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見
初見
李山和李恒兩人最後雖因黑疙瘩的份上躲過了一頓臭罵,但是這兩天也被家裏人盯緊了些,李恒更是被大伯帶去了鎮上在邊上看着當學徒。
李山也被自己姆父念叨的準備跑自己的師父那邊,跟着再學習狩獵射箭和一些拳腳功夫。不過,在出門前聽到姆父和大伯母說是要再買些小雞仔或者小鴨仔的事。想起從前自己奶奶腌制的鹹鴨蛋,不禁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提出想養些鴨子的想法。杜立夏兩人見他擦嘴角的樣子,笑罵他小饞蟲後,也記下這件事。
李山嘿嘿笑着跑了出去,不是他沒出息就饞鴨蛋,而是這個時代實在是對喜歡存糧食的不太友好,特別是在年齡小又是個窮光蛋的情況下。
李山還惦記着将來長得高高壯壯的呢!這幾日雖沒餓着他,但是許久不見葷腥還是讓他對着家裏那幾只正下蛋的母雞,眼睛有些冒綠光。以後每日能多一項肉蛋的來源也是好的,起碼也讓肚子裏有點兒油水兒,不然他實在是怕自己哪天就忍不住纏着年輕的姆父把家裏母雞宰了解饞了。
正好家裏進了些意外之財,買一些小鴨仔,夫夫二人還是會滿足他這個小願望的。
一路颠颠兒的扛着在山腳撿的一捆柴,跑去了自己的狩獵師父那。走到門口就聽到了自己師娘那虛弱的嗓音,正在教着她們家最小的小哥兒做繡活呢!
李山進門後喊了一聲師父師娘,就去廚房把柴放了進去。再出來後,看着坐在院子裏正把青菜切碎了喂小雞仔子的師父,趕緊上前接過了師父手裏的活做了起來。
崔獵戶有些納悶兒自己這個徒弟怎麽今天突然肯過來了,而且還一改往日的神色,變得懂事有眼色了起來。但是沉悶的性格使然,也沒問什麽,只讓他把青菜切好後,就去旁邊那小樹林裏跟着自己的兒子去練習射箭去。自己則起身進了屋,給自己體弱的媳婦拿了件外衣出來披在了她身上。至于家裏幼兒練習刺繡被紮破了手指好幾次的痛呼,只能拿了藥膏給擦了後就強忍着的心疼,在媳婦一臉警告的目光下去樹林子看着小家夥們射箭去了。
一邊老實切碎青菜的李山,也同情的看了一眼自己師父家的小哥兒。看着那和他外形相同面容清秀的男孩兒,在那一臉痛苦的學習做衣服,這沖擊不可謂不深刻。特別是那幾根被針紮的正冒着血珠的手指,看的李山也覺得頭皮發麻。心裏不住慶幸自己這具身體是個小漢子,要是穿到一個哥兒身上,恐怕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邊坐在自家小哥兒身邊盯着的師娘,見李山一臉害怕的神色,好笑的搖了搖頭。這世間小哥兒生存不易,若是連基本的縫補都學不會,那今後嫁了人家又不知該遭什麽罪了。她命好些,雖然自小體弱了些,但是她姆父給她生了個女兒身,讓她自小也就比旁的那些小哥兒過的輕松舒服些。到了該說親時,嫁的人家也讓那些小哥兒羨慕。家裏漢子心疼她的身子,自打成婚後,家裏的農活就從沒讓她沾過手。說是就那幾畝地,用不着她,只讓她做飯給他送去就好。家裏瑣碎的活計她也做的不多,特別是家裏幾個小漢子陸續長大些後,更是被自家漢子分給家裏幾個兒子去做了。
可是她以前的玩伴嫁的人家同樣沒多少地,可還不是每日忙的腳不沾地。就那還因為晚了幾年才給家裏添了個小漢子不得婆母好臉色看。不過是因為是個哥兒的身子,才不得家裏喜歡罷了。每次遇見那兒時的玩伴後,看着他一回比一回憔悴枯瘦的模樣,她就止不住的擔心害怕。怕自家的小哥兒将來也因為不是個女兒身,将來被他婆母變着法的搓磨,還不被自家漢子護着。
看着自家養的白嫩的小哥兒,經常讓她偷偷掉眼淚,而她男人,回回都是把她抱在懷裏抿着嘴不知該怎麽勸慰她。
李山在師父家跟着師父家的幾個兒子練習射箭,一直到傍晚才回了家。師父家的夥食自然比他家裏要好些的,李山咂了咂嘴,回味了一下今天中午吃的悶兔肉。
回到家把順路在山腳下撿的一些柴放到廚房後,走到一旁被圍了起來的雞棚邊,看着新買回來的小雞仔和小鴨仔子,仿佛看到了一只只扭着肥嘟嘟身體待栽的肉肉。咽了幾口口水後,才起身進了屋裏。
吃過晚飯,知道明天堂哥不去鎮上後,李山就跑到大伯家去找了李恒,相約明天兩人一起去村外那邊的河流那片去給兩家的鴨仔子尋摸吃的去。
第二日一大早,李山吃過早飯後,和年輕的父母報備了一下,拿起自己的簡易魚竿就跑去找李恒了。
以前的李山空閑的時候,經常是拿釣魚打磨時間的,如今因着身體還年幼,更是沒了拘束的撒歡。能讓家裏的雞鴨仔子們更好的長大不說,說不定還能給家裏添道葷菜呢!
昨天吃了一次肉後,李山更加懷念以前可以敞開了吃肉的時光了,越想越覺得嘴巴饞的不行。而且魚肉營養好,對家裏經常不見葷腥的家人來說,是一道免費的葷菜。家裏大人整日蹲在河邊釣魚,多少有些不務正業的感覺,像他這種半大小子在河邊的淺坑邊釣魚還是挺不錯的。最重要的是他不是真正的孩童,知道哪裏能去哪裏危險,要不然他也不會約着李恒一起去釣魚了。
倆人拿着綁好的抄網魚竿和魚簍,興沖沖的在大伯和他爹離老遠還能聽到的叮囑下,跑去了村外邊的河流邊。
到了地方兩人把東西放下後,抄起一把小鐵鍬就去挖起了蚯蚓。覺得足夠後,一人一個魚竿坐在各自帶來的小馬紮上,安靜的釣起了魚。中間兩人姆父皆是不太放心的來過兩次,見他倆老實的在淺水邊玩,囑咐過後也就不再緊盯着不放了。
看着時不時的有魚上鈎時,李山咧了咧嘴,兩人運氣還不錯,第一次來沒有讓他們空軍回去。一人釣了條小臂長的鯉魚不說,還釣了好幾條巴掌長的鲫魚,這幾條魚炖個湯是夠的。
快晌午時,倆人收了魚竿,起身活動了下身體。李山看到旁邊那片只到腳腕深的淺灘,走過去蹲下看了會兒,轉頭喊李恒一起過去摸田螺和河蚌。
兩人在那摸到中午,最後擡着魚簍高高興興的回去了。
當杜立夏見家裏的倆孩子扛着魚簍回來時,和大嫂上前看了起來,沒想到倆孩子還挺能幹。不光釣了不少魚回來,田螺和河蚌也摸到了不少。
最後倆妯娌一合計,直接在這邊做飯,吃吃過飯後,再一起處理那些田螺和河蚌。魚和田螺分別用兩個盆倒了水放那裏了,田螺河蚌是要讓它吐掉髒東西,魚是準備留着晚上家裏漢子回來了,再一起做了新鮮的魚吃。
李山伯母讓李恒回去拿了好幾個雞蛋,直接給他們炒了一大盤。見倆孩子吃的香,妯娌也挺開興,吃過飯兩個收拾妥當後,把田螺又搓揉了幾遍,換了幹淨的水後就放那裏讓它們繼續吐髒東西了。轉頭把那些河蚌洗幹淨處理了起來,河蚌豆腐湯是大家摸到河蚌後經常回選擇做的一道菜。
做法簡單又鮮美,只需要河蚌處理幹淨後用擀面杖多敲即便河蚌肉,使其肉質變得松散些,然後河蚌切條豆腐切塊兒。蔥姜下鍋出香味兒後,河蚌迅速下鍋翻炒幾下然後加水和一點兒的酒,大火燒開後在用小火一直煮到湯色變得濃白,再下豆腐入鍋就好了,起鍋前再放鹽和一些胡椒粉就可以了。
他們不經常能吃到肉食,炒了吃也不會每人都能吃的多少,所以大家一般都是選擇去做成湯來吃。這樣即可以多喝些有油水的湯解解饞,肉還是能照樣吃的到了。
把那些不能吃的邊角,喂給兩家的雞鴨後,李山和李恒兩人又一次的帶着他們的工具去了那河邊。
這次兩人一個在河邊看着兩個魚竿,一個到那淺灘邊用小鐵鍬把河水與這個小鐵鍬暫時隔開。隔開後,李恒就用一把小葫蘆瓢把淺灘這邊的水一點點的舀到河那邊去。
這個工作量不算小,兩人輪換着去做,也就沒覺得累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後,兩人又把中間的隔斷加固了些,免得前功盡棄又進了水。
輪到李恒去看魚竿,李山去挖那些淤泥尋摸河蝦田螺還有河蚌了。挖了一會後竟然發現了泥鳅,這下兩人也沒了釣魚的心思了,把魚竿收回來後,一起挖起了淤泥。
眼看着挖出來的泥鳅越來越多,中間還夾雜着兩條黃鳝,魚簍是不夠了,只能一人在這邊看着,另一人回去喊大人過來幫忙。
李山在淺灘這邊尋摸着河蚌和田螺,等着家裏大人過來給他們拿新的魚簍,順便把他們挖的泥鳅和黃鳝帶回去。至于邊上堆積的兩小堆田螺和河蚌,只能讓他們多跑兩趟了。
李山看着眼前堆的跟小山似的田螺和河蚌,尋思着等回去就給師父家送去些,再加泥鳅給師娘和師娘的那小哥兒補補身子。額外還能勻出一半給已經出嫁的李果兒送去些,再加上一些泥鳅,也算是他們這兩個做舅舅的給那小外甥解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