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面具
面具
村中人指引的那間供以休憩的屋子在村頭,田壟彎彎繞繞的,走過去費了些時間。老舊的院院門在被推開時發出了沉悶的聲響,裏頭倒是收拾得幹淨整潔,桌上放着的吃食還正熱着。
角落裏點着火盆,欽州這個時候夜裏已經開始冷了起來,但也不該這個時候就把炭火點上,想來是村裏人生怕怠慢了京城而來的貴客。
剛過了晌午,馬車的速度不必奔馳的駿馬,即便是一早從城中出來,到這兒都要幾近入夜,她們還有将近半日的時間來梳理現下已有的消息。
“稅銀的累加至少從十年前就開始了。”用過了飯,溫明裳搓着仍有些發涼的手指,沉聲道,“甚至不是從這一任府臺開始的,前一代,甚至更早,這顆種子就已經埋下了。”
“沉疴頑疾。”洛清河應了聲表示自己在聽,“若要徹底掃除,便需有刮骨療毒,壯士斷腕之心。”
溫明裳看她一眼,問道:“将軍有嗎?”
“什麽?”
“燕州南下就是欽州。”溫明裳慣常地将碗撥到了一旁,指尖在老舊的桌上輕輕畫了個圈,“查處府臺會令得一州至少數月陷入群龍無首,若是發生在此時,勢必影響到燕州今年冬天的布防。而若是再往上追究……中樞也要動了。”
今年春時有春闱案,夏時又出了個軍糧案和撞上門的李懷山,若是再來……這個年大家都會過得不安穩。
當真是多事之秋。
洛清河一邊起身去把牆角的火盆拉近了過來,一邊道,“這話問我委實不該,燕州今冬的布防大體章程至多仲秋後便會上報兵部,但個中細則不到時候是不會清楚的。欽州府臺要動,而動了是何種後果,不該由燕州來承擔。法理昭彰,該如何便是如何,與其問我,不如說是看你與之後的三法司會審如何考量了。”
“拖過今年,恐怕變數會更大。”溫明裳看着她動作,不動聲色道,“這種事宜早不宜遲,今年可以是一州,明年誰又說得準呢?”
洛清河笑了笑,道:“既如此,小溫大人便不必問我的意見了。”她伸手拿了柴堆邊的火鉗,餘光瞥到溫明裳若有所思的目光,頓了須臾又道,“怎麽?還有什麽話要問嗎?”
溫明裳眸光微動,深吸了口氣道。
“我們見過嗎?”
Advertisement
洛清河手上動作微微一頓,含笑反問道:“你指什麽?”
溫明裳捧着茶碗,一時間有些不知從何說起。她從來不信有人會沒有理由地善待另一人,洛清河的照拂雖然微不足道,可究其根源也終歸要有個原因。
“我不曾在國子監見過你。”洛清河翻動着火盆裏的木柴,輕聲道,“你被閣老收為弟子那年是元興六年,我已經離京了。”
溫明裳垂着眸,水汽氤氲而上模糊了眉目,“我知道。”元興六年冬,那場寧關守備戰成了眼前人名揚天下的開端,那年的年節,長安滿城焰火,燈燭高挂,人人都面帶喜色。
所有人都在歡喜于雁翎鐵壁高鑄,洛氏一門雙将才,卻沒有人會想到不過短短三載,明星亦有隕落時。
可如果……是更早的時候呢?溫明裳擰着眉,在熱氣升騰中審視着眼前這樣年輕的将軍。她為什麽會覺得……覺得洛清河俯身擡手撫過孩童發頂的那一幕那樣熟悉呢?更早的時候,在她和母親仍被困于煙柳巷中時,她們是不是曾經有過那麽一面之緣呢?
“說歸正事吧。”洛清河沒有繼續下去的意思,她把火鉗放到了一旁,側頭道,“李懷山的罪行,口供與人證皆有,再加上村中仍傷着的人,抛擲荒野的屍首,他的罪名不難定。反觀府臺……稅銀的差額是口供。州府的稅冊你拿不到,定然一早就處理了,即便百姓家中尚有記錄,恐怕也是孤證難立。”
“你少了證物。”
這種事身在州府的孔肅桓和元嵩自然也無比清楚,他們如今任憑溫明裳查,端得是自認為自己一派清正,口供二字不痛不癢,還沒法直接截斷根基。襄垣侯府的往來書信可以被一把火燒掉,稅冊也可以一早被人做得幹淨,沒有證物,罰了一時,年月久長,只要他們頭頂烏紗帽還在,就還有起勢的機會。
多事之秋,最怕的就是無人可用,是以不論是三法司還是端坐大殿的鹹誠帝,都不會在沒有證物的時候革了欽州的府臺。
更遑論是中樞裏暗藏的真正的幕後之人。
溫明裳看了她一眼,起身去随身的包袱裏抽了紙筆。她記性确實不差,欽州的地圖幾乎眨眼便能被簡略地繪于紙上。
洛清河支着下巴看着她最後将筆墨落于了州府東北方。
固縣。
溫明裳擱了筆,回頭對上她的目光,淡淡道:“證物。”
“理由呢?”洛清河坐正了身子,目光裏藏着探究,“為什麽會是這裏?”
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小縣城,竟然就有着可以徹底改變整個困局的證物。慕奚給她的是賬冊,是透過上報中樞的歷年記檔可以看出的背地裏的陰風詭雨,可慕奚自己并未親身來過欽州,更遑論是東北方的固縣。這樣準确的答案不可能來源于她,那就只會是溫明裳自己在某一刻撥開浮于表面的枝葉,抓住了深藏的根。
可溫明裳只是笑了笑,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
“你猜?”
洛清河怔了一下,還未開口又聽見她道。
“洛清河,哪有從人嘴裏直接套消息的好事?”溫明裳唇邊銜着一抹笑,眼睛也跟着彎起來,好似又回到了那夜立下賭約的時候,“你想空手套白狼嗎?”
洛清河聽了她這話沒忍住笑,反問道:“我何時空手套白狼了?溫明裳,你從我這兒知道的,還少嗎?”
“我知道的,所能推斷出來的,給你多些時間你也做得到,可反過來就未必。”溫明裳站起身,她的位子對着屋舍的窗子,日光就落在她腳下,“我們兩個的消息根本不等價,即便不是空手套白狼,你也在讓我做虧本買賣。”
洛清河比她高小半頭,但這樣一站一立,倒是難得地将平日裏的視線調轉。
“如此……”洛清河轉着扳指,眸子深處流露出了一抹有別于尋常的光,“你想知道些什麽?或者說,有什麽樣的消息是你眼中覺得與你眼下這個等價的?”
“我們是不是見過?”溫明裳一手搭在桌沿,往前邁了半步。
洛清河也不惱,反而道:“我還以為你會問我跟你來這一趟究竟是要查什麽。”
“都已經到這兒了。”溫明裳笑得有些狡黠,“洛然,你去過北林,你見過我的另一位先生,那麽你就不會不知道他的身份,你根本就是有備而來。武将不參政的鐵律你不會明知故犯,因為你姓洛,那麽你去濟州能為了什麽,其實很好猜,無非就是那兩個字。”
雁翎。
查雁翎為什麽要查到濟州?還是兩個字。
軍糧!
洛清河緩緩起身,她右手也搭在桌沿,兩個人的距離只在方寸之間。
“世人皆知你是崔德良的關門弟子,為你随着柳文昌調任濟州而屈居鄉野書院而惋惜。”洛清河不再跟她周旋,直言道,“可他們不知道,這正是崔德良的高明之處,他把你送到了第二位良師的身邊。北林書院,世人因林相被判車裂于市的結局對其褒貶不一,但高居雲端的人,只學得會俯瞰這天下的芸芸衆生。既是俯瞰,那麽天下人就與蝼蟻沒有任何區別。”
可世間人怎會是蝼蟻?
溫明裳跟她目光相接,這是無言的對峙。
“現今寒門與世家對峙,因為崔德良不願帶着內閣身涉黨争。可很少有人還記得,三十年前的朝堂,在你的先生還在六部時,這樣的平衡卻一直都在。”洛清河道,“因為當年的春闱,寒門出了一個蕭承之,他便是如今北林的山長。他們雖出身不同,但師承一人,當日可謂并稱大梁雙壁。”
崔德良是帝師,他能教給溫明裳所有面對朝廷波詭雲谲,面對那些人心算計時該以何種姿态自處,但這些還不夠,起于微末,見慣了人心涼薄,哪怕是個尚不知世事深淺的孩子也會心懷怨憤。所以他把溫明裳送到了蕭承之身邊。
蕭承之教她的不再是所謂手段,他教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恕。
恕己,亦是恕人。
溫明裳看着她,輕哼了聲道:“洛清河,你想在我身上看見的是什麽?是山長究竟有沒有真正保住我身上為人的那份良善。可這世上哪有這種莫名的期待,所以……我們一定見過,你說不在國子監,那就只能更早。”
她依舊把話題扯向了最初的起點,而不是将北林的話題繼續下去。洛清河去北林若是問軍糧,那是暗訪,就能肯定她不會把這件事上報中樞,說得偏頗些,那就是私怨了。
可近年來邊境尚算安穩,什麽樣的私怨會值得她冒這樣的險?那便只能說舊事。現今最撲朔迷離的舊事……只有四年前的雁翎血戰。
這件事問了也是白問,洛清河不會在現在開口的。
“是,我們見過,不在國子監。”短暫的沉默後,洛清河退了半步笑得漫不經心,“可是溫顏,就如你所言,消息得等價,可這事是你自己忘了的,如今要我再告訴你,這也不對吧?”
自己忘了?溫明裳聞言皺了下眉。她确實想不起來,但……
“再往前推,我那時不過是個垂髫稚子吧?”溫明裳掃她一眼,“誰能将幼時的事記得事事分明,我倒是不知道堂堂鎮北将軍也能在這種事上占便宜?”
“我也早說過了,靖安府的人也是人。”洛清河探手過去把碗筷推整齊,“這也不算占便宜,真要說,是我願意比你生得早了幾年的?”
強詞奪理。溫明裳腹诽了句,跟着退了些收回了目光。
“所以,你是不想知道為何是固縣了?”
“你也說了,我遲早也能自己琢磨出來。”洛清河把碗筷收回食盒,頓了須臾才道,“既如此,誰會做這種虧本的買賣?小溫大人,自己忘了的,要麽自己想起來,要麽……耐心等賭約過後,說不準我就告訴你了。”
溫明裳哼了聲,也不再同她争辯,就此偃旗息鼓。
兩個人在屋子裏待了小半日,其間洛清河出去了一趟,回來時帶回了車馬已近村口的消息。
車夫仍舊是那日的那個鐵騎,他停好了馬車,見到溫明裳的同時奉上了一紙未開封的書信。
“這是高千戶讓在下轉交的。”
溫明裳道了聲謝接過,關上門才把信拆開。
寫得很短,不過寥寥數語,但的确是六扇門的行文習慣。
溫明裳捏着信紙思忖了片刻,卻放棄了回信的想法,轉而将信紙抛入了火盆。
火舌轉瞬将信箋吞沒殆盡。
指路一下,“承之”這個名字在十二章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