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 10 章
茶溪根本沒基礎,簽約她的公司就是節目組一個副導演熟人朋友名下的,和她簽約時只是圖她的臉,為了給節目帶來一點熱度,本來打算就是讓她一輪游,所以基本沒怎麽管過她。
李姐來這裏找她,也是實屬罕見。
“有一個工作需要你接一下。”李姐開門見山,語氣聽着還挺喜氣,“山海藝術劇團拍了一部默劇,很快要上映,想讓你推廣。”
“我?”
“沒錯。”李姐靠近了些,壓低聲音說,“這只是個小項目,不過也多少體現了你的商業價值,節目剛播出就有收獲,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到時候我把文案發給你,帶你去他們劇團觀摩一下,拍一組照片發上微博,就行了。”
“工資呢?”茶溪認真地問。
每一份工作都有報酬,她進入人類社會時就牢牢記着這一點。
她要攢錢去找未婚夫的。
“報酬不多,他們搞藝術的也沒什麽錢,總共才兩萬,和公司分賬後你能分六千,不過我推薦你同意。”
六千,對于小茶花精來說很多了。
她點點頭:“好的。”
李姐也很欣慰,這個新人還挺好說話的。
走之前,她又被茶溪喊住。
茶溪眼巴巴地看着她問:“幫我查一下我到今天賺了多少錢好嗎?發到我的手機上。”
“……好的。”新人聽話歸聽話,就是這個愛數錢的毛病不知道從哪裏來的。
Advertisement
基本上每天都要發一條短信問她存款有多少了,好像一個小倉鼠,攢夠錢了馬上就要背起小書包出門幹大事一樣。
因為李姐找她,茶溪是最後一個回到練習室的。
所以當導播單獨告訴她,這次出國學習的經歷還要寫一個心得體會的時候,茶溪驚訝地張圓了嘴,其他人都憐憫又好笑地欣賞着她的表情。
茶溪還能說什麽,只好開始醞釀情緒,鋪好思路。
上一次寫的心得體會讓茶溪感覺她已經掌握了一些竅門,主要是那一篇還被評為了優秀文章,讓茶溪很是自豪。
這次她先是認真地想了想,發現還是想不出來之後,就決定依舊借助游戲的力量。
在國外的一周她玩了整整一周的合成大西瓜,對這個游戲很有感慨。
有時候她一把游戲前期精心鋪路,結果玩到後面,發現好像沒有辦法通關,就心裏期盼着“早點死”,早點超線,開下一把。
結果往往這種時候,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奇跡。
比如,随機生成的水果恰好落在一個巧妙的位置,啪啪啪連消掉好多個水果,留出很多的生存空間。
比如,底部的水果滾來滾去,之前非常礙事的空隙自動地就合到了一起,看起來很簡單,好像随随便便就能贏。
每當這種時候,茶溪就會有“回光返照”的感覺,覺得自己又能行了,又想認認真真玩下去。
可是當她認真起來的時候,又會發現又沒那種好運氣了,每一步都變得很艱難。
但是偏偏這時候茶花精已經不服輸了,非要玩下去不可。
直到這一把結束,她才會明白過來,這一切,可能都是命運(游戲)的陷阱。
在你想要放棄的時候,突然又給你一點甜頭,一點希望,讓你信心倍增。
當你受到激勵繼續前行時,又會意識到,世界上哪有那麽好的事,每一個人(玩家)其實都在負重前行。
茶溪把思路整理了一番,把自己思考出的這些哲理融進字裏行間,很快刷刷寫滿一張白紙。
睡前,冷卉說想看看茶溪的心得體會,茶溪直接拿給了她。
冷卉的目光在紙頁上滑過,漸漸變得深沉。
看完之後,冷卉還沉默了一會兒,顯然是陷入了思考。
她把心得體會還給茶溪,感嘆道:“你說的很對。命運本就是随機的,我們不應該為了一時的輸贏而迷失。”
一般人的心得體會都是說這段時間的訓練給自己帶來了什麽提升、或者有什麽感悟,為什麽茶溪每次都會寫出這麽樸實又深刻的哲理。
第二天李姐把茶溪領了出去,她們要去找山海藝術劇組。
李姐是帶着司機開着一輛豪華保姆車過來的,這輛保姆車其實是公司分給她手下另一個當紅小生的,今天李姐剛好帶那個小生出門辦事,就順便把這個車開了過來。
茶溪禮貌地問好,然後才上車,端端正正地在座位上坐着。
李姐斜瞥着她,像是在觀察她的反應。
這幾天李姐一直在思考茶溪的事情。
其實這麽一個只有臉沒有前途的小練習生并不值得她多思考,她也很清楚茶溪背後不過是老板的任務罷了。
而且茶溪雖然長得好看,但眼界太低了,六千塊錢也值得她惦惦不忘。
但李姐卻還是時不時忍不住地想起茶溪,她總覺得,這個茶溪身上有星相。
她覺得自己看人一般不會錯,所以抓住了茶溪貪財的弱點,故意把這輛豪華保姆車開到她面前來。
再假裝不經意地提起:“公司派車都是根據明星的個人價值來的,賺得越多,待遇就越高,這是肯定的。”
茶溪點點頭,清澈至極而顯得有些冷淡的目光直視前方,絲毫沒有把李姐的這番話往自己身上聯想。
李姐看她無動于衷的樣子,也有點無奈,昨天那個小財迷呢,怎麽不見了,聽到錢都沒反應。
既然點不醒,李姐也就沒再多說。她們跨越大半個城市,終于在兩個小時後到了劇組。
劇組的人看見茶溪還挺熱情的,把她迎進去,跟她介紹着他們的新電影。
在如今這個電影事業聲畫俱佳的年代,只有小衆電影人才會依舊癡情于默片,而他們劇組卻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把默片重新搬上院線。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一場注定的虧損,但他們執意如此。
他們的初衷是讓更多觀衆重新感受默片的神奇魅力和美好之處,所以哪怕不是為了賺錢,他們也希望能把這個電影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最近茶溪在網上的讨論度很高,而且還有逐漸攀升的趨勢,宣傳組在做推廣時很願意考慮這種身價低又有熱度的人。
不過最終促使拍板決定讓茶溪當這個推廣人的,還是茶溪的那段花絮。
茶溪生動豐富充滿故事感,卻又并不讓人覺得誇張的表情,跟默片的魅力有異曲同工之處,他們劇組好幾個人看了都覺得非常搞笑。
在參觀工作室的時候,攝影師在旁邊拍了很多張照片。
茶溪真的是一個長相自帶氛圍感的人,可能美到了極致就會這樣,鏡頭無論何時在她身上定格,都好似鏡頭後有無窮的言語。
攝影師是劇組的專職工作人員,在職業習慣的影響下,他非常看重照片後面的故事感,當他對着茶溪輕輕松松連續拍出好幾張高質量照片時,他忍不住激動了。
攝影師有些不相信,平時要費盡心機調光感才能拍到的好照片,現在居然能這麽輕松地只要按下快門就能拍出來,難道茶溪身上真有魔力不成?
這讓他甚至有了某種逆反心理,反正用來宣傳的照片早就拍夠了,他非要看看,是不是在茶溪身上拍不到不好看的照片。
當然,他是有職業操守的,就算拍到不好看的照片,也不可能留下來,更不可能發出去,只是想做一個實驗。
抱着這個念頭,攝影師留在旁邊沒走,比平時更加專心地關注着茶溪的一舉一動。
當他注意到茶溪要起身的時候,站姿不再那麽筆直,他就立刻按下快門,結果再查看照片時,發現茶溪背對着窗外透進來的淡淡日光,長發氤氲着散在身側,完美地遮掉了不夠優雅的弧度。
當茶溪說話的時候,他也立刻連拍數張,因為人張嘴說話的時候臉上的肌肉是會用力變形的,這種時候拍出來的照片大多數都是不好看廢片。
結果照片上,茶溪不是在閃耀地微笑着,就是剛好在含情脈脈地盯着鏡頭,比刻意拍出來的還要美。
攝影師是有些不信邪的,可他現在也不得不信了。
他不由得想到之前上網時看到的關于茶溪的讨論,有網友叫她bking,現在攝影師終于明白是為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