來打湯滋味最好。
烏桃不太會做肉丸,做出來的不怎麽Q彈,是幾個嬸娘幫着弄的,她們常年跟自家男人去別人家殺豬,幹這些是熟手了。
忙活完這些就已經到中午,午飯吃的簡單,就拿現成的豬肉、排骨、豬耳朵、豬舌頭做的菜,吃完後給豬肉佬結算了工錢,再另外給他們每人一塊豬肉,剩下的豬肉就留着明天招待客人。
豬頭肉、豬耳朵、豬蹄、豬尾巴、豬下水都還有,烏桃配好香料,打算鹵一鍋。
見菜籃子裏還有成段的蓮藕、整個的土豆,就又拿了些放進去一起鹵,裏面還有四五十個鹵雞蛋,其他暫時用不上的肉就存進冰箱。
午後,秋風從瓦片輕輕掠過,烏桃躺在回廊的搖椅上眯着眼養神,垂下的腕子晃蕩着,逗得花色霸氣的簡州貓揮舞爪子興奮捕捉,它不敢用力,爪上的尖鈎都沒有放出來。
烏桃将調皮的大師提溜起來放到懷裏,手指輕抓它的脖頸肉,又撓它的下巴,大師舒服到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Advertisement
原本睡在搖椅下的一只耳有些吃醋,支愣起身體,将下巴擱在烏桃的大腿上,嘤嘤了兩聲,就這麽坐着閉眼睡了。
烏桃輕笑出聲,低語:“心眼還挺小……”
廚房的大鍋散發出誘人的鹵肉香,被秋風卷出去好遠好遠,只要聞到這股香味,從山腳下路過的村民就知道烏桃家又在做好吃的了。
歇了沒多久,烏桃就起來磨米粉,之前做的米餅都給哥哥姐姐還有妹妹了,家裏現在沒有,其他糕點也空了,要補上,不然客人來了沒法招待。
一般村裏人做米餅都是将泡好的糯米、粘米晾幹然後直接磨成粉就上模具制餅了,步驟倒也不說有錯,只是少了炒米這一步,所以她們做出來的米餅跟烏桃做的在口感上有些許區別。
但不炒米也是有好處的,吃多少都不會上火,質地也更綿軟一些,适合老人和小孩。
炒過的米磨成粉後還要再晾曬一天,才不容易上火,這個今天做不成,要等明天,烏桃就先做沒有炒過米的。
餡兒是幹炒過的花生米搗碎,可以加白糖也可以加黃糖拌一拌,撒一些炒熟的白芝麻,用半幹半濕潤的米粉團好了放進模具壓出形狀,有花朵的,也有帶福字喜字的,壓好了就整齊擺進蒸籠,上鍋蒸熟。
這樣蒸出來的米餅有股很濃郁的米香,表皮綿軟,又有些韌勁,還有花生芝麻的焦香,單吃是有些發幹,配一壺茶就剛好。
炒過米的米餅口感上就偏脆硬,不太好咬,但比沒炒過的要香很多。
各種口味烏桃都做了些,還另外做了綠豆糕、紅豆餅、豌豆黃、鳳梨酥,忙碌到天擦黑才算完。
等李水琴喂豬回來,烏桃就已經順手把晚飯做好了。
小火煨了一個下午的瓦罐湯,裏面放的是蓮藕、排骨、湯骨,骨頭上的肉已經炖的軟爛,筷子一戳就脫下來。
還炒了個筍幹肉片和豆豉鲮魚油麥菜,豆豉鲮魚是也是自己做,平時比較愛拿來炒飯或者炒油麥菜都不錯。
吃着飯,李水琴又問:“他們明天幾點到啊,要不要做午飯喔?”
“上午到縣城,那邊有人接待,應該沒這麽快進村。”這是今天早上張清讓微信跟她說的。
她不清楚張清讓爺爺沒退下來之前是什麽級別,但看住的地方,應該是不低的,這樣的人即使退了影響力也還在,想低調出行怕是不可能,說不定明天晚上都住在縣城。
吃完飯,收拾好白天搬出來的鍋碗瓢盆,鎖好院門和大門,烏桃才去洗漱,出來時李水琴已經先回房間休息了。
烏桃關掉回廊的燈,打着手電上樓。
今天沒得空看手機,微信照舊有很多未讀消息,群裏烏榴說快遞已經到了,還拍了好幾個拆箱視頻。
箱子裏的東西挺多的,除了烏榴點名要的辣椒醬、糕點和果幹,還有鹹鴨蛋、芋頭片和紅薯幹,熟食也抽真空寄了一些過去,天氣不熱,又放着冰袋,不會壞。
袋子一打開,香味就四處竄,引得寝室裏的人都跟着咽口水。
烏榴等不及,在宿舍找了個吃水果用的保鮮碗,把真空袋裏的炸魚、炸排骨、辣子雞、啤酒鴨都倒出來,也不管混沒混一塊,就抱起來火速跑到宿管阿姨那借微波爐。
在微波爐裏轉兩圈那個香味就跟長了翅膀似的飛的到處都是,旁邊的宿管瞅瞅自己碗裏的紅燒肉,奇怪,剛才吃着覺得很香,怎麽現在沒滋沒味了呢。
“同學,你這吃的什麽啊?”剛才烏榴拿進來時堆的滿滿一碗,也沒看清具體有什麽,聞着這個香味,宿管阿姨饞死了。
烏榴也饞,國慶因為要和朋友去別的地方旅游,她都沒有回家,可想家裏的飯了,在外面吃的總沒有二姐做的好吃。
“我家人從桂區給我寄來的,”叮一聲,熱好了,烏榴迫不及待打開,不怕燙的先拿了一塊炸排骨吃,才在宿管阿姨期盼的目光下,把保鮮碗遞過去,“阿姨嘗嘗,可香了!”
放了兩三天的炸排骨不如剛出鍋的時候焦香,但跟外面賣的比起來絲毫不遜色,烏榴每一樣都給宿管留了點,其他的就拿回宿舍,一路上不知道饞壞了多少同學。
熟食是每樣一袋,大概一斤多的樣子,加起來不少了,保鮮碗放不下這麽多,熱了沒到三分之一,烏榴加三個室友沒幾下就吃完了,還有點意猶未盡,盯着剩下的。
“要不?”都熱了吧,反正都拆了,也留不到明天。
烏榴一點頭,其他三人翻箱倒櫃找能拿下去放微波爐的東西,自己寝室沒有就去隔壁借,代價就是要分一份給別人。
同層幾個寝室的人或多或少都從烏榴這裏吃到過烏家莊的特産,知道好吃,還是那種很難具體形容出來的好吃,感覺吃完後身體暖暖的,特別舒服,讓人忍不住還想吃。
後來烏家莊助農店上熱搜,有人買到過同款的姜糖,才知道烏榴的老家就是烏家莊,這下她手裏這些好吃的就更加搶手,擠在寝室門口想“以物換物”的人特別多。
不過這次沒有姜糖,因為烏桃來不及做,倒是有兩瓶看不出是什麽成分的中藥丸,小拇指頭那麽大,褐色的,打開瓶蓋就有股清雅的香味飄出來,讓人頭腦清醒,身體的疲憊和沉重也似乎消失了。
圍觀的人都好奇道:“烏榴,這是什麽呀?你姐咋還給你寄靈丹妙藥啊。”
後半句是玩笑話,但誤打誤撞說對了,這确實算靈丹妙藥,是烏桃問邵玉君要的一個古藥方,按上面配比的中藥材加了靈泉水做出來的,不僅烏榴有,烏安和烏梨也有。
她沒有細說用途,只說能養身,睡前用溫水服一粒。
別人不知道是什麽,當然也不敢随便要來吃,烏榴将兩瓶藥丸單獨收起來,才開始分東西。
一部分留着自己慢慢吃,三個室友一人分一點,剩下的就換給其他同學,先到先得,過期不候,很有烏桃的風格。
睡前,她按二姐叮囑的吃了一粒藥丸,不苦,也沒有多少中藥味,反倒有股甜絲絲的,挺好吃。
這一晚上烏榴都睡的特別好,早上起來神清氣爽,照鏡子還發現自己皮膚好像變好了,前兩天腦門長出來的痘都不見了。
路過她身邊的室友抽抽鼻子,奇道:“你換香水了?好特別的味道啊,怪好聞的,哪個牌子?”
“啊?沒有換啊。”烏榴低頭聞了聞,好像是昨天那顆藥丸的香氣。
快要上課了,她也沒多留意,帶上書本就和室友急匆匆趕去教室。
也會有賠償的,就是隔三差五老來就讨厭,不止老鷹,還有野貓子,我家的雞都是散養在園子裏,就總挨偷,今天少一只公雞明天少一只母雞,我生氣了就拎棍子去山上找,野貓子怕人,早早就跑了,剩下半只沒吃完的雞留在它的窩裏,把我給氣的,當場掀掉它的窩,消停一陣後又開始來偷雞,監控都拍到過好幾次,我還給林業局的人看過,他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我家就在山裏,又養那麽多東西,很招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