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D.大唐雙龍傳(五)
D.大唐雙龍傳(五)
提到邪王石之軒,許多的人想到的,都是他的武學修為。《天魔策》、《不死印法》、《幻魔心法》哪一樣不是這世間頂尖的武功心法,又身兼花間派與補天閣掌門于一身,并引得當時天下間最美麗的兩名女子:祝玉妍和碧秀心為他傾倒。碧秀心更是以慈航靜齋弟子的身份,嫁給了魔門出身的邪王石之軒。樁樁件件,都可以看出,石之軒實在乃一代人傑。
可是,這些江湖八卦,玉華不感興趣。她桌上攤開的,是一本《西域圖記》,此書記載了西域四十四國之情況,更有敦煌至西海(今地中海)的三條路線,在這個年代,這是一本劃時代的書,而這書的作者,便是裴矩,又名石之軒。
石之軒此人,的确是天縱奇才。當年楊廣三征高麗,便有他的提議。他的提議沒有錯,只是楊廣用兵太過,用民太過,弄得民怨沸騰,再加上楊廣自從登基後,獨斷專橫剛愎自用,早沒了當年還是晉王時的耐心。
石之軒派來接頭的人,是天蓮宗宗主安隆。自從碧秀心死後,石之軒入魔,便一直行蹤不明,甚至有人傳言石之軒被冰封在楊公寶庫中數十年。不過,要找到石之軒不容易,可找到裴矩,就不難了。楊廣大勢已去,石之軒自然看得明白,因此,宋閥對裴矩透露出意思,他也明白。可石之軒提出,需要宋閥主事之人,親自到帝都長安相商。宋閥反意已露,楊廣雖無力征讨宋閥,但派人于帝都截殺宋閥個把人,還不是難事。除非是宗師級高手。
此事,本來由宋缺前去,最合适不過,可宋缺還遵守着和梵清惠的賭約,他便召了宋師道于磨刀堂前問話。也不知道宋缺和宋師道談了些什麽,宋師道最終沒能成行。
“師道,你去叫玉華來。”
宋缺和宋師道的談話,只不過再一次證明了,宋師道缺乏魄力。奉宋缺之命,玉華這次前往長安,只身一人,秘密前往。
“我以為,來的,會是宋缺。”長安郊外,一處幽閉的小築,安隆将玉華引到此處後,便悄無聲息的退下了。一個身影背對着她,绛紗單衣,白紗中衣,只是坐着,便有一種深不可測的危險感覺。
“小女宋玉華,見過裴大人。”
石之軒轉過身來,突然笑出聲:“叫我邪王的人不少,叫我裴大人的,卻沒有幾個。”
玉華不出聲,石之軒的笑意,并非高興,帶着一股睥睨天下的狂意,卻也帶着說不出道不明的魔性。
“宋大小姐只身來到長安,恐怕難以全身而退啊,不知來找裴某人有何事。”
玉華上前,掏出懷中的一卷書冊,擱在石之軒身前的桌上。此書随着她北上長安,伴随她多日了。
“世人稱您為邪王,是敬佩前輩的武功修為,前輩身為魔門一代領軍人物,的确讓人側目,但晚輩此次來,不是為了見邪王石之軒,而是為了見這本書的作者,裴矩裴大人。”
石之軒雙目一凝,自然看清了那書的模樣,縱然以他的修為城府,也不禁露出一絲微笑:“有些意思。”他随手翻看了幾頁,那裏密密麻麻滿是玉華随手的勾畫筆記,待丢開書冊,他擡頭打量着玉華,道:“世人皆以為,本座此生最得意的幾件事,一件,是兼花間派、補天閣掌門于一身;一件,是開創了《不死印法》;一件,是得以娶碧秀心為妻。此三件事,的确乃本座今生如意之事,只是,少有人知道,本座今生最滿意的,卻是這本書。”
Advertisement
“晚輩此次前來,正是為了這本書。我宋閥這次尋求的,不是邪王石之軒,而是《西域圖記》的作者裴矩大人。”
石之軒不做聲,似乎在考量什麽,片刻之後,才問道:“我知宋缺有一子,為何今次卻是你一介女子前來。”
“師道乃宋閥少主,嶺南諸多事務,自然離不開。”
“我又何必和宋閥合作,我自有稱霸天下的大志,以魔門為根基,豈不比你宋閥更好。”
玉華見石之軒以來,第一次露出笑意:“大人心中自有主意,有何必來問玉華。魔門雖好,但源自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所修習的,無一不是輔佐之術,或可為一方将相,卻成不得王侯,此乃魔門先天的缺陷。此外,有靜齋做對比,魔門的名聲愈發不好,可以震懾百姓,卻不能使其歸服。其三,大人雖有大志,但僅有一女,石青璇小姐,青璇小姐生性淡泊,大人對碧仙子又自有情意,縱得了這天下,不知道這大好河山,将來便宜了哪路女婿——”
“啪——”石之軒身前的桌子應聲而碎,玉華吓了一跳,但好歹沒出醜。
“呵呵。”石之軒盯着她,目光卻有些不對,充滿了陰霾和殺意:“石青璇于本座何幹,本座遲早會滅掉這唯一的破綻。”
果然入魔不淺,玉華想,心中有了個底,石之軒的心結,其實便是想斬卻執念,做到無情無欲,不受外物所擾,只是終究不能割舍妻女,補天閣心法反噬,不死印法修煉因此走火入魔。
“是晚輩過錯,裴大人勿惱,只是大人若真的想直接争奪天下的話,早年,又何必入朝為官,還為楊廣獻上征高麗之策,寫下《開業平陳記》,分裂呢突厥?玉華以為,武功之道,實乃末流,玉華敬佩大人的,乃是大人這份經營西域關系的才智,什麽魔門,什麽邪王,都不能與天下格局相比。”
“唉。”石之軒突然嘆了口氣,換了一種聲音,這聲音,聽得玉華頭皮發麻:“青璇為什麽會是那個樣子呢,我石之軒的女兒,怎麽能夠滿足于隐居避世的生活。若青璇是我教導長大,哪怕一介女子,我也會為她争奪這片天下!玉華侄女兒,要不然,你當我徒弟吧。”
話音還未落,手掌化爪,向玉華的肩膀擒過來。
玉華大驚,腳底一用力,向後滑去,拔劍出鞘。雖不是石之軒的對手,但就這樣逃跑,是絕對不行的。她若不逃還好,若逃,誰知到石之軒邪性大發,會不會直接斃了自己。
石之軒出手,不死印法糅雜佛道思想,代表的是佛學中的虛無與道家的有意無意之間,其內力并不剛猛,卻讓人覺得如附骨之疽,陰陽相濟。他雖入魔,理智并未全失,一招一式間,不死印法的精妙完全展現。
玉華的劍法,前文曾有敘述,她以一個極其拙劣的劍勢破掉了宇文化及的玄冰掌,這是她結合上輩子研習《獨孤九劍》的經驗演化而來,雖不能直接修習《獨孤九劍》,但天下武學的某些道理,卻是相通的。可石之軒的《不死印法》,名為魔功,一交手之下,玉華卻越打越心驚,她為丁敏君時,曾與張無忌、武當七俠都有過交手,張真人傳下的武當功夫,走得便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借力打力、陰陽相濟的太極之道。張三豐乃是一代宗師,畢生研究,終悟透太極,而石之軒一方面化身裴矩,一方面又研究《不死印法》,竟然與武當太極殊途同歸。石之軒此人,當真驚才絕豔。
“噗!”差距太大,玉華終究身中一掌,倒飛出去,手中之劍被一股柔勁打落地下。
“不錯。”石之軒此刻,似乎壓下了魔性,見玉華艱難的支着劍從地上站起來,竟停了手:“宋缺也有幾分心思,以前他和梵清惠、秀心走得近,如今,竟然會主動聯絡本座。本座對他,倒更要高看幾分了。”
石之軒根本沒提李閥,現在這樣的亂局中,宋李二閥若要則其一,不說石之軒經營西域耗費了多少心思,就是為了削弱胡人和西域勢力,而來,李閥和慈航靜齋走得太近了。祝玉妍支持的李建成,絕度贏不過李世民。可靜齋和李世民若要上位,必須殺掉李建成,這樣一個連同母兄長都能下狠手的人,和現在的楊廣有什麽差別。為帝者,需要雷霆手段震懾魑魅魍魉,卻不能讓大衆膽寒,敬畏而遠之。
“你所說之事,都是宋閥事成之後欲讓本座為新朝效力,這倒也罷了。可這天下亂局,也未必你宋閥就能定鼎天下。不過,本座倒可以添把火,裴矩在楊廣身邊,倒也能說得上話,給李閥添麻煩,給靜齋那群老尼姑添麻煩,感覺還不錯。”石之軒負手而立,淡淡說道:“你劍法不錯,在這個年紀,很是難得了。日後宋閥有行動,可以和安隆聯系,本座自知魔性難以壓抑,不是每次都可以收得住手的。”
“咳,咳。”玉華擦了擦嘴角的血跡,“如此,倒多謝裴大人了。為了表示我宋閥的誠意,玉華這裏,有一些古籍,或許對邪王的《不死印法》有些幫助,此外,玉華願意想辦法,竭力讓青璇小姐與大人,父女之間重歸于好。”
“青璇啊——”石之軒的聲音有些飄渺,此時他臨風而立,卓然不群,少了那份自負高傲,更像是一個父親,“也罷,她喜歡和平的生活,我便是與宋閥合作又為何不可,給她一個太平盛世。”可惜那飄渺而慈愛的稱呼,只是一瞬,片刻之後,他又是那個睥睨天下的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