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0
今夜的月色很美,似乎是個适合努力的日子。
木青茶眼中蕩起漣漪,拉長語調輕道:“我權衡了餘生,選擇了你啊。”
我權衡了餘生,選擇了你啊。齊小宋眼角泛出笑意,這是她聽過最好的情話,出自木大小姐的口,每個字都仿佛沾了蜜糖、裹了陽光,在這凜凜冬日裏讓人又甜又暖。
兩日後,果然在城門遇到手持聖谕要出城的人,趙廳近把人攔下來拖延着,然後傳訊給了軍師李铢。
“指揮使趙廳近?”李铢聞訊疑惑不解,她并不識得此人,難道是爹爹的故交?
她心裏疑惑着趕到城門處,見到要出城門的人是身穿禁軍服飾的,便想起了周契北前日所言要廢诏書。
诏書上的內容必定是對貴妃雲凇有利的,甚至有可能就是傳位于雲凇腹中皇子的傳位诏書,她當即便把人帶走,妥善處理後又私下來見這位指揮使大人。
“趙大人為何要傳訊于我?”難道這個人知曉她與雲凇的事?還是說這個人是雲凇安排的?李铢看着趙廳近的臉,眼裏滿是打量。
她在這南境說好聽點是軍師,事實上就只是一個孤軍無援注定要殒命于此的人罷了,即使這樣,她也要謹慎行事。
不能給爹爹留下污名,也不能給雲凇帶去麻煩,只需從容赴死就可以了,但顯然這裏還有人在謀劃着什麽,甚至極有可能是友非敵。
趙廳近看着這個傳聞中的相府大小姐,光從相貌和氣度上說一句清風霁月也不為過,只是那眼底的防備與從容有些矛盾,像一個心無旁骛又挂念萬千的人。
他想到齊小宋的話,縱使不解也只能無奈做一個傳話人:“卑職受一位朋友所托,其餘概不知情。”他是真的不知情啊,想想還真有些心酸。
李铢沉眉不語,忽地笑了笑:“不知我可否見一見你這位朋友?”若是人在南境,或許見了面就知道到底是誰的人了,如果人不在南境,事情就有些難辦了。
趙廳近一愣,最後只得道:“卑職要去問一下我那位朋友是否要與軍師相見。”他也好奇一直不肯顯露人前的齊小宋會不會和這位軍師相見。
不知道為什麽,他有一種強烈的直覺,齊小宋與軍師,甚至于他自己,都應該是同一陣線的人,也就是和當今聖上陣營相反的人。
Advertisement
他想到這心頭一凜,不露聲色地看了眼李铢,這麽說來,軍師和聖上并不似表面上和睦,甚至還有可能是對立面,那麽軍師是誰的人?齊小宋又是在誰的陣營?他自己又和什麽人站在了一起?貴妃雲凇?未來的女帝嗎?
李铢聽完他的話,心底一松,這麽說來人在南境,那麽只要見面就知道對方到底是哪一方的人了吧。
“要見我?那便見一見吧?”齊小宋想了想答應下來,她對這個軍師也有一點好奇,畢竟是能讓未來女帝牽挂一心的人啊。
趙廳近見她果真答應相見,一時激動差點把自己心中的猜測都問出來,但想了想他又按捺住了自己的心思。
若是對自己的陣營一無所知,今後無論做了什麽都是憑着自己的良知,若是知曉了,那便是為了達到目所做的算計。與之相比,他更想做前者,如此也算全了自己的忠義之心,說到底都是為了這些沙場上的将士們,為了無辜的百姓,如此便都值得了。
入夜。
趙廳近身後跟着一個普通士兵打扮的人一起回到了府中,把人領到齊小宋的院內,他就默默退了出去。
李铢走進房內,便只見兩個身穿道袍的女子并肩站在那裏,臉上閃過一絲詫異,她拱手淺淺行禮:“二位便是趙指揮使口中的朋友?”
齊小宋和木青茶齊齊回禮,然後才點頭應道:“正是,軍師請坐,可否讓我為你相面一番?”
相面?李铢看着身穿道袍的人,驀地想起了那則傳言,據說是一個小道長所寫,而道長有一道童伴在左右,其餘線索就沒有了,難道就是面前的兩人。
“有勞道長。”她暫且将心中的疑惑按下,點頭應下。
齊小宋便集中精神看向了李铢,良久之後才回過神來道:“十日後陛下會向蠻族下戰書,屆時還請軍師多穿一些衣服,人活着才有希望不是嗎。”如此還不夠,看來她要想個辦法幫一幫這兒讓女帝憂思不止的人啊。
她看不到前塵事,便也無從知曉貴妃雲凇和這位相府大小姐之間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卻看得到這兩個人今後為彼此所做的一切,說到底都是為情所困的人。
李铢不解,但聽齊小宋說要活着才有希望,她莫名的心底一緊,想起了出征前雲凇所寫的:君若有礙,凇不獨活。
她何嘗不想活着,何嘗不想再抱一抱那年的女孩,可是如今她們之間還有希望嗎?
似是看透了她心中所想,齊小宋又語氣篤定地重複了一句:“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
“多謝道長,不知你們效命于誰?可否解惑,讓我心安。”李铢點了點頭,心底隐隐有了一絲希望,如果可以活着回京,她會努力的。
齊小宋看着面容堅毅的李铢,想着方才所預知的一幕幕,最後都化作了一聲嘆息:“軍師無需多慮,我們不效命于任何人,不過是順應天命來行事罷了。”
“那則寓言可是二位所為?”李铢緊接着追問,語氣裏卻已經充滿了确信,應該就是眼前這兩個人所為了,只是江山歸凰是何意?難道百钺會有女帝誕生還是說雲凇?那她們之間還有什麽希望?
“正是,軍師無需多慮,我二人與你一樣。”都是為了貴妃雲凇,也就是未來女帝,同時也是為了這百钺的萬千百姓。
李铢微微皺眉,面露不解:“我不明吧,道長如何與我一樣?”她是為了雲凇的安危,是為了爹爹的清名,甘願把一條性命堵在此地,又豈會有與自己懷抱着同樣目的的人?
齊小宋看着眼底滿是執着的人,不知為何心裏頓生出一絲哀憫,她倒是想解釋清楚,但又不知從何說起,最重要的是說了也沒用啊,很快這位軍師就會失去記憶了。
她揉了揉眉頭:“軍師不必明白,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無需在意我們。”畢竟很快就會遺忘,記得也沒什麽用。
李铢滿頭疑惑地來,最後又滿頭疑惑地走,不過唯一讓她心安的是,這兩個人連同指揮使趙廳近都是友非敵,不管怎樣總比一個人在這等着赴死要好很多。
接下來的日子,禁軍瘋狂在城內搜捕,沒找到齊小宋不說,倒是抓了一些無辜的道士,他們萬萬沒想到,自己要找的人就是趙廳近府上的表少爺夫婦。
随着封城和搜捕地進行,周契北此舉無形中在百姓心中坐實了那則預言的內容是真的,同時消息也傳出了洪律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到了京城。
周契北得知消息後,再也無法鎮靜,仗着百钺有十萬大軍,而蠻族只有三萬,他直接兵分三路大舉進攻,可在地形地勢負責的南境,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吃敗仗。
他坐立不安地看着戰報,又想起那則預言,心下又怒又急,這時跟随他身邊的禁軍首領獻計道:“陛下,不若我們直接向蠻族下戰書。”
周契北眯了眯眼睛,沉思一會道:“我軍近日雖損兵折将,但依然占據着絕對的人數優勢,你覺得蠻族會應戰嗎?”
他來了這麽久,也領教到了蠻族的厲害,并不覺得對方會莽撞接下戰書,可這樣拖下去,什麽時候才是個頭,朝堂上久不見君,萬一亂了怎麽辦?
尤其這裏的日子苦悶無趣,他已經有了歸心,可這時候回京,不是給蠻族看笑話嗎?說不定那些刁民也會笑話他無功而返。
禁軍首領繼續獻計道:“屬下以為,只要在戰書上言明陛下會親自上陣,蠻族必會應戰。”
周契北眼睛一眯,裏面透着危險沉聲道:“你要朕去犯險?誰給你的膽子?”
禁軍首領心頭一凜,忙磕頭請罪:“陛下饒命,屬下不敢,屬下的意思是,陛下只需要出現在三軍之前,然後再悄悄撤回來,這樣既能保證安全,又能不失信于人。”
“你的意思是讓朕在大軍面前做一個無膽的逃兵,滾出去。”周契北氣地掀了桌子,一國之君是個逃兵,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以後他還如何在朝堂上立足,如何在百姓面前立足。
不對,若是沒有人知道他做了逃兵呢?若是衆人以為他一直都在戰場上呢?
他雙手一拍,頓覺自己想到了一個妙計,那麽這個替身到哪去找呢?
周契北看向帳外,心底冷笑一聲,這個人好找啊,不正近在眼前嗎?如此既能除了李铢這個心頭大患,絕了雲凇的念想,又能造成自己一直在戰場上的假象,豈不是一石二鳥之計。
他心中打定主意,便朝帳外喊到:“來人,傳軍師李铢觐見。”
三更來了,四更要等晚上再碼,我好困,先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