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小團圓
小團圓
熱熱鬧鬧忙着,就又到了晚飯時間。
中午吃的蕉葉果本來挺難消化,但幹了半天活,衆人的肚子早就餓了,惦記着晚上這頓,就沒有吃其他東西。
烏桃提着籃子去地裏摘菜。
菠菜和雞毛菜都長得特別好,綠油油一大片,來不及吃的都拔回去喂雞喂鴨。
旁邊的大白菜也開始卷心了,還有早早種下去的水東芥菜,要在開花前摘了做酸菜。
她扒拉了兩下挨着水東芥菜的雪裏紅,也要拔了。
菜苔種了兩種,白菜苔和紅菜苔,本地人吃白菜苔比較多,紅菜苔還是少見,這是烏桃專門買回來的種子,菜地肥,抽芽出來的菜苔又粗又水嫩,摘三四根就能炒一大盤。
像菜苔、菜心、芥蘭這些,如果不能及時摘回去吃掉,它們很快就會老,李水琴偶爾也會摘一點放助農店挂賣,或者有相熟的人要的,她也送,總比爛在地裏強。
烏桃考慮做一條果蔬線,專供南桂縣,這樣既能保證新鮮度,運輸成本也在可控範圍,加上有之前烏蘭蒼幫忙打下的基礎,再讓烏洪傑運作一下,發展前景也還是可以的,烏家莊的果蔬以後只會更有營養價值,不愁市場打不開。
什麽蔬菜她都摘了點,紅/白蘿蔔也拔了幾根回去炖骨頭湯。
把摘下來不要的老葉子拿去豬圈,在喂食前先給這幾頭花土豬吃點餐前小零食,剛丢進去,它們就哼哧哼哧跑過來瘋搶,吃的多,長的也肥壯,等過年宰了灌香腸、做臘肉,剩下的就叫上親戚朋友來家吃殺豬宴。
烏桃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年前的殺豬宴,爸爸會把豬身上的部位都留點,配上酸菜做一鍋本地的殺豬菜,她就拿着碗擠在大人那桌,讓爸爸給她找最好吃最脆的那個大腸頭。
她倚着門欄看豬搶食,道:“慢點,着什麽急。”
豬不搭理她,依舊吃的飛快。
沒了羊咩咩陪伴的大水牛趴在稻草堆上,尾巴懶洋洋搖着,烏桃丢給它一根大蘿蔔,安慰道:“你先無聊一段時間,等明年我給你找幾個小夥伴。”
Advertisement
她計劃等明年藥材種植的事漸漸上了正軌,就開始養梅花鹿,再多養幾只羊。
要不要再養一頭小母牛?她盯着公牛陷入沉思。
大水牛慢吞吞站起來,小伸舌頭卷走蘿蔔,幾下嚼完才沖烏桃仰頭。
“哞~~”
卡姿蘭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睫毛很長,眼神又清澈,烏桃被這樣看着都有點樂了,摸一摸它的大腦袋。
“怎麽了?我忙嘛,媽媽牽你出去吃草也是一樣的,你委屈什麽。”
之前一直都是她放牛,也不去多遠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山坡或者水窪的地方,讓它悠哉悠哉的吃青草,再泡個澡。
也不是沒想過散養,可園子裏雞鴨鵝鴿貓狗都有,又都是調皮搗蛋的,水牛脾氣是好,可惹毛了它也會發怒,撞傷了好幾棵果樹,有過幾次這種事情發生,烏桃就沒再放它單獨溜達。
“哞~~~”
水牛想用腦袋去蹭烏桃,卻忽略了自己那對牛角。
這要是頂着人可不是鬧着玩的,村裏以前就有人被水牛頂過,肚子直接破了個洞,當場沒了氣息。
烏桃往後退一步,敲它的角,“好了,別撒嬌,我明天帶你到山上去行了吧。”
“哞~”水牛好像聽懂了似的。
“好了,我走了,晚點再給你們喂食。”
烏桃提着滿滿一籃子的菜回來,外面天有點暗,三個小孩就只能在院子裏玩,不能到園子去了,見到烏桃回來就飛快跑過去。
烏桃左邊大腿挂一個,右邊大腿挂倆,連路都走不了。
“哎呀,你們又去鬧,”烏梨提着一個剛燙了毛的大公雞出來,看到了就說道,“連翹,團團圓圓,快下來,不能這樣的。”
烏桃溫和道:“沒事,又不重。”
“怎麽不重啊,你別老慣着他們。”
“難得回來玩一趟,弄那麽多規矩做什麽,孩子就是要開開心心的,是不是呀小連翹,團團,圓圓?”
“是!”三個小的齊聲。
其實團團圓圓都不明白二姨說的什麽意思,但不妨礙他們快速應答。
烏梨無奈搖頭,“你啊,就慣吧,等以後他們天天纏着你,你就知道煩了。”
“才不會。”她挺喜歡小孩的。
烏桃領着孩子們進去,給他們每人都分派了任務:摘荷蘭豆。
他們也聽話,都乖乖坐在小凳子上學大人的樣子把荷蘭豆的頭和兩側的纖維撕下來,再放進另一個菜籃子裏。
除烏梨剛才拿出去的那只大公雞,李水琴還宰了一只小母雞,專門給三個小的做一道不辣的芋兒雞,芋頭都是園子裏新挖的小芋頭,又粉又糯,特別好吃。
臨時用來養雜魚的缸裏還有幾條野生塘角魚,再不吃就該養瘦了,就一并收拾了,呂嘉裕愛吃辣,可以給他單做一道香辣幹鍋塘角魚。
野生的塘角魚顏色其實沒有那麽均勻,個頭也是大小不一,不像外面市場買的全是金黃色,體型也差不多,老板還說是野生的,其實都是人工養殖,喂飼料長大的,粘液多,魚肉肥膩,很腥,一點都不好吃。
烏桃把魚撈出來放桶裏,呂嘉裕有心想幫忙處理,因為沒經驗,被塘角魚撞了幾下手背,都紅了,火辣辣的疼。
“哎喲!這魚真夠兇的。”他捂着手跳開。
烏桃開起他的玩笑,“不然它為什麽叫塘角魚,腦袋上的殼頂人很痛的,抓它們也有技巧,行了姐夫,你洗菜去吧,我來弄。”
呂嘉裕也不敢再下手,“那還是你來吧,我看你怎麽抓的,學學。”
“看好了啊。”說着烏桃就快速伸手逮住塘角魚的脖子,用力一捏将魚提起,直接摔在地上,手法簡單粗暴,但管用。
呂嘉裕瞪大眼睛,半晌才豎起大拇指,“厲害啊。”
雞和魚都有了,鴨子也不能缺,家裏養的青頭鴨還有十幾只,李水琴還想快點吃完,騰出地方好過幾天去鎮上買鴨苗回來再養。
這十幾只青頭鴨是去年的,也算是老鴨子,原來有三十多只,陸陸續續吃了一半。鴨子老點好,炖出來的肉比較香,就是炖的時間要長點,不然咬不動。
給鴨子拔毛的任務交給烏安,其他人手裏也都有活,宋美娜幫着洗菜,時不時跟烏桃聊兩句,說的是她外公喝了石斛花茶,身體好了很多,能自己站起來走路了。
宋美娜的外公以前因為意外,雙腿落下了殘疾,年輕的時候還好,瘸着也不影響,可老了就不行了,這幾年都已經坐上了輪椅。
那幾罐石斛花茶是烏桃寄給烏安,去探望老人的時候順手帶了兩罐,讓保姆早晚泡一壺給老人喝,開始是關節癢痛的毛病減輕,後來能扶着拐杖站起來走幾步,現在不用扶,自己就能到樓下遛彎。
“桃桃,真的很謝謝。”宋美娜發自內心的說道。
烏桃戴着手套削芋頭皮,“都是一家人,嫂嫂別跟我這麽客氣,後面給你們寄過去的楓鬥,老爺子泡着喝還習慣嗎?”
家裏種出來的藥材,只要能日常泡水喝的她都會留一份寄過去,當初方圖看到她裝罐的時候還挺心疼,這要是賣了,那可是一大筆錢。
但她不覺得心疼,她只要家人身體健康。
“喝的慣,從老家這邊寄過去的東西都吃的慣,我外公還很愛呢,尤其是你後來寄的幾箱紅薯,他每天都會讓保姆蒸幾條,說超市買的不如你寄來的好吃。”
“愛吃就好,明天走的時候你們帶幾箱出去,就在村委那寄快件吧,明天助農店有一批貨要出,正好了。”
“行嗎?”
“沒什麽不行,現在村裏人寄快遞都很少去鎮上了,都是在村委那寄,跟着大車一起拉走。”
明天哥哥姐姐要帶的東西肯定不少,有些又不方便帶上飛機,托運又貴,還是直接寄快遞省事,兩三天就能到。
那邊烏安已經給鴨子拔了毛,開膛破肚,斬塊,開始腌味。
黃珍在廚房燒火,李水琴掌勺,其他人忙着洗菜、切菜,有條不紊的準備着晚飯。
新鮮的鴨肉不用焯水,直接下鍋煎至表皮金黃,加八角桂皮香葉等香料進去,再倒啤酒煮到開。
因為趕時間,這次就沒有用砂鍋,直接轉進高壓鍋壓十分鐘,再倒出來收汁就可以,味道很香,肉也軟爛。
芋兒雞是比較簡單的,給孩子吃,口味要輕些,小母雞的肉不老不柴,和小芋頭炖半小時就能出鍋。
“桃桃,把塘角魚拿進來。”
“哎~”
處理好的塘角魚先用油炸過,再調一碗醬汁,把辣椒、蔥姜蒜倒進去炒香,加醬汁煮沸了再放炸好的塘角魚,在幹鍋底下墊一層洋蔥,把塘角魚放上去,撒點蔥花香菜就齊了。
後院的銀山寶也撈了兩條做清蒸,李水琴還用蒸碗給每個人炖了一碗鴿子湯,小孩的是蘿蔔排骨湯。
背靠青山的院子,煙囪升起白咽,菜肴的香味也散出去好遠,山腳下幹完活回家路過的村民都忍不住咽口水,桃桃家又做什麽好吃的了,這麽香。
夜幕降臨,月亮升起,所有菜做好端上桌,一家人齊齊圍坐,開飯。
啊!這幾章我寫廢了嗎?收藏怎麽不動了,我還等着入V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