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章
這個時代,學醫的女子較少,黛玉也有些好奇地打量着清沚。
她只十四五歲的年紀,面容秀美,通身透着穩重的氣息。
“玉兒何不試試?雖然她的醫術比不得淨妄大師,但她對養生之道頗為精通,說不定就合了玉兒的症狀呢。”
“好吧。”黛玉點頭。
清沚用絲帕放在黛玉腕上,搭上手指。
亭中一時靜默,片刻,清沚收手。
“如何了?”甄芙問。
清沚平靜道:“林姑娘确實是先天不足之症,小心伺候也有康健的可能,不過……”
“不過什麽?”黛玉問。
“不知姑娘平時服什麽藥?”清沚不答反問。
“我平日裏用的是人參養榮丸,可是有不妥之處?”黛玉眉頭微蹙,更顯得纖弱。
清沚點頭:“如此便是了。那丸藥能益氣補身,只是林姑娘是嬌弱的女兒身,又較為體虛,平日裏用那藥過于頻繁了,正是虛不受補,于姑娘無益。”
“原是如此……”黛玉陷入沉思。
甄芙看了眼清沚,沉默不語。
恰在此時,有人告知素齋準備好了,讓她們過去。
Advertisement
用完素齋,他們就準備回去。因下階梯不怎麽費力,林如海也舍棄了轎子,帶着黛玉随他們走着。
走了一半,黛玉小臉紅潤了幾許,微喘着氣,這時就有丫鬟上前抱着她走。
下到山間,因林如海和甄士隐相談甚歡,所以同乘了一輛馬車,甄芙,黛玉,甄霖同乘一輛。
馬車在山間道路上搖晃前行,車裏的林如海欲言又止。
“敢問大人可是有事?”甄士隐察覺林如海神色有異便順勢問道。
“喚林大人太生分了,我與您相見恨晚,不如以兄弟相稱可好?”
甄士隐笑道:“自是好極!我比你稍年長,就托大喚您的字了。不知如海是有何煩憂?”
林如海面色憂愁:“不瞞兄長,愚弟此番拜訪淨妄大師原是為了我家玉兒。”
甄士隐了然于心,由人思己感慨道:“如海慈父之心。”
“淨妄大師精通岐黃之術,我求他為我家玉兒看看。”
“那令愛可還好?”
林如海面色發苦:“我發妻早逝,玉兒體弱,她又沒有兄弟依傍,若有朝一日我走了,還不知是什麽光景……”
“如海怎麽這樣想?”甄士隐打斷他,勸道:“我觀玉兒雖體弱了些,但卻是個極好的姑娘。知書達禮,聰明通透。她還小,只用好生養着,早晚會康健,你若有何需要幫忙之處,只消和我說,我定盡力而為。”
林如海感激道:“承兄長吉言,愚弟有一請求……”
“如海但說無妨!”甄士隐道。
“玉兒今日與我說,令千金跟前有個伺候她的姑娘,頗通醫術,又擅調養。她替小女把脈,所說脈象與淨妄大師相同。我想請她到我家去,為玉兒調養一陣子。”
林如海說着眼眶微紅,冷聲道:“我今日才知,是我誤了玉兒,尋了庸醫,用了不該用的藥,傷了她的身子。”
“你莫太自責,此事皆是那庸醫的錯。”
因怕林如海太過自責,甄士隐立即道:“你說的丫頭我知道,她名喚清沚。早年因旱災流落到我家鄉被我夫人救下,她自願與我家簽了死契。說來也怪,她很有些醫術上的天賦,我家芙兒就讓她去學。我也是她學有所成之時才知道她會醫術的。之後,我家裏但凡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是叫她看的。”
甄士隐喝了口茶,接着道:“總之,她是個來路明了的。你說的事,我問問芙兒,她肯定同意。”
“那多謝兄長了。”
馬車搖晃,黛玉有些不适,甄芙就同她說笑,分散着她的注意力。
不知不覺就到了城中,甄芙聽了林如海的請求,便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分別時黛玉輕輕拉着甄芙的衣袖,泛白的面龐上眼睛微紅。
“玉兒眼睛紅得都快成兔子了。”甄芙淺笑道。
“姐姐,就愛打趣我。”黛玉平日裏無甚玩伴,心裏到底不舍,說着話淚珠就滾了下來。
甄芙嘆了口氣,用帕子輕輕地為她拭淚:“這是小事,怎就值得你落淚了?我家現居于揚州城內,與玉兒家離得近,你想我了,就給我下帖子或者派人來告訴我,我立即就去找你可好?”
“姐姐當真?”黛玉仰着白淨的小臉,黑白分明的眼睛微睜大,睫羽微濕。
甄芙被萌得三迷五道的,立即點頭:“當真!”
“謝謝姐姐讓清沚姑娘幫我調養。”黛玉朝甄芙行了禮。
“這沒什麽。”甄芙揉揉黛玉的發絲,對清沚說道:“你可仔細的照顧林姑娘,千萬莫出岔子。”
“姑娘放心,清沚知道的。”
“還要多謝清沚姐姐了。”黛玉朝着清阮欠身。
“姑娘折煞清沚了,這是奴婢該做的。”清沚被唬得立馬扶住黛玉。
“清沚明白就好。”甄芙點頭。
“姐姐,那我走了,你可千萬記得要來看我。”
甄芙颔首淺笑:“我會來的。”
黛玉笑彎了眉眼,這才高興的轉身。
清沚也匆匆行禮之後,跟在黛玉身後離開。
甄芙回去就找了塊羊脂玉,用來刻聚靈氣的符文。
她見林黛玉時就發現,她的身上有細微的靈氣在波動,微微有些消散。這玉應該能夠讓她聚外界靈氣,穩固她自身的靈氣,以減少消散。
這日天氣晴了些,黛玉就下了帖子。
甄芙就帶着清阮去了林府。
林府大門口早有人迎着,是個面容清秀,名喚雪鹂的丫鬟和清沚在一起。
一別五年,甄芙又來到這裏。恍惚間,她又記起徒淵稍顯稚嫩卻又清冷的面容,嘴角就多了分笑意,沖淡了她身上的冷意。
雪鹂心裏贊了句甄芙的容貌。
林府還是那般模樣,只是人少了些,多了些許清冷。
甄芙想到她離開時賈敏的面容,不由在心裏嘆了口氣。
林黛玉的院子種了許多菊花,現下正競相開放。
進了門,就見黛玉穿着素色的襦裙,眉目微微舒展,她看見了甄芙,就笑着拿手裏的書放下。
“姐姐可來了。”
甄芙坐到她身邊,親昵地摸了下她的手,發現并不冰涼,才笑道:“我早想來看你了。”甄芙頓了下,才拿一個木盒遞給黛玉。
“給我的?”黛玉問道。
“嗯,打開看看喜不喜歡。”
黛玉打開木盒,見裏面放着塊雕成了她生肖的羊脂玉佩。
玉是好玉,凝脂一般。黛玉觸手便覺溫潤,更有些說不上的舒适感,她遲疑地把玉放回去:“姐姐,這個太珍貴了,真的給我嗎?”
“自然是給你的,玉石再貴,也是死物,哪比得上人呢?”
黛玉心裏感動,她本身長了水晶心肝,又敏感,能分辨人的情緒。于是她一邊落淚,一邊哽咽:“姐姐說的是。”
一見她哭,甄芙臉上就染了幾分急色,忙不疊地開口:“本想讓你高興的,怎的就哭了?快收了淚,哭多了傷身。”
勸了會兒,黛玉才止淚,她有些害羞地垂着頭。
甄芙為打破她的窘境,又道:“我看這幾日玉兒臉色好了些。”
黛玉臉色果真紅潤了些,不比初見時的蒼白,甄芙便在心裏贊了句清沚。
一旁的雪鹂聞言,清秀的臉上挂着笑,脆聲道:“我也覺得姑娘這幾日咳嗽少了一些,說起來,這可是清沚的功勞來着。”
正說着呢,清沚便拿了食盒進來,恭敬道:“姑娘,林姑娘該吃膳食了。”
說着從碟子裏拿出一盅燕窩,小心地盛在瓷碗裏。
“清沚讓我少食多餐來着,不過我本身就吃得不多,不如姐姐也和我一起用一些吧,免得我自己吃着無滋無味的。”
“好。”
此界中人多是吃兩餐的,甄芙一家,是三餐,少食多餐其實對黛玉更好。
待她們用完燕窩,甄芙才随意問道:“玉兒看的什麽書呢?”
“看的是《孝經》,西席這幾日在講的。”
甄芙贊同道:“《孝經》很好,百善孝為先嘛。”她頓了下,不着痕跡地試探道:“玉兒的西席倒很有些學識,也不知是哪位先生?”
黛玉苦笑道:“姐姐知道我家只有我一個女兒,父親便自幼把我充做假子來教導。不敢瞞姐姐,我那西席先生是姓賈,名化,喚作雨村的。”
甄芙聞言,心裏就想原着劇情終究牢固,賈雨村高中後,便任了知府。雖然他有些才幹,卻因為貪婪酷吏而犯法被聖上了革職。他到了揚州,就擔了黛玉西席一職。
林如海感激他對黛玉的教導,而寫信給賈政,兩人共同使力,想重讓聖上起用他。
縱使林如海有自己的私心,想着他年紀大了,黛玉還小,又害怕他去後黛玉無依無靠,想讓賈照顧一二,但那也無可厚非。
想到這,甄芙在心裏嗤笑,那賈雨村本就是個道貌岸然的,莫說照顧,到時只要他不反咬你一口便是好的了。
“姐姐,怎麽了?可是有何不妥?”
黛玉小小年紀,卻對人的情緒變化很敏感,見甄芙久不發一言,便問道。
“沒事,只是想到些小事分了神罷了。”甄芙回神,不動聲色地答道。
“姐姐可是感到無趣了?”黛玉眉頭微蹙,她這裏的确是乏味了些。
“沒有,我很喜歡和黛玉在一處呢。”
甄芙語氣真誠,不過這倒是實話,早在她讀紅樓時,便對林黛玉抱有喜愛。如今見了真人,雖然她還年幼,但心思明澈,甄芙不由更喜歡上幾分。
黛玉喜笑顏開往,往窗子外看了眼,饒有興致道:“我見今日天氣好,不如我帶姐姐去院子裏走走?”
“好啊。”甄芙欣然同意。
雪鹂把鬥篷細細地給黛玉穿上,甄芙打量了一番覺得無甚差錯,才和她一起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