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分班後的初次月考
分班後的初次月考
于瑤覺得自己還算是運氣爆棚,連着幾次抽到了遠離過道的位置,心想接下來的一個月都會比較好過。搬好座位之後她便查看了一下上次數學測驗出錯的和思路卡殼的題目,準備迎接數學測驗。
教數學的周老師帶着試卷走進來,他永遠都是一副精力旺盛的樣子,一雙眼睛亮堂堂的。于瑤很喜歡這個數學老師,在他的課堂上,總是洋溢着輕松愉快的氛圍,連帶着大家的思維都變得敏銳活躍起來。
大家在座位上做試卷的時候,周老師也坐在講臺上做自己的題目。于瑤有時候擡頭就能看到周老師眉頭緊鎖,有時候還會輕輕地咬自己的筆頭。于瑤在思考題目的時候,也有個習慣,總是忍不住扯一扯自己額前的碎發。她心想,估計到高考時,額前的頭發就被薅光了吧。
做題的時間過得很快。不僅僅是周日晚上的數學測試,開學後的每天都像被按了加速鍵。語文和英語的測驗時間也固定了下來,每兩周一次,分別是周二和周日。理綜因為各科的課程還沒有完全學完,所以暫時還沒有安排上。
這個學期于瑤比以往都更快地投入了學習狀态,她逐漸開始享受沉浸于知識的輸入、思考和輸出的過程,除了物理自習還稍微有些緊張的情緒外,其他時候都格外地從容不迫。不僅僅是于瑤,其他人也都格外投入。可能是因為換了一個新的競争更加激烈的班級,大家都不好懶散、怠慢,若是月考的排名冊上自己的名字排到了後面,那面子上就挂不住了。就連原本周日自習課前都要約幾個原來的好哥們打一場籃球的陳潤昀,大部分時間也都乖乖地坐在座位上,挽着他的校服褲腳低頭做題。
新來的何明遜和肖景鶴原本不知道這個班上關于物理老師的“潛規則”,勇敢地坐在了靠近講臺且挨着過道的位置。在經歷了物理老師“X光”檢查作業并領略了其打罵學生的功力之後,物理作業格外上心,也算是真正融入這個班集體了。
實驗班相較于其他班級來說,真的擁有了不少特權。在開學的這一個月,于瑤深有感觸。他們的教學樓是“回”字型設計,往常的安排是橫排為教室,縱排是老師的辦公室。實驗班獨獨被安排在辦公室之間,也因此,一點小動靜便能被老師所捕捉。除此之外,為了方便實驗班的同學們頻繁的考試模拟,班主任特地向學校申請了一間空教室,讓同學們将高一的課本和習題冊放在裏面,既不占用原有的課桌空間,還方便及時複習。
很快,初次月考就來臨了。考場座位的安排是按照上學期期末的名次排的順序,于瑤是25名,剛剛趕上第一間考場的末班車。第一間考場基本上都是他們班的同學,江榕是3號,周星薏10號,陳卓茗是17號,蔣邵文是18號。找到自己的位置,于瑤才注意到肖景鶴也在這間考場,他的考號是23名。于瑤訝異肖景鶴的成績竟然如此之好,只恨自己膚淺,從沒将長相和成績等同起來。
考試期間的安排比平常學習還要輕松,白天安排考試,晚上自行在考場複習。第一天的考試科目是語文、數學和物理,最耗人心神的幾科。于瑤雖然已經預先做了充足的準備,但考完還是異常疲憊,感覺經過一天的厮殺,腦細胞已經所剩無幾了。她刻意屏蔽了大家在考試結束之後脫口而出的選項和結果,避免自己受到幹擾。這次的題目對她來說并不難,但她依舊有些擔心,按照班主任的話來說,“這次的月考可能是一次大洗牌,能不能保住你們原本的位置,我們月考後就知道了。”
到了晚自習的時候,大家逐漸放松下來,第二天要考的英語可不是臨時抱佛腳就會有所成效的課程,化學和生物倒是可以複習複習,但這兩科的複習屬實花費不了太長的時間。可能大家的想法不謀而合,教室的門一關,大家就騷動起來。有人在偷偷看自己私藏的小說,一半放在桌兜裏一半放在腿上,然後身子俯下去,裝作在複習背誦課文的樣子。有的開始傳遞小紙條,聊得熱火朝天,白色的小紙團有次還直接飛到了于瑤的桌子上。蔣邵文這個活躍分子更是誇張,跟別人換了位子,跟幾個男生湊在一起聊游戲進度。
晚上的回寝時間也因為考試而提前了,學校安排大家早些回寝休息。于瑤喜歡從教室走回寝室的時間,她會跟同寝的梁若昕一起回去,兩個人會刻意放慢腳步,感受夏日夜間的涼風。有時候還會偷偷瞄那些趁着夜色大膽貼近的少男少女們,然後再借着這個話題互相逗樂。
第二天的考試于瑤很有把握,英語是她的強勢項。說來也奇怪,她的幼兒園并沒有接受到英文的啓蒙,小學初學英文的時候她也因為發音問題煩惱過好長一段時間。但自從到了初二,她仿佛開了竅一般,瘋狂地擴充自己的詞彙量和語法知識,現在厚積而薄發,高中英文學起來就順暢多了。化學和生物則一直是于瑤喜歡的學科,化學老師和生物老師在臺上侃侃而談的時候,于瑤的腦子也從沒停過,通常一節課結束,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知識已經被她映在腦子裏了。
考試到下午四點結束,結束後大家便陸陸續續收拾東西回到自己的教室。這個時候,各科的參考答案已經一張一張發到了大家的手上,讓大家開始進行成績的估計。這是于瑤覺得極其殘忍的一種做法,她寧願将剛剛的考試成績抛之腦後,等成績出來的時候再承受結果。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一點一點拼湊一個可能的結果。但班主任的原話是這樣的,“高考後大家也是需要估分的,心裏有數才能做下一步的安排。估分也是個技術活,大家可以提前練習。”也頗有道理,于瑤只能硬着頭皮開始核對。
“哈,就錯了一道題。”同桌方嶼凡的聲音總是不合時宜地響起。但于瑤不得不承認方嶼凡的确思維敏捷、記憶力好,同時語文和英語語感,方嶼凡也并不欠缺。他的成績通常穩定在班級的前五名,妥妥的“重點培養苗子”。
但于瑤沒理他,因為就在方嶼凡興高采烈之時,她注意到自己數列的題目最終少考慮了一種情況,本不該錯的,這是自己之前反複自我強調的點。方嶼凡見她沒反應,倒也不在意,在座位上扭了扭,作出沖刺的動作,準備在下課鈴聲剛剛“嶄露頭角”的時候就沖去食堂。
Advertisement
晚飯的時候,于瑤因為訂正答案走得晚,見幾個同學留在教室埋頭拿着紅筆在答案紙上寫着什麽,便猜出了大概,估計都是因為考試而情緒不好的人。于瑤嘆了口氣,沒多停留,跟着梁若昕快步往食堂走去。晚飯時間只有不到半個小時,她們可不敢遲到。
晚飯回來後的學習便一如往常了,繼續地刷題、上課、測驗,然後等待着月考的成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