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雞冠蛇
雞冠蛇
晚上吃飯,烏桃就提了句明天要去大泉口,李水琴就一百個不同意,“那邊是什麽地方啊,山多路險,都是毒蛇,你去幹什麽,銀山寶不吃了還不行,你不許去。”
村裏以賣野生魚為生的男人都不敢自己去大泉口,路險倒其次,主要是毒蛇多,像金環銀環、三角線、五步蛇、眼鏡蛇這些要人命的,經常在大泉口一帶出沒,藏在路邊草叢,行人經過都會被咬,可不是鬧着玩的,也不怪李水琴阻止。
烏桃又不能跟李水琴說自己身體裏有靈泉,那些小生靈不會傷害她,靈泉是她的秘密,哪怕是面對最親近的人,她也不能說出口。
“我會注意安全的。”她上次去是先斬後奏,回來後李水琴生了很久的氣,這次她就不敢那麽做了。
“不行。”
“媽……”
李水琴扭開臉不吱聲。
“你就放心好不好?我真的能保護好自己。”烏桃拉住李水琴的手,那上面有幹農活留下的老繭子。
李水琴低頭抹眼淚,“你爸已經走了,我不想你再出事,桃桃,媽就剩下你了。”
“我知道。”
烏桃抱住這個突然哭出聲的女人,如幽泉一樣的眼睛注視屋外的夜空,她不會抛下媽媽,所以當時發生意外時她的求生意志很強,她一定要活着,活着回到媽媽身邊。
第二天吃過早飯,烏桃就出發去大泉口,上次她沒有帶一只耳,留它看家,這次狗子不樂意留下了,嘤嘤叫着跟在後面,趕都趕不回去,烏桃只好在它脖子系上鈴铛,帶它一起去。
她帶了背簍、魚簍、柴刀和一根茶樹拐棍,這是爺爺留下的,表面油光發亮,很堅硬,打人特別痛,一棍下去腦袋都要開花。
大泉口在烏家莊的後方,開始有一段小路算比較好走,越往深處就越險峻,荒草比人高,烏桃也走的十分小心。
等完全進入深山,四周都是高聳的馬尾松,遮天蔽日,也有少量楓樹跟梧桐。
Advertisement
本地的楓樹有兩種形态,一種非常高大,可以跟馬尾松媲美,一種較為矮小,有點像灌木叢,嫩葉發黑發紅,本地清明掃墓用的黑米飯就是摘這種楓葉搗碎榨汁煮出來的,有股樹葉子的清香。
像這種深山老林,山地歸誰已經很難說清,烏桃從記事起就沒見過有人來打理這些山林,聽村裏的老人說這是絕戶頭了的,沒後代,充公了,所以大面積種桉樹的時候這些地方才沒有被亂砍濫伐遭到破壞。
“汪汪汪!”
一只耳興奮的跑在前面開路,脖子上的鈴铛叮鈴鈴的響,烏桃都奇怪它明明是第一次來,怎麽就知道是這個方向。
走了一大半,地面的落葉也越來越厚,随處可見野生的草藥,烏桃拿出紅繩在上面做了标記,等回來的時候再挖。
一只耳突然對其中一棵大樹狂吠,“汪汪!汪汪汪!”
呲牙咧嘴,恨不得撲上去咬。
烏桃挑了挑眉,招手把一只耳叫回來,揉揉它的大腦袋安慰道:“沒事,它也是來帶路的。”
“汪汪汪!”不行,它不是好東西!
大樹後面的落葉堆藏了條傳說中的雞冠蛇,除冠子是深紅色,其他地方都是橘紅,非常豔麗;體長1.2~1.5米,有成人的兩指大小,移動時頭部和尾巴翹起。
烏桃上次就是在這一片迷了方向,轉了好幾圈都出不去,無意間就在滿眼綠色的林中看到這一抹橘紅,以為看花了眼,畢竟雞冠蛇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沒有真實見過的物種。
“嗨,又見面了,”她蹲下/身,伸出指尖碰了碰雞冠蛇火紅的冠子,冰冰涼涼的,“這次不麻煩你,我記得路了。”
她滴了幾滴靈泉水給這位傳說中的小生靈,後者喝的意猶未盡,将身體撐高,用冠子蹭烏桃的掌心,發出一聲幽鳴,很婉轉,類似于鳥叫聲。
烏桃讀懂了對方的意思,它是這裏的王,所有冷血動物都得聽它的,它可以保護她直到大泉口,然後再回來。
“好吧,那就謝謝你了。”烏桃大方送了它半葉子的靈泉水,饞的其他藏在暗處的小生靈叽叽喳喳叫。
雞冠蛇神出鬼沒,走着走着沒了身影,忽然又從前面蹦出來,一只耳開始很警惕,後來大概發現它純粹是在深山待太久了,喜歡玩這種無聊把戲,就懶得再搭理。
越靠近大泉口,空氣就越清新,溪澗兩邊的野蘭花也開得很好,枯樹幹上長滿黑木耳。
跨過溪澗再走一段路就到大泉口,周圍綠草環繞,烏桃蹲在邊上撥了撥水面,銀山寶從深水區冒頭,争先恐後去搶注入的靈泉水,烏桃趁勢撈了一魚簍放旁邊養着,然後去附近找藥材。
雞冠蛇在一株野天麻旁邊等烏桃,搞得烏桃特別無語,她倒是想挖,可野天麻是國家級保護植物,遵紀守法刻在骨子裏,她幹不出來偷挖這種事。
她自己在山上種了天麻,跟野生也差不多,明年就可以挖采,這裏的就留給大自然吧。
見烏桃不要野天麻,雞冠蛇又移到貓爪草和川貝母旁邊,那小小的眼睛透出期待的光芒。
這兩個可以挖,烏桃就沒客氣。
注入的靈泉水滋養着附近的所有生靈,哪怕不是這個季節生長的都長的格外好,不一會兒烏桃就挖了滿滿一背簍,足夠釀完家裏的酒。
臨走前,她把帶來的藥材種子全撒下去,有的順泉水流到外面,有的在附近紮根發芽,不管怎麽樣,它們都在為這片土地增添生機。
回去的路上,她還采了點黑木耳,家裏的木耳快吃完了,可以多曬點備着,李水琴炒雞肉非常喜歡放木耳,逢年過節拜神祭祖也需要的。
她還把标記過的草藥挖了,想起來漆樹茶的事,她試着跟雞冠蛇比劃,看能不能找到點信息。
雞冠蛇學人類歪着腦袋想了想,滑動身體引着烏桃來到一處險峻的懸崖邊,山風一吹,霧氣散去,山坳中郁郁蔥蔥好幾棵高大的漆樹。
看着近在眼前,實則很難過去,烏桃正為難,雞冠蛇就仰頭發出一連串鳴叫,像某種指令,頗有氣吞山河的架勢,可它明明只是一條小蛇。
烏桃覺得它這是在找幫手,其實要說山中哪裏有好東西,第一個知道的肯定是這裏的原住民,都不用她說,雞冠蛇就知道她想找什麽。
幹等着也浪費時間,烏桃就在周邊又挖了些草藥,沒有幾個村民有膽量來這邊的,即使路過他們也不認識草藥,之前上山挖的都要烏桃拿樣本給他們看過才行。
就在烏桃覺得今天可能沒戲,還是過兩天讓烏夏林帶人一塊來時,雞冠蛇又發出鳴叫,緊接着樹叢裏就響起窸窸窣窣的聲音,一大群讓人看了都頭皮發麻的蛇叼着漆樹茶出現,跟上供似的堆在雞冠蛇跟前。
烏桃:“……”
她也好想弄個山大王當當。
勞動力不是白給的,這個她很懂,用柴刀在旁邊挖了個淺坑,以靈泉水作為回報,撿走了那些漆樹茶。
來回一趟就要一整天,天擦黑才到家,李水琴打着手電在路口等,見到烏桃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是一頓捶。
“你這個死丫頭!怎麽現在才回來,我都擔心死了,差點就要去村裏喊人進去找了!”李水琴聲音裏帶着哭腔。
烏桃躲了躲,“我這不是平安到家了,你看,收獲滿滿,”她把背簍打開讓李水琴看。
李水琴哪有心情看,一邊抹淚一邊心疼:“快回家,飯菜我都給你留了,把身上的髒衣服換了再吃,你怎麽弄的啊,都是土,摔着了?”
她又急着看烏桃有沒有受傷。
“沒有沒有……”烏桃攬着李水琴的肩膀往家走,“什麽事都沒有,別擔心了老太太,我好端端的呢。”
“以後不許再自己去了!”
“嗯,好,聽媽媽的。”
李水琴一天都提心吊膽,炒菜都沒法集中注意力,不是糊了就是鹹了,烏桃只能硬着頭皮吃,誰讓她害媽媽擔心了呢。
李水琴坐在天井下弄烏桃摘回來的木耳,每一朵都有兩個巴掌那麽大,肉很厚實,搖晃起來dang duang的。
“這麽大這麽好的野生木耳就是深山裏也不多見,”女兒平安,李水琴提着的心也放回肚子裏,“回頭給你表叔表姑寄點,今天你表叔打電話回來說想再要點果幹,上回寄的不夠吃,給同事朋友分了點就不剩什麽了。”
這個烏桃知道,表哥表姐微信上跟她說了,除了自家吃以外,還想幫朋友買點。
“楊桃、山楂和柿子現在都能摘,再曬點菜幹……”烏桃想起來另一個事,“菜幹好像不行,大伯那邊還等着要菜呢,留不出來多少。”
以前菜多到爛在地裏,李水琴心疼,現在不夠賣,她又急,“讓村裏幾個叔伯撈幾桶魚,你這兩天把藥酒泡了,就找時間去一趟省城吧,你表叔說好久沒見了,挺想你的。”
“過年的時候還見。”
“也有半年了,你就當是替媽媽去看看他們,順便把東西帶上去,就不用寄了。”
烏桃也有點心動,張清讓說還會再來,因為工作太忙一再往後推,去省城看表叔表姑,也能順便看看張清讓,有這張王牌握手裏,她和桂區的藥商談合作也會容易很多。
“行,過幾天就去。”
馬上就要進入秋季,雖然這邊沒有北方那麽四季分明,可有些植物入了秋也不會再生長,烏桃估摸這是今年最後一批漆樹茶,想要再采摘就得等明年了。
連夜将漆樹茶烘幹,按數量分成好幾份,第二天她就打電話給烏夏林,讓對方來家把他要的那份拿走。
方圖那份連同泡好的藥酒也一并寄走,她還另外給九安堂寄了點,算是人情,沒有收邵悅轉過來的錢。
邵悅打趣道:“要不收的話,我可是要被奶奶打的啊。”
奶奶在一位老朋友那裏喝過漆樹茶,心心念念到現在,還放下身段問到方爺爺那裏都沒有買着一片葉子,現在烏桃主動寄給她們,真的是意外之喜。
烏桃:“打的又不是我。”
“……”
邵悅失笑,放下手機,擡頭就對上邵家一幫老老少少,頓時頭大:“桃桃說有茶葉一罐,米酒、藥酒各十斤,幹貨一箱,果蔬一箱,後者走的冷鮮速運,明天就到北京……”
還沒說完,她爸就急道:“怎麽不一起發速運啊!”
邵悅差點被氣死,“運費貴!”
“貴沒關系啊,我們出啊!我今晚買機票飛過去拿都行!”
“……”
邵玉君也沒眼看自己這個兒子,“幾十歲的人了,還這麽急性子,耐心等幾天又怎麽了,東西又不會跑。”
沒能比方圖早一步搭上烏桃這條寶藏線,她也很後悔,現在方犟犟手裏都是烏家莊出來的好貨,九安堂想要就得比其他人多下點功夫,好在烏桃是有遠見的姑娘,沒有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小悅,你務必要跟桃桃保持聯系,你們年輕人有話聊,她要是遇到什麽解決不了的難題,或者有需要幫忙的,讓她盡管開口,咱們根基雖然在北京,但在桂區也有幾分人脈。”邵玉君囑咐道。
“我明白,奶奶。”
而方家那邊也同樣如此,不同是方圖怕小輩不知道分寸,亂來,所以跟烏桃聯系都是老頭子親自出馬,反正他年紀大了,臉皮厚,不怕被說。
烏桃沒想到自己随手寄出去的東西能引起這麽高的重視,她還在給宋淑打包東西,給宋淑的這份漆樹茶格外多,還有不少土特産,宋淑要給錢,她同樣沒收。
剩下的就是給張清讓、大伯小叔還有其他親戚的,一圈分下來,所剩無幾,她又把家裏的山茶采了些,不如漆樹茶罕見,但也是很不錯的,日常待客沒問題。
她提前跟表叔說了聲開車上省城,就從村裏出發,後備箱跟後座都是土特産,滿滿當當,要不是實在塞不下,李水琴還想再放幾十斤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