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D.大唐雙龍傳(七)
D.大唐雙龍傳(七)
傳國玉玺和氏璧,它的身價,不在于玉玺本身,而在于它所代表的意義。和氏璧起于楚,始皇滅六國後,将和氏璧改刻為玉玺,底部雕刻有丞相李斯所題“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後又傳至漢朝,西漢末年,王莽欲奪傳國玺,太後王政君怒而擲玺于地,致使玉玺缺失了一個角,後被王莽用黃金補上。後歷經三國、魏晉南北朝,歷來被視作國祚象征、華夏神器。
慈航靜齋一介江湖門派,師妃暄一介平民女子,竟然公然稱代天擇明君,實在是大膽。華夏神州的命運,豈是一群六根不淨的尼姑就能決定的。
各方勢力其實早已探明,傳國玉玺被慈航靜齋藏于洛陽城南郊野淨念禪院,只可惜,這裏是王世充的實力範圍,淨念禪院中更是有諸多高手,根本難以靠近。
宋缺和玉華都脫不開身,只能眼看着師妃暄化名秦川,來往于各方勢力,問些治國之道,美其名曰:“考察明主。”可是,玉華不急,她得到消息,寇仲和徐子陵已經到了洛陽,王世充主動和兩人搭上了線。玉華不在乎能不能得到傳國玉玺,她只要确保傳國玉玺不會被別人得到就行了。只要天下大定,再仿照一塊,沒了真貨,也不怕人懷疑驗證。最另玉華氣憤的在于,師妃暄竟然跑到宋閥轄下,意圖游說房、杜等人,還跑到永嘉的軍隊駐地,顯示其慈悲心懷,勸領軍大将休止兵戈,以天下太平為要。
“豈有此理!”玉華得知這個消息,當下拍案而起,房、杜等文官聰慧理智,自然不會被一個江湖女人的語言蠱惑,可軍中,竟然不乏被美色動搖心智之人。玉華只能連夜趕到永嘉,以穩定軍心。
“啓禀将軍,武威營第一列士兵集合完畢,總計五百一十三人。”
站在點将臺上,玉華一身甲胄,她對着彙報的軍官點點頭,看着下方烏壓壓的一片士兵,提起內力,使得自己的聲音能傳向更遠。這些士兵都是宋閥精銳,對宋閥忠心耿耿,有所動搖,不過是因為對太平盛世有所向往罷。
“武威營的将士們,你們中,有認識我的老兵,也有不認識我的新兵,別人或許會譏笑,宋閥怎麽會讓一介女流之輩領兵。是啊,為什麽。我是你們的最高長官,宋玉華。”玉華看着下方獵獵飄飛的戰旗,一股自豪從心底而起,這是她建立的軍隊,是一支百戰之師。只是,他們已經累了,正需要鼓勵,給他們繼續向前的動力。
“楊廣無道,大家過得是什麽生活,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如今,我宋閥成功的占據了長江以南的地區,這離不開諸位将士們的浴血拼殺。或許,大家認為,這夠了,因為現在楊廣已經死了,而宋閥,已經打下了大片的領土,大家,可以享福了。”
下方有些騷動,雖不明顯,但居高臨下,玉華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她并非李廣那般治軍嚴苛之人,也許是她對于士兵過于和藹,親則亵,親則怠,親則侮的道理,多少是有點味道的,雖然,還不至于這種程度。
“可是,當年三國鼎立,最終只有曹魏一家,如今,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李閥、宇文閥,群雄并起,大家難道不想一統天下,開創新的盛世嗎?前日,有人傳言李閥仁慈,軍中有人心生懈怠,但大家知道李閥是什麽身份嗎?”
“李淵之妻,獨孤氏,乃是鮮卑族人。五胡亂華的慘劇,差點使我漢人亡國滅種,當年鮮卑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擄掠了我漢族數萬名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同時将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兵至河北易水時,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人。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為之斷流。”玉華語氣頗為沉重的說道,這是她記憶很深刻的一件事,無論是在久遠的二十一世界網絡,亦或是宋閥中宋缺的教育,這也是大隋年間,平民百姓都不曾忘卻的民族慘劇。
此言一出,軍隊中哄然之聲微響,五胡亂華,漢族人口十不存一,一千八百萬人口,到後趙滅亡時,僅剩不到三百萬。宋閥,也是在這個年代,由北方遷徙至嶺南地區。于是歷代先祖深恨胡人,恨不能光複漢族。而這些從嶺南帶出來的精兵,祖上都是随宋閥一起遷來之人,從小的教育下,更是對胡人飽含敵意。
“胡人生性狡詐殘暴,外人多宣揚李閥二公子世民有濟世安民之才,然李世民乃李淵次子,若想繼位,豈不是效仿暴君楊廣,弑兄逼父麽!将士們,你們不應該偏安一隅,我宋閥,自是要率領大家,驅除胡虜,光複華夏。百戰沙場,換得天下一統,驅除胡虜,光複華夏。本将的話,在此明示諸位,再有擾亂軍心者,立斬不饒!”
“驅除胡虜,光複華夏!”
Advertisement
“驅除胡虜,光複華夏!”
這番話,雖羅嗦了寫,但還是有效果的。師妃暄想利用的,不過是人對于和平生活的渴望,可惜,她不是項羽,宋閥也不是西楚,大唱楚歌,消磨不了這些兵士的志氣。不過,慈航靜齋,似乎太不安分了些。它既不仁,就休怪我宋閥不義了。
師“仙子”看好李閥,這已經是群雄中默認的事實,但大家為了得到和氏璧的機會,也不願意輕易與其交惡,只是,洛陽傳來雙龍和跋鋒寒大鬧淨念禪院,和氏璧就此失蹤。沒了和氏璧,支持李閥的慈航靜齋,在衆人眼中,便只能是敵人了,而且,是在江湖中聲譽頗好的敵人。威脅不小。
靜齋失去和氏璧後,一夜之間,全國各地陸續爆發出民衆搗毀佛教寺院的亂事,這些寺廟中,竟然搜查到了大量的金銀財貨、糧米瓜果,有些寺廟所藏財寶,竟能夠支撐一縣所有人丁半年的溫飽。更令百姓震怒的是,這些原本以為慈悲為懷、不沾女色的大師,竟然在寺廟中窩藏女人,詢問之下,有些甚至是被搶奪的良家女子,已被拘禁長達數年。
佛教不事生産,不服勞役兵役,廣占良田修築廟宇,私藏兵器,私自習武蓄養佛兵,如今,竟然還搜刮私藏百姓血汗錢,擄掠良家婦女。一時之間,佛教的名聲臭到了極點,洛陽王世充、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少帥軍、嶺南宋閥、李密瓦崗、巴陵蕭銑等所有人,一致開始在民間煽動其轟轟烈烈的滅佛運動,慈航靜齋的名聲,也因此受到了極大影響。而因慈航靜齋之故,支持佛教的李閥,在其治下同樣爆出佛門藏污納垢的事件後,也引引民心不穩。李閥有胡人血統,可想要打天下,兵士還是多漢人,此事一出,無疑是一樁大隐患。
諸多勢力更是申明,慈航靜齋乃是江湖門派,隸屬佛教,不安于室,反借和氏璧之名,攪動天下,是為竊國之賊,群雄應該共讨之。
“好一個嶺南宋閥,好一個宋玉華,此女必除之!”帝踏峰上,梵清惠早已沒了往日的鎮定優雅,眉頭緊咒。她面對祖師地尼的畫像,對跪在她身後的師妃暄道:“和氏璧已失,你我二人以及李二公子,都小看了宋閥的手段,宋玉華此女心性狠辣,對我靜齋更是不留半點情面,為了天下百姓,此女不能再留了。我佛雖然慈悲,但降妖伏魔,也有怒目金剛。妃暄,玉華施主實在難度,執迷不悟,逼不得我佛顯降妖手段了。你現在在各地立足困難,少不得借此立威。或許歷此一戰,你能突破到劍心通明的境界。”
師妃暄頓了頓,叩首道:“是,師傅,弟子明白了。”
宋玉華此女,的确是不世出的奇女子,其魄力,罕有人及。可惜,其劍道天資頗高,卻專于兵事,至今不過超一流之境。自己已摸到劍心通明的門檻,只要能找到她不能拒絕的約戰理由,定能夠戰勝她。佛祖一怒,少不得也要開殺戒了。
師妃暄想着梵清惠的吩咐,心裏計劃着。為了中原能早日一統,玉華小姐,請原諒妃暄了。為了天下大業,為了我佛尊嚴,為了萬民百姓,妃暄不得不犯下殺戮。待來日,天下太平,你在極樂,便能理解師傅和妃暄的追求了。因為玉華的計策,她現在在許多勢力的地盤上,都受到轄制,如蕭銑等魔門支持之人,甚至想要暗殺于她。李閥內世子建成趁佛門這等龌龊事暴露之際,大肆打壓自己和二公子一系,師妃暄是被逼回帝踏峰的。
元月十八,慈航靜齋傳人師妃暄,一紙戰書,約戰嶺南宋閥大小姐宋玉華于江(即長江)之濱,稱,此戰靜齋若敗,十年不出江湖。三日後,宋玉華給出答複。
“你要戰,那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