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流水席(上)
流水席(上)
黃瓊的電話打來時烏桃正在收家裏的茶籽果。
院子的空地上滿滿都是曬脫殼後的黑色茶籽,等到茶籽的水分完全蒸發幹,在手上掂着沒有重量感,裏面咕嚕咕嚕響,好像空似的,就可以收起來拿去鎮上的油坊榨茶油了。
她家茶樹多,能收上萬斤茶籽果,但四五百斤茶籽才能榨七十來斤茶油,出油量真的一般,也不怪茶油賣得貴。
村裏有些人家裏茶樹比她家的多,往年的茶油都是賣給熟人,按情分價的,很吃虧,這次想放到店鋪賣,貴幾塊錢就行。
烏桃卻不想只貴幾塊錢,首先,村裏人之前是按一斤25塊錢,像本地這種純野生品質又好的山茶油,外面市價要到250塊往上一斤,價格直接翻了10倍。
就算不按市價賣,也不會25~30就給出去。
山茶油本來就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能抗氧化、保護心腦血管,提高新陳代謝等等,很多護膚品都有山茶油的提取成分。
她是打算讓烏家莊的山茶油走高端路線的,不過這事得和烏夏林再商量,眼下還是先處理土特産供貨不足的問題。
“明天可以上地瓜幹和芋頭條,米餅不是還有庫存?”
黃瓊翻了下對貨單,“就剩下不到十斤,眨眼就沒了,第一批地瓜幹和芋頭條才不到五百斤,姜糖真的不能再做點?可以去隔壁幾個村收生姜的。”
“今年不行,等明年再看看吧。”
目前靈泉水能淨化和滋養的就只要烏家莊,距離遠的地方效果還很微小,更別說其他村了,做出來的姜糖跟普通姜糖沒區別,還不如不做。
既然烏桃說不行,那就是不行,黃瓊也沒有糾結,說完事就挂電話接着忙去了。
兩個客服小姑娘依舊忙的人仰馬翻,十根手指頭飛快打字都感覺不夠用。
“抱歉哦親親,真的沒有了,我們是助農店鋪,村民有什麽就賣什麽,不量産的,都是賣完就下架,也不做預售的哦,因為都是季節性農産品,實在抱歉哈,要不您上別家看看?”
Advertisement
“別提了,就是因為回購不到你們家的姜糖,我去找了平替,結果……被坑了啊!根本不是一個味!小姐姐?小哥哥?你替我問一下,有哪個好心的農民伯伯、嬢嬢幫我做一點姜糖,我出雙倍價格!真的,求求了,我真的很需要。”
中部地區的某個城市某棟寫字樓,惦記着姜糖的龐雲雲上班都心不在焉,低頭噼裏啪啦打字,只為能買到一袋烏家莊的姜糖。
上周她逛淘寶,無意中進了這家風格清新脫俗的助農店,看銷量和評論都不錯的樣子,就下單了一袋米餅。
快遞送上門的時候她正在房間裏被痛經折磨的半死不活、半身不遂,虛弱的跟快遞小哥說放門口,再忍痛爬出去拿。
她抱着快遞盒子蜷縮在門邊十幾分鐘才緩過來,也記不起自己買了什麽,拆掉才發現是四塊一袋裝的米餅,有三個口味:兩個原味、一個豆沙和一個芝麻的,姜糖只有一顆,是贈送。
她從小就不愛吃姜,本來想扔了的,可姜味中帶的甜竄入鼻腔,極速沖她還疼着的小腹卷去,像有一雙溫暖的手攏住子宮,撫去所有疼痛。
她眨了眨眼睛,低頭看手心的姜糖,一咬牙就放嘴裏含着,有點辛辣,但不會很沖,也不會讓她産生排斥感,反倒特別想吃。
很快龐雲雲就發現腿關節、後腰的酸脹感消失了,剛才還疼的她上吐下瀉,兩眼發黑,直冒冷汗的小腹也不疼了。
她從地上爬起來,試着蹦了蹦,哎?一點事都沒有,生龍活虎了。
這是有月經以來她的身體第一次如此輕松,止痛藥都沒有這麽好的效果!
她急忙去翻包裝袋,想再找找還有沒有姜糖,結果當然是沒有。
不僅如此,在她吃掉那四塊米餅,又饞的還想再買時,上店鋪一看,好家夥,所有商品都是:已下架、已售罄、庫存告急。
以為會再補貨,重新上架,可等了幾天也沒動靜,龐雲雲就去問客服,得到的就是如以上的回複。
她不死心,天天追問客服,還是買不到,甚至連店裏其他東西也搶不着,看了最新的評論才知道原來那天買的米餅真的是自己運氣好,恰巧搶到而已……
她不是沒去家附近的超市買姜糖,還是挺有名的品牌,吃下去差點沒讓她吐出來,又辣又奇怪,根本不是她那天吃的那種味道。
客服跟她說贈送的姜糖是村裏一戶特殊的人家做的,數量有限,一份米餅只有一顆,送完即止。
情況一樣的買家不止龐雲雲一個,每個月都被痛經折騰到生不如死的女孩子們誰不想要一顆吃了就不痛的姜糖,真的不想再受大姨媽的折磨了。
店鋪每天的上新也沒有提前通知,玩的就是刺激,第二天的地瓜幹和芋頭條也是秒空,龐雲雲這次手速和網速都可以,搶到三袋地瓜幹和兩袋芋頭條。
付款成功後她就天天刷物流信息,剛顯示已送到驿站,正準備派送,她就打電話過去。
“不麻煩你們了,我過去拿!我過去拿!”
衣服都不換,穿着拖鞋就火速沖出門,一路小跑到快遞代收點,比撿到金子都激動的抱走盒子。
村裏人種的紅薯品類繁多,紅的、黃的、白的、花心的……曬出來的紅薯幹也各不一樣,甜度和口感也稍有差別,不是說難吃,只能說各有千秋,看個人口味。
每一袋都是混着裝,買家要是覺得這樣不好看,也可以找客服退貨,提意見的人是有,但退貨的目前還沒有出現。
也有人想只退款不退貨的,客服一頓輸出,然後把人直接送進黑名單,下回這個ID就別想在店裏買到任何東西。
有買家在小某書分享了自己的試吃體驗,點贊和評論很多,有幸買過同款的也說東西非常好,值得無限回購。
“這家助農店的土特産真的一級棒!巨好吃!從瓜果蔬菜到幹貨,味道真的絕絕子!我家太後都誇我會買,唯一不好的就是太太太太太難搶了!而且幾乎沒有補貨的,賣完就是賣完,想回購都要等明年,即使有補貨也是少量,根本搶不到,昨天我們一家人齊上陣,都只搶到一袋芋頭條,秒沒啊!”
“姐妹們!有誰吃過她家的姜糖嗎?緩解痛經的小能手!強推!真的強推!”
“我!我!我!賣米餅的時候贈送的一顆,我這種從來不吃姜的人都喜歡上了那個姜糖的味道。”
“她家的脆柿子!我沒有吃過那麽甜那麽脆的柿子,一點澀味都沒有。”
“沒人提冬瓜糖嗎?我買了一竹筒,被我弟那個殺千刀的炫完了!我恨!”
“她家的野菊花泡枸杞茶,社畜的續命神器。”
網絡發達的好處就是給烏家莊的店鋪帶了很大的流量,蜂擁而至的人把客服後臺都擠爆。
不得不挂出通知:村裏辦流水席,今天暫停營業,有需要可自行下單,明天統一安排發貨,售後問題可留言,客服明天回複。
湧進來的人:自行下單也要有貨才行啊,沒看見都售罄了嗎,連個空袋子都不給我們剩下。
之前都是收一批結一次款,現在大家都忙,而且随着種類和數量的增多,賬目也雜,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了,村委就研究決定月底統一發錢,跟工資一起。
今天正好是10月的最後一天,烏夏林廣播通知跟店鋪有合作的村民上午八點半到村委大院領錢。
流水席的事幾天前就已經通知下去了,置辦席面的錢一半是烏桃拿,這是她自己主動提的,剩下的由村裏的族老、在鎮上或縣城混的不錯的本村人以及村委公賬裏出。
還沒到八點半,村民就早早等在大院門口,個個喜氣洋洋,笑得跟喇叭花似的。
負責登記發錢的村幹部喊到誰的名字,誰就過去對賬,表格上面都寫得清清楚楚,看不懂也沒關系,有人念,看數量和錢數對不對,要是對了就簽字拿錢,有疑問都當面講清楚。
黃瓊是第一個,她公婆還有三個孩子也跟來了,為的是領完錢就在這邊吃流水席,沒看見碗筷都帶來了麽,村裏的流水席都是自備碗筷的。
“純手工冬瓜糖201.3斤,一斤29.9;純手工姜糖92斤,一斤49.9;地瓜幹……”村幹部把單子調出來給黃瓊看。
她挂賣的東西最多,還領着一份監工的工資,能拿到将近六萬塊錢,其他村民就沒有她多,但最少也有兩萬。
這個價格再扣除人工成本這些,其實不算貴的,烏桃一開始也沒有按天價來定,再好也是常見的東西,太貴了反而不好賣。
在制作坊上班的還有一些人,工種不同,工資上也有差別,最低1800,最高4000,每個人有三百塊獎金。
在村子裏能有這樣的工資已經很不錯了,種地那麽辛苦,一個月都未必能掙着這些錢,所以當時招人的時候可有不少人往烏夏林那送紅包,想要這份工。
合适的人被留了下來,紅包退回去,不合适那些連人帶紅包都退,烏夏林沒在這件事上犯糊塗。
那些一直在觀望的村民見到真的有錢領,都後悔的不行,等領錢的人散去,他們就擠上去把幾個村幹部圍起來,跟麻雀似的叽叽喳喳。
“我們家也有紅薯啊,能不能放上去賣?紅薯幹我也會做,好吃着呢,制作坊還招人嗎?我幹活快,什麽都能做的。”
“種藥那個事還弄不弄?我聽說舊村坪那邊的人參還是什麽參被外面的大老板預訂了啊,是不是真的?我家在舊村坪也有地,我能種嗎?桃桃呢,她今天不下來吃流水席啊。”
村幹部被擠在中間出不去,一個頭兩個大,又不得不安撫這些村民:“大家放心,你們問的這些事我們村委都會開會研究的,有結果了再廣播通知大家。”
“那不行啊,等你們開完會黃花菜都涼了,這事是桃桃管的吧?我上她家問去。”
烏夏林出來經過這,停下呵斥幾個最大聲的村民,“上誰家去?!搗亂!也不看看現在什麽季節了,就算能種也是明年開春的事,馬上就要收晚稻、秋玉米、挖木薯、砍甘蔗了,地裏的活不幹,你們閑的啊!”
那幾人也不怕他,嬉皮笑臉道:“嘿嘿~~夏林叔,聽說桃桃要收甘蔗做蔗糖,價錢比外面的高,是不是真的啊?”
烏夏林瞪眼:“你又知道!”
這事烏桃剛和他說了沒多久,沒想到傳這麽快,之前留了一批生姜沒有做姜糖,就是為了做紅糖姜茶。
村裏有不少人種甘蔗的,以前賣的便宜,砍甘蔗又累,家裏沒年輕勞動力的根本撐不住,老人又舍不得花錢請收割機。
村委大院今天格外熱鬧,老人坐在旁邊的荔枝樹底下聊家常,小孩就在空地上跑着玩游戲,兜裏有錢的就去小賣部買糖吃。
制作坊前面的坪地架起大鍋,燙了毛的大肥豬一字排開在臨時搭的案板上等着被開膛破肚。
男人們撸起袖子在給雞鴨拔毛,女人們則用籮筐擡着瓜菜去村河的小碼頭洗。
河水清澈,附近的村民平時也是在小碼頭洗菜,先把泥土洗了,回來再用井水過一兩遍就行,很幹淨的。
臨近中午,像烏蘭蒼、烏蘭水他們這些在外面工作的就成群結隊開車回來了,跟烏老二沾親的烏洪傑這次也少見的到場,他是跟烏蘭蒼一塊的。
“長時間沒回來,村裏變化還挺大,連工廠都蓋起來了。”他遞給烏蘭蒼一根煙。
烏蘭蒼接過,沒抽,他日常都不碰煙酒的,除非有推不過的。
“算不上工廠,只是為了方便村裏人弄點土特産加工。”
烏洪傑笑了笑,又道:“桃桃挺有二哥的風範。”
他也是跟烏蘭蒼兄弟三人一塊長大的,一直喊烏桃的爸爸叫二哥,烏蘭蒼是大哥,至于烏老大那夥人,他是打心眼裏看不上,烏老二借他的名頭幹的那些事,他也知道,只是之前懶得管。
“我弟的親閨女,北京讀大學回來的,怎麽都不會差。”
“說起來我也有好些年沒見桃桃了,最近一次還是她考上大學,二哥高興,辦了三天的升學宴,那時候她還是個小姑娘。”
“等會吃飯就見到了,烏老二幹的那些事桃桃可是記着的,你想通過她跟省城的人搭關系,可能性不大,勸你死心。”
“大哥,你幫我說說情。”
“不可能。”
“大哥……”
烏蘭蒼沉默半天,才嘆息:“你說你當初幹嘛趟這趟渾水,他們有根基有靠山,你呢?好不容易從村裏走出去,有了今天,靠的是你自己,你那些所謂的人脈能多幾分真?都是酒桌上的朋友,關鍵時刻跑的比誰都快。”
“現在說這些也晚了。”
“看在一起長大的情分上,這次我可以幫你,但也有條件。”
“你說。”
“要是你過得了這關,以後桃桃在南桂要是有需要,你必須幫。”
“這個你放心,就算沒有這次的事,我也會幫桃桃,”烏洪傑開玩笑道,“比起外來人,我們這些地頭蛇在南桂更有話語權。”
有人往往這邊過來,兩人立馬止住話頭,沒再講這些。
村民是自帶碗筷,像烏蘭蒼他們這些從外面回來的肯定沒帶,就在空地擺了幾桌。
烏桃和李水琴到的時候,大鍋裏的豬骨粥已經好了,小孩們正端自己的碗排隊等大人分粥。
痛經真是很要命的事,我之前就是的,痛的死去活來,用中藥包連續泡了一年多的腳,現在才不痛了,真的希望所有姑娘都不要痛經!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