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光量子
第二十六章:光量子
第二天,牆面上的神秘圖案在校園中引起了轟動。MIT的工作人員在牆周圍布置了警戒線,并叮囑學生不要接近。
“它看起來多麽像外星人的作品。”幾個天文學系的學生在警戒線周圍圍觀。
“你們不覺得它很構成主義嗎?”美術學的學生議論道。
趁着白天的光線充足,何雨從各個角度拍攝了牆上的圖案,然後通過郵件發送給了鄧青雲。
“何雨,你說你又看到了淡藍色的光對嗎?”
“對,但我不确定那是不是我的錯覺。”何雨說道,“晚上下着雨,我也可能和路邊的燈搞混了。”
“我知道了。”鄧青雲靠在座椅靠背上,“之後我會找幾個天文學以及語言學教授一起研究這幅圖案。”
“嗯。”
何雨望着打印出來的照片逐漸走了神。突然間,一種耳鳴般的電流聲在他腦中響起。起初它只是機械般轟響,而後逐漸變成了低唱一樣的音色。何雨回過神來,他才發現自己的視野僵硬得無法動彈,仿佛蒙上了一層灰黑色的紗。
眼中陷入黑暗,何雨的意識逐漸遠去。依稀聽見周圍人的叫喊聲後,何雨才模糊地想起來自己還在圖書館裏。
“有人暈倒了!”有人用英語說道,“心跳呼吸驟停,趕緊進行心肺複蘇。”
“有沒有醫學系的學生?”圍觀的人問道,“需要叫救護車嗎?”
何雨空洞的眼神中映照着前來救援的人們。模糊的意識之海中,劇烈的疼痛愈發清晰。
“哈……”
“醒醒,何雨!”耳邊傳來海芋花的聲音。何雨睜開眼,試圖尋找它的身影,然而他的眼前一片漆黑。
Advertisement
微弱而沉重的呼吸聲被放大在自己的耳邊,随後是規律的心跳聲。似乎是重物掉落的聲音過後,那心跳聲開始變得混亂,難以忍受的劇痛貫穿了何雨的胸膛。
何雨看見自己的身體被抛出玻璃之外,整個天文館在眼前旋轉、崩解。他被卷入了奇點,掉進了三維空間裏的無底深淵。
“……!”
何雨猛地睜開眼,眼前是醫療室的天花板。胸口又是一陣被電到的疼痛感。
“你真是吓死我了,何雨。”海芋花的兩側懸浮着除顫電極,“醒了就好。”
“我……好像在圖書館裏暈倒了。”何雨臉色蒼白地望着天花板上醫院風格的燈。
“哪有什麽圖書館。”海芋花說道,“我一來就看到你臉色蒼白地躺着,再一看已經沒有心跳呼吸了。”
“看來是我做的夢。”
“你現在最好哪裏都別去了。”海芋花嘆了口氣,“我現在帶你去做一些影像學檢查。”
海芋花推着何雨在每個影像項目的房間裏都拍了一遍。
“明明也沒有什麽問題。”海芋花疑惑地看着手裏的片子,“超聲心動圖也很正常……不知道原因還真是難辦啊。”
何雨也拿過一張X光片。透過天花板的燈光,他注意到自己的手腕處有一片模糊的白霧。現實中的左手腕處正戴着那串隕石手鏈。
“……。”何雨摘下手鏈,“海芋,能用X光幫我單獨拍一下這串手鏈嗎?”
“拍這個……?”
“對,最好多拍幾張。”
海芋花有些疑惑地帶走手鏈。關上X光室的門後,海芋花來到外面啓動了機器。
“給。”
何雨拿起手鏈的X光片。高密度的白色顯示出“Coff1n”的字樣,每一顆小隕石都對應一個字母或數字。值得注意的是,每張X光片上的排列間隙都不同。
“沒想到這串手鏈上竟然有字母和數字。”海芋花的語氣很驚訝。
“這些字母和數字的排布也是量子态。”何雨說出了心裏的一個假設,“只有當機器真的‘拍’到時,它們才能确定排布位置。”
對實驗室大門使用密碼失敗後,何雨對電腦裏名為量子結晶的神秘文件使用了密碼。用文件中的賬號登入其中一個私人網站,何雨看到了關于量子結晶的信息。
「一種被觀測時才能采集到的結晶狀物質。由于它表面覆膜的原因,哪怕是你肉眼直視也無法直接采集,你需要第三方觀察者。」
“量子結晶……”
在網站的最下方有一串名為“9uantum”的字樣,并标注“實驗室密碼”。
“……”
何雨已經博士畢業了。不出意外,今天是他在MIT的最後一天。處理完學校的一些事後,何雨躺在空蕩蕩的寝室裏發呆。他的床邊有個小行李箱——這是他僅有的行李了。
博士畢業也只是個開始。何雨閉上眼,想着他這麽多年來經歷的點點滴滴。
“喂,何雨?”電話裏傳來魏明的有氣無力聲音,“最近我在忙博士畢業論文,唉,還好沒延畢。”
“嗯。我也忙得差不多了,過幾天就回國。”
“啥?何雨,你不會真要去首都天文研究所吧。”魏明的語氣很驚訝,“那完了,咱倆當不成同事了。我博士期間又沒啥成果……”
“……。”何雨沉默了。小時候關于外星人的記憶依然萦繞着他,而他需要的高精度設備只有首都天文研究所有。
“何雨啊,恭喜你畢業。”何雨撥通了鄧青雲的電話,“畢業之後打算去哪?”
“嗯,我打算去首都天文所。”何雨堅定地說道,“要繼續星壽計劃只能用高精度設備觀測,且天文所的設備比首都大學的還要強上一截。”
“好,好。”鄧青雲咳嗽了兩聲,“人老了越來越遲鈍了,還是年輕人有希望啊。星壽計劃托付給你果然沒錯,之後……就拜托你了。”
何雨的博導給他寫了一封推薦信,稱他是自己這麽多年來最得意的學生。
“加油,何雨。希望你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和這位MIT的天文學大牛告別後,何雨最後在MIT的校園裏走了一圈,随後離開學校朝機場行進。
面對逐漸退出課題組的科研人員,若是換作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堅守?
何雨想起了星壽計劃,以及鄧青雲眼中那純粹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