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
第 5 章
中考的體育加試中,800m、跳遠、實心球等五個項目我都拿到了滿分。
人生中第一次覺得,在選擇放棄跑步後,我之前的努力也并沒有白白浪費。
跑步鍛煉了我的身體素質,也錘煉了我的腿部肌肉,所以我才能在跳遠上如此輕松,展現出常人眼中的“天賦”,而跑800m對我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同時我的中考也發揮正常,憑借着文化課成績和體育的極大優勢,我順利考入了一中。
那個時候,我正享受着中考之後長達兩個月的假期,在為高考結束糾結填報志願的哥哥出謀劃策。
我哥高考成績非常不錯,全校第三,分數保守估計能上top5的大學。
和我哥的成績比起來,我的中考成績就比較一般了。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前翻看報考寶典。
我媽:“要不學醫吧,不愁就業,薪酬也可以,而且家裏要是有人生病什麽的,看病也方便。”
我爸:“我覺得男孩還是學個理工科好,金融啊計算機啊工程什麽的,都不錯。”
爸媽各執一詞。
我拍拍我哥胳膊,問:“哥,你自己有沒有什麽想學的專業?或者感興趣的專業?”
問完我突然想起來,他小時候對天文很感興趣。
初中時,他在他的床頭貼了一張很大的星象圖,我問起時他還給我細細科普,也是那時我才知道,原來天上的星星在宇宙中是這樣夢幻瑰麗的存在。
考上一中重點班時,媽媽為了獎勵哥哥給他買了一臺望遠鏡。
初中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們一家人還一起去郊外看過星星。
我到現在都還能記得,他在望遠鏡裏找到土星時因驚嘆而手舞足蹈的樣子。
而我,也第一次親眼看到了土星外的大飄帶,真的很震撼。
不過也只有那一個暑假,上了高中後,望遠鏡被我媽收起來放進櫃子裏,沒再看過。
“要不你學天文吧?研究星星好酷啊!”
我剛說完,我爸我媽停下了争執一致望向我,異口同聲:“不行。”
我媽:“學什麽天文學?光研究星星能有什麽用?”
我覺得不可思議:“肯定有用處啊,沒用的話大學怎麽還有這樣的專業?開設這個專業不就說明研究它有用嗎?”
我爸也說:“這個專業不好就業,換個別的。”
我不理解:“是我哥上大學,又不是你們上,為什麽不聽他的意見。”
爸媽異口同聲:“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我撇撇嘴。
大人真的好無趣,做什麽都要考慮掙不掙錢,能掙多少錢,其他的難道就不用考慮嗎?
那可是研究星星啊,研究星星簡直酷斃了好嗎?
又看向我哥:“你自己有什麽想法?”
我哥猶豫片刻說:“我想讀心理學。”
我兩眼放光,哇,更酷了。
可我爸媽卻皺了眉頭。
他們不滿意。
我知道沒戲了。
最後,我哥沒有報心理學,報了機械智能制造。
暑假很快過去。
直到正式開學第一天的數學課上,數學老師講完課本知識,在黑板上寫着題目,周圍的同學低頭直接開始做題并快速寫出答案時我才真實地領略到了什麽是一中,什麽是差距。
以前在初中的班裏我也是名列前茅,各科成績都很優異。不管政治還是歷史,物理還是化學,都手到擒來。
可現在,我突然覺得自己一下泯然衆人矣。
暑假裏我哥還曾經叮囑過我好好預習,可我并沒有放在心上,中考成績讓我膨脹,我沉浸在暑假的快樂中,只随意翻看了幾頁借過來的課本。
當時的快樂自信變成了現在慌張的心跳。
我無比後悔暑假的時候沒有好好聽我哥的話,認認真真地做好預習,打好基礎,而不是就這樣毛躁匆忙地開啓了高中生活。
這是我的錯。
當周圍人和自己的差距直觀地擺在面前時,我心裏少見的産生了慌張情緒。
而這種負面情緒,配合上全新環境,在開頭就讓我寸步難行。
開始時落後一步,心态慌張、急躁、失衡,于是導致之後的步步落後。
文科狀況好一些,讀一讀,背一背理解起來總不算太難。
但全然陌生的理科公式和定義,攜帶着各種例題,如炮彈般應接不暇地我朝沖撞而來時,我節節退敗,只能倉惶應戰。
而我的前桌——項瑤也和我一樣,被高中的學習重重暴擊。
因為前後桌的原因,我們倆關系比較熟絡,時常一同吃飯散心聊天。
她是一個很可愛的女生,頭發烏黑,皮膚偏白,性格溫柔,喜歡畫畫、手賬和書店裏的時裝雜志。
我們兩個待在一起時聊的最多的就是理科好難,怎麽會比初中難上這麽多。
我苦澀地點頭表示贊同。
她說她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等到學期結束文理分科,她要逃離理科,她表情頹喪地說:“我真的學不會。”
她問我:“你到時候是選文科還是理科啊?你也選文科吧,到時候我們倆還能繼續做同學。”
我不知道,我在猶豫。
我現在每天都會花上大量的時間來做理科的作業,想要通過刷題來提高自己的成績,但依舊不理想。
我不知道是自己方法不對,還是心态不行,越着急越焦躁。
面對讓我倍感吃力的理科,我開始想起從初中之後就常在耳邊聽到的那句老生常談的話——女孩子不适合學理。
上高中之前我是完全不相信這句話的。
笑話,我初中的理科成績很好的,中考時數學物理幾乎滿分。
在初中,同學們互相閑聊問我将來學文還是學理時,那時的我還理所當然地回答:“當然是學理呀!”
可是現在面對着高中的理科,我沒有了初中時的游刃有餘,自信大方,我變得開始畏縮,開始膽怯,甚至開始懷疑,否定自己。
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理科的學習上,但依舊不見起色。
我開始相信女孩子不适合學理這句話。
我有時也想,要不到時候就選文科吧。
但在這種想法的深處我很清楚,我選擇文科并不是出于我對文科的喜愛,是源自于我對理科的害怕和逃避。
我不甘,難道自己真的就不适合學理科嗎?
第一次考試,我考了班級第28,年級246。這個成績對我來說落差極大。初中的時候,我從沒掉出過年級前二十。
盡管我知道一中彙集了全市各個初中的尖子生,我依舊不能接受這樣的成績。
爸媽看着我的成績,我媽說:“文科成績還可以,理科差了點啊。你以前理科不學得挺好的嗎?怎麽上了高中開始掉鏈子了?這怎麽行?這高中才剛開始,後面可怎麽辦?”
我低着頭吃飯,聽她在旁邊和我爸商量着文理分科時讓我學文。
我沒有反駁。
考試之後成績不理想的不止我一個。
課間,我右前方的女生正有些苦惱地和她的同桌聊天,說她現在不知道怎麽辦,将來選文科還是選理科,她想學理,但這次成績不太理想,理科學起來很吃力。
男生笑着說:“那就選文呗,女生适合學文不适合學理。你理科成績不好的話,你後面學起來只會更難。”
女生酸澀地笑了下,似乎是被他說服,又像是默認。
原來,被理科所困擾的女生不止我一個。我沉默地想。
就在這時,一道清亮的聲音響起。
“如果理科成績不好就代表不适合學理,那你也不适合,畢竟你理科成績也挺差的。”
如此狂妄嚣張的話,出自王一一。
她是我們班的班級第一,也是這次月考的年級第一。
在我們整個年級裏她都是鼎鼎有名,因為她入學時的中考成績是全市第一,開學典禮上她曾作為新生代表上臺發言。
那個女生驚訝地看向她。
男生則被她的這句話氣得臉都紅了,又礙于她的成績無法反駁。
她一手握着水杯,就那樣端直地站在過道上。
原本紛鬧的班級漸漸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直直望向她,她卻視若無睹。
我看見她目光移動落在女生臉上,對她說:“聰明不分男女,人腦構造都是一樣的,”停頓片刻,王一一的眼睛微眯,似是在端詳女生,片刻,她笑了一下,“而且能考進一中,我覺得你挺聰明的,你要自信一點。”
随後她離開了。
直到她坐在自己位置上開始做題,班裏才回複正常。
有人在小聲議論。
也有人在偷偷看她。
我也在扭頭,看她執筆做題的平淡面容。
在我回過頭時,腦海裏還在重複循環剛剛她說的話。
突然之間,猶如醍醐灌頂。
我和每一個女生一樣被諸如“女生就是學不過男生”,“男生認真起來,很快就會超過你們的女生”,“女生适合學文,不适合學理”這樣打壓式的言論包圍。
這樣的話語無孔不入,被無數學生、家長、老師深深認同。
于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成績下滑或不理想的女生便會對自己産生懷疑,對理科喪失自信。也從心底開始認同所謂的言論,覺得女生就适合學文。
而男生成績再差,也會有家長和老師堅信“男孩兒只是貪玩兒,沒有認真學罷了”“只要男生認真起來,很快就會超過女生”這樣的話,男生也會覺得自己成績差,只不過是因為自己還沒有認真學。
所以,在成績不理想時,我也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失去原本的自信。卻忘了其實在我周圍,理科不好的男生也大有人在。
在我為學不好理科而苦惱,熬夜做題時,也有很多學習理科學得很吃力的男生,他們同樣需要花費很大力氣才能拿到一個不錯的成績。
并不是每個男生都能輕輕松松學好理科,也并不是每個女生都學不好理科。
知識面前,性別平等。
大家都一樣。
在想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好像找回了一點初中時的自信。
我花了一節自習課對我目前的理科學習進行分析和總結。
雖然目前的成績不理想,但也并不是差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現在也只是高中的開始。
我擡起頭,跳望窗外的景象,眨了眨有些酸澀的眼睛,忽然覺得眼前的視野比往常更加明亮。
課後,我去找了王一一,向她請教學習方法和經驗。
她并不高傲,面無表情時,有種與生俱來的清冷。但當她笑起來時,我發現她竟然有一顆特別可愛生動的虎牙。
她很熱情大方地和我分享她的個人經驗。
她的眼睛始終透亮堅定,像是能透過我的瞳孔直接看穿我不自信的內心。
最後她看着我說:“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自信。不管做什麽,自信都是贏得勝利的第一槍。要相信你可以做到。”
在我調整心态,重新找回自信後,随着每天的學習做題和總結,我的成績也慢慢有了起色。
期中考試,我的各科成績都有了提升,其中數學和物理進步最大。
我保持着當前的狀态,不驕不躁,穩紮穩打。在這一學期期末考中考出了一個還不錯的成績。
看着成績和排名,我終于長舒了一口氣。
很快就到了文理分科。
我想選理,但母親看完成績單後放下說:“你還是學文科吧。”
“為什麽?”
我很震驚,明明我的理科成績進步這麽大,為什麽我媽依舊想讓我選文。
“你理科成績又不突出,到時候和一群男生比是沒有優勢的。相比較之下,你文科水平一直很穩定,而且女孩子學文好,你選了文科,将來畢業出來找工作,當老師,考公務員什麽的……”
我打斷她:“媽,現在都是什麽年代了?你怎麽還有女生就應該去學文的想法啊?不是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嗎?怎麽一到文理分科就說女生不适合學理科,你就不想讓我也走遍天下都不怕嗎?”
“當初怎麽不見你勸我哥去學文啊?而且我理科也沒有差到不能繼續學下去吧,你看我這不是已經進步很多了嗎?”
媽媽也直起腰和我争執:“那是因為你哥哥理科學得好,好端端的,我讓他突然去學文幹什麽?”
我不是很想和她吵,低頭平複着自己的呼吸。
可我媽又接着說:“你如果理科成績很好的話,那我也同意讓你去學理科,關鍵是你理科成績也不突出啊,女孩子心思細膩,學了文之後高考就業都有很大優勢的。”
不說這話還好,她一說這話,我心裏的火氣就蹭的冒出了頭頂。
“成績不突出,不理想,所以就不能學理科,是嗎?那照你這樣說,理科差的男生也很多啊,不比女生少,怎麽就沒見誰說過男生不适合學理适合學文這樣的話?”
我向來不喜歡和人争執,吵架的口才也不怎麽樣,但我在此刻簡直猶如文豪附體,有助神功。
“你要這麽說,我還說中國上下五千年有名的詩人、文豪、文學大家、泰鬥幾乎全都是男性,我國古時的科舉制度也全都是男性在參與,男性學習了幾千年的文科,所以男生就應該去學文。”
說完這句話,我自己都想給自己鼓掌。
可我媽卻氣得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猛地站起來:“嘿!你這——”
見狀不好,我直接躲到我爸身後。
幸好我爸及時拉架,才阻止了一場家庭版世界大戰的爆發。
經過此番争鬥之後,我和我媽徹底撕破臉皮。于是我毅然決然,心安理得地選擇了理科。
氣得我媽幾天都沒理我,還好那幾天我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