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D.大唐雙龍傳(六)
D.大唐雙龍傳(六)
宋閥與石之軒合作後,大隋的朝堂上風起雲湧。早年一首“楊花落,李花開”的歌謠,讓楊廣盡誅李姓諸族,唯有“唐國公”李淵,因其原配夫人獨孤氏與獨孤皇後同族,李淵此人一向表現得懦弱好色,對楊廣忠心耿耿,從而得以幸免。
後來突厥“雁門之戰”,唐國公二子李世民解雁門之圍,更是得聖上看重。只是,楊廣對突厥怎麽會突然圍攻了雁門,深感懷疑,他現在雖暴虐無道,但曾經也是英勇果敢的大隋晉王殿下,陳國滅亡一戰,便是他的手筆。日前,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曾為他經略西域的裴矩上了一封秘折,乃是受他指派,調查北邊胡人動靜和突厥雁門之戰的原因。裴矩折子中雖為查明雁門一事,但已經有線索證明,雁門一戰,乃是大隋內部有人勾結突厥,引□□入關。
楊廣不是傻子,突厥入關一事中,獲得好處最多的是誰?李閥,李世民。李世民獻疑兵之計,這樣順利的就吓退了十萬突厥兵馬。楊廣初時是真的欣賞李世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性子,但結合裴矩的調查,突厥就真那麽傻嗎?雁門之圍後,他被迫離開國朝北方,狼狽逃竄至南方,隋朝大勢,再難挽回。
李世民,世民,濟世安民,究竟濟哪個世,又何用得着他來安民?李淵,如此好色懦弱的人真能教出這樣的兒子?便是唐國公世子李建成,聽聞亦是才華不凡。“楊花落,李花開”,這李淵,也姓李,比起自己誅殺的那些酒囊飯袋,至少有一點強得多,那就是會教兒子。
暴怒中的楊廣,不惜暫緩對于瓦崗、江淮杜伏威等的征讨,下令由丞相宇文化及率軍親自前往太原,押解唐國公李淵,并其四子入東都。來不及準備的李閥,對上巴不得打壓李閥的宇文閥,又有天子诏令,李淵深知此次若入東都,絕對是有去無回,在一幹手下和兒子的建議下,只能匆匆起事,宣布反隋。
收到這樣的消息,玉華不得不佩服,僅僅是一個雁門之圍,隐晦的挑撥幾句,便造成了如今的局面。石之軒對于人物性格的揣摩,當真了得。現在的李閥,可不是歷史上那個萬事俱備,打着誅殺宇文化及這個弑君賊的名號的李閥。
山東士族,在宋閥的主動聯絡,頻繁示好下,已經答應和宋閥結盟。清河崔氏、琅琊王氏、琅琊顏氏、蘭陵蕭氏、荥陽鄭氏,這些南渡的齊魯士族,乃是東晉的開國柱石,即使經過百年變遷,實力尤存。最為關鍵的是,這些士族,皆是漢人正統的維護者,甚至在另一個時空,唐太宗李世民欲将女兒嫁給清河崔氏,崔氏卻嫌棄一國公主擁有胡人血統而拒婚。士族的力量,在這個年代是可怕的。
同時,擁有預示的确是一種可怕的力量。玉華早早便命人尋找了自己所記得的淩煙閣功臣。房謀杜斷,魏征直谏,這些千古名臣,卻并非李淵舊部,提早下手,以宋閥的聲勢,以天刀宋缺的威名,是可以招攬的。只可惜,像長孫無忌、高士廉、李孝恭、侯君集等等,本身便是關隴軍事集團核心,更和李閥有直接親屬關系或千絲萬縷的姻親關系。不過,李密的瓦崗,一定要想辦法招降過來。玉華暗下決心。
“父親,現在李閥已反,我宋閥也可以行動了。”玉華站在磨刀堂門口,等候着宋缺的決定。
“你的劍法如何了。”宋缺沒有率先回答,反而問了一個問題。
“進展不大。不過女兒上陣殺敵之道,悟通了不少。”
“為父習刀,你習劍,但道理是一樣的。你為了宋閥大業分心不少,劍法自然沒有進境,為父于磨刀堂悟道十餘年,本以為今生或可更進一步,但如今時機已成,恐怕不得不悔諾,走出磨刀堂了。當年楊堅勢力初成之時,便是因為為父為一女人誓言所困,導致我宋閥半世蟄伏,如今,又是大争之世,我宋閥決不能再等下去了。時勢,并不是總會等人的。”宋缺說道,語氣很鄭重,只見随着他的話音,磨刀堂內那塊刻滿他刀道對手的巨石咔嚓裂成兩半,而玉華,甚至沒看輕他怎樣出刀,只看見宋缺的右衣袖輕輕随風擺動了一下,“如今,為父的對手,不再是這些武道中人,哪怕為父能破碎虛空,這天下,也不是靠這些掙回來的。玉華,你去集結兵馬,叫你二叔、三叔、師道、玉致到正堂,我宋閥,不日便将響應當今聖上號召,北上剿寇讨逆!”
“是。”
江淮杜伏威杜總管,這亦是一代枭雄的名字。只可惜,杜伏威起于微末之中,為人最重義氣,他手下有多是山匪草莽起家,待到打下了江淮一帶後,縱容手下殘殺百姓,搶劫錢財女人,名聲漸漸壞了。再加上四大門閥、王世充、窦建德等諸多勢力的崛起,杜伏威的勢力,大大受到了威脅。
傅君婥未死,雙龍跟着她,一起到嶺南宋閥走了一圈。宋玉華有心之下,宋師道又是君子,倒是讓雙龍對宋閥很是親近。只可惜,寇仲天生就不安分,和徐子陵修煉了《長生訣》後,就一直嚷嚷着要外出歷練,揚名天下。
Advertisement
為了磨砺兩人,玉華便答應了,由着這兩人折騰,也讓他們分清,到底誰才是真正對兩人好的人。結果兩人初出江湖,就命運般的碰見了還未凡反叛的李世民與李秀寧,被李世民一通忽悠下來,依然傻乎乎的跑到東溟派的船上為李閥偷賬冊。幸虧玉華早有預謀,與東溟派素有往來,賬冊沒有偷到不說,這兩人好不容易逃回岸上,卻還被李秀寧責備了一番。
寇仲是什麽人,此人重義氣,重恩情,但心氣高,他和徐子陵并不是李閥手下,好心幫李世民和李秀寧偷賬冊,雖然未成功,但也不至于要受到李秀寧責備啊,雖然平時大大咧咧,不代表寇仲發現不了,原來,李家兄妹是看不起自己和陵少這兩名小混混的。再對比宋閥,雖然宋閥有些人對自己和陵少傲慢了些,但宋玉華、宋師道,對兩人都很不錯,哪怕宋玉致,經常和自己吵嘴,那也是因為逐漸把自己當朋友看待。否則,一個門閥大小姐,怎麽可能在外人面前露出如此不規矩的一面呢。這樣一對比,對于宋玉致這個損友的感情,一下子變得複雜起來。
“陵少,我想明白了,終有一天,我要李秀寧這樣的大家小姐,在不敢這樣随意的折辱你我兄弟兩。”從李閥的落腳處出來,寇仲鄭重的對同樣心情不好的徐子陵說道,一改往日痞痞的樣子。
“嗯,仲少,我相信你。”徐子陵受到的影響,同樣不小。他本是個有些優柔寡斷之人,可這才發現,原來,與人為善,也是需要資本的。他和寇仲熱心幫李閥的忙,哪知因為賬本沒能偷出來,卻被李秀寧給責備了一番。他們以為是幫助朋友,哪裏知道,對方根本沒有把自己兩人放在對等的位置上。這給徐子陵,上了一課。
寇仲細細想來,恐怕自己對宋玉致是有些意思了。往日兩人時常鬥嘴,寇仲只覺得玉致是另一個好哥們兒,但其實,她和陵少對自己而言,是不一樣的。可是,宋玉致是天刀宋缺的女兒,宋缺是何等人物,不再是愣頭青的他,已經有所了解了。他怎麽可能,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一文不名的普通小子。
立下志向,寇仲和徐子陵不再漫無目的的在江湖上晃蕩。縱使沒有傳出楊公寶庫的消息,兩人機緣巧合下,還是拜了杜伏威為幹爹,又跑到王通壽宴上一通攪合,結識了跋鋒寒,與石青璇驚鴻一瞥。後來,還跑到飛馬牧場,結果被魯妙子發現,教兩人機關之術,甚至暗中洩露了楊公寶庫的所在。後來商秀珣發現二人真實身份後,因為兩人已是嶺南宋閥之人,也沒有為難,警告了一番,竟然還讓寇仲捎封書信給宋師道,惹得寇仲管不住口,取笑了她幾句。
李家反隋,幾乎是三個月後,宇文化及殺楊廣,被李密逼往魏縣,于此地立國,國號為“許”。于此同時,天刀宋缺重出江湖,領宋閥十萬精兵北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奪數城,又沿江北上,與杜伏威的江淮軍數戰數和,一直打到東海,最後,宋閥精兵在大小姐宋玉華的率領下,血戰半月有餘,奪下了永嘉城,繼而,占領會稽,将杜伏威的勢力,壓縮于長江以北,雄踞南方大片土地。
此時的寇仲,已經收攏了揚州竹花幫的舊部,組成了少帥軍,于徐州一帶立穩了腳跟,隐隐與宋閥連城一片,有結盟之勢。
一個消息一夜之間驚動天下,慈航靜齋傳人出世了。仙子師妃暄攜帶傳國玉玺和氏璧下山,欲擇天下明主獻寶輔佐之。而此時,宋缺卻打算為宋玉致安排一樁婚事。李密的瓦崗軍人才濟濟,勢力不俗,恰好李密派遣使者為自己的兒子求娶宋閥二小姐宋玉致,宋缺覺得這樁聯姻不錯。
“大姐,我不想嫁,李密的那個兒子,難道你還不知道,好色自負,性情暴虐,爹怎麽能讓我嫁給那種人。”宋玉致幾乎是哭着跑到宋玉華的屋子內,“連娘也阻止不了爹的決定,大姐,你能解除和謝文龍的婚事,你一定有辦法的,你幫幫我吧。”
宋玉華已經知道這個消息了,可她并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因為,這并不是她自己的婚事,宋缺決不允許她插手太過。可是,真叫玉致嫁給那麽個人,玉華也不忍心。
“那,你有沒有喜歡的人。”玉華突然問道。
正哭着的宋玉致突然擦了擦眼淚,臉上有些蒼白:“我,我,我,那臭小子……”
竟然還是寇仲麽,玉華心下明白了,看來,兩人吵架還是吵出感情了。這事,玉華不能出面,但宋玉致自己卻可以。
“玉致,和李密聯姻這樣大的決定,父親絕不會輕易反悔,除非,如果這樁聯姻不成立,反而能使宋閥獲得更大的利益。寇仲的少帥軍占領了徐州,恰好和我們的江浙地區連成一片。此外,李密的兒子,終歸是姓李的,你嫁過去,便也是李家人了,可寇仲不同,他的少帥軍,沒有繼承人,也沒有長輩親屬,可以說,他做了誰家的女婿,那少帥軍的力量,就能被那家掌握。”
看着宋玉致若有所思,漸漸醒悟的表情,玉華很欣慰。宋缺不是慈父,他随時可以用自己的兒女作為聯姻籌碼,想要讓他放棄聯姻,只能讓他認識到聯姻得不償失,或者能給他更大的利益。當年自己的婚約,不正是靠着以神機營和武威營為籌碼,才得以解除的嗎?
聯姻是大事,而靜齋傳人出世,和氏璧,這也是當下不得不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