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國慶假期
國慶假期
第一月結束,第二月結束。于瑤他們終于盼到了心心念念的國慶假期。就像他們所預料的,假期總是縮水的。周六放假,周三晚上開學,相當于比往常多放了兩天。但于瑤很高興,這意味着之前跟奶奶的承諾得以兌現,甚至她在想的時候已經聞到葡萄的香氣了。
期中考試的成績放假前還未出,假期的放松便可更徹底一些。班上的幾個同學約了看電影,還有幾個男生打算在網吧大戰一個通宵。于瑤扭頭問梁若昕,“你國慶什麽安排?”
“我也不知道,爸媽也不在家。想給自己放松幾天,但好像也啥娛樂方式。”梁若昕托腮求助于瑤,“瑤瑤,你呢?”
“我打算去奶奶家住一兩天,去摘葡萄。”于瑤眼裏遮不住的喜悅,然後她想到什麽似的,“你要不要跟我一起來?”
“真的嗎?會不會不太方便啊?”
“怎麽會,我們一起回去奶奶一定會高興的。不過,你可能要忍受在炕上睡覺啦,可能第二天起來腰酸背痛。”于瑤話多起來,“我們還可以一起在菜園裏摘葡萄,玉米估計還剩一些……”
聽着于瑤的描述,梁若昕更加期待,她是在城市裏長大的孩子,并無有着于瑤這樣與自然、田野親密接觸的機會。她看着于瑤,覺得她像極了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有一雙如同小鹿般充滿自然靈氣的雙眸。
“那我們先回家,周日上午九點在汽車站見面。”兩人做好了約定。
其實在于瑤眉飛色舞地講述這些農村生活的時候,她沒有注意到還有一雙眼睛也在追随着她。那種眼神裏是好奇,也有羨慕和欣賞。
于瑤回家後跟爸爸說起去奶奶家的事情,他答應下來,但語氣裏卻有一絲悲傷,“你奶奶年紀也大了,想把她接下來住,一沒有好的安頓地,二她自己也覺得農村住慣了,不願過來。”于城斌起身,帶上于瑤房間的門,“我提前買點東西,你帶過去。”
第二天九點,就像之前一樣,于瑤等在那輛大巴車前,手裏捏着二十元的一張票子。梁若昕也來了,手裏大包小包的,像去趕集似的。于瑤見她便笑出來了,“咱只去一兩天,咋這麽興師動衆?”
“給咱們奶奶買的東西,吃的用的,應該都全了。”梁若昕坐到于瑤身邊,回憶起來,“話說,我是真的很少坐這種大巴車,看着都覺得頭暈目眩。”
“我也。”于瑤擡頭看,發現司機已經招呼大家上車了,便拉着梁若昕一起走。
兩個人擠到窗邊,擺好東西,于瑤撥通電話,“奶奶,我今天去看您哦,還帶了我的一位朋友。”
“來來來,太好了,瑤瑤,你的朋友喜歡吃什麽呀,奶奶做。”
Advertisement
“都可以的奶奶,您別來站牌接我們了,我們兩結伴走回去。”
“那哪行,我先摘菜,弄好了出門接你們剛好。”
于瑤又跟奶奶聊了幾句才挂斷電話。梁若昕在旁邊有些羨慕,“你跟奶奶關系真好,我奶奶好嚴格的,小時候我很怕她。”
“我的姥姥是這樣的,有種教導主任的壓迫感。”于瑤嘆了口氣,“而且她重男輕女的觀念很嚴重,直接也影響了我媽,這種老祖宗的糟粕害了一代一代人。”
大巴車搖搖晃晃,兩個人的對話也斷斷續續。過了沒多久,梁若昕就因為有些暈車跟于瑤換了窗邊的位置,打開窗戶呼吸新鮮空氣。于瑤心想,什麽時候通往奶奶家的能是一條平坦寬闊的馬路啊?
大巴臨近目的地,于瑤推了推梁若昕,招呼她下車,梁若昕扶着座位半天才站起來,“再開久一點,我保證我會把胃裏的東西都吐出來。”
兩人拖着行李像站牌處的奶奶奔去,于瑤注意到奶奶圍了一條橘色的絲巾和紅色的上衣,奶奶不懂搭配,但在于瑤眼裏,她就是最好看的老太太。
接上她們倆,梁若昕甜甜地叫了聲“奶奶”,把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于瑤打趣說,“你就應該每周都來,看奶奶多高興。”
往家走的途中,于瑤注意到奶奶有點一瘸一拐,她趕緊問,“奶奶,您的腿怎麽了?”
“沒事沒事,”奶奶擺擺手,“出門的時候跑了兩步,被石頭絆了一跤,不過是土路,沒啥事。”
于瑤“呀”得喊了一聲,“不會傷到骨頭吧?奶奶,我就不該同意你出來接我們,老年人摔一跤那可不是小事兒。”
梁若昕也點頭,“還是檢查一下保險,我爸媽是在咱們這裏的區醫院上班的,托關系給奶奶瞧瞧?”
“害,沒事,我這從來不上醫院的人,估計就是膝蓋磕青了,哪能傷到骨頭。”奶奶游說了一頓,才讓于瑤放下心來。
因為摔倒的時候,于瑤和梁若昕不約而同地放慢了腳步,走得很慢但有說有笑,倒是路也不漫長。
回到家,梁若昕像是發現了新大陸,對各家各戶堆的玉米棒、探出頭來的挂有紅棗的枝頭、奶奶家圓圓的窯洞都頗為好奇。于瑤拉着她去看奶奶的菜地,菜地的一角是葡萄藤,飽滿圓潤的葡萄在綠葉中若隐若現她們把頭探進去,摘下幾個再到井水洗淨,塞進嘴裏酸酸甜甜的,怎麽都吃不夠。
走進窯洞,梁若昕更覺得詫異。炕是用磚頭堆成的,一邊挨着牆,一邊挨着窗。床單、被子和枕頭都疊的整整齊齊放在炕的一角。緊挨炕的是一個黑色的竈臺,聽于瑤說冬天的時候,竈臺下面會燒起火,把炕都烤得暖烘烘的。竈臺下方是一個類似于方形井蓋的地方,于瑤說,抗日戰争的時候,奶奶的父母就躲在這裏,才逃過一劫。梁若昕聽着,仿佛穿梭回了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人們就躲在這個地道裏,祈求者上天保佑,讓他們得以存活。她拿出手機這拍拍,那拍拍,甚至揚言說要來将來要來這裏錄制紀錄片。
于瑤見慣了梁若昕這不靠譜的樣子,沒放在心上。但這個紀錄片在多年之後真的上映了,它雖然遲到,但并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