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果園
果園
昨天睡得晚,早上烏桃比平時晚起來半小時,李水琴已經把早飯做好了,水煮糯玉米、鮮榨玉米汁、玉米烙……都是跟玉米相關的,已經連續吃了好多天。
開春的時候李水琴在屋前屋後都種了玉米,有本地的黃玉米,也有水果玉米和糯玉米。
黃玉米主要是用來脫粒磨粉,留着自家煮玉米粥,或者賣了換錢都可以。有的村民也會拿黃玉米粉拌了糟糠喂豬,這樣喂出來的豬長勢快,肉質也好。
水果玉米和糯玉米就是家常煮着吃,不過要是種太多吃不完,也會掰下來喂雞喂鴨。
烏桃拿了一根玉米,想叫醒趴在廊上睡覺的一只耳。
作為能看家護院的中華田園犬,一只耳很聰明,只動了動鼻子,知道是玉米後連眼睛都懶得睜開,繼續呼呼大睡。
烏桃撇撇嘴,“不吃算了,大師,大師——”她又扯着嗓子喊。
正蹲在房梁上準備随時起身飛撲小燕子的大師也不理她。
這段時間天天早上煮玉米,家裏的貓狗都吃怕了,烏桃就只能自己坐在小馬紮上啃。
回廊牆壁上的燕子窩已經很有年頭了,聽爺爺說這個房子剛建好那會兒就有燕子來搭窩。
每年初春燕子都會從別的地方飛回來,将閑置了一個冬天的窩再修整一下,然後生蛋孵小燕子,多的時候能有十幾只,最少也會有七八只。
早起出去覓食的燕子飛回,大師伺機而動,燕子早有經驗,不但沒被抓住,還啄了幾下大師的腦袋,大師渾身的毛都炸起,哈斯着要跟燕子同歸于盡。
烏桃嫌它們太吵,呵斥了兩聲。
吃完早飯,她把烤好的漆樹茶裝進竹罐,連葉子帶茶枝一共裝了五罐,她留下兩罐,剩下的三罐就等着跟烏夏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她不管買主是誰,但錢還是要付的。
Advertisement
李水琴喂豬回來,手裏還拿着一把假辣椒葉,這玩意學名叫百花菜,是本地常見的野菜之一。
因外觀長得像辣椒樹,所以得名‘假辣椒葉’,在荔枝樹底下或者房前屋後背陰潮濕的地方都有,嫩葉可以摘下來做瘦肉湯或者肉丸湯,營養價值很高。還有消食化痰、活血調經、清華血管、提高免疫力和美白的藥用功能。
據說百花菜的菜花還含有抗氧化、防癌症的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以減少乳腺癌、直腸癌及胃癌等癌症的發病幾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過百花菜有股難以言喻的味道,烏桃從小就不喜歡吃,但她爸爸很喜歡摘回來打湯。這就像榴蓮一樣,喜歡的人覺得它香,不喜歡的人就覺得它臭。
“地裏的菜都吃不完,摘它幹嘛啊。”
李水琴把喂豬的塑料桶放下,“我看豬欄後面那片長得不錯就摘了點嫩的,今天有遠客來,中午拿假辣椒葉做一道珍珠雞,雞我已經扣在籠子裏了。”
珍珠雞是外來品種,原産自非洲,是一種體型肥胖、頭小的中型陸生鳥類,體羽灰色,有白色斑點,最大能長到五斤。
頭幾年鎮上的集市有商販賣珍珠雞的雞苗,村裏人沒見過,覺得稀奇,就買了幾只回來養。
她媽媽也跟風,截止現在,家裏的珍珠雞已經從原先的六只發展成二十二只,還不算中間被吃掉的十幾只。
百花菜配珍珠雞是一道名菜,是烏桃偶然從一本食譜中看來的,去年有做過給媽媽吃,她還挺喜歡的。
食材選的是一斤半到兩斤的珍珠雞,适量百花菜嫩葉,适量胡蘿蔔;配料就是米酒和蔥姜。
先将百花菜洗淨放入砂鍋中,加适量清水熬出湯汁,過濾掉殘渣,再把切好的雞塊和胡蘿蔔放入炖盅,倒入過濾好的湯汁和适量沸水,小火慢炖一小時左右,一定要把雞肉炖至軟爛入味。
這道百花菜配珍珠雞可以說是名菜,也可以說是藥膳,對食積不消,咳嗽多痰、脘痛腹脹、虛勞消瘦等症狀有明顯緩解作用。
以前村裏人還覺得珍珠雞的肉質不如本地雞,大家都不怎麽喜歡吃,就養着玩玩,可自從李水琴請要好的老姐妹來家吃過之後,大家對珍珠雞的肉質又改觀了,連帶以前在路邊瘋長都懶得摘的百花菜都受歡迎了。
烏桃走到院外一看,竹篾籠裏不僅有珍珠雞,還有一只老鴨,“媽,你該不會還要做老鴨湯吧。”
“當然要啊,現在天熱,可以做酸湯老鴨,解膩開胃,”李水琴在院裏大聲說道,“哎呀,你去忙你的,不用管我做什麽,今天的飯我來安排,對了,你把聯系方式給你大伯沒有,可別忘了啊。”
她就随便問問,也沒說要管,“沒忘,昨天晚上就給了。”
“那就行,”李水琴說着話也不忘手裏的活,總是閑不下來,這會兒就已經要提刀殺雞殺鴨了。
“離中午還遠着呢。”哪有人大早上就開始準備午飯的。
“鴨子肉老,要炖兩三個小時才好吃,”李水琴突然想起了什麽,又說,“對了,你等會兒去摘點黃皮回來,我下午腌點黃皮,還有那幾棵百香果,都熟透掉下來了,你摘兩筐,回頭我拿給你舅舅他們。”
“知道了。”
烏桃戴上鬥笠帽,拎起竹筐和扁擔出門,一只耳也不裝睡了,活力四射沖鋒在前。
果園裏荔枝樹占多數,她沒有仔細數過,粗略估計有兩千多棵,還不算分散在其他地方,東一棵西一棵的,其中有三分之二是黑葉荔。
餘下的還有桂味、挂綠、三月荔、妃子笑、糯米糍、玉荷包、綠荔、尚書懷、情人荔……有幾棵連烏桃都不知道是什麽品種,開花挂果都看樹的心情,非常任性。
除荔枝以外,還有少量的龍眼、黃皮、香蕉、柑橘、檸檬、李子、桃子、柚子、楊桃、牛巴、酸梅、葡萄、楊梅、枇杷、菠蘿、番石榴、石榴、人參果、百香果、火龍果、波羅蜜、蓮霧、蛇皮果、砂糖橘以及她媽媽特意種來拜神或者祭祖用的金桔。
龍眼也分品種,她家的比較少,只有兩個,一個肉薄核大的叫雞兒龍眼,另外一個肉厚個頭又大的叫石硖。
黃皮有甜黃皮、酸黃皮以及白糖黃皮,烏桃要去摘的就是酸黃皮,适合做果醬,本地人喜歡将它腌制起來配白粥吃。
至于香蕉,原本是沒有的,只因烏桃小時候突然想吃,她爺爺就去同村的七伯爺家摘了一筐回來,還順手帶了幾棵幼苗。
就種在底下山坳那片酸梅林子的旮旯細縫中,平時也沒怎麽管,它們自己就長得很好了,有常見的長香蕉、芭蕉,也有小米蕉和紅皮蕉。
一年四季,家裏都不愁沒果子吃,還常常因為太多,別人家也不缺,以至于吃不完,又賣不出去,也送不了人,然後爛在樹上,白白浪費了。
等采了石斛,烏桃還要摘山坳的這片酸梅,村裏種酸梅的人倒是不多,每年都會有相熟的人上她家要梅子回去腌酸,小的一塊錢一斤,大的就兩塊。
她媽媽也很會腌酸,像梅子、黃皮、檸檬這些,她家每年都會腌好多,一部分留着自己吃,其餘的給大伯和小叔或者其他親戚,她的幾個舅舅、表哥表嫂都很喜歡吃,年年都會來電話讓她媽媽幫忙腌一些。
除了梅子,她媽媽還會做泡椒、剁椒醬,她家的辣椒就種在山坳底下,這都是沙礫土壤,種番薯、玉米、辣椒和生姜都很能長,拔草也容易。
烏桃站在黃皮樹底下,用頂部劈了叉的竹竿攆了半籮筐酸黃皮,她吃了一個,又苦又酸,呸呸兩下吐掉。
旁邊酸梅樹上的梅子也開始泛黃,有好些都掉在地上,一只耳叼起一個含在嘴裏咬了,酸到懷疑狗生,吐出來了還用爪子刨兩下。
“讓你嘴饞。”烏桃笑話它。
“汪汪汪!”
一只耳叫了幾聲,就竄過生姜地,跑到旁邊的那條排水溝挨個聞老鼠洞,看看裏面還有沒有老鼠,要是有,它就會瘋狂吼叫,然後用力刨土,即使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也要把大老鼠給刨出來,附近幾個慘不忍睹的洞都是它之前的傑作。
烏桃也不管它,想起來家裏的生姜快吃完了,她就順手從地裏拔了幾棵,這片是小生姜,再往上那塊地才是大生姜,還零星種了些沙姜和黃心姜,後者是一味藥,具體藥效不清楚,村裏家家戶戶都會種一兩棵,也不知道幹嘛用。
緊挨着生姜的就是辣椒,有本地人最愛的朝天椒,有最近七八年突然風靡的小彩椒,還有不少白辣椒、線椒、燈籠椒。
她家的辣椒也不是集中在一起種植,只要有空地,她媽媽都會移兩棵過去,也不管,就讓它們自由生長,所以很多荔枝樹底下都有辣椒。
紅薯也是,她家有很多,本地常見的有紅皮紅薯、白薯、花心薯,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口感也略有差別。
房前屋後,荔枝樹底下,總能看見一兩根紅薯藤攀在那裏。
屋後的菜園還有一小片紫薯,以及專門種來吃紅薯葉的品種,葉子底部偏紫色,形狀像楓葉,清炒要比尋常的紅薯葉好吃。
不過也是偶爾吃,換一下口味而已,平時看它長得太茂密,她媽媽都是拔了拿去喂豬的。
香蕉也有不少熟了的,烏桃選了那把被老鼠吃掉一半的砍了,在樹上自然熟的香蕉基本都會被老鼠或者其他東西吃掉一些,想要完整地就要在它快要成熟的時候砍回去,用土辦法将香蕉捂熟。
再摘了百香果,拿下來的兩個籮筐就被塞得滿滿當當了。
回去的路上烏桃還挖了幾個荔浦芋頭和幾窩白芋頭,沒找到大老鼠的一只耳叼着根枯梅枝跟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