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北京,北京
北京,北京
于涵聞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七歲,但作為一個七歲的孩子,卻難以說出一句邏輯通順的話語來,功課更是一竅不通。八歲的于瑤第一次見到這個弟弟,根本不知如何與他交流,只好禮貌地笑了笑,遂作罷。于瑤的爸爸于城斌一直沒辦法接受自己的兒子在智力方面有問題,很小的時候還可以安慰自己愛因斯坦也說話很晚,但當發現兒子在其他方面也平庸無奇時,他第一次對他的寶貝兒子動了怒,甚至動了手。
自此,于瑤記得,于涵聞沒有叫過一聲“爸爸”,大部分時候也不會跟他講話,而“媽”這個稱呼用的更多一些。如果非要指代爸爸,便是直呼其名。可憐于城斌一個一米八高的中年男人,在兒子的眼裏徹底失了威望,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敵人。
于城斌雖說常常自诩是個文化人,平常舞文弄墨,但一到關鍵考試就不行。再加上家貧,才是吃了不少苦頭才找到現在這份辦公室小文職的工作。工資不高,但好在工作清閑,請幾天假也不太影響工作。當時确定了要去北京的想法,于城斌立刻向單位打電話過去告假,單位也很爽快地批了。于瑤媽媽秦文姝的工作則是個企業的臨時工,也是托了親戚的關系才進去的,當下跟親戚發了個短信,也算是請假了。
然後就是訂火車票和收拾行李。兩人分工合作,于城斌撥通購票電話迅速敲定了第二天下午到北京的一張硬座和一張硬卧,他可以湊活在硬座上忍過那七八個鐘頭,老婆可以帶着兒子睡硬卧,這樣是最節省錢的方法。秦文姝則翻出了兩個大行李袋,裝了家裏還有的幾包泡面以及一家三口的換洗衣物、洗漱用品之類。急裏忙慌弄完,才發現還沒來得及了解醫院的情況,也沒跟兒子交代一聲。但打聽消息總得等到白天,秦文姝也不想讓兒子因為去北京的事情過于激動,也打算第二天再說。
于瑤回憶着那天晚上的情景,她想知道當晚的爸媽有沒有那麽一瞬間想到這個剛剛從農村回來的女兒,有沒有擔憂過他們去北京之後她的飲食起居。或許沒有吧,因為當晚她房間的門一直沒有等來被推開的聲音。她就像前幾天一樣,吃飯、寫作業、洗漱、上床休息,只不過在洗漱的時候悄悄拿濕巾擦了擦自己屁股上的那點紅印。
第二天上午,爸媽起床很早,終于跟她交代了他們離開之後的安排,給她指了姥姥家的位置,讓她中午和晚上去吃飯,又不放心地叮囑了好幾遍在姥姥家的規矩。“姥姥姥爺年紀大了,睡覺早,你晚上寫完作業趕緊睡覺,不要打擾他們。”于瑤一邊應允,一邊回想着這兩位老人的模樣,之前可能是見過的吧。
“涵涵,今天不用去上學了,我們去北京哈。”秦文姝給于瑤囑咐完,扭頭就去敲于涵聞的門,一邊指揮着于城斌趕緊給熟悉的人打電話,提前了解北京哪家醫院最合适。于瑤乖乖地退出了他們接下來的忙碌,出門上學。
那幾天他們三人在北京看病的情況,于瑤并不清楚。她只記得爸媽回來之後還算高興,拿着在□□前拍的合照給于瑤姥姥展示。
“媽,你不知道北京的物價有多貴,一碗稀飯都要七塊錢。幸好沒在那邊多待,錢哪夠花呀。”秦文姝跟于瑤姥姥聊着在北京的見聞。
“那你們花了不少錢吧,看病就不便宜,我看還帶着涵涵去了動物園。”于瑤姥姥摸了摸于涵聞的腦袋,推他進裏屋去玩。
“涵涵喜歡,就帶他去了。出去玩這些花的都是小錢,主要就是吃住貴,我估計之後不少去北京,還是人家大城市的醫院正規。”
“那肯定,要我說你們就應該早點去,到現在才看真是耽誤孩子。”于瑤姥姥嘆了口氣,壓低了聲音,“你們家姑娘還好接回來了,你看看那個樣,黑不溜秋的。”
“媽,知道知道,這不都接回來了,就別說了。”
這些話雖然壓低了聲音,但一點都沒避着于瑤,每個字都清晰地落進于瑤的耳朵,但她沒停下手上畫畫的筆,僞裝地滴水不漏。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