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特使
第13章 特使
◎......◎
青岚心下一動,讓白嬷嬷和紫雪去忙,只留下纖竹說事情。
“奴婢按您說的,找了老爺派回來報信的探馬。他說,老爺帶他們去墨月嶺圍剿一隊北顏軍,但有人提前放了箭,驚跑了那隊人馬。老爺抓不到人,就将那個放箭的綁了,随後就打道回府。他就是那時被派回來報信的。”
青岚托着下巴,想象那時的情景。或許父親是懷疑那放箭的人是北顏細作?
“奴婢也去看了他們擡回來的屍首,”纖竹接着道,“那些兵士臉上雖有傷痕,卻不似……不似那般密布全臉,還是容易辨認的。”
青岚明白她的意思。若是這樣的話,那個被當作父親的人應當就是被人故意劃傷,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探馬說擡回來的屍首裏就有那個放箭的兵。而擡屍首的人說,所有的屍首都差不多躺在一片地方,大概離墨月嶺三十多裏。”
纖竹邊說邊從袖子裏摸出一柄帶鞘的短刀和一片布料,遞給青岚。
“他們去擡人的時候,拾到兩柄這樣的刀,和幾片這樣的布頭,奴婢用您的名義找他們要過來看看。”
青岚接過刀來端詳,這刀比巴掌長一些,刀鞘上有雙孔插着銀筷,還配有環,環上拴的帶子已斷,看切口似是被鋒利的刀劍所斬斷。刀刃鋒利光滑,刀柄應是以牛角制成,上面雕了一只老虎,做工精良。
這種刀是賀族人随身攜帶的切肉刀,既可進食又可防身。因邊關互市,薊州衛居住着不少賀族人,這種刀她也很熟悉。
而那片布顯然也是被利器割下來的,暗青的底色上能看出火焰的暗紋,摸上去比平常的夏布更結實一些。
“北顏軍……”青岚緊緊捏着那片布,“這是他們軍服的下擺。當年他們還未稱臣的時候,我爹抓到的俘虜都穿這樣的衣裳。”
這樣看來,父親應是在回程途中遭到了北顏軍的突襲,而襲擊他的也許就是他試圖在墨月嶺圍剿的那隊人馬。他們佯做逃跑,之後又調回頭偷襲。賀族人以騎兵縱橫關北,最擅奔襲,常常是來勢迅猛,去如疾風,讓人防不勝防。
但她還是想不明白,以父親的經驗,怎會只帶了那樣一點新兵去圍剿北顏軍,而北顏軍又為何大費周章地擄走父親,還留下一個替身。
“師父那兒可有什麽進展?”
纖竹搖搖頭:“奴婢并未見到吳将軍,據李佥事說,他這幾日都忙着迎接朝廷特使。原本新皇子出生,特使是早就該去北顏昭告的,誰知小皇子身子弱,打娘胎出來以後好幾次差點沒了,所以特使之前遲遲沒有出發。現在小皇子終于平安,特使将在三日後啓程,在咱們薊州稍停兩日,然後就出關。”
原來如此,倒是忘了還有這事。特使竟剛好是這個時候要去北顏……
青岚忽然有個想法,若是她也能跟特使一樣去北顏該多好。要确認是否是北顏軍擄走了父親,最好的辦法就是到北顏去打探消息。
說不定師父也已經派人去了北顏,但他不讓她摻和也不讓她打聽,她無從印證。反正多一個人就多份力,她留在大景也找不到什麽頭緒,不如去北顏試一試。
*
夜幕沉沉,來沈家吊唁的客人早已散去。
靈堂裏寂靜無聲,唯幾顆白蠟疲憊地、緩緩地淌着濁淚。
青岚走進來的時候,慶安正阖着眼,伏在一旁的小幾上。她讓人取了件披風給他蓋上,他卻在此時醒過來,迷迷蒙蒙地睜開眼。
“你累了,今夜我來守着,你快去睡一覺。”青岚拍拍他臂膀。
“我不累,你病都還沒好,快回去躺着。”慶安強打了精神,語氣堅決。
“你連撐了兩日,再不歇一歇就要熬壞了。咱們兩個還是得輪着來。”
慶安喉結微動,看上去很是痛苦:“……姐,我想多為咱爹做些事……我對不起他。”
青岚一怔:“……你怎麽了?”
慶安半晌不語,俯下身去搓了搓臉。
“咱爹走了,我實在是難過。可我看到他躺在那兒,又總覺得……覺得陌生,就好像躺在那的不是咱爹一樣……這兩日,我一滴眼淚也沒為咱爹留過。咱爹對咱們這麽好,你說我是不是太沒良心了?”
青岚暗暗嘆了口氣,慶安果然也是有感覺的。
“其實咱爹……”她有些猶豫,斟酌着要告訴他多少。
慶安擡頭看向她。他眼裏血絲密布,泛青的臉顯得憔悴又惶惑,青岚覺得他現在就像是一片片碎瓷勉強拼成的娃娃,再禁不起用力一壓。
他一向比她多愁善感,心裏有事也一貫藏不住。每每有什麽想不通又抹不去的念頭,就總是需要她開解。這個只小她一歲的弟弟,在她眼中還是個孩子。
話說了一半,她頓了頓:“咱爹不會怪你的,他走得太突然,你還沒緩過神來。況且你連着忙活了兩日,怕是都累得脫水了,哪還哭得出來。”
慶安遲疑地點點頭,姐姐說的話他總是習慣性地相信。
自他記事起,娘就不在了,他有什麽心事都是和姐姐說,不管是什麽疙瘩,什麽別扭,只要姐姐三兩句話,就都能消解。甚至有的時候,只要知道姐姐的态度,他就能一下子安心不少。
青岚見他似是聽進去了,便又柔聲勸慰了一會,等他情緒平複些,就讓他回去休息。然而慶安還是堅持讓她回去養病。
“有我這個男人在,怎麽能讓你來?”
青岚知道他若認準了什麽,就頗有些執拗,她擡眼看了看身旁的纖竹,纖竹會意,一會的功夫就給慶安端了碗熱粥來。青岚坐在一旁看着他喝。
還沒等喝完,慶安便覺得眼皮打架,嘴上說他稍稍趴一會就好,卻就這麽昏睡過去了。
青岚等他睡得實了,叫了兩個小厮來,一個抱一個扛将他送回屋去,又囑咐纖竹把餘下的半碗粥趕緊倒掉,別讓旁人誤吃了。
纖竹連連點頭:“奴婢省得。”
*
夏日裏屍身放久了味道大,一般人家都會盡快讓逝者入土。青岚怕夜長夢多,又怕慶安熬壞了身子,更是求個快。
因此,屍身在沈宅停放了三日就出殡了。
衆人哭喪一通,把紙錢、紙人全都燒了個光,才回了沈家。慶安請出父親的牌位,又帶着衆人“返哭”了一陣,沈家上下才各自散去。
慶安本就哀痛,這兩日又熬得疲憊,事情完畢就一頭紮到床上去了。
青岚頭腦倒還清爽,坐在書房裏看剛剛收到的信。
信是知言寫的,自京師寄過來的。
知言前幾日曾來吊唁,之後便去了京師,一來是看望在大理寺做寺丞的父親,二來是要拜會一位大儒。青岚托他在京師打聽即将出使的特使以及随行的其他人,最好是能打聽到一些特別的事。
這于知言而言并非難事。他父親劉家大爺在京為官已久,各路風聞自然了解,而大理寺也有自己的消息來源。
他只是想不通青岚打聽這些做什麽,先前還一臉狐疑地問過她。
“什麽叫做什麽?”青岚反問得理直氣壯,“我這是幫我師父打聽的。師父要接待特使,這麽大的事,不得先了解清楚?”
知言眯起眼打量了她一陣。一般而言,表妹說的話至少有一半是不能信的。這一點上他已積累了多年的教訓。
不過,他于她到底是有愧。
之前母親要他娶青岚,他死活不答應,為這還和母親鬧了別扭。母親氣得指着鼻子罵他“不識好歹、又蠢又倔,沒個當哥哥的樣子”,還連着好幾日不準他來請安……
罷了,不就是打聽點事麽,他還是要有個“當哥哥的樣子”的。所以他到京師沒幾日,就已十分積極地把事情打聽得七七八八,快馬加急送信給青岚。
青岚手拿着信,一目十行地看下去。
本次朝廷特使是新升任左通政的李得琳。李家幾代清流,李大人是兩榜進士出身,娶了大學士之女為妻,并沒有什麽特別的風聞。
但那位随行的通事就有些意思了。他姓馮名謙,精通賀族語,是李大人的師爺。雖然他只是一介平民,但他在京師坊間的名氣可能比他家李大人還要大。
倒不是因他的才能,而是因他有位悍妻。
順天府曾接到報案,說這位馮師爺被老婆打得滿頭是包,滿臉是血。衙門派人前去探看,他鼻青臉腫,裹着厚厚的幾層細布,卻非說是他自己撞的。
衙差覺得不對,反複詢問馮家其他人才弄清原委。原來馮師爺被別人府上的師爺拉去喝花酒,他夫人知道以後給了他一頓毒打,小姑子氣不過才遣人去報了案......
靈堂不是該歡樂的地方,尤其周圍還有下人在,可青岚憋笑憋得五官都快移了位,被端着茶盤走進來的纖竹瞧個正着。
青岚看出纖竹好奇,招手讓她過來,要給她講信上的事。然而話說到一半,她突然有了個主意。
“纖竹,快,拿紙筆來,我得趕緊寫封信。”
作者有話說:
【小小劇場】
時辰已入人定,傅為政從鹿鳴宴歸來時,細碎的星鬥已經鋪滿了天。
回家的路有些遠,他原本跟嫂嫂說的是,今日會宿在外面。
然而酒盡人散,一日沒見她,他心裏空落落的,時候雖晚,他還是趕了回來。
他才輕輕地進了院門,卻見嫂嫂的房裏燈火撲地亮起。
燭光搖曳暧昧,在窗紙上勾勒出一個袅娜的身影。
傅為政緊握着箱子的提手立在院子裏,靜靜地望着她。看她舉起杯子喝了口水,聽她嬌聲輕嘆,見她纖細的小手揉了揉肩膀,探到身後理了理衣帶,才又将燈火熄滅。
他才知道這些年來他一直都在騙自己,他要的才不是遠遠地瞧着她,暗暗地護着她......
——下本選手《我帶大的小叔不是君子》求收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