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明朝不相見,清祀在圜丘
第25章 明朝不相見,清祀在圜丘
別的本事李郁蕭沒有,但是記人臉很準。小學同桌他爸,家長會上見過一面,再過二十年街上擦肩而過他都能認出來。因此這名騎手, 即便不是韓琰, 那也是個和韓琰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可是韓琰不是受貶麽?怎會還在宮中?
他吩咐內侍:“去太仆打聽,看看救人者誰。”
內侍以為要行賞, 這是長臉的喜慶差事, 連忙着人去辦。那邊李荼叫穆庭霜帶着到場邊,太醫丞正給各處查看, 李郁蕭走過去,得知這小子沒受傷立刻拉下臉:“都起來, ”李荼的伴讀、內侍和馬侍原本跪在地上請罪, “阿荼,你自己說的,你熟谙禦馬,若是摔着也怨不得旁人。”
“是怨不着的, ”李荼倔強地擡起小臉兒, “是臣弟一不小心叫馬蹄踏着石頭,不能怪旁人。”
李郁蕭心中一疑,踏鞠場草皮平整, 哪來的石頭塊兒?他面上仍是沉着臉:“汝南王頑劣不聽教誨,遇事不知三思, 終日外出閑走,罰俸三月, 期間不得禦馬。”
李荼眼巴巴望他一眼, 複又垂頭喪氣:“臣弟領罰。”
“嗯,”李郁蕭并沒有善罷甘休, 斜睨四周,“叫爾等起來還真敢起來,你主子領罰,你們難道能置身事外?”
周圍剛剛起身的幾名少年和內侍馬侍又跪倒,李荼領自己的罰甘心情願,這會子卻嚷道:“皇兄!怎麽說話不算話?不幹他們的事!”
馬很快的那名少年沖李郁蕭磕一個頭:“啓禀陛下,此番全賴臣等照顧不周,臣等甘願領罰,”他又低聲勸李荼,“殿下!服個軟罷。”
這孩子好,懂事,李郁蕭問過姓名,原來是荊将軍的幼子,稱贊幾句,又轉向李荼:“你乃千歲之尊,欲為事,你的侍臣言、默皆有責,”李郁蕭眼睛微眯,仿佛是要看看誰還敢有異議,“不僅你的侍臣,轄掌踏鞠場的太仆也脫不開。傳朕指令,今日當值的太仆丞立即革職。”
天子行賞罰本是常理,但李郁蕭雖賞過不少人,罰人卻是頭一回,他掌心出得一層薄汗,知道革職是罰得過重。可倘若不疼不癢,則宮人內侍,尤其掌他衣食住行的九卿,不能知道他的怒氣,總是認丞相之令大過天子之令。
他下得重令還有一個緣故,總要給臣子們留一些勸谏的餘地。
他眼風飄出去,絲絲縷縷落在穆庭霜身上。
穆庭霜了悟,揖一揖道:“陛下,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陛下是仁君,革職一罰是否過于嚴苛?再者說,方才馳馬救援者也屬太仆,是否算得将功折罪?”
Advertisement
上道!李郁蕭心中滿意,面上則作得仍是餘怒未消,哼道:“罷了,便依穆卿所言,太仆上下及汝南王侍臣統統依例罰俸三月。另責令修整踏鞠場,待修得完備,朕要親自來看,凡有不平整之處,叫太仆所有人去北境牧馬。”
“你,”他又瞪一眼李荼,“下回還在馬背上瞎折騰麽?”
李荼也是氣呼呼:“折騰什麽,沒得皇兄還要拿臣弟的屬臣撒氣氣,下回臣弟安生禦馬罷了!”
李郁蕭叫他重新說,他瞪半天眼睛,終是垂下頭:“臣弟知錯,皇兄別生氣了。”
行,李郁蕭一看,這事也就差不多這樣。
立威也立了,阿荼這孩子也沒有因為這次驚馬而退避三舍,還敢禦馬,可以,膽子倒大,李郁蕭琢磨,不然給孩子制一副馬镫?馬鞍馬辔這世界可都還沒有。他揮一揮手叫散,打發李荼回去休息,也打發穆庭霜回去,揣着咱們一大堆心血寶貝呢,散了散了。
回到鳳皇殿,內侍呈上奏表,其中一封引起李郁蕭的注意,原來是穆涵受恩的表。受封仲父的旨意穆涵接得很順暢。過于順暢,原本李郁蕭還打算專門設宴,想演一個誠惶誠恐,沒想到這剛提起話茬穆涵就應承下來,這一下李郁蕭倒有些拿不住,這老狐貍,咋回事,譚诩都還沒派上用場呢?
這檔口內侍領着韓琰來複命,現如今他在太仆任着太廄令,踏鞠場就歸他們管,因此他出現在那裏純是當值,又湊巧施救汝南王,并沒有什麽旁的陰司。
不過韓琰另提起兩宗。
一者涉及陳年往事,他父親武襄侯韓甘雖然常年在郡國任職,但韓琰自幼是随着外祖一家在洛邑長大,與穆庭霜從小是一個先生教出來的,後面太學也一道前往,是十年的同窗筵席。另一宗是說踏鞠場的石頭塊兒,自然不是平白出現。
不是平白出現,那就是帶着任務出現。李郁蕭原本以為是針對阿荼,可是韓琰一句話點醒他,倘若意在汝南王,那麽汝南王見天沉溺踏鞠場,哪一日不可做手腳,為何偏偏選在陛下和穆常侍到來的這一日?穆常侍又那麽巧那麽及時,施以援手。
內侍帶韓琰出去,李郁蕭獨自坐在禦座上沉思。
他的手心涼了又熱,潮了又幹,種種跡象,他決定做一個二手準備。他假借到辟雍宮問經筵,趁人不備塞給譚诩一卷絲帛。
……
振武八年十一月既望,至日,上以完德敬致天人神鬼,祭于圜丘。
按規矩祭禮是寅時正時辰初始,陛下只躺得兩個時辰便該起身,貼身內侍原以為大約要費一番功夫陛下才能醒神,畢竟平日最好睡,沒成想倒毫不費力。陛下起身時形容整齊,也沒有睡眼惺忪,倒似一整宿沒歇似的,上去黑木車時也端正靜坐,車幔撩下來時內侍往裏瞅一眼,瞧見陛下眼睛睜得老大,直愣愣地冒着光。
車中李郁蕭正兀自凝神。他确實一宿沒睡,此刻腦中神思仿似一根将斷未斷的燈芯,吊着尾影兒燃得正旺。
到得圜丘,太常卿已早早帶着人布置妥當,十二階兩側下設明燭,上懸祭祀燈,空中另懸着星燈,按大典星測繪的星位圖懸的黃澄澄的一片,一旁樂臺上百樂齊奏,宮人着玄色禮衣八佾而舞。
衆星列位,金石交音,蘭膏明燭,華燈錯落,成就這時代最隆重而輝煌的禮儀。
而在雨中,這一切顯得如此不真切。天還黑着,一路雨水如傾,按說該是正合籌謀者的心意,李郁蕭卻沒有絲毫松泛。他穿着整一套的大裘冕服,玄衣纁裳,最外層的大裘拖得老長,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彜、黼、黻六章,他站在拒雨幔邊上展開袍袖,一只手伸出去略接一接天上雨水。
年輕的天子,立在階上承接天沛,周身燈火斑斓,他另一只手叫內侍扶着,微微仰着頭,那內侍也不敢直視他,只躬身侍立,圜丘之下随侍的官員們也懾于這莊嚴肅穆的景象,皆不敢直視。
唯有一人眼角餘風兜頭罩過去。
穆庭霜。
他的官職不在三公九卿等重臣之列,因站得遠些,拒雨幔又使目光受限,可他卻覺着瞧得真切。小皇帝一張側臉掩在冕上的垂珠串子後頭,映着珠光又籠着一層雨幕,可雨光珠光皆不能就。
影搖三千雨,龍章十二旒,莊嚴之外,穆庭霜生生讀出一種風情。近兩個月小皇帝清減得厲害,面頰如削,便襯得一雙眼睛愈發綿邈流光,墨色的發伸在肩背上,比雨夜更黑,如采如绮。
默視片刻,穆庭霜收回目光。從前他就知曉小皇帝好顏色,如今卻是……不敢知。
禮樂奏完,卯時一刻,李郁蕭開始領着登祭壇。
身後一尺之地是兩名內侍,奉着大圭、玉帛等禮器,再後頭是穆涵,他與天子腰間佩駁犀具劍,祭天的便是他們二人,丞相以天子仲父的身份同祭昊天,也是殊榮。再後頭是廣微散人,雙手托着一卷嘏詞,十分恭敬的模樣。
上來前陛下親自悄悄關照他,還與他飲一杯熱茶,安慰他不必畏懼,不可謂不隆寵。
再往後是太常卿,他身後跟着兩個奉祭禮酒器的掌故,手上漆盤裏盛着泲酒金銀耳杯、龍紋玉鬥,十分隆重。
一步一步,李郁蕭踏上祭壇,當中石臺邊上滿滿當當,燒祭給上天的九牲三璧整整齊齊,他看一眼而後偏過頭微微颔首,內侍駐足領命,預備撤去拒雨幔,這時穆涵卻微微一笑打斷道:“陛下聖體欠安,淋雨恐引發舊疾,不若便将拒雨幔設着罷了。”
!李郁蕭心髒猛地一攫,不叫撤開雨幔?歷代祭天,哪個天子敢拒接天沛?難道穆涵果真提前知悉圜丘的設計??不……不會是穆庭霜洩密,不,不會的。
心中千般計較,李郁蕭沒有表露,只遲疑地望一望太常卿。
太常卿也是為難,他到底是禮官,想一想還是谏言道:“上帝昊天性無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陛下,丞相,拒雨确實不合乎禮儀,恐激怒上神,這……”
廣微也說不相宜,祭禮重火,倘若再拒水,則五行偏頗,陰陽不平,不能成禮。李郁蕭不知是自己敏感還是确實如此,總覺着穆涵在打量他的神色,因此面上愈發滴水不露,一句也不表态,一副“衆卿商議,朕不懂”的白兔神情。
終于穆涵點頭,說罷了,撤雨幔。李郁蕭一口氣卻并沒有松下來。
此時比方才奏樂時雨更大,但是天色稍稍亮一些,玄色的雨幔緩緩劃開,雨水如遮如注,李郁蕭頂着天子冠冕,倒沒淋着雨,他握着大圭垂着眼睛,默默計算着時間。廣微飲下那杯茶,岑田己說至多一刻鐘便會發作,一路登上祭壇,李郁蕭有意控制步伐,算來也快了。
雨幔撤去,內侍和太常掌故退到階上,改為太常卿親自奉酒,廣微行至石臺前,嚴肅恭敬,目視前方,緩緩展開嘏詞絲帛。
“上聆!維予一人某敬拜昊天之祜——”
忽然祝嘏聲戛然而止,廣微散人,朝廷敕封的這一代鴻都觀觀主,大晏四境天師教魁首,身負主持昊天祭禮的重任,竟然念到一半兒不知為何打磕絆,不念了。
圜丘之下的衆臣個個一臉狐疑,圜丘之上,太常卿輕咳一聲以示提醒,可廣微置若罔聞,一個踉跄撲在石臺邊上,竟然昏死在祭壇上。
這……這是大忌!太常卿連忙搶上去,卻沒管廣微,而是捧過嘏詞,可不能叫着地。他此時已經沖到石臺旁,手上漆盤也置在石臺上,一下子瞥見石臺上似乎有什麽赤紅的印記。難道是昨日九牲擡上來時不小心沾的血跡?竟然沒沖刷幹淨?
緊接着,太常卿看清那些痕跡。再掃一遍,他眼睛鼓起,再看一看腳邊毫無動靜的廣微,他捧着一卷嘏詞的手劇烈顫抖起來,一把擲在地上。
穆涵寒聲問:“太常卿,真人出得什麽變故?”說着也走上前要查看。
太常卿豁然回頭:“不好了不好了!昊天降谕!真人是……這是天譴!”
李郁蕭眼睛攸地一擡,竟然……有字?他原本已做好心理準備,或許竹籃打水一場空。可是、可是韓琰說……
穆庭霜竟然真的沒有向穆涵洩密,真的在圜丘石臺上刻字??
--------------------
作者有話要說:
小學同學家長這事是真的,不過不是作者認出那個叔叔,是人家認出來我,有天逛街,路過一個大叔忽然問我是不是XX小學的,我說是呀,他就問我是不是叫XX,說他是誰誰誰的爸爸,我一聽,卧槽那不是我小學同桌麽!真是二十年有了,這還能記住臉,牛批
好吧,也可能是作者小學的時候長得太老了。
·
大裘冕:用于帝王祭祀天,王祀昊天上帝的禮服,為冕與中單、大裘、玄衣、纁裳配套。纁即黃赤色,玄即青黑色,玄與纁象征天地的色彩,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花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彜、黼、黻六章花紋,共十二章。《周禮·春官·司服》
駁犀具劍:牛角作劍格、璏、珌的禮器,不鋒利,但是很重,硬度很高。感謝在2023-04-12 12:06:40~2023-04-13 18:39: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風過無痕 30瓶;光怪陸離 -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